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的研報數據越高股票就更好嗎
相信很多股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做股票投資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相信券商發布的研報?很多股民都對研報半信半疑,有些人會覺得研報有用,有些人則覺得那根本就是「坑爹」的玩意兒。我覺得,研報是否可信?是否有用?還得看具體情況來定。一般什麼時候券商會出研報呢?就是上市公司出業績的時候,比如業績預告增幅很大的時候,券商就會大量對某隻股票進行重點分析。基本上都是業績數據很靚麗的上市公司,券商才會重點對它發布相關的研報,而且還不止一家券商對其分析。很多股民為什麼會覺得研報不可信?原因在於幾點:第一,是研報的分析不夠理性,偏主觀性。比如剛好這家券商重倉買了某隻股,於是就變成了對這只股「唱贊歌」的形式,更多的還是主觀性的去唱多這只股,於是就讓股民覺得這家公司哪哪都好,好像不買這只股就錯失幾個億一樣。第二,研報的數據不夠准確,不夠客觀。券商更多的還是囫圇吞棗,東抄抄,西抄抄,很多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如果不公布出來的話,這些券商也懶得去公司實地調研,考察,所以為了省事,就隨便找一些別的券商或者別的股評文章就摘錄上去,隨便改改就是一份研報了。這樣就導致了很多數據都不是真實可信的,也不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第三,研報對股價、對估值的預測不準確。很多經常看研報來炒股的股民,都會有一個「錯覺」,就是總覺得研報對上市公司的預測不太准,而且股價的漲幅往往是介於5%-10%之間,有時候研報一出,股價更是下跌10%-20%。所以很多時候股民也是怕券商出研報,這就跟「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股市永恆不變規律一樣,百試百靈。最後一點,就是研報的發布,往往是券商為了「放煙霧」為目的。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券商並不是單純的研究機構,它還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有其利益所在。A股80%都是散戶,在這一市場投資者比例的情況下,散戶是最容易受消息面的影響。對於這樣的散戶來說,利好消息可以被他們無限放大,同樣的,利空消息也是如此。只要券商發布了研報,如果是積極性特強的,比如業績數據非常好,對股價、估值的預測非常高,特別是與現在的股價相比,券商預測的股價,未來會高於20%,甚至30%。
⑵ 為什麼出研報的股票大多數都漲不好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內有者(即股東)容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這里筆者就要做個生
⑶ 上市公司出研報,股價會如何走
很多散戶認為,券商的研報一出,股價就勢必會下跌,而散戶投資者有這種擔憂,可能是因為:
1、研報是證券公司經過調研分析之後得出的,而在證券公司去調研的時候,上市公司接待時就會公布調研的機構,如果被很多機構調研,則主力資金可能就會在研報公布前提前炒作股票,因此研報公布前就會利好出貨。
2、主力資金可能和研報評級機構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所以可能會提前得知研報的內容,也可能會提前炒作,然後再借利好的時候出貨。
3、研報公布前股價已經上漲的幅度很大,但是莊家擔心出貨沒有人購買,於是就配合研報機構出具利好研報,這樣散戶看到利好就會去購買,而莊家順利出貨,出貨後憑借散戶的力量難以將股價拉高,所以股價下跌。
但是呢,並不是所有的研報一出股價就會下跌,投資者還要根據股價所處的位置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研報有收費的,有免費的
免費路徑:一般交易軟體中就可以看到,(以同花順為例)
如果你想看行業研報或者宏觀經濟研報,需要到專業網站上去查看,同花順財經為例,右上方問財搜索:行業研報
付費版的研報:Choice、wind,通常都是機構使用這兩個付費平台,費用比較高,不適用於個人投資者,免費的路徑已經夠我們平時用了
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人理解行業競爭個股、行業集中度、景氣度、產業鏈上下游公司等情況;
個股研究報告:包括不限於公司所處行業、公司行業地位、公司未來成長性、公司基本面等情況。(通常選股都會看這兩種報告)
宏觀研究報告:主要是針對宏觀經濟數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進行解讀,需要一定的專業基礎,一句話概括,讀起來so difficult。當然如果你能看懂宏觀報告,那對你掌握大趨勢很有幫助。
⑷ 為什麼一出研報股價就會大幅下跌
親,兩種情況:
一如果股價在高位頂部區域通常是藉助公司研報發布利多,主力借機出貨;
二是在低位,底部區域藉助研報,故意打壓建倉。
⑸ 每次發研報以後,為什麼股票的走勢就不好了呢
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一出研報利好的時候股價就會下跌?
首先,消息已經提前泄露了,其次研報和利好扯不上太大的關系,特別是近些來券商分析師的公信力和職業水平遭到廣泛質疑的情況下。
券商的研究報告是對個股的客觀分析和研究,當然結論就有利好和利空,理論上研究報告不會對股票走勢產生影響。但國內賣方分析師是一個尷尬的群體,即有如實反映事實,又要照顧機構客戶的情緒,使的很多研究報告都是為上市公司唱贊歌。2015年之前,很少看見券商分析師給個股賣出評級,最差的都是謹慎樂觀。不過最近幾年券商研究獨立性增強了,有敢說真話的分析師,雖然少,但這是市場逐漸成熟的標志,可喜可賀!
⑹ 為什麼只要一大量出研報股票就下跌
忽悠你去解盤,主力要出貨,可以上股市數據網看數據識破主力詭計
⑺ 為什麼一出研報,股價就要跌
我入市抄七年了,對這塊比較了解,我來回答下吧。
中國股市那些寫研報的專家都是為了輔助莊家出貨的,往往研報出來前,股票已經上漲了不少,很多主力都已經賺了很多,這時候需要出貨但是沒人接盤怎麼辦?就會花一些錢請一些人寫比較好看的研報,就會吸引很多散戶去關注,散戶去接盤了,莊家貨出掉了,利潤兌現了,可憐的是散戶
⑻ 機構最近研報經常評價買入,股價反而下跌怎麼回事
唱多做空個唱空做多是機構經常乾的事情。
股票機構,主要是指以證券、股票買賣交易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或團體,並可以為散戶提供咨詢、代理操盤等服務,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
股票機構,主要是指以證券、股票買賣交易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或團體,並可以為散戶提供咨詢、代理操盤等服務,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中國證監會、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是股票的管理機構。
⑼ 白馬七步選股法都是什麼
七步選股法
一小:盤子小,。
一小指的就是盤子小,盡量選擇小盤股。所謂小盤股是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按照目前的股市現狀,股票發行數量不超過2億股,流通市值在40億之內的可稱之為小盤股。二新:新興產業、次新股。
二新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上市公司從事的行業屬於新興產業,符合國家十二五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股票;二是發行時間的新舊程度比較「新」,發行在2-3年以內的股票。不難看出,小和新之間,往往有著比較高的相關性,確實有很大一部分股票同時兼具小和新這兩個概念。"
三:預增。預增是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對於其是否「可持續發展」進行估量。
在上市公司的中報、年報數據中,其預增在30%-50%左右,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數據,說明如果不出意外該企業未來幾年的主營業績將持續穩中有升,故而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甚至可以考慮長線持有。
四:科技。科技指的是所屬公司主營業務必須與科技概念沾邊。
按照傳統的標准,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這些行業里的企業所發行的股票都可以算作科技股。
五:龍頭。龍頭是指這家上市公司必須是行業內排名前五的龍頭企業。
如今,很多行業內已經雲集了大批的上市公司,但通常情況下,總是企業的規模越大、實力越強,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越強。如果一定要在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內選股,那為什麼不選擇龍頭企業呢?
六:定價。定價指的是公司要有行業或服務的定價權。
例如鑽石價格為什麼始終如此堅挺,正是因為戴比爾斯等少數寡頭壟斷了鑽石市場,通過限制開采量等商業手段,掌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價格,從而獲得持續的高額利潤。
七:社保。
社保指的是對於該股票流通股東的了解分析,關注其中是否包括社保等機構投資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