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科創板做市商有哪些券商
據了解,這是繼2015年6月6日之後,上交所在科創板推出做市商做市後再次對科創板做市商准入進行調整。最新公布的科創板做市商名單顯示,共有138家私募機構申報為第二批科創板報價股票做市商。其中有77家私募機構參與了申報,同時這是首次有私募基金參與報價股票做成市商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9日發布之時就有消息傳出第二批科創板做市比例將高於第一批。
從首批做市商名單中看,共有16家私募機構申報了科創板股票,其中包括中證指數公司、元禾控股等知名私募。另外20家機構有產品參與科創板報價股票做市。首批科創板基金共有127隻,其中已上市的7隻產品均已通過公募基金業協會備案,而首批科創板基金的規模為217.82億元。其中首批5隻獲投的科創板基金總規模為21.97億元,平均每家投0.76億元。
科創板將在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革。7月27日,上交所宣布將在已設立的6個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的基礎上制定並公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並於8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特別規定》,科創板將增加融券業務,並調整優化交易機制,引入做市商機制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新增「融資融券」交易機制,將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此前融券余額佔比偏低被認為是導致融資融券交易成本較高的原因之一。
據市場消息稱,在科創板推出做市交易制度後,第二批科創板做市商的數量或將超過第一批。不過,在此之前,該消息已經得到市場相關人士的證實,不過目前還未得到上交所方面的證實。目前上交所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推動實現科創板股票做市業務機制有效運行。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第二批科創板做市商將在證券公司數量上增加一倍以上,比例或會高於第一批。
❷ 科創板股票有哪些
「股科創板」股票包括: 1、科技園個股:張江高科、紫江企業、市北高科、陸家嘴、大眾傳媒等。 2、重點高校下屬科技公司: 復旦復華、交大安利、新南陽、同濟科技等 3、科研高新技術企業:復星醫葯、科華生物、上海電力燃氣、海德控制、上海機電等。
拓展資料
1. 實施意見強調,新成立的上交所科創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和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通過關鍵核心技術,具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與製造,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效率、動力變革。
2.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是提高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資本市場改革重大舉措。通過發行、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證券公司資本約束等新制度和引入中長期資金等配套措施,逐步開展增量試點,對新資金進行匹配隨著試點的推進,力爭實現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公司新老股東在科創板的利益平衡,並促進在現有市場形成良好的預期。
3.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掛牌; 7月22日,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 8月8日,第二批科創板公司掛牌上市。 2019年8月,為貫徹落實並購注冊制改革試點要求; A 科創板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科創公司),建立高效並購;制度,規范並購A科創公司,證監會發布關於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特別規定。
4. 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已簽發的所有權證書。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取得分紅和紅利。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和交易。股東可以與其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應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個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位股東所擁有的公司的所有權份額,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授信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
❸ 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發行價落定!平均市盈率49倍,共募資370億
25家科創板首批公司發行價全部敲定。
7月10日晚間,首批科創板的最後7家公司——瀚川智能(688022)、嘉元 科技 (688388)、交控 科技 (688015)、天宜上佳(688033)、沃爾德(688028)、航天宏圖(688066)、方邦股份(688020)均陸續公布了發行價。
根據發行安排,上述7家公司將定於7月12日(本周五)進行網上、網下申購。7月16日公布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簽結果公告,7月18日刊登《招股說明書》。
在7月22日,這25家科創板首批公司將迎來上市儀式。
看點一、25家平均市盈率:49.21倍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為,在不同行業市盈率相差也相當巨大,例如A股中軟體與信息服務業超過40倍,金融地產則不到10倍,並不能簡單就說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的市盈率就高了不合理。同時,還要考慮到一些科創板公司處於快速成長期、高投入或者虧損,其並不適合使用市盈率法來估值。
看點二、總共募資370.17億元
對比最新數據來看,多數公司確定的發行價所對應的募集資金超過原先計劃的資金需求(俗稱「超募」)。例如睿創微納發行價對應募資12億元,原計劃募資4.5億元;南微醫學發行價對應募資17.49億元,原計劃募資8.94億元等。
但也存在發行價對應的募集資金未達標的情況,例如容百 科技 原計劃募資16億元,發行價對應募資額則為11.97億元;西部超導原計劃募資8億元,其發行價對應募資額為6.63億元。
人民網相關評論認為,部分投資者質疑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所謂「超募」,就是用傳統思路來判研、理解和看待科創板,呈現出的水土不服。
「科創板最大的特徵就是市場化定價。既然是市場化定價,就不會限制發行規模和價格——這些能動變化恰恰是保障市場有效定價的基本保障。市場投資者面對科創板的新制度、新環境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意味著投資者不能固化思維、用以往的思路理解科創板企業上市定價的過程,不能視打新收益為理所當然的常態,否則很容易水土不服。」該評論指出。
看點三、計算機、通信與專用設備佔比高
按證監會行業分類標准看,25家首批企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佔到9家;專用設備製造業有8家;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3家;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2家;通用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各1家。
看點四、北京和上海居前
從注冊地來看,北京、上海居前,各有5家,江蘇4家,浙江、廣東各3家,陝西2家,福建、黑龍江、山東各1家。
附:7月10日晚7家科創板公司的發行價、戰略配售等情況:
1、航天宏圖:發行價17.25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066
對應市值:28.63億元
市盈率:45.02倍(按2018年扣非前歸母凈利潤除以發行後總股本計算,下同)
募集資金:若發行成功,預計募集資金總額7.16億元
原計劃募集資金5.67億元,用於PIE基礎平台升級改造項目、北斗綜合應用平台建設項目以及大氣海洋應用服務平台項目
申購時間:7月12日
頂格申購:網上最多可申購11500股 頂格申購需要11.5萬元市值
戰略配售:本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207.50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5%
基本情況:
航天宏圖成立於2008年,注冊資本1.2億元。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遙感和北斗導航衛星應用服務商,致力於衛星應用軟體國產化、行業應用產業化、應用服務商業化,研發並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體平台和核心技術,為政府、軍隊、企業提供基礎軟體產品、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公司遙感圖像處理基礎軟體平台PIE於2017年入選中央國家機關軟體協議供貨清單,是遙感類唯一入選的產品。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8年,航天宏圖業績穩步上升,分別實現營收1.91億元、2.88億元、4.16億元;歸母凈利潤3158.61萬元、4537.91萬元、6167.87萬元。
2、方邦股份:發行價53.88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020
對應市值:43.1億元
市盈率:36.79倍
募集資金:若發行成功,預計募集資金總額10.78億元
原計劃募集資金10.58億元,用於投資擾性覆銅板生產基地、屏蔽膜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等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頂格申購:網上最多可申購5500股 頂格申購需要5.5萬元市值
戰略配售:本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80萬股,占發行總量的4%。
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是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專業性電子材料製造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磁屏蔽膜、導電膠膜、極薄撓性覆銅板及超薄銅箔等,屬於高性能復合材料。公司2016年-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90億元、2.26億元、2.7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989.87萬元、9629.11萬元、1.17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69%、8.59%、7.88%。公司綜合毛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分別為72.11%、73.17%和71.67%。
3、天宜上佳:發行價20.37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033
對應市值:91.41億元
市盈率:34.74倍
募集資金:若發行成功,預計對應募集資金9.75億元。
原計劃募集資金6.46億元,擬投向年產60萬件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制動閘片及閘瓦項目、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制動閘片研發及智能製造示範生產線項目、營銷與服務網路建設項目。
頂格申購:網上申購上限為9000股 頂格申購需市值9萬元
戰略配售: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196.37萬股,占發行總數量的4.1%
基本情況:
天宜上佳成立於2009年,是國內領先的高鐵動車組用粉末冶金閘片供應商。公司2013年成功實現進口替代,有力推動了我國高鐵動車組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8億元、5.07億元、5.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94億元、2.22億元、2.63億元。
4、沃爾德:發行價26.68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028
對應市值:21.34億元
市盈率:32.19倍
募集資金:若發行成功,預計募集資金總額5.34億元
原計劃募集資金4.07億元,擬投入超高精密刀具產業化升級項目、高精密刀具產業化升級項目、高精密刀具擴產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等
頂格申購:網上申購上限為5500股 頂格申購需市值5.5萬
戰略配售: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100萬股,占發行總規模的5%
基本情況:
沃爾德成立於2006年,主要從事超高精密和高精密超硬刀具及超硬材料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公司重點產品包括各類超高精密及高精密的超硬刀具、CVD金剛石等超硬材料製品。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度至2018年度,沃爾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2.33億元以及2.62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4208.69萬元、5814.12萬元以及6629.79萬元。預計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3.98%。
5、交控 科技 :發行價16.18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015
對應市值:25.89 億元
市盈率:38.99倍
募集資金:6.47億元(原計劃5.5億元)
頂格申購:網上最多可申購10000股,頂格申購需滬市市值10萬元
戰略配售: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545.6萬股,約占發行總數量的13.64%
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於2009年,注冊資本1.2億元。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研發、關鍵設備的研製、系統集成以及信號系統總承包。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種:基礎CBTC系統、CBTC互聯互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I-CBTC系統)、全自動運行系統(FAO系統)。公司產品的應用市場包括新建線路市場、既有線路升級改造市場和重載鐵路市場。
2017 年和 2018 年,交控 科技 營業收入分別為 87,961.98 萬元、116,252.0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分別為 3,672.14 萬元、6,015.96 萬元。
本次上市擬募資5.5億元,主要用於軌道交通列控系統高科產業園建設、新一代軌道交通列車控制系統研發與應用、列車智能網路控制及 健康 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補充營運資金等。
6、瀚川智能:發行價25.79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022
對應市值:27.85億元
市盈率:39.65倍
募集資金:6.96億元(原計劃4.68億元)
頂格申購:網上最多申購7500股,頂格申購需滬市市值7.5萬元
戰略配售:最終戰略配售數量與初始戰略配售數量相同為135萬股,占發行總量的5.00%。
基本情況:
瀚川智能成立於2012年,注冊資本8100萬元。主營產品為裝配與檢測自動化設備。公司產品主要服務於全球知名企業先進生產線的智能化,下游應用行業包括 汽車 電子、醫療 健康 、新能源電池。
公司深耕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多年,已經積累了大量全球知名客戶。其中在 汽車 電子行業,全球前十大零部件廠商中,有七家為公司客戶,在連接器細分領域,全球前二大廠商均為公司重要客戶。在醫療 健康 行業,公司擁有美敦力、百特、3M 等客戶。在新能源電池行業,公司擁有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優質客戶。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瀚川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億元、2.44億元、4.3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2.71萬元、3282.68萬元、7111.36萬元。2018年凈利潤為2016年凈利潤的近30倍。
值得一提的是,瀚川智能堅持全球化布局的發展戰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公司境外營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98%、15.99%、20.66%,主要來源於菲律賓、美國、墨西哥、匈牙利、立陶宛等國家。
7、嘉元 科技 :發行價28.26元/股
網上申購代碼:787388
對應市值:65.25億元
市盈率:36.98倍
募集資金:16.33億元(原計劃9.69億元)
頂格申購:網上最多申購16000股,頂格申購需滬市市值16萬元
戰略配售:
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212.3142萬股,占發行總量約為3.67%。
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各類高性能電解銅箔的研究、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超薄鋰電銅箔和極薄鋰電銅箔,主要用於鋰離子電池的負極集流體,是鋰離子電池行業重要基礎材料。最終應用在新能源 汽車 、3C數碼產品、儲能系統、通訊設備、 汽車 電子等終端應用領域。同時,公司生產少量PCB用標准銅箔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為超薄鋰電銅箔和極薄鋰電銅箔,主要應用於鋰離子電池行業,最終應用在新能源 汽車 動力電池、儲能設備及電子產品等領域。公司其他產品為標准銅箔,主要應用於PCB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國內高性能鋰電銅箔行業領先企業之一,已與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比亞迪等知名電池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並成為其鋰電銅箔的核心供應商。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擁有106項專利。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嘉元 科技 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9億元、5.66億元和11.5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252.98萬元、8519.25萬元和1.76億元,營收和凈利潤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分別達65.95%和65.53%。
❹ 揭秘首批科創板上會企業 平均排隊58天
6月5日,科創板上市委正式「開工」,首批上會企業深圳微芯生物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等3公司正式迎來大考。記者注意到,作為首批「趕考生」,由於企業規范性比較好等因素,科創板上市申請快速推進,3家企業平均排隊時間為58天,且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過15%的標准。
截圖來自上交所官網
三大領域拔頭籌
根據安排,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6月5日將審議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集 科技 」)、蘇州天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准 科技 」)3家企業發行上市申請,這意味著3家企業正式迎來科創板的上市大考。
而安集 科技 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安集 科技 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天准 科技 屬於專業設備製造企業,該公司主要產品為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
按照上市標准來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均選擇標准一,而天准 科技 選擇標准三,目前天准 科技 也是唯一一家申報科創板企業中選擇第三套上市標準的企業。保薦機構來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分別由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和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
企業規模均較小
首批上會的3家企業,規模較小成為共性。
數據顯示,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084.96萬元、31920.12萬元以及50828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163.59萬元、5158.07萬元以及9447.33萬元。
此外,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也均保持增長態勢。微芯生物2016年—2018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36.44萬元、11050.34萬元、14768.9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663.92萬元、23242.71萬元、24784.87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709.85萬元、3973.91萬元、4496.24萬元。
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6月4日申報科創板的117家公司中,中國通號、天合光能、傳音控股在2016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均在百億元以上,中國通號在2018年實現的營業收入更是超過400億元,暫列目前申報科創板企業的榜首。天准 科技 2018年的營業收入在申報科創板的企業中位列第53名,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兩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則分別位列申報企業的96名、113名。
分析指出,規模越小,公司存在的問題一般越少,審核起來反而相對較快。不過,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推進速度快是因為公司的規范性比較好,包括持續經營能力、科創屬性並不存在非常多的疑問。規模較小的企業,它的業務比較清晰,整個問詢和回答的效率比較高。在之前交易所的審核中,這些企業的問題已經比較明確,因此科創板上市申請在快速推進。
天准 科技 排隊時間最短
首批上會的3家企業,從排隊時間上看,
4月2日,天准 科技 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5月27日該公司具體上會時間出爐,也就是說天准 科技 科創板上市申請從獲得受理到獲准上會共用了55天的時間。相比之下,微芯生物的時間稍長一點。微芯生物自3月27日拿到「准考證」到獲准上會的時間間隔期為61天,安集 科技 則用了59天的時間。經前述數據計算,這3家企業平均排隊時間為58天。
除了審核效率高,交易所也嚴格把關。首批上會的微芯生物,經過3輪問詢後才獲得上會的機會。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針對微芯生物提出41問,包括核心技術等問題。研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實控人認定與控制權穩定、市場推廣費等14個問題為第二輪問詢的重點。到了第三輪問詢環節,微芯生物的問題縮減至3個,上交所主要聚焦「實控人的認定」、「風險因素」以及「其他信披問題」。
天准 科技 也是在經過三輪問詢後才獲得上會資格。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給天准 科技 出了44道考題,包括發行人核心業務、公司治理與獨立性等問題。二輪問詢中,上交所還設置一些「定製化」考題,對公司核心技術、競爭對手、數據勾稽關系進行「刨根問底」式問詢。而核心技術先進性問題在「三試」中仍被重點關注。
雖說安集 科技 僅獲得兩輪問詢,不過問題的數量並不少,上交所對安集 科技 總共問詢問題為60個。經計算,這三家企業被問詢問題平均數量為60個。
研發佔比均「達標」
科創板更加註重科創屬性,研發投入等問題成為問詢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單從研發指標來看,首批上會接受審核的3家企業均「達標」。
經統計計算,這3家企業研發佔比最高的為微芯生物。數據顯示,微芯生物在2016年—2018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166萬元、6852.75萬元、8248.2萬元,分別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0.52%、62.01%以及55.85%,微芯生物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合計約2.03億元。微芯生物的研發費用率也遠高於同行業水平,「公司目前有多項在研發項目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及臨床早期階段,導致報告期內研發費用金額較大」,微芯生物在招股書中寫道。
此外,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6.22%、18.66%、15.66%,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1.88%、21.77%、21.64%。
沖擊科創板的企業6月5日將迎來上市大考,能否獲通過答案也將揭曉。根據安排,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將於6月11日審議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煙台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興源創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的首發申請,6月3日晚間,瀾起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的上會日期也正式敲定,定於6月13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有望從中誕生。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天准 科技 等三家公司進行采訪,但未有人接聽。
❺ 科創板上市公司名單
科創板上市公司名單:
1、紫晶存儲(688086):公司以光存儲介質為切入點,融合介質、硬體設備和軟體技術形成面向企業級市場的藍光數據存儲系統,提供光存儲設備以及解決方案,是業界少數從最底層光存儲介質技術發展起步,形成全產業鏈產品技術的光存儲科技企業。
2、仙鶴股份(603733):以科創板為改革「試驗田」,可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通過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3、杭可科技(688006):鋰電後段設備龍頭,國內市佔率維持在20%以上,客戶以LG化學、三星SDI等海外一線龍頭電池廠商為主。
4、浙江東方(600120):以科創板為改革「試驗田」,可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通過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5、通鼎互聯(002491):以科創板為改革「試驗田」,可扭轉中國資本市場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通過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經濟轉型。
6、卓易信息(688258):公司是國內少數掌握X86、ARM、MIPS等多架構BIOS技術及BMC固件開發技術的廠商,是中國大陸唯一、全球四家之一的X86架構BIOS獨立供應商,同時作為國內少數能夠為國產晶元龍芯(MIPS架構)、華為(ARM架構)等提供BIOS固件技術服務的廠商。
7、賽特新材(688398):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真空絕熱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業內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成為全球真空絕熱材料應用領域,尤其是全球冰箱、冷櫃等家電領域的新型絕熱材料知名供應商。
❻ 第二批6家科創板做市商名單出爐,分別為哪些有你的股票嗎
新聞記者全新獲知,中國證監會審批了第二批證券公司科創板做市商資質,共6家,各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浙商證券。加上9月份審批的第一批8家,目前為止,得到科創板做市商資質證券公司一共有14家。好幾家組織覺得,科創板股票引入做市規章制度,能夠達到投資人,上市企業和券商的「三贏」,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戰略地位重要。
「科創板做市體製做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探尋,以自主創新為指引的科創板銷售市場再一次站到了改革創新的前沿,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創新『實驗田』功效,適度發布科創板做市體制將成為金融市場交易方式創新性的一次強有力試著,有助於推動各市場持續發展,為日後繼續在創業板甚至中小企業板營銷推廣吸取經驗。」國泰君安表明,科創板做市業務流程有益於改進科創板投資者構造、激發市場活力、提高交易效率、提升銷售市場可靠性、提高科創板配備使用價值,與此同時,整體實力坐落於行業前列的證劵公司,在公司治理結構標准、財務內控管理完善、經營穩定、抗風險強等情況下,對進行做市業務流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和實際意義。
浙商證券老總吳承根還認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混合的買賣規章制度,是中國股市買賣規章制度的一大自主創新。做市商的引入不但能夠提高個股的流通性、減少股價的不確定性,還給其他版塊引入做市商制度奠定基礎。
「科創板引入做市商體制是中國注冊制改革有序推進的重要階段之一,能夠達到投資人、上市企業和券商的『三贏』,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戰略地位重要。」招商證券衍化投資部執行總裁唐勝橋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