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過湘江是哪個城市
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位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城西南約2公里,主碑建在海拔248.6米高的獅子山頂,於1996年1月,經聶榮臻元帥提議,國務院批准建立。
這個地方在湘江戰役最南的渡口界首渡口以南約15公里,距戰役最南的戰斗發生地點光華鋪約10公里,在我個人看來,紅軍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是建在一個本不適合的地方。湘江戰役的4個主要渡口及3個主要戰場都比這個地方好。
1:大坪 紅軍首先突破的渡口,位於全州縣鳳凰鄉大坪村委。1934年11月27日晨,紅一軍團二師從這里渡江,搶占界首渡口。
2:屏山渡 距戰場最近的渡口。距北線腳山鋪阻擊戰主戰場約5公里,距全州縣城約15公里。1934年11月30日凌晨紅一軍團一師從此渡江前往腳山鋪。
3:界首渡口 中央縱隊渡河地點。
4:鳳凰渡口(鳳凰嘴)。8,9軍團及5軍團13師渡河點。因為遭敵飛機轟炸,又被尾追的桂系截斷渡河點,是湘江戰役紅軍損失最為慘重的地點。紅軍詩人陳靖在他的《湘水黔山》中寫的「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魚。河底遍屍體」就是描寫當時的情況。
5:腳山鋪。北線阻擊戰主戰場,位於桂(林)—黃(沙河)公路全州縣城南13公里處,一軍團的防禦陣地。湘江戰役最激烈的戰斗發生在這里。一軍團部被湘軍偷襲,林,聶差點被俘。
6:新圩。灌陽縣境內,距湘江渡口約60公里,紅軍斷後阻擊陣地。紅2軍團5師11月28日,29日在此阻擊桂軍追擊。
7:光華鋪。興安縣城北約10公里。湘江戰役南線主阻擊陣地,紅3軍團4師在此設防阻擊桂軍,3軍團在此傷亡400餘人。
上世紀90年代,興,全,灌三縣為設立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碑的爭奪幾乎打破破腦袋,提出多個建碑地點,後來出於旅遊資源開發的考慮,特別是樂滿地等大型旅遊項目正在建設,紀念碑選址確定在最不可能的興安縣城南的獅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