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10-82166688,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10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2條。
公司介紹: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是1995-05-02在北京市海淀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10號院東區19號樓1層101。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孫明潔,注冊資本2,604.057萬(美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美亞企業(集團)目前旗下有上海美亞音像連鎖經營有限公司、上海美亞二十一世紀商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美亞在線寬頻網路有限公司、上海美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五洲寬頻電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美亞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長樂花苑餐飲娛樂有限公司、北京飛帆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美亞集團通過投資控股及參與日常經營管理實現對各子公司的管理,並且通過集團化經營,發揮整體優勢,合理統籌,掌控全局。 近幾年來,美亞集團在音像製品的銷售和租賃領域、戶外廣告、《中國警務報道》電視欄目製作發行、寬頻點播等業務領域累積投資已經超過7億元人民幣,通過積累和發展,公司已經走上了一條穩步成熟發展之路,公司的工作重點也從規模發展轉移到效益提升上來,各項業務可以說業已進入了一個收獲期。
美亞音像:鞏固主營業務,拓展增值服務
美亞音像通過七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在上海市內形成了200家統一形象、統一經營模式、統一規范服務的連鎖店網路系統。公司以「堅持正版、抵制盜版」為經營理念,現在銷售、租賃的正版音像製品種類已經達到3萬多種,擁有固定會員60萬名,營業收入佔到上海音像市場的70%。2003年1月,「美亞音像」又獲上海市「著名商標」稱號,這必將成為公司更大發展的序幕。
公司管理層將美亞音像的發展定位為兩個方面,首先是保持在上海音像市場的主導地位;其次充分利用公司自行開發的實時信息交換的城域網路系統,大力開展增值服務。實現「以主揚名、以輔養主」的目標。加強采購、物流的管理同時加大跨媒體拓展力度和會員服務工作,保持美亞品牌的知名度及新鮮度。在搞好及深化主營業務的同時,公司還注重增值業務的發展,重點發展團購業務、代收費業務、票務銷售、彩票銷售等各種增值輔營業務。
2002年初,美亞音像分別與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以及華夏銀行共同發行了「長城—美亞」聯名卡及「華夏—美亞」聯名卡,該卡除了具有正常銀行卡的功能外,還可以為美亞音像在卡內設立獨立帳號。現在美亞又於在上海擁有600家24小時便利店和近百家超市的城開集團及擁有30多家星級酒店和近百家快餐店的新亞集團結成戰略聯盟加之美亞音像自身擁有的資源,持「華夏—美亞」聯名卡真正可以實現在上海「一卡在手,吃住無憂」。團購業務今年計劃實現2個億的現金流量,除了可以提升美亞音像的主營業務之外,還可以通過累積資金尋找回報率高的項目進行投資。
演出票務銷售一直是美亞音像的強項,今年3月公司又與壟斷上海演出市場的上海市演出公司進行了全面合作,演出票務的銷售必將更上新台階。同時旅遊票務銷售也將有更大的發展,繼前年與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合作票務銷售之後,今年4月更將與中國青年旅行社上海分社合作,代理火車、飛機及旅遊線路票務。體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的銷售也將在前面的基礎上更上台階。
此外,美亞音像已經與上海市陸上運輸管理處合作,開發上海市省際道路旅客運輸管理及聯網售票信息管理系統。即運用社會零售網點和省際客運網點建立全市統一的電腦售票網路,利用無形的計算機網路集中管理有型的客運市場,徹底解決鬆散的客運市場帶來的供需矛盾,使旅客在美亞音像的任一網點可以買到所有方向的客票。據權威預測,到2005年,上海長途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550萬人次,班車旅客發送量達到2000萬人次,以每張票1元的收益計算,收入可以達到2000萬,另外以每張票40元的標准結算,每年的資金流量可以達到8億元。此套系統現在已經進入實際開發階段,預計到今年11月可以投入使用,必將給美亞音像帶來可觀的收益。
2002年1月,美亞音像獲文化部頒發「開展全國音像加盟連鎖」的許可證書,現在已經相繼在浙江、福建、遼寧、山東等地開出5家加盟連鎖店,以後我們也將充分利用這個資質,積極穩妥地輸出品牌和管理,將加盟連鎖工作作大作好。 美亞影視機構是大型影視及視頻專業製作機構,下轄北京美亞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五洲寬頻電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飛帆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影視行業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美亞影視與公安部政治部聯手打造的大型影視專欄《中國警務報道》於2002年元旦正式開播,是國內首個全國性的大型權威公安電視欄目。公司還製作了多個具影響力的紀實專題片,如反映我國維和部隊英勇事跡的《和平之師》、展現人民警察雄姿的《大練兵》、縱橫軍事領域的《軍事全接觸》等。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電視專欄(題)節目以及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宣傳片、形象片、廣告片等的策劃製作。
美亞影視機構斥資億元在北京、上海打造了大型影視製作專業基地,擁有新聞級的專業製作設備。公司培養建立了一流的專業團隊,記者、編導、導演、非線編輯、配音、配樂、包裝、主持人等製作崗位人員均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各專業院校、全國各大電視台等,數位員工曾在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大賽等賽事中獲獎。
通過多年探索和實踐,美亞影視機構打造了專業的影視製作流水生產線,建立了獨特的流水線式節目製作和客戶服務流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在節目製作全程中嚴格監控各環節工作質量。
美亞影視機構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專業影視傳媒企業。公司秉行「精益求精,止於至善」的企業文化,致力於創新商業模式,構築影視人才高地,並為員工提供極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待遇、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過幾年的積累和發展,美亞文化傳播已經形成一個集高科技、新創意、規模化、多元化為一體的巨大的廣告媒體網路。投資5000萬元,建成了一個擁有遍布上海市區的3000多隻自行車停車棚及綜合報警亭廣告設施的龐大的媒體網路系統,同時還代理在上海600家24小時便利店的21世紀連鎖店的廣告發布業務。隨著和政府相關部門關系的不斷融洽,美亞文化傳播的廣告媒體形式還在繼續向前發展。
現在戶外廣告業務已經成為美亞集團最穩定和最主要的業務之一,在廣告發布過程中,文化傳播也已經積累了眾多知名的品牌合作夥伴:可口可樂、諾基亞、西門子、摩托羅拉、聯合利華、歐來雅、LG、松下電器、蒙牛乳業、上海家化等都成為美亞文化傳播穩定的廣告客戶。
金茂大廈的外牆打光、東方明珠的綜合媒體開發等等這一系列的新媒體開發動作,必將進一步提升美亞文化傳播的品牌形象,為企業帶來新的豐厚利潤。 美亞集團從2000年就開始涉足寬頻業務,投資近2.5億元,現在已經建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視頻節目庫。
在美亞集團中,上海美亞在線寬頻網路有限公司和五洲寬頻電視傳播有限公司都在從事寬頻及信息技術有關的工作。美亞寬頻是由美亞集團、TOM.COM、上海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是國內最早從事寬頻業務的公司;五洲寬頻是有美亞集團和國務院新聞辦下屬五洲傳播中心合作於2002年2月成立的。五洲寬頻現在擁有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准許網上傳播廣播電影電視節目許可證」,准許五洲寬頻通過國際互聯網傳播新聞、影視、娛樂、綜合、軍事、警務等節目內容,這張許可證是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一張許可證,同時也是迄今為止,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節目門類最為齊全的一張許可證。
美亞寬頻在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資源,先後開發完成了「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連鎖店管理系統」、「小區物業管理系統」、「網上信息發布系統」等多個系統軟體,擁有了為企業進行系統集成服務的資質和能力。去年美亞寬頻先後為公安部26局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承建上海市公安局門戶網站的建設工作、為上海城開集團開發辦公自動化系統,並且為600家21世紀連鎖店建立了連鎖店管理系統,為上海頂級物業鼎邦麗池進行了小區物業管理的系統集成服務。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系統集成及信息技術服務,必將成為美亞寬頻的主要業務收入。
五洲寬頻一直致力於寬頻點播用戶的開發,現在五洲寬頻已經有近3000小時的節目可供寬頻用戶點播,並且每日實時更新。隨著五洲寬頻從內容提供商到平台提供商的轉變,五洲寬頻已經先後和寧波電信、黑龍江電信、山東電信、江蘇電信等簽定了合作協議,今年計劃與上海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強強聯手,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佔領上海30萬寬頻用戶市場,並且繼續向全國推進步伐。
《中國警務報道》: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齊頭並進
《中國警務報道》是美亞集團有限公司與公安部宣傳局合辦的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全國性的警務類日播電視欄目。美亞集團負責欄目的日常運作、節目製作以及發行和廣告方面的事宜,公安部宣傳局有一名副局長專職負責欄目的政治傾向和業務把關。從2002年1月1日開播以來,已經在全國近百家電視台每日播出,其中包括9家省級電視台。美亞集團同時搭建了一支製作與發行的專業隊伍。現在欄目的影響力日趨加大,公安部孫明山主任也曾多次在公安系統的報告中提到,《中國警務報道》是全國公安機關領導下的正規軍,並多次下達正式的文件及通知,要求配合<中>的各項工作。2003年我們將通過不斷理順節目運作的體制和機制,使流程更加順暢。
2003年《中國警務報道》將加大廣告發行力度,同時加快在北京、上海兩地落地的進度,使欄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齊頭並進。
美亞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積累和發展,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關心下,在公司領導的正確決策下,在全體員工的努力工作下,公司的各項業務都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發展日趨成熟穩健。今後,美亞集團將著重把音像業務、戶外廣告、寬頻業務、《中國警務報道》電視欄目等幾個大的項目方面作大作好,鞏固已經取得的優勢和市場領先的地位,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㈢ 美亞柏科是屬於國企嗎
是。美亞柏科屬於國企,國投智能成為美亞柏科的控股股東,所以屬於國企。
拓展資料
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亞柏科)是一家信息安全科技公司,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福建廈門市。
其業務包括從事信息安全行業中電子數據取證和網路信息安全的技術研發、產品銷售與整體服務。該企業主要服務於國內各級司法機關以及行政執法部門,是全球電子數據取證行業兩家上市企業之一。
主要業務
公司自成立以來深耕電子數據取證及大數據智能化業務,已成長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龍頭和公安大數據領先企業、網路空間安全及大數據智能化等領域專家。
公司主要服務於國內各級司法機關以及行政執法部門,業務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公司曾參與2018年全國兩會、廈門金磚會晤、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杭州G20峰會、北京奧運會等十幾個國家大型活動的信息安全保障,並且在多次社會重大突發事件中提供技術協助。
電子數據取證產品:隨著移動智能終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取證技術也跟著演化升級,電子數據取證已進入取證3.0時代,即基於終端取證、雲取證、物聯網取證、流量取證等技術,開展「雲、管、端」取證建設,做到資源全互聯、數據全匯聚、業務全對接、生態全開放,實現全景數據下的智能取證與研判。
大數據智能化產品:建設「大數據中台」,實現數據與應用的分層解耦,進行接入、分析、治理、組織和服務,沉澱公共的數據,打通數據共享通道,並依託大數據、「大數據+AI」等技術,對平台數據進行獲取、分析及應用,提升客戶數據智能化執法能力。
大數據中台是通過優化數據模型、提升數據治理,將數據抽象封裝成服務,支撐應用前台提升業務價值。現階段重點發展公安大數據中台,並逐步向社會治理大數據中台發展,滿足國家對社會治理智能化的需求。
㈣ 張江高科公司名單
發給你了,抱歉忘記在這里回答了.
㈤ MDG商業用語是什麼意思
MDG國際 的前身「美亞互聯」最早在香港成立於1999年,是香港最早的即時通訊開發商之一。早在2001年初美亞互聯先行在香港開始了網路通訊與局域通訊技術測試與試點,並與香港多家網路通訊運營商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美亞互聯是一家擁有豐富互聯網經驗的增值服務商,同時也是一家高新科技產業的技術型企業,它致力於互聯網與區域網上語音傳輸的發展和推廣,把互聯網及區域網在語音上的應用普及到公司、家庭及個人,實現真正意義的溝通無極限。
2006年,北美電訊集團入股美亞互聯成為美亞互聯新股東,北美電訊在歐美市場的互聯網通訊及區域網通訊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區域網通訊領域,一直處於領航者的位置。此次強強聯手主要為了開發亞太地區的互聯網通訊業務及網路游戲業務並打造一個全新的互聯網購物平台。2007年6月美亞互聯經過機構重組正式成立:美亞國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美亞國際以其先進的文化理念、高效的管理團隊、一流的研發技術必將在新型互聯網購物領域、網路游戲領域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我們的使命就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隨時、隨地、隨意溝通的快樂;讓所有人在快樂的過程中積累財富;讓所有人享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讓我們人類的胸懷變得日益廣博開闊;讓日益龐大的世界更加容易把握;美亞國際、成就夢想的舞台!
--------------------------------------------------------------------------------
㈥ 上海張江高附近的公司有哪些
上海鑫海商務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市紅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致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麗正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億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維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喬源生物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克硫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研發中心
上海建纜電氣有限公司
庫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薄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皓元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百邁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韜圖動漫科技有限公司
勝科金仕達數據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格魯勃福物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智格網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數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浙江科博達工業有限公司
奧解思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輝源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美國勝科系統國際公司
捷開通訊(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捷開通訊(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奇華頓有限公司(Givaudan)
百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華強儀表有限公司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摩仕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奧解思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擴利體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雄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晶晨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
上海妙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華強儀表有限公司
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查士睿華生物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奧解思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乘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奇華頓有限公司
上海茂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朔望餐飲服務有限公司
吧台服務員
上海摩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燦芯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葯谷葯業有限公司
美敦力醫療用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達安醫學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庫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Cooper China Holding Co.,Ltd
上海春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日月光封裝測試(上海)有限公司
菲尼薩光電通訊(上海)有限公司
博彥科技上海分公司
諾華賽分離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火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美敦力醫療用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香港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歐瑞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㈦ 請問現在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里有哪些公司
1.聯想
2.張江葯谷
...
厄~~不太記得了~~
張江高科技園區
【概況】 2002年是張江高科技園區(簡稱張江)的「環境年、配套年、服務年」,各項工作有序展開。環境整治初見成效,張江體育休閑中心落成,建園1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圓滿結束,教育部直屬重點中學華師大二附中落成開學,民主管理委員會成立,浦東軟體園二期竣工開園,張江創業周成功舉辦;中芯國際二廠、三廠順利投產,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湯臣豪園一期住宅開盤熱銷。產業集聚效應凸現。2002年,在繼續保持前兩年「聚焦」發展勢頭的基礎上,全年引進合同項目244個,比上年增長165.2%。吸引投資額27.83億美元(含中芯、威宇分別增資15億美元和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5%。其中外資20.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1%;內資7.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4.3%。銷售收入102億元,比上年增長67.2%。稅收7.7億元,比上年增長54%。固定資產投資141.14億元,比上年增長82.9%,佔新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4.06%,成為新區年內固定資產投資最集中的區域。環境、服務日臻完善。全面整治道路、河流,綠化區內環境。順利通過區域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成融餐飲、體育、健身、休閑於一體的張江體育休閑中心。聯華、華聯、羅森超市開設分店,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上海銀行建立營業網點。地鐵二號線,大橋五線、六線公交線分別通往上海市中心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由張江置業公司投資的張江高科技園區教育後勤生活配套區一期工程動工。行政審批手續簡化。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展開,張江的政府職能進一步弱化。張江園區辦公室從原先公布的87項審批、受理事項減少至年內的38項。設立企業,凡符合條件者,在3個工作日(原來5個工作日)內就能得到執照;外資企業在5個工作日(原來7個工作日)內就能同時得到外資企業批准證書和工商營業執照。張江園區辦公室負責的建設項目主要審批環節歸並到7個,審批環節用時由原來的40個工作日縮短為34個工作日。「張江的事在張江辦結」的目標已初步實現。
【形成集成電路產業鏈】 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已經引進和組建96家集成電路企業,其中晶圓製造企業3家,晶元設計企業44家,光掩膜和封裝測試企業16家,研發教育機構10家,配套服務企業23家。總投資30億美元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從2001年11月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產以來,2002年另外2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全部投產,月投片量達3.7萬片,技術水平達0.18微米,已著手開發0.13微米銅布線製程的生產技術。隨著中芯國際的全面投產,祖國大陸的集成電路製造技術與國際主流技術的差距從三代以上縮小至一到兩代之間。設計公司已能自主開發0.15微米的產品,在國內屬於領先水平。一期投資16億美元的宏力半導體項目,建設2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計劃2003年初投產。投資3億美元的貝嶺項目,建設1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計劃2003年中期投產。張江已經形成設計、晶元製造、封裝、測試和設備製造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和創新鏈。
【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年產值超24億元】 至年末,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入駐生物醫葯企業119家,引進生物醫葯項目184個;年產值24.74億元,比上年增加8.24億元。制葯、國家級研發中心、醫學院校、中小型創業企業、專業化中介服務機構等五大板塊逐步壯大。醫葯基地內既有世界制葯前20強的跨國企業,又有一批民族品牌的國內生物醫葯公司(機構)。知名的研發機構有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國家新葯篩選中心、國家新葯安全評價中心。現代中醫葯產業在張江取得突破性進展。
【210家企業入駐國家軟體產業基地】 年末,在浦東軟體園注冊的企業近1000家,入駐企業170家,加上技術創新區的40家,入駐張江的軟體企業達到210家。浦東軟體園二期年內竣工,招租率超過85%。全年軟體產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入駐浦東軟體園的企業既有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如美國的SYNOPSYS、CITIBANK亞太區研發中心,日本索尼(中國)上海軟體研發中心、京瓷公司,印度的TCS公司、INFOSYS等,又有來自國內的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如總股本16.5億元的中國銀聯研發中心和數據處理中心、中國銀電網訊公司。
【國家信息安全基地完成土地批租】 年內,國家信息安全基地完成2.37萬平方米土地的批租。首期6000平方米的信息安全孵化樓竣工,上海三零衛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芯原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迪普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入駐。
【張江科技產業孵化器被批准為國際企業孵化器】 年內,張江科技產業孵化器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IBI國際企業孵化器。孵化器范圍包括張江科技創業基地、海外創新園、火炬創新園、SOHO樓、IT產業樓和高校科技產業園等,共計面積22萬平方米,在建孵化器面積33萬平方米,在孵企業280家。復旦張江生物技術公司經過6年的創業,8月8日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園區創業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張江高科」控股的張江迪賽諾生物有限公司是由天津南開大學畢業生組成的創業團隊,入駐張江第一年就實現了科研成果產業化,成功國內唯一成組方生產和銷售艾滋病新葯的企業。年內批准外資創業投資公司8家,1家擴大投資規模;投資總額達1.33億美元,注冊資本9736.5萬美元。一些中小投資管理公司在張江落戶,注冊各類風險投資公司46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咨詢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和法律、會計、審計等中介公司以及行業協會入駐張江,為孵化企業和創業企業提供了一個寬松、高效、便捷的商業環境和發展平台。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達135家】 2002年,張江有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56家,比上年增長70.9%,累計達135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52個,比上年增長62.5%,佔全市認定總數的比重由2001年的6.46%上升到10.36%。張江企業專利申請數134項。
【注冊外資性質的留學生企業102家】 至年底,注冊張江的外資性質的留學生企業102家,比上年增長26%,投資總額1740.67萬美元,注冊資本1491.27萬美元。張江共有從業人員近4萬人,大專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占總人數的56.3%,是浦東新區人才率(24%)的2.3倍。在張江工作的博士達400多人,占浦東新區博士總數的33%。在張江工作或擔任顧問的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約20人。
【「一園四基地」成立】 至2002年末,張江先後引進社會、民間資本和海外資本4.5億元,相繼成立各具特色的「一園四基地」,即浦東軟體園有限責任公司和吸引社會資本組建的上海863信息安全產業基地有限公司、吸引境外資本組建的上海張江微電子港有限公司、吸引國內資本組建的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以及吸引集體資本組建的張江生物醫葯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一園四基地」開發主體的建立,使張江形成「多元開發、多元投資、協作招商、有序競爭」的新格局,實現開發建設和信息產業的投資、招商由單一主體向定向、特色、多元化的轉變。張江公司還充分運用股權經營、政府回租、杠桿收購、增資擴股等方法多渠道融資50多億元。
㈧ 張江高科那邊有哪些計算機IT企業
你可以查企業名錄或者企業黃頁.
1)集成電路
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威宇科技測試封裝有限公司
芯成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展訊通信有限公司
鼎芯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捷頂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芯原微電子有限公司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
安森美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劍騰液晶顯示(上海)有限公司
東電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應用材料(中國)有限公司
普萊克斯(上海)半導體氣體有限公司
晶晨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明波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方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華亞微電子有限公司
埃派克森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2)信息技術
上海浦東軟體園
上海超級計算中心
上海銀晨智能識別科技有限公司
科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畢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普元軟體(上海)有限公司
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
第九城市計算機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東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創新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博達數據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聚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龍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復旦金仕達計算機有限公司
大道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信急送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普然通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SAP中國研究院
上海視金石影視有限公司
普元軟體有限公司
上海全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