㈠ 哪位前輩可否告訴我國際貿易(美國的經濟指標)對黃金價格有什麼影響二者有什麼關系
總體來說影響黃金的因素只有兩大項:一方面是美圓指數的漲跌於金價成反比;另一方面則是石油的價格漲跌,它於金價是同進共退的!
1.國內生產總值GDP
通常GDP越高,意昧著經濟發展越好,利率趨升,匯率趨強,金價趨弱。投資者應考察該季度GDP與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數據相比的結果,增速提高,或高於預期,均可視為利好。
2.工業生產指數
指數上揚,代表經濟好轉,利率可能會調高,對美元應是偏向利多,對黃金利空;反之為利多。
3.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 現當指數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利多美元,利空黃金。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一般預期聯邦准備局可能會調降利率以刺激景氣。利空美元,利多黃金。
4.耐用品訂單
若該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美元,利空黃金。反之若降低,則表示製造業出現萎縮,對美元利空,利多黃金。
5.就業報告
由於公布時間是月初,一般用來當作當月經濟指針的基調。其中非農業就業人口是推估工業生產與個人所得的重要數據。失業率降低或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表示景氣轉好,利率可能調升,對美元有利,利空黃金;反之則對美元不利,利多黃金。
6.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一般來說,生產者物價指數上揚對美元來說大多偏向利多,利空黃金:下跌則為利空美元,利多黃金。
7.零售銷售指數
零售額的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利空黃金;反之如果零售額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美元偏向利空,利多黃金。
8.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的物價指數之一。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有通貨膨脹的壓力,此時中央銀行可能藉由調高利率來加以控制,對美元來說是利多,利空黃金。反之煮熟下降,利空美元,利多黃金。不過,由於與生活相關的產品多為最終產品,其價格只漲不跌,因此,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未能完全反應價格變動的實情。
9.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建築類指標
因為住宅建設的變化將直接指向經濟衰退或復甦。通常來講,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增加,理論上對於美元來說是利好因素,將推動美元走強,利空黃金。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對美元形成壓力,利多黃金。
10.美國每周申請失業金人數
分為兩類,首次申請及持續申請。除了每周數字外,還會公布的是四周的移動平均數,以減少數字的波動性。申請失業金人數變化是市場上最矚目的經濟指標之一。美國是個完全消費型的社會,消費意欲是經濟的最大動力所在,如果每周因失業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會嚴重抑制消費信心,相對美元是利空,利多黃金。該項數據越低,說明勞動力市場改善,對經濟增長的前景樂觀,利於美元,利空黃金。
11.美國ECRI領先指標
領先指標是一個衡量總體經濟運動的綜合性指標,它可以較早的說明今後數個月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商業周期的變化,使投資者早期預測利率方向的重要工具,,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顯示美國的經濟前景。若美國上周ECRI領先指標高於前值將有利美元,利空黃金;否則將不利於美元。
12.美國本月核心零售銷售
零售銷售指數是用以衡量消費者在零售市場的消費金額變化,核心零售銷售為剔除汽車、食品和能源的零售數據統計得出。零售額的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額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美元偏向利空。
13.美國月貿易帳
貿易帳反映了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進口總額大於出口,於是便會出現「貿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於進口,便稱之為「貿易順差」;如果出口等於進口,就稱之為「貿易平衡」。
如果一個國家經常出現貿易逆差現象,國民收入便會流出國外,使國家經濟表現轉弱。政府若要改善這種狀況,就必須要把國家的貨幣貶值,因為幣值下降,即變相把出口商品價格降低,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能力。國際貿易狀況是影響外匯匯率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當外貿赤字擴大時,就會利空美元,令美元下跌,利多黃金;反之,當出現外貿盈餘時,則是利好美元,利空黃金。
14.美國凈資本流入
是指減去了美國居民對國外證券的投資額後,境外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股票和其他證券而流入的凈額。被視為衡量資本流動狀況的一個大致指標。
資本凈流入處於順差(正數)狀態,好於預期,說明美國外匯凈流入,對美元是利好;相反處於逆差(負數)狀態,說明美國外匯凈流出,利空美元。
15.美國設備使用率(也稱產能利用率)
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代表產能利用程度。當設備使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滿點,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情況下,對美元是利多。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美元是利空。
16.美國 上周紅皮書商業零售銷售(年率,月率)
可以衡量目前經濟的強勢,零售額的提升,代表個人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如果預期利率升高,對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額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美元偏向利空。
17.美國上周API原油庫存
美國上周API(美國石油協會)原油庫存該庫存數量變化將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理論上若庫存減少則將使原油價格上漲,利多黃金;庫存增加則原油價格下跌,利空黃金。
18.新屋銷售
它是指簽訂出售合約的房屋數量,由於購房者通常都是通過抵押貸款、按揭貸款形式認購房屋,因此對當前的抵押貸款利率比較敏感。房地產市場狀況體現出居民的消費支出水平,消費支出若強勁,則表明該國經濟運行良好,因此,一般來說,新屋銷售增加,理論上是對於美元是利好因素,將推動該過美元走強,利空黃金;銷售數量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對美元形成壓力,利多黃金。
19.消費者信心指數(CCI)
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的2/3,對於美國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分析師追蹤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尋求預示將來的消費者支出情況的線索。消費者信心指數穩步上揚,表明消費者對未來收入預期看好,消費支出有擴大的跡象,從而有利於經濟走好,利多美元,反之利空。每月公布兩次消費者信心指數,一次是在月初,一次是在月末。
20.經常帳(CA)
經常帳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個國家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它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片面轉移等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如果其餘額是正數(順差),表示本國的凈國外財富或凈國外投資增加,多本國貨幣利好。如果是負數(逆差),表示本國的凈國外財富或投資均少。一國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幣值將走眨。
21.美國EIA(美國能源協會)天然氣變化
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美國的能源利用率,進而反映美國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對國際原油價格也有影響。數據大於前值,反應美國的能源利用率良好,利多美元,利空黃金。
總體來說影響黃金的因素只有兩大項:一方面是美圓指數的漲跌於金價成反比;另一方面則是石油的價格漲跌,它於金價是同進共退的!
㈡ 美國2月CPI同比上漲7.9%,導致物價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美國2月未經季調CPI同比上漲7.9%,預期值為7.9%,創1982年1月以來同比最大漲幅,也是該數據同比連續21個月上漲。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CPI同比增長 6.4%,創1982年8月以來的最大增幅,預期值為6.4%,前值為6%。
泰國總理巴育專門與副總理兼能源部部長蘇帕塔納蓬等經濟高官會面,了解俄烏沖突對泰國能源方面造成的影響,並商討相關應對措施。消費者對商品的強勁需求,以及與疫情相關的供應鏈限制推高了通脹水平。
整個經濟都受到持續的運輸瓶頸,以及半導體等產品供應短缺的困擾。此外,極度緊張的勞動力市場推高了工資,導致空缺職位多於求職者數量,從而使企業難以跟上需求。
㈢ 美國CPI漲幅再創40年來新高,什麼是CPICPI反映了哪些趨勢
美國CPI的漲幅再創40年最高,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可以說是反映一個國家的居民消費水平能力的指標,那麼cpi都反映了哪些趨勢呢?
1、cpi增長表明一個國家的GDP上升
cpi的上升可以說是一個國家GDP發展最直觀的證明,因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升,這不僅促進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的發展,也為一個國家的GDP的發展。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4、國民幸福度上升
cpi的另一個方面趨勢也反映著國民的幸福指數,因為cpi的上升,國民的經濟收入的增加,消費能力的提升,每個公民都能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促進了國民的幸福指數的提升。
cpi可以說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每個國家都非常看重cpi的漲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cpi也在飛速的增長,這跟我們國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當然一個國家要想有著很好地發展,cpi是重中之重。
㈣ 美國的經濟復甦速度怎樣就業率是否再持續降低
美歐經濟正經歷復甦放緩困境。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較前一季度33.4%的增長大幅放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27日警告稱,美國經濟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掙扎,距離全面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7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至0.25%之間,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美聯儲表示,將繼續每月購買800億美元的國債和400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並重申將繼續購買資產直至美國經濟出現實質性進展的承諾,在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目標實現之前將繼續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疫情之下,美國經濟依然面臨巨大壓力。美國商務部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份耐用商品新訂單金額環比增幅為0.2%,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1%和11月份向上修訂後的1.2%。
美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速為4%,全年GDP增速為-3.5%,年度GDP增速創74年新低。分析認為,美國消費者購買力顯著下降,非農新增就業人數自4月以來首次轉為負值,加之零售銷售數據逐月下降,表明就業市場的疲軟可能已經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個人消費支出季率較上一季度增長2.5%,遠低於前值41%。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劉易斯·亞歷山大認為,第四季度GDP報告凸顯出美國2020年經濟持續復甦,但進入復甦動能將面臨顯著下降。
㈤ 請高手分析美國的經濟
美國經濟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早些時候大幅增長後,在近期有所放緩,而就業增長和消費也因此而減速。導致經濟發展受到窒礙的正是今年銳升的能源價格。但當前數據顯示,整體來看,美國經濟已經找回一定上揚的動力。消費和房價6月份表現糟糕後,7月份開始反彈,不過8月零售額數據卻仍然良莠不齊。製造業產出在近幾個月來一直連續增加,但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庫存投資有所上行。就業市場的近期表現比本年度早期要遜色很多,但非農就業人數增行在8月亦有所抬頭。
雖然油價在8月中期連日暴漲,通貨膨脹和通脹預期的壓力卻在近幾個月里減小。由於生產力增速在連續兩年高位運行後開始放緩,而員工報酬卻處在上升趨勢,單位勞動成本2季度有所上漲。不過,非能源或金融企業利潤額增幅在前一段時間製造了相當的通脹壓力後,近來開始減速。同時,非能源進口價格也有所下降。這兩點使得核心消費者價格通脹速度近幾個月里持續下降。
此外,我們還應該重點關注近期剛剛發布的幾個數據,從而更有效的來監控美國經濟的近期走向。
生產者價格指數
生產者成品價格指數PPI 8月份月比下降0.1%,前值為上升0.1%,年率為+3.4%,前值為4.0%。
核心成品指數(除去食品和能源價格後)8月份下降0.1%,年率亦從7月份的1.7%降至1.5%。
核心半成品指數月比8月上升1.0%,年比從7月的6.4%升至8月的7.3%。
核心原品指數月比上升4.5%,年比上升32.3%。
生產者價格指數8月份下降0.1%。能源價格由於汽油價下降格抵消原油價格上漲,表現亦低於預期。食品價格月比下降了0.2%。,為連續第三個月下跌。而最令人感到驚奇的就是核心成品價格竟然也下降了0.1%。這也使年率下降到1.5%,為自4月份以來的低點,與市場預期的上行0.1%相差甚遠。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汽車價格的滑落。此外,企業缺乏定價能力也使得價格在單位勞動成本和原料價格上漲的同時無法跟進。不過,半成品的價格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正以近十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
貿易赤字
美國7月貿易赤字為501億美元,上月為550億。
這比預期的515億的赤字額要稍稍低些。6月份進口額激增而出口額則大減,致使赤字額增加。7月份情況有所好轉,不過,仍在警戒范圍之內。這對美元的中期走勢有相當的下檔風險。設備物資和工業供應出口在7月有所提升,而出口則有所回落。令人驚奇的是,進口額的下降主要是由於石油進口的減少。預計,在油價回落後,8月份石油進口額將進一步下降。
美國非農失業數據
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14.4萬,而7月數據修正後為7.3萬人。
服務業人數增長了10.8萬,生產類人數增長了3.6萬。
失業率從5.5% 降至5.4%。
數據顯示,在2004年2季度經歷低谷後,就業增長又開始反彈。不過,其增幅依然有限。近3個月平均10萬的數字比平均12.5萬的可就業人數的增幅要低。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失業率就會保持在這一水平。所以,平均個人收益就不會有太大變化。去年消費的增長主要歸功於減稅政策。但其效用已經逐漸退散。因此,估計2005年的消費額增長將比較適中。在利率將不斷推升的情況下,好於大趨勢的經濟表現不太可能會出現。目前原材料價格上漲,而企業卻又缺乏定價能力,利潤額難以得到大的提升。
㈥ (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內外電子商務交易額和占據零售總額比率。
iResearch艾瑞咨詢根據comScore有關美國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的調查發現,2009年第二季度美國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期相比下降1%。數據顯示,自2008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的同比增幅不斷放緩,2008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2009年第一季度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與08年第一季度持平,第二季度則同比下降1%。
艾瑞咨詢分析認為,目前美國國內當前的高失業率、石油價格的上漲及儲蓄率的提高,將進一步抑制國內消費的增長。艾瑞咨詢預計,2009年美國全年的零售電子商務交易額很難達到08年的水平,該市場的恢復性增長將延至2010年。
本周來自「第八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上的消息,在全球新型技術的發展高潮中,電子商務也步入了「黃金時期」。我國的電子商務最近幾年發展迅猛,平均年增長率為40%。
大會透露的數據顯示,2004年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2005年將激增至6200億元人民幣。上海市的交易總額到目前為止超過了700億元人民幣。
2月25日消息,韓國國家統計局25日公布報告顯示,主要受益於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增長,韓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在2008年大漲22%.該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韓國在線交易總額達到630萬億韓元(約合4155億美元),高於2007年的516.5萬億韓元。
其中,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上漲20.6%,升至560.1萬億韓元,遠遠高於2007年464.4萬億韓元的水平,對年度增長貢獻率最大。
企業對政府交易額上漲42%,達到52.2萬億韓元。企業對個人交易額上漲14%,為11.6萬億韓元。
另外,去年第四季度韓國在線交易額同比上漲11%,為166.3萬億韓元。
IDC中國研究近日發布了《電子商務服務業及阿里巴巴商業生態的社會經濟影響》白皮書。根據白皮書分析,200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近2萬億。而到2009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在25100億的數量級、2010年將是32200億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B2B電子商務交易額未來兩年將呈現28%的高位增長幅度。
人們注意到,自2007年底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中國,經太平洋登陸彼岸已呈強弩之末之勢。除出口服務型企業外,在實體經濟首當其沖後上升影響到互聯網程度有限和具體板塊有區別。電子商務依然在逆市擴張,IDC數據顯示,中國B2B電子商務在2007年交易額規模1.6萬億的基礎上,2008年仍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長速度。
「原因有多層次,經濟蕭條客觀上刺激了B2B電子商務發展,使中小企業更加依賴電子商務。二是產業本身發生了升級變化,走向多元化發展,B2B王國除阿里巴巴的綜合平台服務模式外,還分化出了B2B垂直搜索引擎。」B2B內貿供求信息服務商一呼百應市場總監陳進國認為。
他強調,目前外貿B2B阿里巴巴多年來的老大地位使客戶對電子商務有個很固化的印象。現在是時候改變了,有事實與數據為證,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高增長內貿服務佔有很大比重,而像一呼百應B2B搜索引擎這樣的新型B2B正成為中小企業的另類應用。
市場存在的多種商業模式可以分散危機對行業單一服務的危害。08年艾瑞Q1電子商務市場分析曾指出B2B總體增長下滑但依靠內貿的拉動,市場規模依然可觀。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內貿服務將是各B2B電子商務服務商的爭奪重點。
另一方面,傳統貿易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反而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專家表示:「電子商務的低成本高收益、開放性拓展性,在危機中,更突顯價值。」
希望對你有用,艾瑞網裡面很多關於電子商務的數據
㈦ 美國方面的經濟數據是做什麼
您好,美國重要經濟數據主要有:
1、非農業就業人口(Nonfarm Payrolls)
2、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 GDP)
3、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Ondex, CCI)
4、每周初申請失業金人數(Weekly Initial Unemployment Claims)
5、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
6、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7、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
8、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Housing Starts and Building Permits)
9、新屋銷售(New Home Sales)
10、耐用品訂單(Durable Goods Orde)
1.零售銷售指數
零售銷售改善,增加個人消費開支,經濟狀況改善,如果預期更高的利率,好美元、 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否則為表示經濟放緩或窮人、 可能下調利率,和偏壓對美元看跌,越來越多的貴重金屬,如白銀。
2.生產者價格指數 (PPI)
在一般,生產者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有同樣的影響,PPI 上漲推高通脹率、 有利可圖的稀貴金屬白銀,但壞白銀。
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當討論通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最常被提及的項目指標之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的通脹壓力,白銀和其它貴金屬避險地位將反映價格上漲推高否則打壓白銀等貴金屬的價格。
4.新屋銷售
它是指簽署買賣合同的房屋數量。因為買家通常通過按揭貸款,按揭貸款購買住房,對當前的抵押貸款利率如此敏感。房地產市場情況反映了居民消費支出的水平。強勁的消費支出,表明,該國的經濟很好,因此,一般來說,在新屋銷售增加理論上是美元有利因素將有助於美元走強、 壞白銀和其它貴金屬銷售下降或美元,比預期的要低壓力有利可圖的貴金屬,如白銀。
5.美國每周申請失業救濟金
如果在應用程序中每周增加的失業,失業福利會嚴重降低了消費者的信心,相對於美元看跌,越來越多的貴重金屬,如白銀。低數據,顯示勞動市場,經濟的增長,兌美元、 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的前景改善。
6.消費者信心指數 (CCI)
消費者支出佔美國 2/3 的經濟,美國經濟有重要的影響。為此,分析師跟蹤消費者的信心,尋求線索來預測未來的消費支出。消費者信心指數穩步上升,表明未來的承諾,及消費支出的擴張,這有利於經濟好的、 有利可圖的美元、 壞白銀、 其他貴金屬但看跌美元,跡象顯示,消費者收入預期盈利貴金屬如白銀。
㈧ 美國2020年第四季度GDP情況如何
中新社華盛頓1月28日電 (記者 沙晗汀)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28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4%,全年經濟萎縮3.5%。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佔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支出增長2.5%,增幅較第三季度的41%大幅減小。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增幅與前一季度的22.9%相比明顯下滑。此外,凈出口拖累當季經濟增長1.52個百分點。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0-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如何獲得美國房價指數,住房開工率等一系列的經濟指標
國家經濟指標解讀
基本面解讀——日本短觀報告
日本短觀報告,日本政府每季會對近一萬家企業作未來產業趨勢調查,調查企業對短期經濟前景的信心,以及對現時與未來經濟狀況與公司盈利前景的看法。負數結果表示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的公司多於感到樂觀的公司,而正數則表示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的公司多於感到悲觀的公司。根據歷史顯示,日本政府每季公布的企業短觀報告數據極具代表性,能准確的預測日本未來的經濟走勢,因此與股市和日元匯率波動有相當的聯動性。
基本面解讀——美聯儲
美聯儲(The Fed)是根據1913年美國國會的一項法案設立的。在美聯儲成立之前,美國經濟所需要的資金和信貸活動都由一個分散化的銀行系統來承擔。美聯儲共由12家區域性的聯邦儲備銀行構成,每一家區域性銀行都有自己的董事會,並各自推舉一名代表出任美聯儲聯邦顧問委員會成員,每年在華盛頓進行四次集中會議;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則由區域性銀行控制;貨幣政策委員會在聯儲主席的帶領下進行貨幣政策決策工作。每月,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都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對各聯儲銀行收集來的消息和其他相關經濟信息進行分析,並對當前和未來的經濟形勢作出評估,隨即決定採用什麼方式來配合經濟的增長或延緩經濟的下滑,包括利率水平的決定。由於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美聯儲對國內和國際經濟的看法和政策都顯得非常重要,對外匯市場常常有較大的影響。
基本面解讀——消費者信貸余額
消費者信貸余額(Consumer Credit),包括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將於兩個月及兩個月以上償還的家庭貸款。在西方國家,貸款消費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在購買大宗商品,比如房屋、汽車,或是購買大宗服務,比如接受大學教育等情況下,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民眾數量會相當多,從而形成消費者信貸余額。外匯市場關注的是隨季節調整的超前凈信貸余額,一般來講,消費者信貸余額增加表明消費支出和對經濟的樂觀情緒增加,這種情形通常產生於經濟擴張時期,信貸余額下降表明消費支出減少,並可能伴隨著對未來經濟活動的悲觀情緒。通常來講,如果消費者信貸余額不出現大幅波動的話,外匯市場對該數據的反應並不強烈。同時,我們不能孤立的解讀消費者信貸余額,要結合其他數據綜合考察。
基本面解讀——汽車銷售
汽車銷售(Auto Sales)是消費者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能很好地反映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通常,汽車銷售情況是我們了解一個國家經濟循環強弱情況的第一手資料,早於其他個人消費數據的公布。因此,汽車銷售為隨後公布的零售額和個人消費支出提供了很好的預示作用,汽車銷售額佔零售額的25%和整個消費總額的8%。另外,汽車銷售還可以作為預示經濟衰退和復甦的早期信號。汽車銷售額如果上升,一般預示著該國經濟的轉好和消費者消費意願的增強,對該國貨幣利好,同時可能伴隨著該國利率的上升,刺激該國貨幣匯率上揚。
基本面解讀——IFO經濟景氣指數
IFO經濟景氣指數(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是由德國IFO研究機構所編制,為觀察德國經濟狀況的重要領先指標。IFO是德國經濟信息研究所注冊協會的英文縮寫,1949年成立於慕尼黑,是一家公益性的、獨立的經濟研究所,被稱為德國政府智庫之一。IFO經濟景氣指數的編制,是對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及零售業等各產業部門每個月均進行調查,每次調查所涵蓋的企業家數在7000家以上,依企業評估目前的處境狀況,以及短期內企業的計劃及對未來半年的看法而編制出的指數。由於IFO經濟景氣指數為每月公布訊息,並且調查了企業對未來的看法,而且涵蓋的部門范圍廣,因此在經濟走勢預測上的參考性較高。
基本面解讀——ISM指數
ISM指數是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重要數據,對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均有重要影響。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立於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目前擁有會員45000多名、179個分會,是全美最受尊崇的專業團體之一。ISM指數分為製造業指數和非製造業指數兩項。ISM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其中以采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該指數是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則意味著製造業的萎縮,影響經濟增長的步伐。 ISM供應管理協會非製造業指數反映的是美國非製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上水平時,表明非製造業活動擴張,價格上升,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擴張狀態;反之,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下水平時,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收縮狀態。
基本面解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范圍的狀況。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即當指數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它是領先指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屬指針,市場較為看重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它是美國製造業的體檢表,在全美采購經理人指數公布前,還會公布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這是全美采購經理人指數的一部分,市場往往會就芝加哥采購經理人的表現來對全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做出預期。除了對整體指數的關注外,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支付物價指數及收取物價指數也被視為物價指標的一種,而其中的就業指數更常被用來預測失業率及非農業就業人口的表現。基本面解讀——平均時薪平均小時薪金(Average Hourly Earnings)是用平均每小時和每周收入衡量私人非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薪水水平。每小時收入數據反映了每小時基礎工資率的變化,並反映了加班的獎金增長情況,平均小時薪金可能較早地反映出行業工資和薪水成本變化趨勢與僱用成本指數相輔相成,共同為衡量總勞動成本提供參考。該指標存在著一定的易變性和局限性,但仍然是一個月中關於通貨膨脹的頭條消息,外匯市場主要關注每月和各年隨季節調整的平均每小時和每周工資的變化情況。一般而言,如果預計平均小時薪金能引起利率的上漲,那麼每小時工資的迅速上漲對該國貨幣而言將形成利好刺激,反之亦然。在美國,該指標由聯邦儲備委員會進行監控。
基本面解讀——產能利用率
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也叫設備利用率,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簡單的理解,就是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發揮生產作用。統計該數據時,涵蓋的范圍包括製造業、礦業、公用事業、耐久商品、非耐久商品、基本金屬工業、汽車業及汽油等八個項目。代表上述產業的產能利用程度。當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情況下,對一國貨幣是利多。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該國貨幣是利空。市場一般最為重視美國的產能利用數據。在美國,一般每月中旬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基本面解讀——耐用品訂單
耐用品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代表未來一個月內,對不易耗損的物品訂購數量,該數據反應了製造業活動情況,就定義而言,訂單泛指有意購買、而預期馬上交運或在未來交運的商品交易。該統計數據包括,對汽車、飛機等重工業產品和製造業資本用品,其它諸如電器等物品訂購情況的統計。由於該統計數據包括了國防部門用品及運輸部門用品,這些用品均為高價產品,這兩個部門數據變化對整體數據有很大的影響,故市場也較注重扣除國防部門用品及運輸部門用品後數據的變化情況。總體而言,若該數據增長,則表示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利好該國貨幣。反之若降低,則表示製造業出現萎縮,對該國貨幣利空。市場一般最為重視美國耐用品訂單指數。在美國,一般在每月下旬公布前一個月數據。
基本面解讀——生產者物價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PPI主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與消費者物價指數一樣,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對於外匯市場而言,市場更加關注的是最終產品PPI的月度變化情況。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在美國,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資料搜集由美國勞工局負責,以問卷的方式向各大生產廠商搜集資料,搜集的基準月是每個月包含13日在內該星期的2300種商品的報價,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態,為方便比較,基期定為1967年。一般而言,當生產者物價指數增幅很大而且持續加速上升時,該國央行相應的反應是採取加息對策阻止通貨膨脹快速上漲,則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基本面解讀——經常帳
貿易經常帳(Current Account)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個國家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它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其他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如果其餘額是正數(順差),表示本國的凈國外財富或凈國外投資增加。如果是負數(逆差),表示本國的凈國外財富或投資減少。經常帳的內容大致包括五大項:
1 商品,為一國貨物的進口及出口。
2 勞務,包括商品進出口有關的運輸及保險費、旅客運費及港口費用及本國居民在國外旅行、觀光及外國人到本國旅行、觀光等的收支。
3 投資所得,指國民購買外國的股票、債券及其它資產所賺取的股利或利息,加上本國對外借款或外國人來本國投資,所產生的利息支出與紅利支出等。
4 其它商品、勞務及所得,指前面沒有被列入的各項居民與非居民有關勞務與所得的交易使領館的支出以及居民在外國工作獲得的報酬,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設在 本國各種機構的費用等。一般所謂的貿易余額是指前面所提四項的總和。
5 片面轉移,指現金或實物的捐贈、救濟、一國的對外援助及對國際機構經費的分攤。通常來講一國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幣值將貶值順差擴大,該國貨幣將升值。在西方國家,通常每月或每季都會公布經常帳數據,但一個月的貿易數據對市場的參考作用並不大,每個季度經過調整的經常帳才較為重要。在7、80年代,經常帳赤字曾經對外匯市場有著較大的影響,目前這種影響力已經有所消退,但對於美國,經常帳赤字仍然對美元有較大的影響力。
基本面解讀——財政赤字
財政,也就是一國政府的收支狀況。一國政府在每一財政年度開始之初,總會制定一個當年的財政預算方案,若實際執行結果收入大於支出,為財政贏余,支出大於收入,為財政赤字。一國之所以會出現財政赤字,有許多原因。有的是為了刺激經濟發展而降低稅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則因為政府管理不當,引起大量的逃稅或過分浪費。當一個國家財政赤字累積過高時,就好像一間公司背負的債務過多一樣,對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對於該國貨幣亦屬長期的利空,且日後為了要解決財政赤字只有靠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收,這兩項措施,對於經濟或社會的穩定都有不良的影響。一國財政赤字若加大,該國貨幣會下跌,反之,若財政赤字縮小,表示該國經濟良好,該國貨幣會上揚。在美國,財政部一般在每月的第17個政府工作日會公布上個月聯邦政府預算執行情況。美國政府一向以財政赤字而聞名,前總統柯林頓時代赤字轉為贏余,但小布希上台後,適逢經濟衰退,又對外連續用兵,導致再次出現高額赤字。基本面解讀—新屋開工及營建許可建築類指標在各國公布的數據體系中一般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因為房地產業對於現代化經濟體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一國經濟景氣與否也往往會在建築類指標上反映出來。房屋的建設屬於投資,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在西方國家,新屋開工和營建許可是建築類指標中較為重要的兩個,考察的基本上是居民住宅或非工業用途的建築范疇。住宅動工的增加將使建築業就業人數增加,新近購房的家庭通常會購買其他耐用消費品,通過乘數效應,使得其他產業的產出和就業增加,建築業對商業循環非常重要,因為住宅建設的變化將直接指向經濟衰退或復甦。在美國,一般新屋開工分為兩種:獨棟住宅與群體住宅。獨棟住宅開始興建時,一戶的基數是1,一棟百戶的公寓開始興建時,其基數為100,依此計算出新屋開工率(Housing Start)。專家們一般較重視個別住家的興建,因為群體住宅內的單位可以隨時修改,波動性較大,數據通常無法掌握。在美國,新屋開工通常在每月的16號至19號間公布。通常來講,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增加,理論上對於該國貨幣來說是利好因素,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的下降或低於預期,將對該國貨幣形成壓力
基本面解讀——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針。許多經濟學家為了分析的目的而將部分指標排斥在外,主要是將容易波動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剔除出去。這被稱為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及的物價指數之一。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太多,有通貨膨脹的壓力,此時中央銀行可能會通過調高利率來加以控制,對一國貨幣來說是利多。由於與生活相關的產品多為最終產品,其價格只漲不跌,因此,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未能完全反應價格變動的實情,還要再結合其他數據才能通盤考察通貨膨脹。不過,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的因素的時候,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並不被市場歡迎。在美國,目前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以1982年至1984年的平均物價水準為基期,涵蓋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醫療、成衣、娛樂、其它等七大類,364種項目的物價來決定各種支出的權數,通常在每月的第三個星期公布。
基本面解讀——零售銷售
零售銷售(Retail Sale),其實是零售銷售數額的統計匯總,包括所有主要從事零售業務的商店以現金或信用形式銷售的商品價值總額。服務業所發生的費用不包括在零售銷售中。零售數據對於判定一國的經濟現狀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為零售銷售直接反映出消費者支出的增減變化。在西方發達國家,消費者支出通常佔到國民經濟的一半以上,像美國、英國等國,這一比例可以佔到三分之二。在美國,商務部統計局每個月進行一次全國性零售業抽樣調查,其調查對象為各種型態和規模的零售商(均為商務部登記有案的公司)。因為零售業涉及范圍太廣,因而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以取得較具代表性的數據資料。耐用消費品方面的零售商包括汽車零售商、超級市場、葯品和酒類經銷商等。由於服務業的數據很難搜集、計算,所以將其排除在外,但服務業亦屬於消費支出中重要的一環,其消費增減可以從個人消費支出(包括商品零售和服務)這一數據中得出結果。在西方國家,汽車銷售構成了零售銷售中最大的份額,一般能夠佔到25%,因而在公布零售銷售的同時,還會公布一個剔除汽車銷售的零售數據。此外,由於食品和能源銷售受季節影響較大,有時也將食品和能源剔除,再發布一個核心零售銷售。一國零售銷售的提升代表該國消費支出的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利率可能會被調高,對該國貨幣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銷售下降,則代表景氣趨緩或不佳,利率可能調降,對該國貨幣偏向利空。在美國,通常在每月11-14日公布前一個月的零售銷售數據。
基本面解讀——領先指標
領先指數(Leading Indicator),也叫領先指標或先行指標,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是各種引導經濟循環的經濟變數的加權平均數。領先指數由眾多要素構成,涉及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以美國的領先指數為例,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1 製造業平均每周工作量。
2 平均周申請失業金人數。
3 製造商新增消費品和原材料訂單。
4 賣主交割執行情況——其工廠延遲交貨的百分比。
5 工廠和設備的合同、訂單。
6 新增私人投資的營建許可。
7 M2貨幣供應量。
8 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及股息收益。
9 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
10 生產成本與賣價間的差額。
倘若這些要素有多數向好,則可提前預期領先指數將會上升。領先指數通常每月公布一次,各國公布時間不盡一致。假如領先指數連續三個月下降,則預示經濟即將進入衰退期;若連續三個月上升,則表示經濟即將繁榮或持續擴張。通常領先指標有6至9個月的領先時間,在美國,一般認為領先指標可以在經濟衰退前11個月預測經濟下滑,而在經濟擴張前3個月可預測經濟復甦。二戰後,領先指數已經被成功的用來預測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的榮枯拐點。通常來講,外匯市場會對領先指數的劇烈波動做出強烈反應,領先指數的猛增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領先指數的猛跌將促使該國貨幣走軟。當前對外匯市場影響最大的當屬美國的領先指數,由美國商務部公布,時間大體在每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其他國家比如日本、瑞士、加拿大、德國等也會公布領先指數,德國的ZEW經濟景氣指數和IFO經濟景氣指數也包含一定領先指數的意味。
基本面解讀——國內生產總值 (GDP)
國內生產總值,英文名稱Gross Domestic Proct,通常縮寫為GDP。該指標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就是說,日本公司在美國投資的工廠所創造的價值,也將計入美國的GDP。它涉及的是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從經濟學來講,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當然,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多的探究GDP的經濟學意義,我們所要關注的是GDP對外匯市場的影響。GDP增長速度越快,表明該國經濟發展越快,增速越慢,該國經濟發展越慢,若GDP陷入負增長,則該國毫無疑問的陷入經濟衰退。一般的來講,若GDP維持較快的增速,將對該國貨幣會帶來支撐,反之對該國貨幣起利空作用。這里的增長速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假設A、B兩國GDP的增速分別為1.5%和0.5%,盡管增速都不夠快,但若這種速度維持一段時間,A國貨幣的走勢將會好於B國貨幣。這里僅考慮的是GDP因素,實際的外匯走勢還要綜合其他因素來看,但GDP是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之一,對外匯市場有著較大的影響。西方國家GDP的公布通常分為每月公布和每季公布,其中又以每季公布的GDP數據最為重要,投資者應考察該季度GDP與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數據相比的結果,增速提高,或高於預期,均可視為利好。
要做外匯交易可以去看看TMG外匯公司,這個平台十分不錯。(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㈩ 美國經濟數據到底在哪裡能找到啊
1、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
加息利好美圓,利空黃金。降息利空美圓,利好黃金。
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15/update(聯邦儲備局)
發布時間:每六周的周二及周三聯邦儲備局議息會議
具體介紹:利率是影響美圓走勢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打擊通脹方面顯得不遺餘力。
利率政策,操控了美國短期債券孳息率。普遍認為在加息初期,會推動美圓上漲,降息則會引發美圓下滑。猜測聯邦基金利率,差不多是市場每個月的指定動作。所有經濟數據的公布,都會影響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或減息的預期,從而導致美圓的短期波動。
需要留意: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由19位成員組成,包括7位聯邦儲備委員會委員和12位地區聯邦儲備銀行主席。FOMC只有12位人士具有投票權,7位委員和紐約聯儲銀行主席具有永久投票權,剩下4個投票席位由其餘成員輪任。
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PI過高,將會加息利好美圓,利空黃金。CPI過低,就有降息空間,利空美圓,利好黃金。
Stats.bls.gov/news.release/cpi.toc.htm(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發布時間:每月第二或第三個星期,公布上月數字。
具體介紹:CPI包含了七大類產品364個項目的物價指數。央行釐定利率的重要指標,因為食品和能源價格較為波動,因此市場一般較關注扣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物價指數。當CPI年率超過2%時,美聯儲便會考慮加息的必要。
3、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PPI過高,將會加息利好美圓,利空黃金。PPI過低,就有降息空間,利空美圓,利好黃金。
Stats.bls.gov/news.release/ppi.toc.htm(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發布時間:每月月尾的兩周後公布,通常比CPI 早1至2日。
具體介紹:包含了約2300種商品價格。會影響CPI 有著密切關系。跟CPI 同樣,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也是受市場關注的。
4、國內生產總值(GDP)
GDP高利好美圓利空黃金。GDP低利空美圓利好黃金
www.bea.gov/bea/dn/home/gdp.htm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
發表時間:預先估計的數據會分別在1月,4月 ,7 月,10月最後一個星期公布,之後有兩次修正,一次是修正值,一次是最終值,每次相隔一個月。
具體介紹:是全面反映經濟實力的指標。GDP主要包括個人消費,私人投資,凈出口,政府開支4部分來量度經濟增長。
在美國,個人消費佔GDP高達70%,私人投資及政府開支的10-20%。我們一般會通過個人開支,耐用品定單,零售額,建造支出等預沽GDP數值。
5、ISM指數
指數低於50%則經濟陷入衰退,利空美圓,利好黃金。當指數高於50%時,是經濟擴張的訊號。接近60%時,則通脹的威脅漸高,聯儲可能會考慮提高利率。這都利好美圓,利空黃金。
(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Index)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立於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數據由供應管理協會(ISM)每月初某日23:00公布。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其中以「采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
供應管理協會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www.ism.ws/ISMReport/index.cfm (供應管理協會)
發布時間:每個月結束後第一個工作日
具體介紹:它是由非官方的供應管理協會(ISM),透過訪問21種產品,300多家公司的采購經理,調查製造業的生產,新定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定單交貨,新出口定單和進口等八大製造成本。當指數高於50%時,是經濟擴張的訊號。接近60%時,則通脹的威脅漸高,聯儲可能會考慮提高利率。指數低於50%,則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增加。43―50之間表明生產活動收縮;持續低於43表明生產和經濟可能在衰退。
6、房地產數據
這些數據都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現有房屋銷售 (Existing Home Sales) 和 新房屋銷售(New Home Sales)
房屋銷售是分為兩種的;第一種是現有房屋銷售 (Existing Home Sales),另一種是 (New Home Sales) 新房屋銷售。如果這兩個數據同時上升的話,反映出房地產的逢勃,大家都有能力去買房屋,這是反映出國家經濟是好的。而這些數據通常也會關注到利率的問題,因為人們買賣房屋一般都會向銀行借錢的,所以如果銀行利率是高的話,便會影響到房屋銷售,所以一個國家覺得房屋銷售量是減低的話,他是有可能將利率調低。相反地如果房屋銷售是過劇的話,是有可能將利率提升的,這些數據都會令到國家經濟的看法和利率變動,會有少許反映的。
www.census.gov/const/www/newresconstindex.html (商務部統計局)
發布時間:每月的第三個星期(16日至19日間)
具體介紹:最近美國方面爆發次貸經濟危機以後,市場十分關注美國的房地產數據。
相關數據:新屋開工(housing starts);營建許可證;房屋價格
7、國際貿易開支(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貿易開支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www.bea.gov/bea/newsrel/tradnewsrelease.htm (商務部統計局和經濟分析局)
發布時間:每月第二周,參照兩個月前的貿易額。
具體介紹:它是美國進出口商品及服務的月報。顯示了美國國際競爭力。貿易報告往往能預示GDP 的走向。大家都會以外資凈流入和其比較,來平衡美圓的外流,填補貿易逆差虧空。
8、個人收入和支出(person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
個人收入和支出與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www.bea.gov/bea/newsrel/pinewsrelease.htm 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發布時間:每月的第四個星期。
具體介紹:這一數據會影響美國的GDP,因為美國的個人支出對美國GDP的貢獻佔到70%。
9、零售額(retail sales)
零售額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www.census.gov/svsd/www/advtable.html 商業部普查局
發布時間:每月的11日至14日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具體介紹:零售額包括耐用及非耐用商品消費金額,並不包括服務業,兩者加起來,約占個人支出的40%。耐用品通常是可以使用3年或以上的產品;非耐用品則例如食物,衣服,文具等。要關注剔除汽車的零售數字。
需要留意:零售額第一次公布的數據都是不太穩定,經常要作出較大幅度的修正。要關注能源於食品的零售額,因其能反映通脹的情況。
10、耐用品定單(rable goods order)
耐用品定單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www.census.gov/indicator/www/m3/adv/ 商務部普查局
發布時間:相關月份結束後3至4周。
具體介紹:它記錄了工廠產品的新增定貨量,出貨量,未完成定單量和總存貨量4部分。耐用品是企業投資的重要部分,也是價格最昂貴的消費品。這反映了消費者信心。市場關注剔除了飛機,國防的耐用品定單數字。
需要留意:最大的缺點是數字起伏大,所以參考時要考慮剔除國防和交通飛機這些大單的影響。
相關數據:扣除交通工具的耐用品定單,扣除軍事用品的耐用品定單,可以更精確的反映經濟的基本面。
11、就業報告
非農就業人口減少利空美圓利好黃金,非農就業人口增加利好美圓利空黃金。
Stats.bls.gov/news.release/empsit.toc.htm 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發布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公布前一個月的統計結果。
具體介紹:就業報告的內容,來自於6萬戶家庭及38萬個機構的調查。這個數據主要提供失業率,非農就業人口,平均工時,平均時薪等數據。市場較為關注機構的調查數據。非農業就業人口的升跌,是預測經濟周期的重要指標。平均時薪能預示通脹情況,幫助聯儲局制定合適的貨幣政策。周期的時間為1-5年,調查結果分為初值和終值。
相關數據:ADP,一家私營財會公司,主要幫助美國個大公司統計財務報告,因此掌握人員變化情況(不包括政府部門的人員變化)
12、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
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www.ows.doleta.gov/unemploy/claims_arch 勞工部就業培訓管理局
發布時間:每周四,內容截止到上周六的一周。
具體介紹:越多人申請救濟金,表示越多人失掉工作,美國消費信心便會下降。還會顯示四周平均的失業救濟人數。
需要留意:這里要注意的是申請人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首次申請,第二類是持續申請。同時由於數據每周公布,有時候受到一些特殊的因素影響,如該周的工作日不足五天等等。所以除了每周數字外,還會公布的是四周的移動平均數,以減少數字的波動性。
13、工業生產指數(instrial proction) 美國聯邦儲備局
工業生產指數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發布時間:每月15日左右,公布上月指數。
需要留意:這是聯儲局兩個非常重要的兩個經濟指標,於同時公布且相關性強。工業產值盡管只佔美國總體經濟的20%,但是工業產值對經濟周期卻非常敏感,所以這是測試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之一。設備利用率反映的生產設備的使用情況,對通貨膨脹有較好的預測作用,如果設備利用率高於85%的話,通脹壓力就開始形成,而聯儲局將緊盯這個指標作為利率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
工業生產值測量的是產品數量的變化,不考慮產品價格。
14、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消費者信心指數和美圓是正比關系,和黃金是反比。
www.conference-board .org 美國經濟咨商局
發布時間: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
具體介紹:此指數是調查5000個家庭,對經濟前景及經濟現況的信心,前後兩者分別各占指數的60%及40%。此指數對個人支出往往有前瞻性啟示。它比密歇根大學消費情緒指數作比較,但由於後者的調查只有500人,因此消費者信心指數代表性相對較高。
需要留意:關於消費者信心調查的指數主要有三個,而每個調查都有其局限性和可取性,相對於以下消費者情緒調查,本指數更注重的是家庭對勞動市場的反應。
15、褐皮書(beige book) 聯邦儲備委員會
褐皮書反映出的內容對經濟比較樂觀,那麼利好美圓,利空黃金,如反映出的內容比較悲觀,那麼利空美圓,利多黃金。
發布時間:每次聯儲局議息會議前兩個星期公布
具體介紹:是美國12個地區聯儲局,在議息前兩周,對當前經濟形式的評論概述。美聯儲每年有8次會議。會議前,美聯儲會發布三份文件,以給聯儲官員作討論的准備。
1. 公開的黃皮書,講述當前經濟狀況:
2. 開會前周四發放綠皮書,講述聯儲首席經濟專家對經濟形式的觀點:
3. 高度機密的藍皮書,講述可供聯儲官員選擇的利率政策,這只會在開會前周五,親自送到聯儲官員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