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四家互聯網險企三虧一盈,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公司公告信息披露,2019年上半年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及易安財險四家互聯網險企僅眾安在線一家實現盈利,其餘均有不同程度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經營主體應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而通過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互聯網保費收入負增長,行業發展陷入瓶頸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在2012-2015年的4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互
聯網保險滲透率於2015年達到了9.2%。然而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
下滑,到了2018年滲透率僅有5%,糾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但從長
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2012-2018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及滲透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半年只有眾安在線年實現盈利
近日,眾安在線公告稱,根據其對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的公司資料,預期公司2019年上半年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合並凈利潤,而2018年同期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凈虧損約6.56億元。
眾安在線表示,公司轉虧為盈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司追求有質量的增長,2019年上半年在實現總保費穩健增長的同時,綜合成本率進一步改善,從而承保虧損收窄;二是受益於國內A股市場的良好表現,投資收益增加。
2019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26億元,同期出現2.50億元凈虧損;安心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9.05億元,凈利潤虧損約1300萬元;易安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7.81億元,約虧損9702萬元。
互聯網保險機構出現連續虧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這幾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整體規模有限,規模不太大的中小型公司通常會面臨固定成本難以有效分攤的困境,因此虧損很正常,需要隨著業務規模逐漸擴大來分攤成本,擺脫虧損的狀況。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保險公司普遍成立時間較晚以及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依託於互聯網發展業務,對於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持續投入很多,且短期內很難轉化為收益。
C2B或成破局關鍵
「短期看,目前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是賠本賺吆喝,但從中小企業成長的規律看,短期虧損問題不大,但未來互聯網保險公司也需要去積極探索適用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朱俊生坦言。
據度小滿金融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國民投資理財情緒報告》顯示,在創新和科技賦能下,作為保險情緒指數子類之一的互聯網保險關注度上升勢頭明顯。互聯網保險是今年1-6月份以來唯一一個關注度逐月上升的投資理財品細分情緒指數。分析人士稱,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互聯網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以及低門檻、體驗式創新險種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開始轉向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投保。
多位保險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應該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來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表示,把客戶的需求作為所有經營合作的起點,通過反向定製(C2B)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從供給側讓互聯網保險產品更加精準地觸達需求。不過,定製不是讓客戶自由發散地去定製。保險產品非常復雜,客戶並不專業,所以,既要鼓勵定製,給客戶提供定製的工具、平台,也要作合理引導。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㈡ 2019互聯網保險現狀分析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據前瞻版《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權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共有117家保險機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實現簽單保費2347.97億元。另外,2016年新增互聯網保險保單61.65億件,佔全部新增保單件數的64.59%。
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與互聯網的日益成熟以及消費者習慣的轉變是分不開的。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3125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53.2%。相較2015年的68826萬人,普及率增長了2.9%。當前,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滲透率依舊不高,許多行業痛點依舊沒有得到改變,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㈢ 2019年互聯網保險總結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據前瞻《中國互聯網保回險行業商業答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共有117家保險機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實現簽單保費2347.97億元。另外,2016年新增互聯網保險保單61.65億件,佔全部新增保單件數的64.59%。
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與互聯網的日益成熟以及消費者習慣的轉變是分不開的。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3125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53.2%。相較2015年的68826萬人,普及率增長了2.9%。當前,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滲透率依舊不高,許多行業痛點依舊沒有得到改變,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㈣ 互聯網保險業務發展及其合規問題探析
與此同時,意見稿還引導保險公司在內控管理中做好經營環節、人員職責和業務數據等有效銜接,提高保險消費者享有的服務水平。
不難發現,意見稿在規范互聯網保險業務規則的同時也旨在引導新型業態健康合規成長:通過鼓勵保險與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相融合,建立健全適應互聯網保險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將統領互聯網保險監管領域邁上新台階。
㈤ 互聯網保險為何如此熱門
一、互聯網保險基本定義
互聯網保險是指保險行業借著移動互聯網平台來開展保險業務的新的保險開發方式。
移動互聯網趨勢下,用戶使用移動終端的時間越來越多,由此可以衍生出更多針對移動終端的創新產品,同時用戶將在移動端創造更多內容;保險行業正是藉助這一點,依託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平台,秉承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的潮流趨勢,在展業、管理、售後各方面利用移動互聯網不斷進行創新的應用。
二、互聯網保險發展如火如荼
1、傳統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營銷渠道將成為必然選擇。互聯網保險在銷售簡易類壽險和財產保險時,在整體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險企已開展互聯網業務的佔比超過七成,開展互聯網業務會成為必然選擇。
2、場景保險將成為重要發展方向。螞蟻金服等通過場景保險成功將保險產品由低頻率的項目逐漸轉向高頻率,現階段眾多保險公司也將產品嵌入消費者生活場景之中,這一類產品思路也將會成為未來互聯網保險的重要發展方向。小型互聯網保險初創企業將深挖保險產業鏈環節。保險初創企業已經分布在保險產業鏈的各端。
今年6月中旬發布的《2016互聯網保險消費行為分析報告》指出,互聯網保險已經分化為平台保險和場景保險兩種。由於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滿足海量用戶的碎片化需求,場景保險被認為已經成為互聯網保險主流。
以重疾險為例,縱觀市場上熱銷的幾款互聯網重疾產品,均融合了低價、透明、靈活、簡便、可定製等元素。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互聯網保險市場中,定製產品必將成為趨勢,為多個場景定製,並在其中進行創新。「那些精準把握客戶需求的互聯網保險產品,一定是最受歡迎的。」
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保險在我國的發展逐漸與國際接軌,在摸索中不斷前進。據瑞士再保險發布數據,2016年全球保險保費總額將達到4.73萬億美元,全球保費實際增速為4.07%。2016年,中國的保險市場增長勢頭強勁,保監會官網顯示,2016年,保險全行業共實現3.10萬億元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7.50%。其中共有117家保險機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實現2347.97億元的簽單保費,新增61.65億件互聯網保險業務保單,佔全部新增保單件數的64.59%。近年來,資本十分青睞互聯網保險企業,該領域的創業熱情異常高漲。據統計,2016年全球互聯網保險行業平均每個季度有48件融資事項發生,最大的一筆融資是2月份Oscar健康保險公司高達4億美元的C輪融資。近幾年來,全球資本共向互聯網保險創業企業投入了約17億美元的資金。(1)
人工智慧方面,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使用聊天機器人和虛擬代理人在承保和理賠領域進行探索,例如去年雙十一期間,眾安保險旗下的眾安科技子公司推出了智能客服機器人,在尊享e生應用上發揮了巨大功效,不僅實現365*24全天候一對一的服務,還承擔了大量繁瑣重復的咨詢和銷售工作。這是眾安科技智能客服、智能顧問等基於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能力的雙十一首秀。
醫療健康方面,醫療保險與醫療健康服務結合發展。據據KPMG與CB Insights發布的報告,在2016年全球獲風險投資金額的前十大金融科技公司中,有3家為互聯網保險公司,分別為Oscar Health、Clover Health、Bright Health,這3家公司均為專營健康險的醫療保險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可穿戴設備等方式採集用戶數據,運用大數據分析用戶健康數據,提前干預用戶健康,預防疾病發生,減少用戶醫療成本支出。公司通過使用互聯網技術改善醫療消費者和醫療提供者的聯系,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大數據運用方面,數據是保險業的基礎,保險精算實際就是通過大數據計算得出保險產品定價的過程。大數據的高效運用在保險行業里扮演著重要角色。2016年,全球保險行業在產業鏈各個環節中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來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例如典型的UBI車險產品結合數據分析,實現差異化定價;GNS Healthcare累計用戶患病概率,通過概率精算改善保單的設計;Bought By Many通過社交平台數據定位潛在可能用戶;Shift Technology通過SaaS系統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來改善保險索賠欺詐檢測。
引用資料
2016全球互聯網保險:17億美金撬動5萬億市場.鳳凰財經
㈥ 說下對互聯網保險的看法吧
直播是形式,產品是內核。雖然銷售的形式變成了直播,但消費者對於保險產品的需求卻不會輕易改變。一方面,保險機構應加強直播保險產品管理,不得違反社會公德、保險基本原理及相關監管規定;另一方面,保險機構也需一如既往地對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等業務環節嚴格管理,為直播售出的保險產品提供不次於其他銷售渠道的客戶服務。
直播為賣貨,帶貨方長遠。賣貨致力於短期出售保險產品,帶貨則旨在發揮主播對於保險產品的長期帶動作用。因此保險機構應不僅僅在單場直播中「以保費論英雄」,還應持續優化場景聚焦、商品展示、咨詢答復、主播導購、銷售實現全流程,充分發揮直播中的情感、價值和品質效用,打造「引流→激活→留存→變現→裂變」的營銷閉環。
直播正加速成為新的商業基礎設施,也將迎來自身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近期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通知,要求由該會下屬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路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准。隨著技術賦能以及監管加碼,直播或將為保險行業開啟嶄新而寬廣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