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介紹一下M.霍克海默這個人
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是德國第一位社會哲學教授,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於1895年生於斯圖加特。早年在慕尼黑、弗萊堡、法蘭克福大學研究哲學,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年起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後兼任哲學系主任。1930年出任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第二任所長,一直到1953年退休。霍克海默在擔任法蘭克福研究所所長期間,吸收了一批經濟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歷史學家進所,旨在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並對研究工作進行了重大改革。從此,社會研究所開創了一個新時期,法蘭克福學派誕生了。1932年,社會研究所創辦了《社會研究雜志》,先後在法蘭克福和巴黎用德文出版,霍克海默任主編。1933年希特勒上台執政。社會所由於其成員大多是猶太血統,被納粹政權以「敵視國家的傾向」 的罪名封閉了研究所,霍克海默不得不將研究所遷往日內瓦,後又遷往巴黎,取名為「國際社會研究學會」,開始了流亡生涯。
其著作有:《作為理論哲學與實踐哲學之間鏈環的康德的判斷力批判》(1925)、《資產階級歷史哲學的開端》(1930)、《黑格爾與形而上學問題》(1932)、《朦朧——在德國的筆記》(1934)、《真理問題》(1935)、《傳統理論和批判理論》(1937)、《啟蒙的辯證法》(與阿多諾合著,1947)、《理性之蝕》(1947)、《對西德社會科學的審視》(1952)、《論自由》(1962)、《工具理性批判》(1967)、《批判的理論》(1968)、《社會哲學研究》(1972)、《轉變中的社會》(1972)、《出自青春期——小說與日記》(1974)。
霍克海默在20世紀30年代致力於建立一種社會批判理論,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批判理論,提出要恢復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對現代資本主義從哲學、 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研究批判。他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開創了法蘭克福學派對現代資本主義的批判,為社會批判理論提供了標準的模式。
相關研究文獻:
1.曹衛東譯,霍克海默著,《霍克海默集》,上海遠東出版社(上海市),2004年
2.任立譯、(美)林古特著,《霍克海默傳》,商務印書館(北京市),1999年
3.李雋,《霍克海默的社會批判理論及其思想特色》,理論探索,2005年06期
4.王鳳才,《啟蒙精神的毀滅——霍克海默、阿多爾諾啟蒙觀析評》,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09期
5.李雋,《霍克海默社會批判理論詮解》,哲學堂,2004年01期
6.徐志躍,《從〈啟蒙辯證法〉看霍克海默的真理觀》,汕頭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徐志躍、程英姿,《霍克海默思想之神學因素初探》,《現代哲學》,2004年01期
8.李雋,《霍克海默批判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探微》,山西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9.張一兵,《工具理性對社會生活的滲透——中後期法蘭克福學派的一種社會批判》,教學與研究,2001年7期
㈡ 品歡相聲會館的主要演員
金岩
上海品歡相聲會館主力演員。1980年出生於北京,自1999年起長期居住在上海。自幼學習相聲,後師從著名相聲名家北京戰友文工團李立山先生(文職少將),2005年組織上海相聲大會,在社區演出。2009年1月起同鄧濤創辦品歡相聲會館,壓軸演員,是「海派相聲」代表人物。東方衛視《今夜80後說相聲》、《我為相聲狂》領銜主演。
師父:李立山
師承:朱紹文-徐有祿-焦德海-常連安-高元鈞-李立山-金 岩
曾用角色名:金大宅、金大投、金喜膳、金拉拉、金三毒霸等
角色屬性:逗哏
長期搭檔:李國靖
李國靖
上海品歡相聲會館主力演員。1987年出生於山東。畢業於曲阜師大藝術學校,後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從小自學快板,2009年憑借自己創作的快板書《徒手擒凶》獲得北京快板擂台賽金獎及多項創作獎,成為快板界崛起的新星。2009年8月起成為相聲會館正式演員,表演快板、相聲。
角色屬性:捧哏、快板
長期搭檔:金岩
快板書代表作:《追殺令》《邊關白楊》《雛鳳凌空》 《狐狸報警》 《哪吒鬧海》 《楊八姐游春》《火焰山》《劉金定大破迷魂陣》等
獲獎經歷:2008年北京快板大獎賽金獎、2011與金岩搭檔表演《黎明之前》獲得江南曲藝大賽總成績銅獎,相聲組第一。
張弘弢
品歡相聲會館主力演員,綽號3弓。1982年出生於上海,自幼酷愛曲藝。2009年1月起成為相聲會館演員,表演相聲、太平歌詞。擅長模仿、方言,是「海派相聲」的代表人物,他的《上海閑話》、《摩登上海》、《通勤上海》、《海上傳奇》、《流川楓和孫悟空》等貼近上海白領的佳作,均受到觀眾喜愛。與戚元元合作《上海閑話》獲得2010年長三角笑星邀請賽銅獎
角色屬性:逗哏
長期搭檔:戚元元、龔佐明
戚元元
品歡相聲會館演員。上海曲藝家協會相聲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出生於上海,後赴加拿大留學。2009年11月起成為相聲會館演員,同張弘弢搭檔,後又與李雋軼搭檔。
角色屬性:捧哏
長期搭檔:張弘弢、李雋軼
㈢ 能數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能數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2016-03-0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石湖盪鎮塔匯路609號。
能數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117MA1J15LF1D,企業法人李雋,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能數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物聯網科技、新能源科技、節能科技、電子科技、計算機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電力建設工程施工,送變電建設工程專業施工,計算機系統集成,雲平台服務,雲軟體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電力設備租賃、銷售,計算機軟硬體開發、銷售,節能環保設備、光伏產品、光電產品、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機電設備、消防器材、燈具、計算機軟硬體(除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批發零售。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能數物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㈣ 80後相聲里,說自己玩拳皇KOF97很好的,自稱盧灣區第2名,那個相聲演員是誰
金岩,品歡相聲會館主力演員。1980年出生於北京,自1999年起長期居住在上海。自幼學習相聲,後師從著名相聲名家北京戰友文工團李立山先生(文職少將),2005年組織上海相聲大會,在社區演出。2009年1月起同鄧濤創辦品歡相聲會館,壓軸演員,是「海派相聲」代表人物。
品歡相聲會館演員。1987年出生於山東。畢業於曲阜師大藝術學校,同相聲名家閻月明學習相聲,並自學快板。2009年憑借自己創作的快板書《徒手擒凶》獲得北京快板擂台賽金獎及多項創作獎,成為快板界崛起的新星。2009年8月起赴上海成為相聲會館正式演員,表演快板、相聲。
在上海品歡相聲會館,2009年1月成立於上海,創始人鄧濤、金岩。堅持小劇場演出,提倡「笑聲就是力量」。2009年起在上海南京西路860弄1號的鄉音劇場常年演出,每周末2場,2010年起又在上海盧灣區白玉蘭劇場增加周末專場。至2010年底已經演出近200餘場。2010年7月和11月分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辦兩輪相聲會館1周年慶典專場,票房爆滿。相聲會館力創「海派相聲」,將傳統相聲和現代時尚文化相結合,融入了多種戲曲、電影技巧,創作出眾多全新的相聲節目如《超級玩家》、《小話西遊》、《摩登上海》等等100多部作品。相聲會館的節目深受申城白領喜愛,每年劇場現場欣賞演出觀眾達到2萬人次。主要演員均是80後,包括金岩、李國靖、張弘弢、戚元元、周海明、李雋軼、孫成禮等。
參考資料:兩個人的介紹來自網路個人磁條
㈤ 我想問一下怎麼打削球
乒乓球運動的產生,純屬偶然。是因兩個英國青年玩耍引起的。 19世紀末,一天倫敦兩個青年人到一家飯館去吃飯,在等待侍者送飯時,他們感到無聊,便信手將裝雪茄的盒蓋拿在手中玩,同時又將酒瓶上的軟木塞也撥了下來,兩人在餐桌上你來我往,相互打過來打過去,結果,他倆玩得竟入了迷,連吃飯都顧不上了。由此,這項餐桌上的游戲,很快就演變、發展成乒乓球賽,並席捲倫敦,一時形成了一股乒乓球熱。 為了紀念發明國,1926年,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倫敦舉行。
早先人們打乒乓球時,大都喜歡在木板球拍上貼一層皮革或軟木。膠皮球拍是英國人古德首先發明並使用的。 一天,古德賽完球後,在回家途中到葯店買葯,當葯店老闆將找回的零錢扔給他時,錢幣落在膠皮盤子上彈了起來。古德的眼眼頓時一亮,於是向葯店老闆買下了膠皮盤子,安在自己的球拍上,精心改革了自己原先的球拍。 後來,古德用這塊世上第一個粘上膠皮的球拍參賽,並從容地戰勝了所有的對手。自此,膠皮球拍便公開問世了。
乒乓球得名的由來及其它
在運動史上,乒乓球運動可以算是一項年輕的體育運動,它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比起田徑運動(兩千年以上)來,它可算是名副其實的後輩。
1890年,幾位駐守印度(India)的英國海軍(navy)軍官偶然發覺在一張不大的檯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後來他們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在桌子上進行這種新穎的「網球賽」,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來。
Table tennis出現不久,便成了一種風靡一時的熱門運動。20世紀初,美國開始成套地生產乒乓球的比賽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稱,如Indoor tennis。後來,一位美國製造商以乒乓球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創造出ping-pong這個新詞,作為他製造的「乒乓球」專利注冊商標。Ping-pong後來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個正式名稱。當它傳到中國後,人們又創造出「乒乓球」這個新的詞語。
在日語里,乒乓球叫做「撞球」。乒乓球運動的很多用詞是從網球變來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檯面稱court,中間的球網稱net,支撐球網的架子叫net support。
乒乓球單人比賽一般採取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制,所謂「局」,英文是set。發球叫serve。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為"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台,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為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
在名目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每年舉行一次,1957年後改為兩年舉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道午從日本買回10套乒乓球器材.從此,乒乓球運動傳入中國.
㈥ 韓國近代王室歷史
李氏朝鮮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余勢力,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城。此時代被日本稱為「李氏朝鮮」,這個名稱在多數的歷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對此朝鮮和韓國的學者認為應該稱朝鮮時代,但此名稱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創立朝鮮語字母「訓民正音」。
1469年完成的《經國大典》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李氏朝鮮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率兵20萬侵入朝鮮,一度佔領平壤。中國明朝派軍援朝,1598年日軍被中朝聯軍擊潰,朝鮮將領李舜臣和中國將領鄧子龍互相支援,最後都壯烈犧牲。此段歷史史稱「壬辰倭亂」,現代中國稱為「萬曆援朝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出兵援助,1636年清軍攻佔朝鮮,國王投降朝貢,成為清朝的冊封國。
1863年國王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即位為高宗,李昰應為「大院君」攝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封建勢力,對外閉關鎖國,放火燒毀進入朝鮮搶劫的美國軍艦,並多次擊退美國軍艦的進攻,擊毀三艘美國軍艦。
1873年 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江華條約,1882年由於閔妃外戚剋扣軍餉,因而發生壬午兵變。兵變中起義士兵殺死日本公使館官員,攻入王宮。閔妃化裝宮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閔妃請求下,清朝派吳長慶率三千兵入朝鮮鎮壓兵變,囚禁大院君,閔妃外戚集團重新掌權。從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鮮駐軍。
朝鮮貴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以閔妃為首的「守舊派」,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是為「甲申政變」,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立即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事變,佔領漢城,強迫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濟物浦條約》(濟物浦即今天的仁川)。並且組織親日派政府,鎮壓了農民起義。
1894年日本和駐朝鮮的清軍展開甲午戰爭。
1895年4月,清軍失敗,簽定《中日馬關條約》,朝鮮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系,成為近代國家。日本暗殺有反日傾向的明成皇後。
1896年高宗稱帝登極,成立大韓帝國,從此朝鮮改為韓國。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
1905年乙巳保護條約。被日本至此,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1906年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
1907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
1909年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統治時期
日韓合並
日本於1910年8月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韓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讓高宗退位,擁立順宗。
臨時政府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因日本禁止在學校內使用朝鮮民族語言,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柳寬順等青年學子在今日漢城鍾路區的塔洞公園發表「三一獨立宣言」,並把獨立宣言傳遍全國。這些獨立活動引起國民的反抗,並沖擊各地的日本警察機關,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鎮壓。史稱「三一運動」。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最後,三處臨時政府並於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獲得中國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1939年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並為韓國光復軍,交由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朝鮮共產黨武裝
從1932年起,朝鮮共產黨人金日成領導的游擊隊在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佔領朝鮮北部的普天堡鎮,1941年被迫退出到蘇聯。
現代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在美蘇支持下於1948年8月成立大韓民國,1948年9月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25日雙方爆發朝鮮戰爭,中國和美國分別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朝聯軍同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195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半島,目前美國仍有部分軍隊駐扎在韓國。
㈦ 盧嘉錫的主要成就
對中國結構化學的貢獻 20世紀30年代末,盧嘉錫意識到物理化學的第一發展階段即熱力學階段已臻完善,可能成為第二發展階段的將是結構化學,因此他選擇了這個學科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加州理工學院,盧嘉錫參加過過氧化氫分子結構的研究。盧嘉錫和P.A.蓋古勒(Giguere)巧妙地用尿素和過氧化氫作用生成用氫鍵連接的脲-過氧化氫加合物,並培養出這種加合物的單晶。有趣的是,在這種單晶中,過氧化氫分子並不因為尿素分子的存在而發生構型上的畸變。接著,他和E.W.休斯(Hughes)合作完成了晶體結構測定,證實了W.彭尼(Penny)和G.薩塞蘭(Sutherland)對過氧化氫分子結構所做的理論分析。
1943年,他與J.多諾休(Donohue)採用電子衍射法研究了硫氮(S4N4)、砷硫(As4S4)等化合物的結構,並定出被他們稱為「搖籃」形的八員環構型,這一研究結果後來為多諾休所進行的晶體結構測定所證實。這些硫氮非過渡元素原子簇化合物在結構上具有的「多中心鍵」特徵,曾引起盧嘉錫極大的興趣,和他以後對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的研究有密切的關系。
在結構分析方法上,他提出過一種處理等傾角魏森堡衍射點的極化因子和洛倫茲因子的圖解法,成為當時國際上普遍採用的一種較簡便的方法,曾被收入《國際晶體學數學用表》(第二版)。
20世紀60年代初期,盧嘉錫在創辦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的同時,組織和領導過渡金屬絡合物和一些簇合物、硫氮系原子簇化合物以及新技術晶體、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如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天花粉蛋白空間結構測定,建立了國際上第一個核糖共活蛋白的分子模型。 開拓中國原子簇化學研究領域 1978年,盧嘉錫在中國化學會年會上發表了《原子簇化合物的結構化學》的論文,對中國國內這個領域的研究起了推動作用。他在化學模擬生物固氮和過渡金屬原子簇化合物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
1.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
20世紀60年代,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研究和化學模擬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而盧嘉錫從結構化學角度出發,分析了雙氮分子的異常惰性,以及加強氮分子絡合活化的結構問題,提出了絡合活化氮分子的必要條件為側基加端基絡合,多核原子簇,具有可變交替氧化態,有一個合適的空間結構。因而固氮酶活性中心結構必須是多核原子簇,而且有能實現端基加側基絡合的網兜狀構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結構的初步模型——福州模型I,它是一種能實現投網式絡合活化還原氮分子的鉬鐵硫MoFe3S3四核網兜狀結構,蘭州大學化學系黃文魁教授為此人工合成了一系列「G系」(G指蘭州大學所在地甘肅省)化學模擬物,以後又進一步演化出孿合雙網兜福州模型Ⅱ。
盧嘉錫提出的模型所反映的結構特點,後得到順磁、穆斯鮑爾譜和超精細表面結構分析法對固氮酶鉬鐵蛋白和鐵鉬輔基進行研究所得結果的支持。該模型被國際同行在論文中多次引用,並以「M2S2」的局部結構形式出現在後來其他科學家提出的模型之中。
2.關於「活性元件組裝」設想
盧嘉錫在總結鋁鐵硫簇合物合成反應的大量實驗事實時,發現類立芳烷型簇合物在其「自兜」反應的生成過程中經常留下反應物基本單元的結構「遺跡」可供「尋根」,因而提出復雜的原子簇化合物可由較簡單的原子簇「元件」通過活化成為「活化元件」而組裝起來。根據這種「活性元件組裝」的設想,可以解釋從陸森紅鹽陰離子[Fe2S2(NO)4]2-,二聚縮合生成陸森黑鹽陰離子[Fe4S3(NO)7]-;從二鐵氧還蛋白類似物陰離子[Fe2S2(SR)]的二聚縮合物生成四鐵氧還蛋白類似物陰離子[Fe4S4(SR)]的組裝途徑。在這一理論設想的啟發和指導下,物質結構研究所合成出了許多新型類立芳烷型的簇合物。
對於具有二中心雙電子定域鍵的簇合物的合成與結構研究,為預測和判斷具體類型簇合物的生成,元件組裝設想吸收和應用霍夫曼等瓣相似原理,並把它推廣到滿足9N—L的金屬簇合物和符合4n—e的碳烷等瓣相似,這樣可以把有機碳烷與簇合物從霍夫曼結構上等瓣相似的角度聯系起來,從中尋找它們在合成和結構中的相似性,也就是把復雜的簇合物分子碎片和已知的可能較簡單的有機碎片聯系起來,從而有意識、有目的地尋找有特定結構的簇合物碎片的合成途徑。
3.關於「類芳香性」本質的研究
1986年,在物質結構研究所從事鉬簇合物結構化學研究的兼職研究人員黃健全,通過類比了某些[MO3S4]4+簇合物和苯在置換、加成、氧化三類反應形式上的相似性,提出了「類苯芳香性」的概念。盧嘉錫組織研究力量,通過量子化學計算和實驗研究,從理論上深化和完善了這一概念;並指出在[Mo3S4]4+簇合物中的[Mo3S3]非平面折疊六元環具有類芳香性,從而把有機化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傳統概念之一——芳香性,引伸到過渡金屬原子簇化學中來,在這之前,芳香性概念還只局限於苯和某些有機平面環狀化合物,盧嘉錫等人把芳香性概念推廣到[Mo3S4]4+簇合物的[Mo3S3]非平面折疊六元環,從而把平面芳香性擴展到立體芳香性,同時揭示了[Mo3S4]4+簇合物中[Mo3S3]非平面折疊簇環的(d—P-d)三中心鍵雙電子π鍵共軛系的成鍵特性,建立了六元簇環芳香性和三中心鍵模型。
「類芳香性」本質的研究,從理性上系統地認識了某些過渡金屬原子簇合物的特殊反應性能和物理性質,將有利於新型簇合物的合成進入分子設計的新階段。 應用結構化學理論於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研究 盧嘉錫是一位較早應用結構化學理論於新技術晶體材料探索的科學家,他應用了A.M.布特列羅夫(БутΛеров)結構理論的思想於非線性光學材料中構效關系的研究,對陰離子基團理論的建立也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見解和建議,促進了一系列新型晶體材料的發現。
早在1861年,俄國化學家布特列羅夫就提出了物質的化學結構與具體性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科學預見,指出了一個物質的化學結構決定了它的全部性能;反過來,它的全部性能也一定能確定其化學結構。盧嘉錫認為在近代發展出來的整系列測定物質各層次微觀結構的物理方法的基礎上,不僅能進一步把布氏理論推進到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的新階段,甚至能把它發展到某些部分微觀結構與對這些部分結構的變化特別敏感的一些宏觀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的更新階段。盧嘉錫認為存在這樣的可能性,那就是有可能選擇那些對某部分結構特徵特別敏感的某類型宏觀性能作為材料科學的研究對象,從而發展出這類性能對材料中相應部分結構所要求的「結構判據」,乃至發展出材料科學的一個新分支。
1965年,盧嘉錫支持陳創天初步總結出來的非線性光學材料性能(特別是二倍頻和高倍頻性能、電光調制性能)是「結構敏感」性能的觀點,並支持他選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基團理論及其結構判據的理論研究課題。這項理論研究於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研究的中心議題是哪一種陰離子基團最有利產生大的倍頻效應。通過多方面的實驗探索和理論分析,物質結構研究所較快地確定了硼酸鹽系的(B3O6)3-基團這一主攻方向,並先後於1984和1987年發現和研製成功偏硼酸鋇(簡稱BBO)和三硼酸鋰(簡稱LBO)等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此外,在盧嘉錫倡導的「五重雙結合」和「結構敏感」觀點指導下,該所研製成功了幾個系列的新型晶體材料,其中包括研製出國際上公認為生長「極其困難」的大尺寸自激活激光晶體硼酸釹鋁(簡稱NAB)和在綠光輸出方面領先於國際的自倍頻激光晶體四硼酸鋁釔釹(簡稱NYAB)。 盧嘉錫,潘克禎,楊文火等.S4N3Cl的晶體結構.福州大學學報,1964(1):55~67.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固氮小組(盧嘉錫執筆).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的初步模型—兼論雙氮分子絡合活化的結構條件.科學通報,1975,20(12):540~557.
盧嘉錫.原子簇化合物的結構化學.中國化學會1978年年會學術報告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35~60.
曹懷貞,劉春萬,盧嘉錫.二鐵氧還鹽和四鐵氧還鹽的電子結構.化學學報,1986,44(12):1197~1203.
黃健全,盧紹芳,盧嘉錫等.Mo3S4[S2P(OCH2CH3)2]4(OH2)反應性能研究及[Mo3(u—s)3]「類芳香」結構的設想.結構化學,1987,6(4):219~233.
盧嘉錫,庄伯濤.過渡金屬類立方烷簇合物合成中的「活性元件組裝」設想.結構化學.1989,8(4):233~248.
盧嘉錫.初論某些[Mo3S4]4+簇合物中[Mo3S3]非平面簇環的類芳香性本質.結構化學,1989,8(5):327~339.
吳新濤,盧嘉錫.「元件組裝」設想用於合理合成過渡金屬原子簇時硫原子的作用.結構化學,1989,8(5):399~407.
黃錦順,王銀桂,盧嘉錫等.碎片法合成金屬原子簇—IsolobalAnalogy的應用和推廣.化學學報,1990,48(4):343~348.
陳志達,李雋,盧嘉錫等.平面單環多烯烴的定域化分子軌道研究——定域化分子軌道分析作為芳香性本質研究方法論的初步探討.自然科學進展,1990,試刊(2):133~142. 在教學工作中,盧嘉錫是一位才華橫溢而又勤奮嚴謹的人。他學識淵博且善於表達,講起課來生動活潑,見解獨到,板書格外工整清晰,課堂常常座無虛席,成為廈門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1947年春,當他在浙江大學完成第一次講學任務即將離去之際,該校一百多名師生曾聯名寫了封充滿激情的挽留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他曾接受高等教育部的聘請,與唐敖慶等先後到山東大學和北京大學講授物質結構課程,培養了一大批結構化學的師資。
盧嘉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雖然是一位數學功底很深的化學教授,卻經常告誡學生,要學會對事物進行「毛估」,他說:「毛估比不估好」。思考問題時要學會先大致估計出結果的數量級,盡量避開繁瑣的計算,以便迅速地抓住問題的本質,必要時再仔細計算,這樣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為了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他讓學生記住一個奇特而有趣的結構式——C3H3,即ClearHead(清楚的頭腦)、CleverHands(靈巧的雙手)、CleanHabit(潔凈的習慣)。他常說:「一個老師如果不能培養出幾個超過自己的學生,他就不是位好老師。」
1949年後,盧嘉錫培養了十五屆計50多名博士生、碩士生以及許多青年學者,如田昭武、張乾二、梁敬魁、黃金陵、黃錦順、吳新濤、潘克楨、陳創天等。蛋白質結晶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員朱沅女士的成長也曾受到盧嘉錫的指導和關懷。
㈧ 外灘警事的分集劇情
第一集 :陽光帥氣的警校學員江楠夢想成為一名刑警,卻被安排到陽光派出所外灘警務組做社區民警。上班第一天在眼花繚亂中他目睹綽號老法師的警長馬興國和副警長陸義處理因為狗咬人而產生的「人咬人」糾紛和欠債糾紛之後似有所悟,收他做徒的老法師則趁熱打鐵向他傳授社區警務工作的訣竅。
第二集:江楠首次單獨處理居民因花草損壞發生的糾紛,彷徨無助之時,他巧妙地從糾紛雙方「愛狗」這個共同點出發,喚起她們心中的真善美,也使他初嘗做社區民警的成就感。本集花開兩朵,穿插老法師妥善處理樓上住戶與樓下浴室和麻辣燙店老闆之間矛盾的故事。
第三集:民警碩士楊在處理外籍居民和中國鄰居之間因中外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晾衣及日光浴的糾紛時,書獃子似的充當了翻譯的角色,使得矛盾越來越激化。在同事江楠和袁媛的提示下,他巧妙「翻譯」,終於使中外鄰居和解,也為涉外社區警務工作提供經驗。
第四集:轄區一孩子因沉溺電腦游戲而逃夜。江楠在袁媛的配合下,找到了在網吧過夜的孩子後,通過打游戲比賽讓孩子認輸,使孩子明白如何處理學習和游戲的關系,從而達到徹底教育和挽救孩子的目的。江楠也因此被聘為這個孩子所在學校的校外輔導員。
第五集:老式小區居民在樓道里堆放雜物,成了消防隱患。江楠在要求一對老夫妻清理堆放在樓梯間廢品時,被他們的歪理說得張口結舌。苦惱中他自己貼錢讓廢品收購站用高價收掉老夫妻的廢品,不料老夫妻發現了其中商機,收購來更多的廢品。在同事的指點下,碩士楊配合江楠開展消防演習,並事先和老夫妻的兒子及未婚妻做好溝通,終於使老夫妻同意不再在樓道里堆放廢品。
第六集:老人一直是外灘警務組的關注對象。一刑滿釋放鰥居老人因與兒子間的誤解遭冷落,有意在中秋節前去超市購物不付錢,為的是讓警察好把他抓進去和牢里的哥們過節。出警後陸義和袁媛分頭上門工作,了解老人的苦衷,教育說服其子,最後使得老人一家在中秋節團聚。
第七集:當今,收藏之風日盛。一居民家中收藏的奇石莫名其妙失竊,老法師和袁媛調查發現是女主人所為,其動機是因男主人沉溺在收藏和欣賞奇石上,對她不理不睬。女主人因為吃醋才拿掉了自己家中的石頭……
第八集:老法師對社區的情況了如指掌,並將自己掌握的信息寫在紙上製成一面信息牆。袁媛、碩士楊和江楠發現信息牆優點的同時也感到了不足。在三位年輕人的勸說下,老法師同意將紙質信息輸入電腦,並共同開發了社區信息系統,使外灘警務組的工作「如虎添翼」。
第九集:轄區一居民給上高三的女兒請了大學生做家庭教師,一日突報案稱孩子被家庭教師非禮,陸義出警後發現「肇事」家庭教師竟是自己的兒子,遂將案件移交。後經調查,袁媛了解到,原來是女孩子對陸義的兒子暗生情愫……
第十集:居民老王的女兒梅梅和男友大志私奔,老王報假案稱梅梅被人殺死。江楠和老法師喬裝打扮跟蹤大志父母,並拍下一段梅梅和大志恩愛的視頻,最終說服和感動了老王。劇中江楠較為幼稚,體現老法師對江楠的帶教。
第十一集:一對兄弟十五年不講話,居委多次調解不成。江楠抓住兩位兄弟的兒子、一對小堂兄弟感情好的契機,走進兩家,聽取各方陳述。在兄長受傷需要輸血之時,江楠勸說同是「熊貓血」的弟弟前往獻血。在江楠的勸說和孩子的感染下,十五年的恩怨一朝得解。
第十二集:二戰時期,上海曾是猶太人的「諾亞方舟」。劇中以色列少女艾米麗前來尋找祖父早年失散在上海的兒子不得而求助外灘警務組,陸義、碩士楊和江楠經過艱難查找未果。一個偶然的機會,碩士楊發現一本描寫猶太人後裔在上海生活的小說的作者恰好是艾米麗伯父的女兒,經過一系列的誤解之後,一對異國姐妹終於相認。
第十三集:李雋是外灘警務組的長期救助對象……老法師在出警時發現一迷途的痴呆老人,老人說不清家裡住址,只知道要尋找孫子乖乖,並將和江楠相伴而行的李雋誤認為是孫子乖乖。在江楠的教育和勸說下,李雋同意臨時充當老人的孫子,而老人也成為李雋的「飛來的爺爺」。
第十四集:小飯店老闆不思如何提高菜品質量,而是動歪腦筋假稱開錯一張天價發票引來新聞媒體報道並藉此為飯店做廣告。袁媛和江楠調查發現了小老闆的伎倆……本集還引出了靠婚托詐騙錢財的報案,留下懸念。
第十五集:父母「逼婚」,袁媛先後請江楠和碩士楊扮演男朋友應付父母,鬧出不少笑話。在父母的「逼迫」下,袁媛假意同意並請父母為自己在涉嫌婚托詐騙的婚介所登記,一自稱「海龜」的婚托自稱克萊登大學畢業,另一自稱跆拳道高手的婚托居然連哪個顏色的「帶」厲害都講不清楚……故事高潮迭起,令人捧腹。
第十六集:現代都市,私家車走進千家萬戶。轄區居民和保安因為停車費糾紛而矛盾激化,陸義要求袁媛、碩士楊和江楠認真分析原因,並分頭去勸說帶頭不交停車費的業主。在指導保安抓獲損壞業主車子的嫌疑人之後,業主和保安之間的宿怨徹底化解。本集凸現警方創新社會管理,跨前一步引導物業和居委共創平安與和諧的理念。
第十七集:江楠在多次幫助獨居的鍾表大亨遺孀之後,想辦法帶她走入社區當中,並將她吸引到自己主導成立的阿婆粉絲團中。阿婆粉絲團也因為是發動群眾組建自治組織進行自我管理的典型而成為全劇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第十八集:獨居老人因不滿子女將他送進養老院而出走,老法師、袁媛和江楠在調查中了解老人的苦衷後,勸說其子女回家看望老人但未果。之後,江楠想辦法讓老人參加阿婆粉絲團活動。老人對阿婆粉絲團活動的投入、民警對其子女的教育也使他們對老人的態度得到了轉變。本集重在傳達老齡化時代如何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引導老人做到老有所樂。
第十九集:老法師發布的一個勸解他人夫妻關系的微博和他的反常行為引起了警務組同志、周圍朋友及其妻的誤解,通過陸義的視角,揭開老法師是為了幫助已患重病的初戀女友找到當年失散的孩子而四處奔波的真相。
第二十集:無業居民張茂將老母親病逝的原因歸咎於一位鄰居,常常夜半時分敲打鍋子泄憤而擾民,又百般刁難因他腿骨折前來照顧他的社區志願者。調解無效之際陸義請早年他幫助過的一個外來妹協助照料卧床的張茂,結果成就一段姻緣,張茂也走上了自食其力的正途。
第二十一集:旅居國外多年的姑媽為給碩士楊找對象專門回滬,卻數次被侄兒有意攪黃,十分氣惱。碩士楊找來警校同學救場,卻破綻百出。本集穿插碩士楊協助袁媛和江楠處理一起外國居民在家中舉辦party擾民的糾紛中發生的故事,彰顯了在中外文化差異引起的戲劇沖突中,社區民警的機敏和睿智。
第二十二集:暑假到了,轄區少年兒童出意外的事件多發,碩士楊、袁媛和江楠「臨危」受命,他們用講解、表演和實地指導等方式,幫助少年兒童提高防範意識,教育他們不能和不法分子硬碰硬,由此也將對少年兒童的普法教育納入常態工作。本集亦是上海警務理念從公安專門工作理念轉變到尋求公眾的參與支持實踐的藝術再現。
第二十三集:轄區一對小夫妻家中經常發生家暴,江楠和袁媛多方調查發現家暴的真相其實是妻子對丈夫的「軟」暴力以及丈夫對家中物品的「硬」暴力,經過江楠和袁媛的耐心工作,小夫妻前嫌盡釋。
第二十四集:樓上樓下居民因為養雞和養鳥發生糾紛,大有勢不兩立之勢。袁媛和碩士楊在聽取糾紛雙方意見,陳述鄰里之間的溫暖舊事和耐心勸解之後,雙方握手言和,並各自都做出讓步,就此解決了城市居民飼養家禽的難題。
第二十五集:外來媳婦尤多,而婆媳矛盾中外皆同。轄區連續發生兩起外來媳婦與婆婆的糾紛……老法師、袁媛和碩士楊並不滿足於個案的成功調解,而是在袁媛的主導下轄區成立外來媳婦俱樂部,為外來媳婦提供家政、禮儀、文化方面的培訓,引導外來媳婦這個群體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以盡快融入這座城市。
第二十六集:陸義因瑣事幫助新搬來的鄰家女主人,誤使其對他產生好感,巧合又使他剛剛回國的妻子產生誤會,在老法師夫婦的調解和撮合下,夫妻之間的誤會徹底消解,鄰里關系也回歸正常。
第二十七集:一外地聾啞學生跟隨老師來滬探親時走失,調查中陸義、碩士楊和江楠抓獲兩個假冒聾啞人扒竊嫌疑人,順著這條線索他們發現一個拐賣聾啞兒童的犯罪團伙,並協助刑隊將其一網打盡。
第二十八集:一老式洋房居民假稱自家的天價紅酒被鄰居家的貓打翻要求賠償,袁媛、碩士楊和江楠調查發現紅酒並非其自稱的頂級紅酒,而是該居民要趕走鄰居從而幫助親戚購得整幢老式洋房的一個「道具」……
第二十九集:樓上樓下的鄰居發生糾紛,同時都自恃有文化不屑於與對方接觸,調解陷入僵局。袁媛查閱人口信息系統發現兩人竟然是大學同學,促成雙方見面後矛盾化解。本集同時講述一自稱文化人的男子到派出所無理取鬧,江楠、老法師、袁媛相繼「敗下陣來」,後被外灘警務組「最有文化」的碩士楊「制服」的故事……
第三十集:袁媛和江楠在調查手機失竊案中,發現是一個有偷竊癖好的人所為,在碩士楊的協助下將竊賊抓獲,破獲了一系列手機失竊案。經過在外灘警務組這個優秀團隊的鍛煉,江楠正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社區民警,他也漸漸地體驗到社區警務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就在這時,他和袁媛、碩士楊申請的東西合作交流得到批准,三個人即將奔赴遠方。臨行前戰友、小區居民依依不捨……
㈨ 韓國人恨日本人嗎
肯定不會喜歡,韓國人對日本人看法很矛盾。歷史上因為日本侵略過朝鮮半島,韓日之間本該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又因為均是美國的盟友,目前在軍事上又不得不進行合作。而且日本比韓國發達,有一部分韓國人是很羨慕日本人的,比如,一旦有韓國明星在日本出名,他們會十分光榮。
㈩ 浙江乒乓球隊加入國家隊歷史上有多少人
最著名的浙江乒乓球運動員應該算呂林,他的兒子呂翔也進國家隊了,其他還有金恩華、丁亞萍等人。
浙江省乒乓球隊歷年成績
1961年,吳小明和婁之久在杭州先後戰勝了日本著名選手前世界冠軍星野。
1962年,何錫申獲全國優秀乒乓球邀請賽單打亞軍。
1963年,何錫申、馮夢雅獲全國錦標賽混雙季軍。
1965年,馮夢雅獲第28屆世界錦標賽女雙季軍(和北京選手李莉合作)。
1972年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上,馮夢雅、朱乃楨獲女雙冠軍;聞純正獲女單亞軍;徐阿科、馮夢雅獲混雙亞軍;徐阿科、周樹森獲男雙亞軍。
1973年全國錦標賽上,徐阿科、朱乃楨獲混雙亞軍;金榮虎、魯堯華獲男雙季軍。
1978年全國錦標賽上,魯堯華獲男雙冠軍(和北京隊選手滕義合作)、男單亞軍;張後生獲男雙亞軍(和上海隊選手王家麟合作)。同年,魯堯華獲第4屆亞洲錦標賽團體冠軍。
1979年,魯堯華獲第35屆世界錦標賽男單第五名。
1980年,浙江女隊(曾玉芬、林潔、董小平、周建萍、姚佳音)獲全國錦標賽團體冠軍。
1981年,魯堯華獲第36屆世界錦標賽男單第五名。
1984年,何志文獲第7屆亞洲錦標賽團體冠軍。
1985年,浙江男隊(何志文、陳健、褚建偉、宋善華、趙肩)獲全國乒協杯賽團體冠軍。同年,何志文獲第38屆世界錦標賽男雙季軍(和解放軍隊選手范長茂合作)。
1987年,浙江女隊(姚佳音、丁亞萍、童飛鳴、華芙蓉等)獲第6屆全國運動會女團亞軍。
1988年全國錦標賽上,姚佳音獲女單冠軍,應榮輝獲女雙冠軍(和河南隊鄧亞萍合作),呂林和應榮輝獲混雙季軍。
1989年全國錦標賽上,浙江男隊(呂林、陳治平、陸軍、李王利、王兵)獲男團亞軍,丁亞萍獲女雙季軍(和北京隊選手李雋合作),姚佳音獲混雙季軍(和廣東隊選手林志剛合作)。同年,呂林獲第16屆匈牙利乒乓球錦標賽雙打冠軍。
1990年全國錦標賽上,應榮輝獲女單冠軍,呂林獲男雙冠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和男單亞軍,丁亞萍獲女單亞軍,丁亞萍(和北京隊選手李雋合作)、應榮輝(和北京隊選手陶海東合作)並列獲女雙季軍,呂林和應榮輝獲混雙季軍。
1991年,呂林獲第4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雙亞軍和全國錦標賽男雙亞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應榮輝獲全國錦標賽女雙亞軍(和上海隊選手唐薇依合作)。同年,丁亞萍獲第4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雙季軍(和湖北隊選手胡小新合作)。
1992年,呂林獲第25屆奧運會男雙冠軍和全國錦標賽男雙冠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應榮輝獲第11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女雙冠軍(和上海隊選手唐薇依合作)和女團冠軍。
1993年,呂林獲得全國第7屆運動會男單冠軍,第42屆世錦賽男雙冠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
1994年,呂林獲全國錦標賽男雙亞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
1995年,呂林獲第43屆世錦賽男雙冠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世界乒乓球循環賽單打冠軍。
1996年,呂林獲第26屆奧運會男雙亞軍(和解放軍隊選手王濤合作)。同年,金恩華獲全國錦標賽男雙季軍(和江蘇隊選手曹振東合作)。
1999年,金恩華獲全國錦標賽混雙季軍(和河南隊選手李秋梅合作)。
2002年,金恩華獲全國錦標賽男雙亞軍(和江蘇隊選手張勇合作)。
2004年全國錦標賽上,許琴獲女單季軍,陳漪和陳月琴獲女雙季軍。
2006年,宋時超獲亞洲少年錦標賽男團冠軍、男單亞軍,世界青少年巡迴總決賽男單、男雙和男團冠軍,並被國際乒聯授予「最有價值運動員」稱號。
2007年,宋時超獲得世界青年錦標賽男雙和男團冠軍、混雙亞軍、男單前八名。
2013年,呂翔獲亞洲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男團冠軍,世界青少年巡迴賽香港公開賽男雙冠軍,世界青少年巡迴賽成都公開賽男單亞軍。
2014年,呂翔獲世界巡迴賽德國公開賽男雙冠軍、世界青年錦標賽男團、男雙冠軍。同年,王瀾睿、孫雯蕾、葛昕琦獲中國乒乓球俱樂部甲A聯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