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失業率現在和中國相比是什麼一個情況啊
靠保險不太靠譜啊
失業找不到合適工作就先找個養活自己的啊
來這里看看 小投入的話 每月幾千還是可以的了
等辦理好其他事項再開始新生活
⑵ 美國失業率創50年新低,為什麼很多美國人還是不滿意,這其中有什麼原因
美國是個民主的國家,他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都很高吧。
⑶ 美國行業失業數據,什麼行業失業的人最多,什麼行業就業率最高,怎麼看呢
在美國計算機專業,也曾經很熱門。尤其是在美國的中國人不少改行做計算機的,也不管自己是什麼背景,畢業後卻碰上網路泡沫時代,不得不再次改行。還有不少去學會計的,的確曾經很熱門,但經濟危機一來,很多人都失業。所以選專業不能只奔著聽起來漂亮的所謂熱門專業,也不能只想著走捷徑,選些容易的專業,「不費力」卻「討好」無論在哪個國家都不太行得通。
美國勞工部發布《11月份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失業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看似是個好兆頭,但是在美國對情況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個數字被降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有不少人都對重新找到工作失去了信心,很多人放棄了找工作。在美國有關部門的統計方法中,沒有「積極」求職行為的人,將會被統計部門從勞動力人口中剔除。同時也從失業人口中剔除。
那麼哪些職業的人更容易失業呢?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的資料顯示醫療照顧業是唯一增加就業率的行業,而從建築師、木匠到飛行員,以及被視為金飯碗的銀行員工,都蒙受重創。
以下是美國勞工統計局統計受創最深的九大行業,以及對該行業的前景預測:
第一、建築師:失業率高達17.8%,前三季失業人口為18萬9000人,顯然建築業過去的蕭條已反映在建築師的就業人口上。不過,在BLS至2018年的就業預測中,建築師的就業率可望成長約10%。
第二、木匠:木匠從學徒至主持專案的大師,可區分為許多層級,不幸的是去年所有層級都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將近27萬個木匠工作流失,但木匠未來前景看好,至2018年的就業率將增加多達13%。
第三、產品檢查員和組裝工人:製造業在近十年隨著許多工廠遷往海外勞工廉價市場,在美國所剩工作機會已大幅縮減,而去年經濟衰退讓製造業裁員更為嚴重。產品檢查員和組裝工人的失業率接近16%,預測至2018年就業率將持續下滑。
第四、飛行員:前三季飛行員和機師的工作減少30.4%;預測未來主要航空公司仍將面臨嚴峻的的挑戰。
第五、電腦軟體工程師:電腦軟體工程師持續受到軟體設計工作外包海外的沖擊,該行業就業機會前三季減少10%,就業人口已下滑至97萬人。
第六、機械工程師:該行就業機會在今年前九個月減少18%,就業人口已從去年同期的30多萬人,下滑至24萬7000人。
第七、建築工人:鑒於房市不振,第一線的建築工人今年遭受的沖擊也最大。今年就業機會減少14%,就業人口至少流失24萬人,但預測至2018年就業率將成長20%。
第八、銀行行員:截至第三季,銀行行員的就業機會已減少12%,預測至2018年就業機會僅成長6%。
第九、財務、會計和稽核辦事員:這些行業在今年截至第三季已裁掉18萬5000個工作,但預測至2018年將增加27萬9400個就業機會。
⑷ 美國 失業率是怎麼統計的 東方財富
美國和復其他西方國家的制正常統計方法是這樣的,由於農業單位很難統計是否失業或者充分就業,一般是統計非農單位的失業率。分子取由調查樣本推算出的全美非農單位失業人口總數,分母取美國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人(排出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士,比如殘疾人,排出不需要勞動的,比如退休的,上學的等等),有時候還會折算部分隱性失業人口,比如大學教授失業臨時去看門就是隱性失業,這樣統計出來的失業率是比較能反映實際情況的。不像我們國家,分子上的失業人數不包括占總人絕對多數的農村戶口,失業了不去登記的不算失業,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也不算失業,而算待業或者暫不就業,諸如此類的卑鄙伎倆等等,分子卻要取13億總人口,統計出來的失業率遠遠低於實際情況。
⑸ 美國現在的失業率是多少
美國勞工部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失業率仍停在9.7%的高位。奧巴馬將美國經濟好轉歸功於去年開始實施的經濟刺激計劃,他同時指出,美國政府全力提倡的能源政策也有助於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
⑹ 根據美國失業率圖進行詳細分析。(已給圖)
美國勞工部5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0月減少19萬個非農業領域工作崗位,失業率升至10.2%,為1983年4月以來最高。經濟分析師認為,盡管美國經濟顯現復甦勢頭,但企業在增加雇員方面仍持謹慎態度,失業率可能繼續上升。超預期美國勞工部5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0月失業率突破兩位數,由上月的9.8%升至10.2%,遠超先前預計。經濟分析師早先預計,美國10月非農領域將減少17.5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上挪0.1個百分點,升至9.9%。勞工部發表報告表明,美國10月裁減19萬個非農業領域工作崗位,減幅環比有所下降,但失業率達到近26年來最高水平。美國眼下失業總人數達1570萬。如果把兼職工作的人群等劃入失業范圍,失業率將達17.5%,為1994年以來最高。報告顯示,建築業和製造業是裁減崗位最多的行業,10月分別裁減6.2萬個和6.1萬個工作崗位。此外,零售業、金融業和休閑業也持續裁人。截至10月,美國非農業領域連續22個月減少工作崗位,創下近70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紀錄,同時致使730萬美國人丟掉飯碗。面對持續疲軟的就業數據,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5日講話說,10月失業率是一個「令人清醒的數字」,凸顯美國面臨的經濟挑戰。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當天也回應說,最新公布的失業率雖不在意料之外,但也令人失望,「這提醒我們許多工作亟待展開」。恐再升經濟分析師認為,雖然美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經濟回暖不會對提升就業率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失業率恐將繼續上升。一些分析師預計,明年失業率有可能升至10.5%。美國經濟第三季度按年率計算增長3.5%,結束連續4個季度下滑態勢。但良好經濟指數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大量工作崗位。盡管經濟反彈,多數企業對經濟前景仍然擔憂,在增加雇員方面仍持謹慎態度。投資公司Miller Tabak經濟分析師丹·格林豪斯稱眼下局面為「沒有就業機會的經濟復甦」。他說:「只有經濟增速迅猛,失業率下降才有可能。」格林豪斯介紹,1983年,危機過後,經濟增長速度將近8%,當年失業率由此被拉下2.5個百分點。美聯社分析,由於消費委頓和信貸緊縮,美國經濟不可能再現高速增長,而根據許多分析師的預測,隨著美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影響漸弱,美國經濟增速明年年初將放緩。有亮點雖然勞工部報告顯示了眾多「暗淡數字」,但也存在個別亮點。例如,相比大多行業的裁員浪潮,服務行業增加1.8萬名員工,醫療企業增雇2.9萬人,臨時工作崗位也增加了將近3.4萬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說,臨時工作崗位增多是一個積極信號,表明企業即將增加雇員。因為企業在僱傭正式員工前,通常先招聘臨時工。為幫助失業者度過難關,美國國會5日通過一項新法案,打算延長即將到期的失業救濟。奧巴馬預計將很快批准這一法案。根據新法案,大約200萬領取失業救濟的美國人將在原法案年底到期後繼續獲得14周救濟,如所在州失業率超過8.5%,這些人還可再領取6周救濟
⑺ 美國失業率數據是什麼
是美國就業報告中的另外一個項目,是指一定時期內,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
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的八點半
公布數據。
⑻ 對2008年美國失業率上升分析
是美國次級債引發金融危機,造成金融業、地產業倒閉,然而又轉到經濟危機,大批實體企業倒閉,必然造成失業人員增加。
現在美國企業貸款又無法歸還,因此美國金融危機還在蔓延,沒有2-3年時間很難轉變。
⑼ 分析1928-1937年美國失業率有何變化
因為從新航路開辟之後,歐洲成為世界政治活動的中心,主導世界的政治因素主版要集中權在歐洲,比如強大的英、法、德、俄、意、奧,在16世紀到20世紀這段時間里,歐洲主導著世界。雖然美國的崛起和亞洲的覺醒逐漸削弱歐洲的主導作用,但美國只是西歐的延伸,而亞洲還遠達不到主導的程度。同時由於這段時間內,西方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利益上的沖突,所以為了爭奪更多的利益,他們發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結束標志著暫時的平衡,但是卻留下了隱患,分贓不均又造成新的矛盾,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脆弱的可憐。但是人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對和平的前景非常看好,綏靖政策隨之產生,德國的再度崛起帶來了新戰爭的爆發。經濟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經濟危機使得各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與英法美的改革,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二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⑽ 美國歷年的失業率
1.美國失業率來此波最低點為2007年自3月的4.4%,2008年2月為4.8%,此顯示,美國此波景氣收縮尚未真正對就業市場產生嚴重沖擊。
2.前波景氣收縮期,2003年6月失業率最高來到6.3%,已足以讓美股慘跌。由此觀之,若美國經濟景氣持續進入衰退階段,可以預見,美國就業市場可能持續惡化,失業率可能進一步提高;而若非如此,則目前不到5.0%的失業率,對美國經濟的下滑風險,仍不是傷筋敗骨情況,黑夜過後,終將有黎明再來。
3.美國在兩次石油危機引起的經濟景氣衰退期,1975年5月及1982年11月各達9.0%及10.8%。對照現在的4.8%失業率水準,就危言聳聽說美國經濟將會有大災難將至,恐怕將是言過其實了。
4.景氣波動如四季更迭,但每次成因不盡相同。冬寒暗夜、寒氣颼颼難免讓人心生畏懼,但請謹記,熬過冬天,當初春陽光劃破冬雪後,大地仍將遍地回春。不必為眼前而悲觀喪氣,對美國市場而言,2008年將是危機,但也將充滿轉機! 朗讀顯示對應的拉丁字元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