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大校是出了名的毒奶體質,經過他反向毒奶的宣揚,余霜是不是會更有機會獲獎
我覺得經過管大校毒奶以後,余霜肯定更有機會獲獎!我以前也相信科學,但是當我遇到了管大校以後,LPL的毒奶大師管澤元,我開始相信管大校毒奶的玄學了 。
管大校看到了自己的女朋友余霜入圍了最佳電競解說這個獎項,其實管澤元是一定要「支持」一下的,他在微博發道:「前一年的荒野大鏢客2都沒拿獎,今年你一定也拿不到了,但是希望兄弟們還是要幫我們投投票啊,萬一呢!」。這段毒奶真的是讓人忍俊不禁了,可以看出管大校要發揮自己毒奶的功力,反向毒奶余霜,讓余霜能順利獲得這一個獎項,真可謂用心良苦了!
❷ 請大家不要相信毒奶,預測什麼的了,玄學不靠
玄學,沒有什麼靠譜不靠譜的。首先你要了解他的歷史文化以及起源,你這叫盲目迷信
❸ 這女人的是三無產品,騙了多少寶媽!把臉都用爛了,希望寶媽們別上當
我們常常都會聽到身邊有孩子的人抱怨帶孩子太累了,寶寶淘氣不聽話,要很多人一起照顧孩子才能忙得過來。可是,為什麼外國人卻可以一個人帶孩子呢?
中國人帶孩子為什麼累
長輩很少給小孩使用尿不濕,導致消耗大量時間在小孩排泄問題上,國外尿不濕基本普及。
長輩從來不買現成的嬰兒食品,認為不健康,小孩的飯從買菜到做飯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
整個社會支持度不夠,一旦帶小孩出門,各種不便,基本上要兩人陪同才行。在日本,據我觀察,很多公共設施都考慮到了嬰兒的需要,比如廁所,比如有自動販賣的尿不濕應急,比如有各種無障礙設施,方便嬰兒車。
國內獨生子女一代,從小到現在都嬌慣,導致做家務的能力非常差。
下面,就來看看美國人帶孩子的妙招吧。
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妙招
(1)如何讓小寶寶不哭: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GU醫生反復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鍾,不要抱讓她哭,准備等10分鍾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鍾,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鍾,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2)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3)如何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里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4)趴著睡養美女: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5)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6)拒絕抗生素!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鏈的保鮮袋裝冰塊,用干凈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鍾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葯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周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7)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准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臟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醫生交代:寶寶洗澡盡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發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盡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8)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盡管GU醫生用筆畫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么多了。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醫生們將孩子脫光,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準穿衣服只穿尿布。醫生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准奶頭,如何保護奶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料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數據證明,我有奶。
(9)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醫生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10)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還是急診,兒科的男醫生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么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葯,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醫生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11)你會換尿布嗎?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干凈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開尿布,擦乾凈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么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12)你會拍嗝嗎?姿勢一,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姿勢二: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喂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13)早點吃五穀雜糧: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GU醫生說,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14)別破壞寶寶的專注力: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注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鍾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注的環境吧。
(15)慢慢走路,小聲說話: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小區的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16)只要沒有生命危險,鼓勵寶寶試試看,摸摸看:中國父母禮節有餘,膽子太小。"別動,危險,站起來地上臟,別摸,會刺到。。。。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美國父母最常說的卻是"Tryit!"試試看,摸摸看。鼓勵寶寶,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嘗試和認識世界。大不了衣服弄臟,地上滾來滾去的寶寶時光很短,飯粒菜湯翻了一地,大不了掃一下他們會早學會吃飯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進鞋子難受難清潔。總之有很多阻礙孩子快樂的條條框框,促使我們的小天使們越來越快地變成成人,變成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快樂第一重要,衣服臟了不重要,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17)一天只能批評兩次!父母也不可以隨便批評寶寶,一天只能批評兩次,兩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額吧。美國老師這么慎重交代的。於是,寶寶外婆說:"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夠,2次的話我10分鍾就用完了,這太難了。我大笑。在嬰兒的時期,批評有用嗎?拉個便便也被阿姨批評"寶寶又干壞事了"我會反問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嗎?
以上內容就是網上熱議的臭名昭著的《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
--------------------------------------------------------
心理醫生全面揭示「哭聲免疫法」的真相
真相:南加州著名的兒科醫生JANE GU,其實是個華人,在美國網路可以搜索到,且差評不斷。
二、哭聲免疫法在西方的起源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這是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的名言。現在國內網上瘋傳的哭聲免疫訓練法、延遲滿足訓練法,嬰兒獨立完整睡眠訓練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此。行為主義者的理想國就是一個徹底程序化了、光禿禿的,沒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聖的精神存在,而是機器,環境怎麼塑造和訓練,就輸出什麼樣的結果。
我們來看看大師本人的家庭被訓練得如何。1928年約翰·華生出版了《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在這部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 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華生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這種風格的教養實踐中長大的。他的兒子們對華生的描述是這樣的 :「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約翰·華生在學術圈名聲大噪之時,他痛苦的大兒子雷納卻背叛了行為主義而學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許是童年匱乏情感的創傷太嚴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納。雷納曾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其前妻的二個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兒多次自殺,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倡導並踐行「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的華生家族,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華生的外孫女Mariette記憶中,媽媽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Mariette自己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
悲劇的種子其實早在華生童年已經種下。華生的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暴力行為而兩次被捕。童年對愛的絕望,讓 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如今,在歐美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會得到助產士和醫生的「親密育兒」的建議。親密育兒,按需喂養,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最基本的共識。
三、哭聲免疫法的真實案例
2,我微博的網友評論;「我哥在加拿大,鄰居是倆高知,信哭聲免疫法帶孩子,出生後單獨睡房間,苦得死去活來也不去管。孩子6歲還不說話,現在孩子10歲,從很小就被診斷為自閉症。」
3,網友私信告訴我曾使用哭聲免疫法冷酷訓練孩子,現在孩子被診斷自閉症。
4,一名愛護子女、堅持喂哺母乳的好媽媽,疑為盡快教懂3個月大兒子「一覺睡到天光」,昨凌晨縱聽到愛兒哭喊亦忍心不予理會,豈料及後男嬰俯趴在床窒息死亡。
以上個案,哭聲免疫法的擁護者可能大呼冤枉,辯解哭聲免疫法不是說一直不抱,而是不能一哭就抱,要逐步延長反應時間。經常聽到嬰兒哭鬧卻不及時反應的媽媽,可見已喪失很多母性本能,再加上「科學理論」支持,更相信自己的不及時回應是對的。在這些可怕觀念的毒害下,媽媽對嬰兒越發冷漠,堅信嬰兒在用哭泣威脅自己,那心情不佳的時候,放任嬰兒哭泣怎可避免?
即使嚴格按照第一次延遲5分鍾,後面逐步加長的原則訓練,對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礎也是摧毀性打擊。
四 從專業心理學角度解讀親密育兒
嬰兒出生後處在和母親一體的感覺中,也許母親只是掐著表延遲了5分鍾回應哭泣的嬰兒,嬰兒的整個世界已經開始崩塌,承受地獄般的煎熬。
孩子在出生大概頭2個月里處在「正常自閉期」,這個期間孩子對外界反應很少,基本就是吃和睡。因為這時候在孩子的感覺里,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就像還在子宮里一樣,尚不存在「外在的媽媽」。母親的積極關注和陪伴,維持了孩子的這種「全能自戀」,既世界與我一體,呼奶喚抱,無所不能。
在「以嬰兒為中心」的母嬰關系裡,嬰兒自主地微笑,激盪起母親的喜悅,也發自內心地對嬰兒微笑;嬰兒夜半啼哭,母親哪怕在另一個房間也會同時醒來沖過去撫慰嬰兒。母親以嬰兒的感受為中心,與嬰兒共振,給予積極的回應與關注。這樣長大的孩子,會成為心理學所說「自我實現」的人,他們會發自靈魂深處對生命充滿熱情和創造力,於人友善,同時會堅定的捍衛自己。用印度瑜伽的說法,「心輪」較敞開的人自然有這種呼應能力。如果媽媽自身也得到愛比較少,更偏重頭腦,心的感應能力偏弱,尤其是頭腦還被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佔據時,更容易遵循教條而不是心靈。
孩子的全能自戀較充分滿足後,心智自然向前發展,逐漸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開,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關注別人,愛向內灌注滿了自然會流向外界,這就是所謂的「主體客體分化」,完成這種分化後,嬰兒對世界有一個最基本的信任,將來不會在遇到挫折時就想要毀滅一切。
哭免等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破壞孩子的全能自戀感,孩子吃驚地發現「這個世界居然不如我所願,我哭的時候TMD的居然不及時回應我!」可能母親只是掐著表延遲了5分鍾,在尚未形成邏輯性空間思維能力的小嬰兒感覺里,整個世界開始破碎,地獄般的煎熬似乎永無盡頭。
一些網友的微博回復:
「小時候常被可怕的夢魘纏繞,夢境怪誕沒有內容,多是一些諸如不斷旋轉的無底洞或者象蛇一樣盤旋的奇怪線條。我總在恐懼中哭著醒來,卻發現自己一個人躺在沙發床上,哭了半天卻還是沒有人理睬。父母從未真正意義上陪伴過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長大後總感覺缺乏安全感以及與父母親情連接斷裂障礙的因素之一。「
「以前寶寶哭,我有時候,是偶爾,不是經常,會故意不理,聽她哭我會覺得隱隱開心。後來我明白,原來是我小時候經常被漠視,曾經被放在村子的路上哭了一天沒人理。懂了這個後,我再也不會漠視寶寶哭了,也不會覺得高興了。」
在得不到回應的煎熬中,嬰兒會累積巨大的恐懼和憤怒。到了兒童期,可能一些非常小的挫折,就會讓孩子無理取鬧大爆發,對父母拳打腳踢,瘋子一樣不可理喻;有時候面對一點危險都沒有的事物,卻驚恐發作,害怕得恨不得躲進子宮里。完全不像正常兒童,面對新鮮事物,可能有點害怕,但還是滿懷好奇去探索。
我在新浪微博上批判了哭聲免疫法之後,網友們的評論,讓我再次震驚這種方法的危害是多麼廣。很多媽媽反饋,在使用了哭聲免疫法後,寶寶臉上的快樂越來越少,不愛笑也不愛看人,寧願自己玩,果然「乖」了很多。
如果媽媽渴望一個安安靜靜的「乖嬰兒」,只有吃喝拉撒的需要,此外任何「無理取鬧」都不願理睬甚至打擊,孩子只能主動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僅剩一點維持活著,不再對這個世界發出吶喊,成為一具悲哀的行屍走肉。
特別宅的人,很可能是因為曾經的欲求不被看到,從而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再無法和人產生交集和共振,成為一個不惹麻煩,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人群中如同孤島,這是好深好深的終極悲哀。
五 夜哭,因為孩子需要你
有些嬰兒經常會在夜半啼哭,於是一些「專家」又跑出來指點,說夜奶頻繁會導致嬰兒睡眠不足,影響大腦發育,要戒夜奶。相信這些說法的媽媽,如果你自己夜裡餓了,或是做噩夢驚醒,是希望老公不搭理你呢,還是給你熱點牛奶,來個溫情的擁抱?
嬰兒和成年人不同,尚未建立「客體穩定性」。就是說,一個東西,看見的時候就是存在的,看不見就不存在了。我家貓就是這樣,乒乓球如果滾進沙發底,小貓咪不會去找,大貓咪知道乒乓球雖然看不見但還是存在,會去沙發底尋找。這就是為什麼,嬰兒喜歡玩「藏貓貓」游戲,大人用手把臉蓋上,再打開手露出臉,嬰兒會很驚喜的笑,因為剛才你明明不存在,怎麼又出現,然後又消失,又出現,太神奇啦。大一些的孩子,已經建立了客體穩定性,這個游戲就不再逗笑。
有時候媽媽僅僅去上了個廁所,嬰兒也會大哭,因為真的以為媽媽消失了。嬰兒需要經常透過媽媽的撫慰,確認自己和媽媽的存在。就像鏡子一樣,嬰兒透過媽媽溫情的容顏,映照出自己,感受到自己。有些「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記不住自己和別人臉部的細節,因為他們曾經很少得到媽媽深情的注視,即使看到媽媽,也常是空洞無物的眼神。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如同噩夢一般,很像嬰兒的思維過程。嬰兒的世界充滿幻想,沒有邏輯,既有美好創意的一面,也有如《生化危機》一般的破碎和噩夢,佛洛依德稱之為「初級思維過程」。這個過程,通過父母的撫慰,逐漸人性化,邏輯化,同時成為天馬行空般創造力的來源。
孩子莫名其妙的夜哭,焦躁,驚恐,很可能是感受不到母親的存在,陷入混亂的初級思維過程,無法將現實和幻想區別開來。這個我自己深有體會,《生化危機》里的小女孩還有超級武器型媽媽,而我的夢里只有僵屍怪獸和死亡。如果這個時候還要訓練孩子「獨立堅強」"完整睡眠」,就是將他推進無底的地獄。不知道那些為孩子腦神經發育著想的專家,這時候是要保護孩子發育什麼呢,發育被迫害妄想的神經迴路?
摘錄一些網友的觀察體驗:
「還記得我給兒子斷奶的時候,平時從沒看過孩子的奶奶和姥姥都跑來強行讓我和兒子隔離,才7個多月的兒子突然看不到媽媽,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似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我記得那天下大雨,從外面趕回家的時候自己也哭成淚人!一進家門,兒子看到我時那個眼神我永遠都忘不了」
「小月齡寶寶夜奶有著填飽肚子和滿足心理需求的雙重作用。大寶寶吃夜奶滿足心理需求居多!快三歲的小小米同學依然會在生病,遭遇挫折等等之後要求頻繁夜奶,之後明顯心情修復的十分不錯。「斷夜奶」只有傷害!」
「說到我心坎里了,瓜哥是個夜奶頻繁的孩子,我也經常被提醒或者教育說夜奶頻繁對孩子發育不好。對比我持置之不理的態度。我沒聽說過誰家孩子因為夜奶頻繁長大成了傻子,我只聽說過三歲定八十。我小時候就有對黑夜的恐懼,我想我的孩子也一樣,所以在他每一次夜醒的時候我都會把他摟在懷里,告訴他媽媽在。」
所以,孩子哭,很簡單,依母親的本能,去撫慰他。任何違背人類本能的育兒法,都會帶來人性的逆轉,當然,這也是心理醫生有飯吃的基礎。為了避免你的孩子將來花大量時間和金錢看心理醫生,盡情的親密育兒吧。無論他的"正面"行為,如微笑,還是"負面"行為,如哭鬧,都能得到及時而溫暖地回應,他會感覺自己的雙腳紮根大地,踏實而心安。他可以成為靈魂深處召喚他成為的人,世俗的價值體系可能會嘲笑他,最終,他的成就讓世人驚為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其實,他只是一個最正常的孩子,得到了本應得的愛。
孩子夜哭夜奶頻繁,確實會讓母親疲憊不堪。如果母嬰之間心的鏈接增加,孩子經常感受到母親的存在,可以減少夜哭的次數。若和孩子之間的鏈接不深,請不要責怪自己,因為你自己在嬰兒時期,也沒有經常被母親深情地「看見」。平時可以有意識的多去感受嬰兒,比如讓自己全身放鬆,觀察嬰兒的呼吸,同時也感受自己的呼吸,母嬰之間呼吸的節律,如協奏曲一般。這就是一種催眠練習,非常好的增加心與心的鏈接,讓人活在當下,存在感十足。當人體驗到當下的存在感,「頭腦的我」卻很容易焦慮恐慌,練著練著就想逃離當下,思緒飄走。如果有情緒升起,則繼續觀察這個情緒,不評判,不阻礙,不逃跑,讓情緒自由流動。這就是提升覺知力和平等心的「生活禪修」。嬰兒天然地活在當下,和萬物鏈接,藉助嬰兒的存在,覺知自己,事半功倍。請珍惜這個神奇的生命,深愛他,就是重新療愈自己「內在的嬰兒」,讓曾經受傷的自己和孩子共同長大,再一次面向心靈去生活。
後記:親子關系這個話題,真是幾萬字也寫不完,因為太多活生生的個案,揭示童年親子關系對孩子未來婚戀、事業人際關系等所有方面決定性的影響。這些影響,和我們通常以為的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父母從小訓練嬰幼兒獨立,將來孩子並不會獨立,反而會在成年後的某個時間退行成無能的嬰兒,給家庭和事業造成巨大損害。真正獨立自主的人,一定是童年對父母的依戀得到足夠滿足的孩子。
❹ 老婆被人下了空孕催乳劑,現在奶漲得很厲害,乳汁特別多,這應該如何解毒
實話告訴你,你老婆有問題。你先領你老婆上醫院做一下全面檢查,就會知道怎麼回事了。
❺ 劍三五毒毒奶pve新手小白
奶人如果是5人本的話 左邊不是顯示的隊友么 點他們的血條就可以選中他 然後用聖手織天 冰蠶牽絲這樣的單加技能奶他 群奶的話就用醉舞九天 要是覺得奶不起了 就用千蝶吐瑞 然後寶寶cd好了 就獻祭掉 再招一隻 可以用來回藍的 沒藍了就用仙王蠱鼎 回來 具體的需要多多練習 每個成功的奶媽腳下都是有很多屍體的!!!
通常團長不要求鳳凰蠱的時候這個奇穴不需要點 點祭禮就可以了 這樣你的下一個寶寶是沒有cd的
治療的技能是20尺 20尺可以找個目標看看大約多遠 基本全場都可以奶到
蝴蝶 起手的時候先招一條蛇 然後獻祭掉 換成蝴蝶 基本就是獻祭cd好了就掐掉他 然後再招一隻 獻祭掉之後會有3個瞬發的牽絲 應急治療用的
秘籍的話 牽絲 醉舞 聖手 千蝶 這些技能的加治療成效的 和減cd減讀條的 技能
女媧 獻祭這些減cd
再好的裝備可以慢慢的換 或者去包團什麼的 慢慢換
❻ 禪師接班科比的毒奶節目,你會看嗎
科比還在世的時候,ESPN為他開辟了一檔王牌節目——《Detail》(細節)。
科比作為這檔節目的主持人,每期都會和觀眾球迷探討現役球星的技術特點,並且科比也用自己的經驗向觀眾解釋分析,讓觀眾了解球星眼中的NBA,解釋了教練的戰術特點,說明這個球星的成功的原因,也給這位球星提供技術方面改進的建議。
但是好玩的是,這檔節目開播後,科比分析後的球員必定在後面的比賽中倒霉,不是表現糟糕就是直接被淘汰。其中就包括了德羅贊整個系列賽三分全部投丟,米切爾被火箭1:4淘汰出局,詹姆斯總決賽慘遭橫掃。
而不知道後面的主持人會不會重現科比的毒奶,重現科比的詛咒呢?
很多球迷表示,科比點誰誰就不佳,才是整個節目的精華。
《Detail》這檔節目,當初被球星又愛又恨:球星希望自己被點到,看到自己的技術缺點;但科比的一下毒奶讓自己狀態會不佳。
❼ 陰陽師中毒奶是什麼意思
毒奶就是自家奶媽被下了特殊的buff之後 在一回合內奶自家隊友就會減血 奶多少減多少才叫毒奶
❽ 求解釋:毒德大學,刀銳奶化
毒
德味
大師
學習了
焦內如刀割般銳利
焦外如奶油般化開..
是各種攝影器材論壇恭維的常用語句
❾ 《自由幻想手游》毒奶葯師怎麼增加戰力 毒
毒奶葯師的裝備屬性選擇:智慧,魔攻,破擋,命中。
毒奶葯師寶石選擇:
武器:海紋石
護肩:黑曜石
手套:鋼玉石
戒指:鋼玉石
手鐲:太陽石
帽子:海紋石
項鏈:黑曜石
衣服:鋼玉石
腰帶:黑曜石
鞋子:尖晶石
毒奶葯師寵物搭配:首推魔攻寵,其次物理血寵,物理攻寵。
魔法攻寵
必備技能:聰慧、破甲、血月擊
可選技能:鐵壁、祝福、毀滅、命運、久蜇雷、進擊
物理血寵
必備技能:聰慧、破甲、心念咒
可選技能:金剛、固元、進擊、神佑、祝福、血月擊、鐵壁、神仆、睚眥
物理攻寵
必備技能:聰慧、破甲、血月擊
可選技能:鐵壁、祝福、野蠻、命運、久蜇雷、進擊、神佑、百戰狂
有人說你要玩毒奶還不如玩術士呢,但是我想玩毒奶的葯師們一定是個強大的玩家,一般這樣的玩家都有一個特點,需要你輸出的時候,毒奶一點都不比術士差,關鍵時候還能給你奶上一口,所以只有最強的玩家,沒有最弱的職業。謝謝觀看,不喜勿噴。
❿ 毒奶色再戰S9!聽聽旭東老仙在騰訊視頻這回又點了誰
黃旭東作為電競圈內有名的毒奶,他的功力可不小。在之前就有過很多的事件表明了旭東老仙的法力確實很強,而S9開賽後,他也是第一時間進行了毒奶。從目前來看,他毒奶的三支隊伍FNC、JT、FPX都跪了。
三、FPX
在FPX第一場比賽開始前,黃旭東特地毒奶了一波,說是FPX會穩「輸」。可實際上他說的是FPX很強,應該會拿下JT。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FPX的第一場小組賽中,FPX全程被JT壓著打,從頭到尾沒有半分一號種子的水平。
當然了,旭東大仙的毒奶我們就看一樂子,不需要將這事當真。有時候在觀看緊張的比賽之餘多些樂子也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