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浮籌比例和股價

浮籌比例和股價

發布時間:2021-03-14 03:10:28

『壹』 浮籌比例70%,獲利比例20%什麼意思

浮籌比例是當前股價上下10%的空間的籌碼數量。
獲利比例就是目前價位的市場獲利盤的比例。
浮籌比例的計算公式:
(asr:(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也就是說(以收盤價*1.1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收盤價*0.9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0日內最高價的最高值計算的獲利盤比例*100),當股價經過一輪暴跌後,上面堆積了大面積的套牢盤,下跌過程中,只要浮籌比例還有不小比例的值出現,通常是15-30%左右,就說明下跌動能沒有釋放殆盡,就還有下行空間,因為不斷有人忍受不住割肉,被搶反彈的人承接,成為新的套牢者!但隨著股價的加速下跌,這時獲利比例幾乎為0,也就是滿盤皆套!如果這時所有的人不再拋售,產生惜售心理,股價下跌就開始縮量了,做空動能已經充分釋放,表現出浮籌比例很小!如果維持幾天的話,就說明終於跌無可跌了。成交極度萎縮!浮籌比例極小。
獲利比例 可從字面理解.
SCR 籌碼集中度(快捷命令 SCR)籌碼分布范圍除以中心股價。
ASR 浮籌比例 (快捷命令 ASR)收盤價上下10%的籌碼所佔的比例。
PR 穿透率 (快捷命令 PR)今日收盤價的獲利比例減去昨日收盤價的獲利比例除以換手率。

『貳』 股票中的浮籌比例在股票軟體中怎麼看我用的是招商證券的軟體

軟體里看不到, 可以看到移動籌碼分布,自己大概算一算就是了。
浮籌比例過高的情況下,股價難於上揚創出新高。要想向上,必定需要清理浮籌。只有在浮籌全部清理干凈的時候,才有機會沖出水面。
因此,當浮籌的量在不斷的減少時,股價就有機會向上突破。而,當浮籌的量不斷增加時,就容易出現一波壓一波的下調行情。比如:福建南紙,當前股價6.54元,09年每股收益將會因為公司計提的各樣費用導致虧損金額擴大至0.4元左右的區間。
其這樣做的手法是為了重組輔路。當前,其股價經已突破前期高點,有望一路好走。但是,對於這樣的公司,個人建議不介入為佳。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所謂的庄\機構就跑人了,如果他們跑人了,股價上\下波動的局面就沒有人控制,股價必定出現不小的暴跌空間。
因此,如果當前並沒有持股,個人建議放棄。選擇業績優秀並且保持穩定增長的股票買入後一直持有,就首先立於絕對不敗的位置上了。股價越跌,越說明讓有機會以更低的單價去獲得更多的籌碼。

『叄』 浮籌比例大好還是小好

浮籌一般指穩定性差,就是以短線投機心態買入的那部分股票,這部分籌碼隨時有兌現的需求。
所謂的主力被動大量收集籌碼指主力本身籌碼比較多,而這時因為別的原因,市場上對該股的拋售數量比較多,主力不想擴大自己的損失,只能接過這部分拋售的籌碼,從本意上來說,他不是心甘情願地接的,只是不願意讓自己損失擴大而採取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股的流通盤是100股,今天成交1股,明天成交3股,後天成交2股,大後天成交50股,再大大後天成交50股。那成本是依那一天為准(不考慮莊家對敲的問題)?回答當然是最後2天的,而不是這5天的平均價。這就是股市的非線性。那麼就要考慮這個問題,因成交量在股市裡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那麼,如何求這個"非線性周期"呢?因為流通盤是一定的,如果成交量大,那麼把所有的流通盤換一次手所需的時間就短,反之,則時間就長。這個周期是變動的,也就是"非線性"的。可以用分析家軟體編一個公式:

A:=SUMBARS(V ,CAPITAL);{累計換手=100%的周期}

那如何知道莊家的成本呢?前面已經說過,在底部區域里獲利盤50%以下的平均價即為莊家的成本。莊家在獲利盤50%以下的這個區域里,在10%或20%下吃的多,40%或50%之間吃的少。給它們分配比例,給10%以下的最多,給20%以下的少一點,依次遞減。這樣就可以得到莊家的成本了。 用分析家軟體編個主圖公式,就可以在主圖上看到莊家的成本了。公式如下:

A:=SUMBARS(V ,CAPITAL*1);{累計換手=100%的周期}
A1:=SUM(COST(10),A)/A;{在A周期里獲利10%的平均價}
A2:=SUM(COST(20),A)/A;{在A周期里獲利20%的平均價}
A3:=SUM(COST(30),A)/A;{在A周期里獲利30%的平均價}
A4:=SUM(COST(40),A)/A;{在A周期里獲利40%的平均價}
A5:=SUM(COST(50),A)/A;{在A周期里獲利50%的平均價}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5*A1+4*A2+3*A3+2*A4+A5)/15, CIRCLEDOT,COLORRED;{求出莊家成本}

把公式做在主圖上。公式中的5,4,3,2,是分配的比例系數。

當然,某些股票有特大利好時,莊家來不及慢慢的吸籌,就不知道它的成本了。對,但1000多個股票有幾個是這樣的,一年中又有幾個?我說的是個普遍性的東西。

現在把上面的四個問題加在一起,再加一個條件:收盤價上穿成本線。我們就認為莊家要啟動了。公式如下:選股公式

A:=SUMBARS(V,CAPITAL*1);
A1:=SUM(COST(10),A)/A;
A2:=SUM(COST(20),A)/A;
A3:=SUM(COST(30),A)/A;
A4:=SUM(COST(40),A)/A;
A5:=SUM(COST(50),A)/A;
E:=LLV(L,250)=L;
E1:=BARSLAST(E);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5*A1+4*A2+3*A3+2*A4+A5)/15;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1:IF(CROSS(C,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 AND E1>=40,1,0 );

做好了這個公式,可以用盤中預警監視A股板塊。這樣就可以做短線了。也可以用它選股後保存在一個板塊里,以後多加註意。

當然,也可以將上面的公式做成主圖指標,這樣便於分析。公式如下:

A:=SUMBARS(V ,CAPITAL*1);{累計換手=100%的周期}
A2:=SUM(COST(20),A)/A;{在A周期里獲利20%的平均價}
A1:=SUM(COST(10),A)/A;{在A周期里獲利10%的平均價}
A3:=SUM(COST(30),A)/A;{在A周期里獲利30%的平均價}
A4:=SUM(COST(40),A)/A;{在A周期里獲利40%的平均價}
A5:=SUM(COST(50),A)/A;{在A周期里獲利50%的平均價}
E:=LLV(L,250)=L;{一年中最低價的位置}
E1:=BARSLAST(E);{求得一年中最低價的位置到現在的周期}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5*A1+4*A2+3*A3+2*A4+A5)/15, CIRCLEDOT,COLORRED;{求出啟動點的價位}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1:STICKLINE(CROSS(C,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 AND E1>=40 ,O ,C ,5 ,0 ),COLOR00FFFF;{得到啟動點}

點評:

◆假如沒有莊家,在股市中COST(50)以下買的優於COST(50)以上買的,由於有莊家刻意炒作,所以股價在COST(50)以下跌多漲少,在COST(50)以上漲多跌少,結果散戶就偏偏中了圈套。所謂的短線就是在莊家短暫出貨時的幫工而已,有人得了工錢,有人上了賊船。所以買股如果要兼顧時間短、獲利快又較安全,就在股價回探COST(50)附近向上拐頭時買入,放量不能突破COST(90)賣出。如突破,則等跌破COST(90)賣出。

畫蛇添足:

沒有莊家,在股市中COST(50)以下買的優於COST(50)以上買的
--獲利壓力小就好。

有莊家刻意炒作,所以在股價在COST(50)以下跌多漲少
--打壓吸貨嘛。

有莊家刻意炒作,在COST(50)以上漲多跌少
--獲利盤大都是莊家的,漲當然是主旋律。

在股價回探COST(50)附近向上拐頭時買入
--趨勢看漲,獲利盤又不大。

放量不能突破COST(90)賣出
--人人飽賺,個個想溜,快跑吧!

◆如果再配合MACD指標二次上穿,勝算應該還可以吧。這條成本線有點類似年線。選股公式如下:

C>COST(50) AND C< COST(50)*1.05 AND C>REF(C,1) AND REF(C,1)< REF(C,2) AND "MACD.MACD"(12,26,9)>0;

◆應綜合如下因素:籌碼以前的分布狀況,當時的換手率等。關於籌碼集中度您是怎麼理解的?40天的建倉時間,大庄短點,當然他要搶籌是例外。我主要不明白,您認為什麼樣的持倉比例,可以使莊家來拉升呢?大於62%?還有能從他的前期吸籌判斷他的資金來源么,或者說是他的實力?如果上述可以辦到,請問如何做?

◆把SUM換成MA,簡單易懂,結果一樣:

B1:=MA(COST(10),A);{在A周期里獲利10%的平均價}
B2:=MA(COST(20),A);{在A周期里獲利20%的平均價}
B3:=MA(COST(30),A);{在A周期里獲利30%的平均價}
B4:=MA(COST(40),A);{在A周期里獲利40%的平均價}
B5:=MA(COST(50),A);{在A周期里獲利50%的平均價}

◆價、量、勢、點,是做股票的關鍵。樓主的分析思路中是否存在一個誤區,即想像中的莊家成本區域,而稱這個區域是莊家成本區似乎不是很貼切,應該就是簡單的成本低位區域,而這個區域不一定要先求得換手時間後再求解成本,在求解過程中,樓主給COST(10)賦予的權重最大,而COST(50)最小,按照眾數原則,不用樓主復雜的演算法,一樣可以估算出該莊家成本線的位置,即在COST(18)-C0ST(20),也就是簡單的用SUM(COST(20),A)/A一樣可以替代樓主復雜的公式,盡管樓主對每一個線段的含義明確的給予了清晰的解釋,但這個解釋的合理性有待商榷。而樓主思路中值得學習的是將換手率轉換成時間來求解成本線。

◆公式繪出的成本線,大致在1996-2000年以前與K線趨勢比較相符,而在之後相差較大。不僅在大盤指數K線上明顯,在個股中也較普遍。這是必然的,還是公式上有什麼偏差?好象股價在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線上方,回調不破的,後勢還有上漲。但也不盡然,本來回調不下破的,自然會上漲。莊家吸籌有快有慢,成本有高有低,這里假設的是莊家在一定時期內開始或已經吸籌,莊家的成本也是偏低的。
參考資料:http://www.li20.net/thread-433771-1-7.html

『肆』 什麼是浮籌比例浮籌比例是怎麼算的

浮籌比例是當前股價上下10%的空間的籌碼數量,浮籌比例一般指穩定性差,就是以短線投機心態買入的那部分股票,這部分籌碼隨時有兌現的需求的籌碼占所有籌碼的比例.

浮籌比例的計算公式:
(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以收盤價*1.1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收盤價*0.9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0日內最高價的最高值計算的獲利盤比例*100

『伍』 股票籌碼統計中有個浮籌比例,有的是90%,有60%,這個數字和目前這個股票的炒做狀態有什麼內在聯系

,如果浮籌比例大,應該是散戶持有,就是莊家控盤系數低,不便於拉升。不知道你問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陸』 浮籌比例的籌碼穿透率

籌碼穿透率,字面理解已很充分,就是股價上升時穿透籌碼區的能力。眾所周知,莊家吸籌充分時通常形成一個密集峰,在右窗口的籌碼分布顯示就是長長的一個山峰。莊家要啟動,必然要上穿這一密集區,而上穿這一密集區所用的成交量越少越證明莊家實力強,籌碼穿透率就是根據成交量和當時價區的密集度而設計的。這個原理,相當於一顆子彈,穿透的鋼板越厚,能量越大.
籌碼穿透率就是用每天解套的籌碼數量除以當日的換手率,也就是單位換手率下股價穿越了多少籌碼,市場含義就是當日股價穿越籌碼分布空間的能力。如果換手率越低,其數值就越大,籌碼的通透性就很好,很容易穿上去;如果這個值越低,說明這個籌碼的通透性就越弱,必須用很大的換手率才能穿越籌碼密集區,說明這個時候的拋壓是很大的。
在判斷大盤頂部市場承接力時,我們用的是向下的籌碼穿透率,可用取值小於0表示,如果數值大,說明市場弱,下檔接盤弱,容易向下變盤。而反過來,我們也可用向上的籌碼穿透率,即取值大於0來描述尋找解套無拋壓的強勢股票,可用於監控主力控盤度較高的股票。
舉例說明:例如:1、2005年6月8日和2005年6月22日洪都航空(600316 )的籌碼穿透率分別達到了26.9%和30.8%,這兩天雖然沒有出現長陽,但是說明了這個地區是籌碼密集區而且是輕松穿越,經過一段時間橫盤整理後從6元附近漲至了近11元。
2、張裕A(000869 )2005年1月24日籌碼穿透率達到了99.3%,雖然當日只拉出了十字陽線,但其後便一路從12.70元上漲到21元。

『柒』 浮籌比例的公式說明

當浮籌比例很小,小到百分只幾,甚至零點幾的時候,怎麼看呢?浮籌比例是當前股價上下10%的空間的籌碼數量(asr:(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也就是說(以收盤價*1.1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收盤價*0.9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0日內最高價的最高值計算的獲利盤比例*100),當股價經過一輪暴跌後,上面堆積了大面積的套牢盤,下跌過程中,只要浮籌比例還有不小比例的值出現,通常是15-30%左右,就說明下跌動能沒有釋放殆盡,就還有下行空間,因為不斷有人忍受不住割肉,被搶反彈的人承接,成為新的套牢者!但隨著股價的加速下跌,這時獲利比例幾乎為0,也就是滿盤皆套!如果這時所有的人不再拋售,產生惜售心理,股價下跌就開始縮量了,做空動能已經充分釋放,表現出浮籌比例很小!如果維持幾天的話,就說明終於跌無可跌了。成交極度萎縮!浮籌比例極小。

『捌』 股票中籌碼比例是怎麼算出來的

公式說明

編輯

當浮籌比例很小,小到百分只幾,甚至零點幾的時候,怎麼看呢?浮籌比例是當前股價上下10%的空間的籌碼數量(asr:(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也就是說(以收盤價*1.1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收盤價*0.9計算的獲利盤比例)/以0日內最高價的最高值計算的獲利盤比例*100),當股價經過一輪暴跌後,上面堆積了大面積的套牢盤。

下跌過程中,只要浮籌比例還有不小比例的值出現,通常是15-30%左右,就說明下跌動能沒有釋放殆盡,就還有下行空間,因為不斷有人忍受不住割肉,被搶反彈的人承接,成為新的套牢者。

但隨著股價的加速下跌,這時獲利比例幾乎為0,也就是滿盤皆套!如果這時所有的人不再拋售,產生惜售心理,股價下跌就開始縮量了,做空動能已經充分釋放,表現出浮籌比例很小!如果維持幾天的話,就說明終於跌無可跌了。成交極度萎縮!浮籌比例極小。

(8)浮籌比例和股價擴展閱讀:

指標

籌碼分布指標(CYQ)是將市場交易的籌碼畫成一條條橫線,其數量共100條,該橫線在價格空間內所處的位置代表指數或股價的高低,其長短代表該價位籌碼數量的多少。該指標由陳浩於1997年發明,並被投資者所知。

一、適用范圍

1、長期牛市中。

2、用於中線行情第一主升浪最好。

3、中線、短線,高位、低位均可使用。

二、主要作用

1、判斷大盤及個股的底部及頂部區域。

2、監測莊家進貨及出貨。

3、判斷個股主力是強庄還是弱庄。

4、判斷主力炒作中各階段的持倉量。

5、預測個股漲升的目標位。

6、預測股價上升或下跌過程中的阻力或支撐位。

『玖』 浮籌比例對股票操作的指導意義

浮籌比例過高的情況下,股價難於上揚創出新高。要想向上,必定需要清理浮籌。只有在浮籌全部清理干凈的時候,才有機會沖出水面。
因此,當浮籌的量在不斷的減少時,股價就有機會向上突破。而,當浮籌的量不斷增加時,就容易出現一波壓一波的下調行情。比如:福建南紙,當前股價6.54元,09年每股收益將會因為公司計提的各樣費用導致虧損金額擴大至0.4元左右的區間。
其這樣做的手法是為了重組輔路。當前,其股價經已突破前期高點,有望一路好走。但是,對於這樣的公司,個人建議不介入為佳。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所謂的庄\機構就跑人了,如果他們跑人了,股價上\下波動的局面就沒有人控制,股價必定出現不小的暴跌空間。
因此,如果當前並沒有持股,個人建議放棄。選擇業績優秀並且保持穩定增長的股票買入後一直持有,就首先立於絕對不敗的位置上了。股價越跌,越說明讓有機會以更低的單價去獲得更多的籌碼。

『拾』 解釋一下大智慧中的"浮籌比例"

就我個人的看法,浮籌在10左右就是比較低的,而個位數就是更低的了,你可以去查查某些股票的數據進行一下對比。僅供參考!

至於是怎麼算出來的,就太專業了,我不清楚,抱歉~~~

浮籌一般指穩定性差,就是以短線投機心態買入的那部分股票,這部分籌碼隨時有兌現的需求。

所以這個比例的值越低越好。但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說絕對低的都是好股票,軟體給的數據也是僅供參考!

籌碼分布:
"籌碼 分布"。它反映的是不同價位上投資者的持倉數量,在形態上像一個峰群組成的圖案,實際上這些山峰是由一條條自左向右的線堆積而成的,線越長表明該價位堆積的股票數量越多,也反映了在此位置的成本狀況和持倉量。
說明
◆籌碼分布:在圖二中設置火焰山的籌碼分布周期,會產生以指定周期天數顯示移動籌碼和平均成本的效果。
◆活躍度:在圖二中設置活躍度的籌碼分布周期,會產生以指定周期天數顯示移動籌碼和活躍度的效果。
◆籌碼流動過程:籌碼的形態特徵是股票成本結構的直觀反映。不同的形態具有不 同的形成機理和不同的實戰含義,在市場運行中基本表現為"發散-密集--再發散-再密集-再發散"的循環過程。
籌碼形態形成意義與分布特徵
◆單峰密集:是移動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個獨立的密集峰形,在這個密集峰的上下幾乎沒有籌碼分布。它表明該股票的流通籌碼在某一特定的價格上下區域充分集中。根據股價所在的相對位置,單峰密集可分為低單集和高單峰密集.在單峰密集的區域,流通籌碼實現了充分換手,上方的籌碼割肉,在單峰密集區域被承接;下方的
籌碼獲利回吐,在該區域內被消化。幾乎所有的籌碼在單峰密集區域內都實現了換手。低位單峰密集:幾乎所有牛市拉升前都出現了低位單峰密集形態,單不是低位單峰密集都在拉升;高位單峰密集:意味原來低位的獲利籌碼在高位回吐,在這時風險往往加大,因為主力出貨的後果不言自明。 ◆雙峰密集:是由上密集峰和下密集峰構成的,對股價的運行有較強的支撐力。當股價運行至上密集峰處常常遇到解套壓力,受阻回落;當股價運行至下密集峰處常被吸收承接而反彈。為此,也可將上密集峰稱為阻力峰,下密集峰稱為支撐峰。峰谷:雙峰之間稱為峰谷,它常常被填平,使雙峰變成單峰。上漲型雙峰:由於雙峰中上峰位阻力位,下峰位支撐位,股價通常在雙峰間上下震盪運行,最終將上下峰消耗掉,在原峰谷的位置形成單峰密集,這就意味著吸籌整理階段告一段落;下跌型雙峰:此時一般不會引發上攻行情。
◆多峰密集:股票籌碼分布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價位區域,分別形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稱為上密集峰,下方的稱為下密集峰,中間的稱為中密集峰;根據上下峰形成的時間次序可分為下跌多峰和上漲多峰。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過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處獲得支撐形成下密集峰,而上密集峰仍然存在。下跌多峰中的上峰通常是主力派發區域,其峰密集是主力派發的結果,上峰籌碼主要是套牢盤。上漲多峰:是股票上漲過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處橫盤震盪形成一個以上的上密集峰。它通常出現在做莊周期跨度較大的股票中,該類股在長期上漲過程中作間息整理,形成多峰狀態。它表明主力仍沒有完成持倉籌碼的派發。
◆籌碼發散:籌碼分布呈不均勻鬆散的分布狀態。在一輪行情的拉升或下跌過程中由於股價的波動速度較快,使得持倉籌碼在每一個價位迅速分布;對於單交易日而言,其籌碼換手量增大,但整個價格波動區域呈現出籌碼分散的狀態。(該狀態只是一個過渡狀態)上漲發散:主力吸籌後形成低位籌碼密集,但主力拉升時往往需要激發市場熱情跟進以利於股價的抬升,這時籌碼向上發散,是助漲的。下跌發散:籌碼高位密集後,主力已經撤退,股價開始下跌,籌碼向下發散。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1402446.html?fr=ql_push

閱讀全文

與浮籌比例和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