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新視覺理論

新視覺理論

發布時間:2024-04-28 05:58:23

『壹』 新媒體指的是哪些

新媒體是相對於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的媒體形態,同時,它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基於移動互聯網,面向客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

『貳』 翻譯目的論與功能翻譯理論區別

功能翻譯論和翻譯目的論的區別:

1、功能翻譯論翻譯出來的譯本是有一定功能的;翻譯目的論根據翻譯目的來確定譯文。譯文的翻譯策略、語言風格等,需要根據目的來確定。

2、功能翻譯論譯本與原文本應保持一定的聯系,而保持什麼樣的聯系則是由希望或要求譯本實現的功能(即翻譯的目的)所決定的;翻譯目的論譯文必須能做到邏輯自洽。不論原文是否邏輯自洽,譯文必須能做到這一點。

3、功能翻譯論翻譯必須化解客觀存在的語言和文化的障礙。翻譯目的論譯文不能脫離原文。雖然譯者有權利修改原文,但這種修改不能脫離原文,必須以原文為基礎,不能靠憑空想像,胡亂修改和添加。

(2)新視覺理論擴展閱讀:

20世紀70年代,功能派翻譯理論興起於德國。其發展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凱瑟琳娜·萊斯首次把功能范疇引入翻譯批評,將語言功能,語篇類型和翻譯策略相聯系,發展了以源文與譯文功能關系為基礎的翻譯批評模式,從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論思想的雛形。

萊斯認為理想的翻譯應該是綜合性交際翻譯,即在概念性內容,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方面都與原文對等,但在實踐中應該優先考慮的是譯本的功能特徵。

第二階段:漢斯·弗米爾(Vermeer)提出了目的論,將翻譯研究從原文中心論的束縛中擺脫出來。該理論認為翻譯是以原文為基礎的有目的和有結果的行為,這一行為必須經過協商來完成,翻譯必須遵循一系列法則,其中目的法則居於首位。也就是說,譯文取決於翻譯的目的。

費米爾認為,翻譯中的最高法則應該是「目的法則」。也就是說,翻譯的目的不同,翻譯時所採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換言之,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的策略和方法。對於中西翻譯史上的歸化、異化之爭,乃至近二三十年譯界廣泛討論的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目的論」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釋。翻譯中到底是採取歸化還是異化,都取決於翻譯的目的。

第三階段:賈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鑒交際和行為理論,提出翻譯行為理論,進一步發展了功能派翻譯理論該理論將翻譯視作受目的驅使的,以翻譯結果為導向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該理論和目的論有頗多共同之處,弗米爾後來也將二者融合。

第四階段:克里斯汀娜·諾德全面總結和完善功能派理論。克里斯汀娜·諾德首次用英語系統闡述了翻譯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慮的內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礎上制定切合翻譯目的的翻譯策略。克里斯汀娜·諾德對功能派各學說進行了梳理,並且提出譯者應該遵循「功能加忠誠」的指導原則,從而完善了該理論。

閱讀全文

與新視覺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