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
姜椿芳(1949.12-1951.5)、塗峰(1953.1-1958.3)、張培成(1958.3-1960.1)、
陳准堤(1960.1-1967.1)、韓宗琦(1972.9-1984.2)、張顯崇(1984.3-1986.12)、
朱麗雲(1986.12-1995.5)、戴煒棟(1995.5-2004.7)、吳友富(2004.7- )
校長
姜椿芳(1949.12-1952.3)、塗峰(1952.3-1957.3)、張培成(1958.4-1964.10)、
王季愚(1964.10-1981.5)、胡孟浩(1982.9-1990.3)、戴煒棟(1990.3-2006.1)、
曹德明(2006.1- ) 黨委書記:吳友富;
副書記:李月松、王靜
校長:曹德明
副校長:馮慶華、張峰、楊力、周承
2.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歷屆領導
起止年月 校長 副校長 書記 副書記 1963年9月—1965年11月 劉葆宏、陳緯 陳緯 1964年11月—1965年3月 劉葆宏、陳緯、宋玉奇 陳緯 1965年3月—1970年8月 劉葆宏、陳緯、宋玉奇 石嵐 1970年8月—1974年5月 劉葆宏、陳緯 1974年5月—1977年10月 劉葆宏、陳緯 任淑文 1977年10月—1978年4月 劉葆宏、陳緯 任淑文 王培鎮 1978年4月—1980年1月 劉葆宏 陳緯 顧嘉駿 1980年1月—1985年3月 劉葆宏 陳緯 徐武偃 1985年3月—1986年5月 吳威玲 陳緯、顧雲千 陳緯 1986年5月—1988年5月 吳威玲 陳緯、顧雲千、錢培歡 陳緯 1988年4月—1990年7月 羅佩明 陳緯、吳玉福、陸鍾珏 陳緯 1990年7月—1991年3月 羅佩明 吳玉福、陸鍾珏 羅佩明 1991年3月—1992年2月 羅佩明 蔣振東、吳玉福、朱建華 羅佩明 蔣振東 1992年2月—1992年8月 羅佩明 蔣振東、吳玉福、朱建華 余偉康 蔣振東 1992年8月—1994年9月 羅佩明 蔣振東、吳玉福、朱建華 蔣振東 1994年10月—1997年10月 吳友富 姜連根、蔣振東、鄔菊嫣 蔣振東 1997年11月—2000年12月 吳友富 姜連根、榮新民、邢三多 蔣振東 2000年12月—2004年9月 吳友富 榮新民、姜連根、邢三多、崔德明 邢三多 李敏強 2004年9月—至今 崔德明 邢三多、趙均寧、姜蓮根 邢三多 李敏強 起止年月 教導處主任 教導處副主任 1963年7月— 1964年8月 富亞卿 1964年8月— 1978年4月 張堯基 富亞卿、 薛 君球 1978年4月— 1979 年 1 月 張堯基 薛 君球、穆昭娟 1979 年 1 月— 1980 年 8 月 張堯基 薛 君球 1979 年 3 月— 1983 年 3 月 張堯基 薛 君球、吳玉福 1983 年 3 月— 1985 年 3 月 張堯基 吳玉福、吳威玲、鍾光榮 1985 年 4 月— 1986 年 4 月 鍾光榮 蔣振東、錢培歡、陸朝慶、蘇惠萍 1986 年 4 月— 1987 年 2 月 蔣振東 陸朝慶、蘇惠萍 1987 年 2 月— 1988 年 6 月 蔣振東 陸朝慶、姜連根 1988 年 6 月— 1988 年 9 月 蔣振東 姜連根、邢三多、朱離 1988 年 9 月— 1990 年 5 月 蔣振東 姜連根、邢三多、朱離、忻韋廉 1990 年 5 月— 1991 年 3 月 蔣振東 姜連根、邢三多、朱離、朱建華 1991 年 3 月— 1992 年 12 月 姜連根 邢三多、朱離、梁金純、王哲光 1992 年 12 月— 1994 年 10 月 姜連根 邢三多、梁金純、王哲光、徐綉薇 1994 年 10 月— 1995 年 9 月 梁金純 榮新民、徐月華 1995 年 9 月— 1997 年 10 月 梁金純 榮新民、穆兆左 1997 年 12 月— 2000 年 12 月 崔德明 穆兆左、朱瑋雪 2001 年 2 月— 2004 年 9 月 趙均寧 穆兆左、朱瑋雪、潘利群 2004 年 9 月—至今 吳佩玉 潘利群、朱瑋雪、穆兆左
3. 中國的標志是什麼
晨報訊 中國形象標志將來可能不再是「龍」,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公共關系學會副會長吳友富教授領銜,重新建構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
從古到今,龍一直作為中國形象的一個代表性標志而為中外所普遍認同。中國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平添了幾分自豪感。然而,「龍」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往往讓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由此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
考慮到包括「龍」在內的一些中國形象標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誤讀誤解或別有用心的歪曲,吳友富建議,中國國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間上分塊,在時間上分段。在顧及歷史因素的同時,考慮當代的時代特色,考慮到中國各民族、各地區的不同文化特色與特徵。此外,還要有所考慮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
吳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對東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見的。而其實中國的儒釋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養性,倡導的是以民為本,天人合一,充分體現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構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時,應該非常重視和積極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積極元素,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重塑出能夠真正代表當今中國形象的標志物和載體。
就中國國家形象品牌構建的實現途徑,吳友富表示,要通過大力宣傳、挖掘和闡釋類似「龍鳳呈祥」、《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中國歷史上的現實主義風俗畫卷,來形象化地表達出中國人民與生俱來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與民族文化底蘊。
據悉,這個課題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國國家新的形象標志,很有可能將被國家有關部門採用。
新春愉快!!!
4. 為什麼亞運會上日本人用龍做自己的標志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中新浙江網12月4日電 中國形象標志將來可能不再是「龍」,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公共關系學會副會長吳友富教授領銜,重新建構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
從古到今,龍一直作為中國形象的一個代表性標志而為中外所普遍認同。中國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平添了幾分自豪感。然而,「龍」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往往讓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由此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
考慮到包括「龍」在內的一些中國形象標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誤讀誤解或別有用心的歪曲,吳友富建議,中國國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間上分塊,在時間上分段。在顧及歷史因素的同時,考慮當代的時代特色,考慮到中國各民族、各地區的不同文化特色與特徵。此外,還要有所考慮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
吳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對東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見的。而其實中國的儒釋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養性,倡導的是以民為本,天人合一,充分體現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構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時,應該非常重視和積極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積極元素,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重塑出能夠真正代表當今中國形象的標志物和載體。
就中國國家形象品牌構建的實現途徑,吳友富表示,要通過大力宣傳、挖掘和闡釋類似「龍鳳呈祥」、《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中國歷史上的現實主義風俗畫卷,來形象化地表達出中國人民與生俱來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與民族文化底蘊。
據悉,這個課題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國國家新的形象標志,很有可能將被國家有關部門採用。
5. 咨詢一下上外傳播學考研的問題~
1) 專業課基礎知識,重點是傳播學理論。在把握好制定參考書的同時,可以擴充一下。《傳播學教程》是一本基礎通識教材,很值得一讀並做筆記;在知識點都掌握時,可以讀《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這本書,它印發我們思考,對理論沒有定論,是非常好的。另外,《2015小王子新聞傳播學熱點專題80講》這本資料書也不錯,有整理2013年2014年的一些熱點事件和知識點專題,也是大有益處的(每年書名好像會更新,內容差不多)。{如果初試時,有充足的時間,建議把這些放在初試就完成。今年初試考了比較多《傳播學教程》里的基礎知識點}
2) 廣泛涉獵各種新聞。可以從公眾號PR,大家,新聞傳播學研等公眾號,新浪微博,澎湃新聞,鳳凰視頻等APP了解時事消息。不懂就網路。不得不提一點,我有試著找上外老師的論文去看,但是遺憾的覺得消息更新太快,老師們的論文很多已經不是當前熱點了。今年復試重點考察的就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這一塊。
3) 模擬。英語口試自己練練,讀讀英語,培養下語感;專業課面試找兩個題目假設成是考試題,做練習,並不斷糾正;可以以去年的復試筆試題練下筆,不管今年會不會出相同的題型和題目,可以練下思路和速度。(今年復試筆試題型果然又和去年不一樣哇)
6.復試 (2015年4月初)
今年是清明過後的第一天,持續5天。第一天中午傳播學綜合筆試,下午兩點半外語聽說;第二天下午一點半專業課面試;第三天政審+體檢;第四天休息;第五天中午11:00公布結果,下午開會領擬錄取表,調檔函,思想政治表。
大體就是這樣,復試是按專業,按報名號來排序的。我一直是最後一個面英語和面專業課。我想,是不是報名的時候早點報名復試就不會等太久了?其餘的我就不贅述了,既來之,則安之。
二.考研分科經驗介紹
1. 傳播學理論
理論的話其實就是《傳播學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和《傳播學教程》,需要背的比較多。也是重點考察的。
① 做筆記:用活頁夾做筆記。以指定參考書為本,盡可能細致,如子彈論這個觀點,要記錄清楚它的含義,提出的背景,相關實驗研究,評價等。(這是第一次的筆記)
② 修改筆記:根據往年初試復試題,圈定哪些是必須背熟,哪些是需要掌握,哪些了解即可。第一,對必須背熟和掌握的知識點擴充知識;第二,多讀若干遍擴充後的整個筆記;第三,刪繁就簡,可以在原筆記上修改,也可以重新寫筆記,原則就是如果考場上出現子彈論這個名詞解釋,怎麼在5分鍾之內答完。(初試的時候,你會發現,需要寫的東西太多太多,就算你知道,也可能沒時間去上去)
③ 讀筆記:反復讀反復讀反復讀。
④ 背筆記: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背。反復背反復背。
2. 傳播學實務
實務是公關1本,IC1本英文,廣告1本英文。我是首先用活頁夾做一個細致的筆記。然後反復讀反復讀反復讀了若干遍。我覺得實務重在理解和舉例子以及英文書寫能力。考前如果問你culture shock你能方方面面寫寫東西,就可以了。
另外,實務有考到論文摘要。考前練習一下還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提高英語筆譯能力才是關鍵。
中考英語滿分120我考了113,高考英語150我考了130+吧,對英語是一直很有興趣的,但是大學日子也混過去了,又是個跟英語沒半點關系的專業。盡管大學裸考六級也過了,但是一直到工作到現在都是個英語just so so的英語愛好者。倒是工作在外貿公司上班,有些長進,上班時有通過BEC中級,Writing是8-9之間的,說和讀7這樣,聽跌到了6以下。
考研英語的復習我重點分了閱讀和寫作兩部分,這兩部分也都是很需要技巧的。我覺得新東方的考研班(提高班,第二輪)對提高我的閱讀正確率有作用,在上課之前我做閱讀就是能看懂什麼意思但總是選錯答案,但上課之後也會出錯但概率少了。大家可以斟酌下個人情況,選擇是否報班。英語我用了《考研真相》這一個參考書,就是反復的做真題,研究真題,把真題上的單詞弄清楚。
作文,買了王江濤的英語作文,背了有8篇。背了默寫。我沒有做到仿寫。我很不會看圖作文,高中時就總是寫跑題,審題要審,仿寫感覺比自己寫還難。這個作文還是不錯的,建議大家背,默寫,仿寫。
最後要提醒大家可以在十一月的時候,從淘寶上買考研英語答題卡,在上面練習寫作文。
政治大家就吸取我的教訓吧!因為下一年政治國家線很可能不是52了...我做下反省,十一月中下旬買了《風中勁草》看,十二月做了任汝芬和肖秀榮的四套卷,但我只重點做了選擇題。那個時候覺得政治花兩個小時都嫌多...結果今年政治題難。雖然上外把政治的比重降低了,但我們還需要踏實一些才能求穩。
6. 廢龍是什麼意思
從古到今,龍一直作為中國形象的代表性標志而被中外普遍認同,中國人也以「龍的傳人」為自豪。然而,「龍」的英文是「Drag-on」,它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往往讓那些對中國歷史、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由此片面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近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市公共關系學會副會長吳友富教授領銜,重新建構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列入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立項。(12月4日《新聞晨報》)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吳友富正領銜重新構建國家形象品牌,中國形象標志可能「棄龍」的消息引發巨大爭議之後,上外教授金立鑫在自己的博客中力挺吳友富,他從五個方面論證「龍不是個好東西」。
金立鑫隨後跟帖道:因為龍兇猛、殘暴,因為龍象徵皇權、專制,所以我不喜歡龍。這是我的喜好,你喜歡不喜歡,跟我沒關系。我不喜歡也沒妨礙你把它作為圖騰。說服我才是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