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土地出讓數量

上海土地出讓數量

發布時間:2022-08-23 12:55:05

Ⅰ 土地市場

(1)土地出讓收入增幅回落

據初步統計,全國土地出讓價款超過3萬億元。從年內變化來看,1月價款為單月最大,密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引發市場強烈反應,2月出讓價款環比跌幅為2009年以來最高,近五成;此後數月均在2500億元左右徘徊(圖7)。考慮到土地出讓收益的10%15%用於公租房、10%計提教育資金、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等,在當前土地出讓收益缺乏統籌管理的情況下,土地出讓收入的增長乏力對於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而言,無疑將憂心忡忡。

圖9 主要城市地價總體水平增長情況(環比)

數據來源:2007-2011年城市地價動態監測報告,www.landvalue.com.cn

(3)土地購置面積增幅陡降

2011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4.10億平方米(圖10),比上年增長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個百分點。從年內情況來看,土地購置面積增幅同比陡降,從2月的同比增加57.1%降至12月的同比減少21.3%。房地產用地需求受貨幣政策影響較大。從2010年10月到2011年7月,存款准備金和利率密集調整,5次提高利率,9次提高存款准備金,上一次密集調整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的是2008年。每次密集調整後,土地購置面積都做出反應。2008年6月結束上調周期,7月土地購置面積開始小幅下降;2008年12月結束下調周期,2009年1月土地購置面積開始逐月攀升;2011年上調於7月結束,9月土地購置面積逐月回落。12月5日,存款准備金下調0.5個百分點,但是仍處於21%的高位,如果不出現密集調整,土地購置面積需求將保持回調態勢。

圖10 房地產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情況

專欄2 土地流標頻現凸顯一級市場冷清

2011年,隨著房地產調控的逐漸深入,土地流標成為市場的主題詞,土地流標、流拍頻現,土地底價成交增加。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全國主要130個城市,年內土地流標達到了900宗,其中居住類流標達到了420宗。總流標數量相比2010年的280宗上漲了2.2倍;住宅類地塊流標相比2010年的130宗上漲了223%。其中,僅7月土地流標數達到61宗,基本相當於1~2月流標數的總和;下半年土地流標現象依然不減,甚至愈演愈烈,其中僅11月和12月兩個月土地流標數量達近300宗,居住類佔比達到了50%。

出台限購政策城市土地流標明顯。據鏈家地產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8月,全國土地流標前十位的城市分別為沈陽、濟南、大連、東莞、北京、成都、太原、台州、溫州、武漢,其中除東莞之外,其餘9個均是已經執行了限購的城市。此外,出台「限購」政策的二、三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也十分明顯。在近期樓市放寬限購緊急喊停的佛山市,2011年土地出讓和成交宗數均出現明顯下降,流標率同比增長近一倍。土地流拍現象普遍出現一方面是由於宏觀調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市場土地的心理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開發商資金全面吃緊,缺乏拿地動力。

Ⅱ 設最高價、限披馬甲,上海土地市場出新規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召開信息交流會,在預告上海市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相關情況的同時,也發布了商品住房用地出讓規則的新調整。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上海將在5月17日至21日發布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第二批住宅用地將在8~9月間集中出讓,第三批將在10~11月間集中出讓。

今日上海土地市場已經披露了首批集中供應的52宗地塊,土地面積約250公頃左右。其中,浦東新區、崇明區、臨港新區各4宗,徐匯、普陀、靜安、楊浦各一宗,閔行區、寶山區各6宗,嘉定區3宗,金山區2宗,松江區7宗,青浦區5宗,奉賢區8宗。涉及住宅、商業、商住、商住辦、租賃等多種類用地。

據悉,今年上海的住房用地計劃供應量將持續增加,同時將進一步加大郊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五大新城的供應力度。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向記者分析,第一批集中出讓50幅土地,從絕對數量來看不少。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可以檢驗新出讓規則對土地成交價格管控的有效性。

交流會上公布了「限價競價」新規。據介紹,首次集中出讓的規則,會在上海原有招掛復合出讓等土地交易規則不變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限價競價規則,從原舉牌競價調整為「舉牌競價 一次書面報價」。

新競價規則主要是在房價地價聯動機制下,合理設定地塊起始價,中止價和最高報價。本批次商品住宅用地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

另外,上海此次出讓新規還規范了「同一申請人」的概念。同一名申請人只能進行一次交易申請(含聯合申請)。這也意味著,房企想依靠多個「馬甲」增加拿地概率,在新規下將難以實行。

盧文曦表示,大房企資金實力強,可以通過注冊多個「馬甲」增加拿地概率。這次盡可能避免此類事件。換而言之,房企不管大小,只要進入最後拍賣階段,都只有1個拍賣號牌。對中小房企來說增加拿地機會。同時也盡力避免土地市場被幾大龍頭房企壟斷的可能,多樣化,多元化的樓市也是健康發展的要素之一。

Ⅲ 上海首批集中供地52宗,將深化完善房價地價聯動機制

4月30日下午3時,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舉辦集中出讓相關信息交流會,預告上海市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約52幅。同時公布上海新的土地競買規則——在原有出讓方式基礎上,進一步實施限價競價,交流會以網路直播方式進行。

其實,早在今年3月,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在房價地價聯動的基礎上,商品住宅用地實行限價競價。

交流會介紹了上海市第一批住房用地集中出讓的安排及地塊信息,並介紹了新的「限地價」交易競價具體規則等。相關具體信息同步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官網發布。

上海土地市場方面表示,在正式發布第一批住宅用地出讓公告前召開交流會,旨在通過提前發布相關信息,穩定市場預期,鼓勵市場理性參與土地交易,保持土地市場平穩有序。

據悉,上海將在5月第三周(5月17日-5月20日)發布2021年第一批住房用地集中出讓公告;第二批住宅用地將在8-9月集中出讓,第三批將在10-11月集中出讓。

此外,上海全年住房用地計劃供應量將持續增加,同時將進一步加大郊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五大新城的土地供應力度。

澎湃新聞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及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要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上海實行住宅用地供應分類調控的同時,還會深化完善房價地價聯動機制。

此次交流會還預告了商品住房用地(包括含商品住房用地的綜合用地)出讓的新限價競價規則。

新競價規則主要是:在房價地價聯動機制下,合理設定地塊起始價格、中止價和最高報價。本批次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

競價方式由原舉牌競價調整為「舉牌競價 一次書面報價」。即先進行舉牌競價,舉牌競價未達到中止價的, 以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當舉牌競價達到中止價時,交易轉入一次書面報價。一次書面報價不得超過最高報價,並以最接近一次書面報價平均價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上海土地市場方面介紹,新的競價規則將價高者得調整為限地價下的相對價高者得,是上海市「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有力措施,進一步深化了房地產調控「一城一策」工作,有利於促進土地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同時,為進一步促進交易主體誠信自律、保障市場良性競爭,共同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預告內容還包括了規范「同一申請人」概念、合理確定投資決策主體、加強出讓履約監管等。

此外據了解,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在本次線上直播後,將在近期根據市場各主體的網上提問,統一發布書面解答和提示。

Ⅳ 土拍也有了「漲停板」!上海今年首個「雙集中」土拍將設10%溢價上限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上海土拍再出新規則。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舉辦線上信息交流會,預告了上海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及相關情況,同時出台全新宅地出讓「限價競價」規則: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即設置了10%溢價上限,當達到上限之後,以一次書面報價為准,同時不得超過最高報價,並以最接近一次書面報價平均價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作為全國實施住宅用地集中出讓的22個試點城市之一,上海將於5月第三周發布今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首批集中出讓住宅用地涉及52幅地塊,土地面積累計達250公頃。

首次設置10%溢價上限

本次在線土地信息交流會共有200多家企業參與。

按照本次出台的宅地出讓「限價競價」規則,在房價地價聯動機制下,合理設定地塊起始價格、中止價和最高報價。本批次供地出讓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

同時,競價方式由原舉牌競價調整為「舉牌競價 一次書面報價」。即先進行舉牌競價,舉牌競價未達到中止價的,以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當舉牌競價達到中止價時,交易轉入一次書面報價。一次書面報價不得超過最高報價,並以最接近一次書面報價平均價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土地是房價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價格高低決定了未來的房價,如果只是單純從土地端做限定,一方面不利於房企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利潤空間過窄,會間接降低房屋的建築品質,同時不利於用戶居住體驗的提升。」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的土拍政策在當下是非常具有指向意義,從源頭對土地價格進行限制,由此給出合理預期。

如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區某些板塊的樓板價拍出了高溢價,普陀內中環一幅純宅地,樓板價從6.2萬元/平方米起拍,一直拍到了8.43萬元/平方米。這是牛年上海宅地的首次競拍,3組房企激烈競奪321輪,把溢價率推到了36%。

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林波則表示,近期廣州、重慶、無錫等地集中土地出讓帶來溢價率升高地價創新高,上海未雨綢繆,提前調整規則避免出現地價大漲的情況。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規則給串標留下了口子。比如一塊地有5家房企競拍,大家事先商定一個價格,競拍時在接近10%的價格前停止舉牌,最後私下商議一個股份比例,這樣既保證了利潤,又保住了上海市場的份額。

一位開發商向記者笑稱,「這是上海給開發商送的大禮,這個政策讓開發商在上海有了更多的拿地機會。」

首批集中供地約250公頃

本次在線土地信息交流會透露,上海將在5月第三周(5月17日-5月20日)發布2021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將集中出讓住宅用地52幅,土地面積約250公頃。

從地塊分布看,浦東新區4幅,徐匯區、靜安區、普陀區、楊浦區各1幅,閔行區、寶山區各6幅,嘉定區、崇明區各3幅,金山區2幅,松江區7幅,青浦區5幅,奉賢區8幅,臨港新片區4幅。在第一批52幅住宅用地中,租賃住房約9幅。

另外,上海第二批住宅用地將在8-9月集中出讓,第三批將在10-11月集中出讓。

據了解,上海全年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將持續增加,同時將進一步加大郊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五個新城供應力度。在正式發布第一批住宅用地出讓公告前,通過本次交流會方式提前發布相關信息,穩定市場預期,鼓勵理性參與土地交易,保持土地市場平穩有序。

接下來,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將根據市場各主體的網上提問,統一發布書面解答和提示指引。

截至目前,長春、廣州、無錫、重慶、沈陽5個城市已經舉行了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的出讓。

Ⅳ 上海土地交易中心:第二批集中供地將於9月集中出讓公告

8月13日, 上海市土地交易事務中心發布通知稱,上海市第二批住宅用地計劃於8-9月集中出讓公告,並於7月30日發布了信息預告。根據相關工作要求,為穩妥推進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工作,第二批住宅用地將於9月集中出讓公告。
7月30日,上海公布的第二批集中供地名單共計23塊宅地,合計用地面積約149萬平方米,並計劃於8月第二周(8月9日-8月13日)發布出讓公告。預公告顯示,23宗住宅地塊中,臨港5宗,金山、青浦各3宗,楊浦、奉賢、崇明各2宗,徐匯、浦東、松江、嘉定、寶山、閔行各1宗。
55宗涉宅地塊共收獲出讓金約852億元。其中,31宗涉及普通商品住宅的經營性地塊成交總金額約773.8億元,平均溢價率5.46%,樓板均價19649元/平方米。 出讓文件顯示,上述31宗地塊合計出讓面積191.82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為393.82萬平方米。其中,位於五個新城的地塊規劃建築面積約273萬平方米,占總規劃建設面積的70%。
有關註上海土地競買的房企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如果上海跟進天津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政策也屬正常,但其實對比上海首批集中供地政策變化不會太大。大家比較關注的資金門檻,上海一直要求房企用自有資金拍地,且有資金穿透措施;溢價率也是控制在10%以內。
8月10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天津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補充公告》,延期進行第二批集中供地活動,並調整起拍價格、競買規則。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單宗住宅用地達到最高限價後,採用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同時,競買企業報名時,須提交自身有效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或有效證明。
天津對競買資金來源進行明確,競買企業報名時,須提交其股東未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的資金來源承諾和競買企業資信良好的資信證明。競買企業須由自有賬戶交納競買保證金,經審核符合要求的方可報名參加地塊競買。
此外,澎湃新聞注意到,天津市下調了相關地塊的最高限價,61宗地塊中降幅超20%的有53塊,佔比86.88%。出讓地塊的溢價最高為15%,此前相關地塊的最高溢價為50%,最低為20%。

Ⅵ 黑馬!2月上海還有3塊涉宅地待拍,最搶手的竟然是這里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訊

節前臨港一波瘋狂拍地之後,上海土拍在春節長假進入休眠期。春節假期歸來,進入「工作模式」的上海土地市場,2月還有哪些看點?

據鳳凰網房產上海站了解,2月待拍的涉宅用地還有3宗,分別位於金山、普陀和浦東,將在2月20日和23日開拍。

目前3宗地塊都已經公布了有效申請人數和出讓方式,比較讓人意外的是,金山工業區JSS3-0402單元08-01地塊最為搶手,申請人≥4人,將採用招掛復合(即招標結合現場競價方式確定受讓人)的方式進行出讓,而位置更好的普陀區石泉社區W060402單元B3-2地塊和浦東新區浦興社區Y000901單元02-01A地塊,有效申請人數分別為3人和2人,將採用掛牌方式進行出讓。

Ⅶ 「兩集中」供地:第二輪整體遇冷 新一輪多地放寬出讓要求

11月4日,寧波第二輪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最終共出讓28宗地塊,僅3宗地塊溢價,另有18宗地塊流拍。至此,第二輪集中供地的22個城市中,僅剩鄭州還未進行土拍。

高流拍率、低溢價率 二輪土拍明顯降溫

第二輪集中供地中多地調整出讓條件,提高了房企參與拿地的門檻和難度,同時面對房地產行業融資緊縮、資金壓力加大,房企拿地能力與拿地意願雙雙降低。因而,相較於首輪集中供地,多地二輪土拍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降溫,但整體來看均具有流拍率走高、溢價率降低、「國家隊」成拿地主力的情況。

鑒於二輪土拍中大量地塊流拍撤牌,多地的年度供地計劃未達標。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1城(除上海外)前10個月宅地成交面積佔全年計劃供應量的平均比例僅為52%,整體土地供應節奏較慢。

而供不應求同樣會對房價造成影響,與國家「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目標相偏離。為減輕供地壓力,調動房企拿地積極性,實現房地產市場長效平穩,部分城市不僅增加了土地供應量,還從不同方面優化了土地出讓條件。

第三輪集中供地蘇州共掛牌26宗地塊,總出讓面積203.5萬平,總起始價405.61億元,較二輪供地增加5宗地塊,出讓面積增加45.2%;杭州擬推出51宗地塊,主城區地塊明顯增多。另外,上海、深圳還增加了政策性住房用地數量,上海推出31幅為租賃、徵收安置等保障性住宅地塊;深圳的住宅用地全部涉及政策性住房,其中9宗將建普通商品住房及只租不售人才住房,2宗建設出售型人才住房。

第三輪集中供地的入場條件也有所放寬,如南京將參拍企業的資質由「二級或一級」降至三級及以上,同時取消「不得聯合報名競買、不得合作開發,嚴格限制股權轉讓」的要求;蘇州保證金比率下調至30%,而二輪供地中保證金比例大多為50%,首次付款比例由60%下調至50%,並且取消了土地市場指導價(除園區地塊外)。另外,廣州第三輪集中供地中南沙、黃埔地塊取消了「限房價」的要求,部分「回鍋肉」地塊起始價小幅下調。

多城放寬土地出讓條件,第三輪集中供地的整體成交量有望回升,但近期部分房企債務違約事件頻出,行業資金狀況仍不容樂觀,預計第三輪集中供地市場熱度分化加大,多地土拍將持續低迷。

Ⅷ 上海市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國土資源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房地資源系統立足市委、市政府「落實、聚焦、突破」的工作基調,以加強對全局性、前瞻性、綜合性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為抓手,以夯實基礎工作、提升行業管理水平為重點,有力、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著力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1)以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為契機,加大行業管理的力度,房地產業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態勢。貫徹中央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態度堅決、執行有力。在土地管理方面,以貫徹落實國務院31號文件為重點,加強農用地轉用計劃管理,實行「統」、「分」結合的辦法,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深化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根據《全國綱要》(送審稿)分解給上海的主要指標,基本完成了各區縣主要規劃指標的對接工作;全面開展土地執法動態巡查,並加大了對違法違規用地的執法監察力度,全年新發生的違法用地數有較大幅度下降。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以貫徹落實國辦發37號文件為重點,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和「鼓勵消費、規范投資、抑制投機」的原則,實施市場供應和需求的雙向調控,並著力建立健全誠信、規范、透明、法治的房地產市場體系。

(2)以土地清查和房屋調查為重點,加大基礎工作的推進力度,為深化拓展精細化管理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土地清查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現狀數據、權屬數據、建設用地數據、違法用地數據等基礎資料庫。全市共完成外業調查面積6 936平方千米,覆蓋全市陸域面積;內業判讀地塊188萬個,對每一地塊的土地用途進行了判別。在房屋調查方面,完成了全市近1萬個街坊(村)全部房屋建築的現場核對、外業修測、公房採集輸入、大機數據清理及成果數據入庫。

(3)地礦工作方面,加快立法進度,出台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辦法》等法規和政策性文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根據「強化、弱化、轉化」的要求,推進了機構職能整合,完成了10個區縣地礦管理職能的延伸工作;進一步開展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加快推進三維城市地質調查。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根據2006年度的變更調查匯總數據顯示,本市統計地類總面積為823 901.21公頃,具體分類統計如下:農用地380 197.21公頃,其中耕地264 383.62公頃,園地11 647.07公頃,林地23 923.97公頃,其他農用地80 237.05公頃;建設用地237 103.67公頃,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16 301.03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9 032.46公頃,水利設施用地1 770.17公頃。未利用地206 600.73公頃(圖1)。

圖1 2006年全市土地利用構成情況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全市農用地總量為380 197.21公頃,其中耕地264 383.62公頃,比2005年減少 8 670.38 公頃,耕地減少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建設佔用和農業結構調整,2006年建設佔用耕地3 222.02公頃;2006年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在推進創匯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中,耕地轉化為林地、園地、設施農業用地為4 595.85公頃。

2.建設用地

至2006年末全市建設用地總量為237 103.67公頃,以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為主,面積為216 301.03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91.22%,交通運輸用地19 032.46公頃,水利設施用地1 770.17公頃。

2006年全市批准建設用地11 144.97公頃,其中農用地轉用6 550.06公頃,涉及耕地5 421.50公頃(包括部分2005年核發計劃審批)。分批次建設用地8 646.24公頃,其中商服用地355.61公頃,工礦倉儲用地4 568.07公頃,公用設施用地498.07公頃,公共建築227.35公頃,住宅用地1 199.88公頃;單獨選址建設用地2 498.72公頃,其中交通運輸用地1 758.97公頃。

3.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情況

2006年全市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工作,通過鄉鎮農田區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確定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的重點區域,制訂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計劃。一方面對零星宅基地、工業點、坑塘、廢棄河流、農副業用地和零星未利用土地等進行復墾,另一方面推進結合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的土地整理。全年開發整理復墾土地總面積為8 120.28公頃,新增耕地2 934.37公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不但為上海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佔用耕地提供占補平衡指標,而且也進一步優化了郊區的土地利用結構,保護和建設了郊區的生態環境,提高了郊區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土地集約利用。

全市實施的國家投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有兩個,按照國土資源部有關文件要求組織實施,到2006年年底兩個項目基本竣工,准備接受竣工驗收。另外,本市積極推進灘塗促淤圈圍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拓展空間。

二、礦產資源

堅持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礦產資源保護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強化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日常監督管理,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合理利用和保護好礦產資源。與此同時,強化對全市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使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繼續做好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和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2006年下達給本市的徵收指標得到大幅度超額完成。繼續加強對磚瓦粘土企業和礦泉水企業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力度。

(一)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2006年地質勘查投入1 305.5萬元,勘查資金主要來於財政資金731.5萬元,地方補貼574萬元,主要用於上海城市地質調查、地面沉降及地下水動態監測、地面沉降防治研究等方面。完成了三維城市地質調查年度工作任務,積極推進地面沉降監測工作,為提高地面沉降防控能力提供基礎資料。

(二)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2006年本市具有合法、有效的勘查許可證4個,勘查許可證項目進行了年檢,所有項目均已通過。

至2006年底合法有效的采礦許可證有115個,主要是粘土礦和礦泉水采礦許可證,其中粘土礦許可證95個,水氣礦產20個;變更2個,延續102個,其他11個,許可證總數比2005年減少1個。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2006年上海市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粘土礦和礦泉水,其中粘土礦的礦山數為96個,礦泉水的礦山數為19個,全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8 486萬元和15 010萬元,上繳礦產資源補償費為623萬元。

三、國土資源市場

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2006年全市土地市場按照「政府調控、市場供應、規范運作、依法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土地市場機制,不斷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嚴格執行經營性六類項目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制度,除劃撥目錄外的土地供應採用有償使用制度。

2.土地一級市場建設

全市積極貫徹執行國辦發37號文件,加大土地一級市場的宏觀調控,加大土地供應的調控力度,合理引導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規模、結構和節奏。2006年全市共出讓土地 2 611 宗,面積7 680.13公頃,其中新增用地4 105.03公頃,出讓成交價款為378.78億元,土地出讓純收益113.63億元。通過招標、拍賣、掛牌216宗,成交價款224.96億元,純收益67.48億元,採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土地主要是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積為1 705.77公頃;協議出讓2 395宗,成交價款153.81億元,純收益46.14億元,主要是工礦倉儲用地出讓;劃撥957宗,面積5 389.67公頃。

3.土地二級市場

全市土地二級市場反映的主要是房地產轉讓、出租、抵押情況,2006年全市二級市場呈現繁榮與活躍的態勢,其中房地產轉讓402 674宗,轉讓金額為3 707億元;房地產出租13 781宗,租金為7.16億元;房地產抵押321 850宗,抵押價款為6 829.47億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729件,其中2006年發生案件58件。2006年市區縣房地局執法監察部門對土地違法行為共立案729件,審結840件(含2005年未結案件)。共拆除構建物115.27萬平方米,收回土地74.08公頃,罰沒款共計6 552.45萬元。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嚴格依照《行政復議法》審理行政復議案件,使行政復議成為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層級監督的重要手段。2006年申請行政復議343件,其中行政處罰24件,行政許可38件,其他281件;2006年行政受理301件,審結300件,維持139件,確認違法12件,撤銷5件,撤回申請48件,2006年未審結43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全市共有行政單位20個,從業人員960人,行政編制人員951人,大專以上人員佔全部編制人員的89%,年末平均人員962人。

2006年參加各種院校培訓畢業或結業人數達372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92人次;行政學院學習61人次;參加其他培訓219人次,其中國外10人次。學歷教育49人,其中碩士生10人,本科生16人,大專生23人。2006年取得學位1人。通過各大專院校的學習和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七、問題與建議

上海市人口多、地域小、土地資源總量不足,土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越來越明顯,矛盾愈來愈突出。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集約利用並舉,堅持統籌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並重,推進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方式根本性轉變,加快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單向型向集約循環型轉變。

1.按照保護資源更加嚴格規范的要求,著力建立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1)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以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佔補平衡為重點,抓緊細化對各區縣考核的具體辦法。推動金山區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繼續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工作的實施。

(2)建立健全違法用地查處的長效管理機制。在發現機制、判別機制、會審機制、處置機制、通報制度上加大對違法用地的查處力度,將違法用地情況定期向各區縣政府通報。

2.按照保障發展更加持續有力的要求,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1)加強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編制和執行管理。繼續採用「統」、「分」結合的分配方式,優化供地結構,確保國家、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優先保障與籌辦2010年世博會相關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支持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用地。逐步建立「控增逼存」的管理辦法,全年消化利用存量土地的數量力爭達到2006年度存量土地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加快消化利用閑置土地。加快實施《閑置出讓土地處置試行規定》,全面建立閑置土地台賬,把工作重心轉向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3)推進「批項目、核土地」。加快完善「批項目、核土地」的工作機制,並配合市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各類用地的用地指標(指南),健全用地指標(指南)管理辦法。

(4)開展建設用地後評估。加快研究制定評估方案,對國家公告工業園區的績效情況開展評估,完成2005年、2006年土地利用計劃執行情況的評估,逐步建立土地利用績效評估的長效機制。

(5)加強土地市場體系建設。重點要推進三方面工作:①探索建立土地有形市場。要完善土地市場運行的基本制度、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引導土地交易雙方依法交易、規范市場秩序,提高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效率。②實施工業用地招拍掛。把握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推進工業用地招拍掛的關系,加快制訂上海市工業用地招拍掛辦法,年內全面推進實施。③推進土地儲備。完善土地儲備機制,加強經營性用地專項儲備、統一供應、熟地出讓的工作。研究制定工業園區土地儲備管理辦法,組織園區做好工業用地儲備。

閱讀全文

與上海土地出讓數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s理財 瀏覽:405
股票熱點預測 瀏覽:796
美元匯率半年走勢兌人民幣 瀏覽:238
山西美錦價格 瀏覽:888
美元對人民幣費率怎麼算 瀏覽:871
雄安高鐵股票有什麼 瀏覽:149
聯動天翼融資 瀏覽:819
富國消費主題基金怎麼掙錢 瀏覽:764
1145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05
融資訴求6 瀏覽:606
興樂集團投資 瀏覽:37
入庫期貨商品應由商品 瀏覽:889
2014外匯時間表 瀏覽:892
普頓外匯要跑嗎 瀏覽:846
投資有風險什麼需謹慎 瀏覽:790
德國dax30股指基金 瀏覽:494
期貨高點試空 瀏覽:470
煙台活期投資理財平台推薦 瀏覽:175
融資中介服務機構 瀏覽:941
理財單頁模板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