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市,股市和銀行利率的關系
當利率上升時,人們對未來的預期較好,期待得到更高的利息收入,從而更加青睞於短期債券的投資,即商業銀行會得到更多的投資,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長期債券,以及基於長期投資的行業,如保險、基金將獲得較少的投資,利空消息。
另一方面,當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時,貨幣供應量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央行就會擴大銀根,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使利率下調。這時,理性投資人會更加青睞於長期投資,如長期債券,基金,保險行業。那麼,短期債券的投資會減少,商業銀行獲得的投資也會減少,利潤也會隨之下降。
債券的價值就是債券的票面利率(以及本金)。由於債券市場有持續性(每年國家和企業均在市場上大量發行債券),因此,投資者可以認為在任何時間段均可以買到國債,基於以上情況,投資者在選擇債券的時候主要考慮當前債券的實際收益率是否符合市場認可的價值。
例如:近期國家加息了,由於以前發行的(固定利息)債券利率不調整,為使市場認可某以前發行的債券品種的交易價格,該債券只有通過調整收益率的辦法(即交易價格發生變化)來適應市場的價值定位。
(比如:2年前發行的七年期國債和當年發行的五年期國債,他們到期日基本相同,而到期時國家是按照面值來支付債券本金的,由於2年前發行的七年期國債票面利率較低,因此它只能通過價格下跌來彌補其實際的收益率,使新投資者購買這兩種品種獲得的實際回報率基本一致)。
當然也有例外:浮息債,由於債券的利率隨市場變化而變化,因此,加息時浮息債就不一定會下跌。再如:某企業發行的企業債,企業倒閉了,該債券的價值都將變為「零」,不管市場此時是否降息。
債券的價格由三個主要變數決定:
債券的期值,可根據票面金額、票面利率和期限計算;
債券的待償期限,從債券發行日或交易日至債券到期日止;
市場收益率或稱市場利率,應該是與該種債券風險相同的其他金融資產的市場利率。
債券的交易價格與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動,若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反之,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
在解釋兩者的關系之前,我們須了解投資者如何從債券投資中獲利。例如當投資者購買一份10年的美國政府債券,他等同於借出金錢予美國政府達10年之久。在今後10年裡,美國政府會定期依票面息率(coupon) 支付利息予投資者,並於支付最後一期利息時償還票面價值(par value) 。當債券投資者一直持有債券至到期日,期間可獲定期利息,到期時亦可收回票面價值的現金。如果投資者在債券到期之前沽貨,便可按當時的債券價格獲利(如價格上升)。
債券價格主要受市場的供求影響。一般而言,當利率預期下降時,債券價格上升,這是因為有更多投資者會選擇用手頭上現金購買債券去收取固定的票面息率。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便可賺息賺價。因此,當投資者預期利率的中長期走勢是下降的,可考慮增加債券基金的投資。
一般而言,經濟發展的速度與市場利率的相互影響,如下:
如美國經濟增長快速,則市埸利率向上,可為經紀降溫;
如美國經濟增長穩定,則維持現行利率;
如美國經濟增長放鍰/衰退,則市埸利率降低,可刺激投資,發展經濟。
此外,中長期債券孳息率的走勢通常可反映市埸對利率走勢的預期。當債息低於目前利率,便可反映債券市埸預期利率不會上升,甚至可能會下跌。根據歷史給我們的經驗,債券孳息率會較聯邦基金利率先行一步。例如於2000年中,債券孳息率先下跌,而聯邦基金利率於2001年1月才開始下跌;於2003年中,債券孳息回升,而聯邦基金利率於2004年中逐步上升。當債券孳息率如2000年時開始下跌,聯邦基金利率便有可能會跟隨。
B. 利率上升,對股票價格會有什麼影響
一般理論上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場的關系,也成為股票投資者據以買進和賣出股票的重要依據。
利率對於股票的影響可以分成三種途徑:
一是利率變動造成的資產組合替代效應,利率變動通過影響存款收益率,投資者就會對股票和儲蓄以及債券之間做出選擇,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
通過資產重新組合進而影響資金流向和流量,最終必然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和股票價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資金可能從股市轉而投向銀行儲蓄和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減少股票需求,股票價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市場資金供應增加,股票價格將上升。
二是利率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未來的估值水平。
貸款利率提高會加重企業利息負擔,從而減少企業的盈利,進而減少企業的股票分紅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紅派息降低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必然會下降。相反,貸款利率下調將減輕企業利息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使企業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紅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紅派息增加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將大幅上升。
三是利率變動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影響。
股票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資產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股票的內在價值與一定風險下的貼現率呈反比關系,如果將銀行間拆借、銀行間債券與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回購利率作為參考的貼現率,則貼現率的上揚必然導致股票內在價值的降低,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股指的變化與市場的貼現率呈現反向變化,貼現率上升,股票的內在價值下降,股指將下降;反之,貼現率下降,股價指數上升。
C. 利率和估值究竟什麼關系
利率和估值究竟是什麼關系?
是低利率在支撐高估值嗎?
很多人認為,當前A股估值水平遲遲降不下來的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中國目前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可以支撐股市估值維持高位。
從A股歷史來看,利率與估值並不存在穩定的反向關系
檢驗A股歷史上利率水平(用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A股剔除金融的PE估值的對應關系之後,發現兩者並沒有呈現出穩定的反向關系,而是時而正向、時而反向,並不穩定。
利率和估值同向時期,是「投資時鍾」主導的時代
從「投資時鍾」的邏輯來看,當經濟進入復甦和過熱周期時,股市的盈利和估值水平會同時提升(戴維斯雙擊),而當經濟進入衰退和滯脹周期時,股市的盈利和估值水平會同時下降(戴維斯雙殺)。而從利率的角度來看,當經濟經歷復甦及過熱的時期,往往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也會增加,因此反映資金成本的利率水平就會上行;而在衰退和滯脹周期時,利率會下行。
利率和估值反向時期,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02-05年,利率上行而估值下行,源於實體經濟過熱反而對股市資金形成了「虹吸效應」;14-15年,利率下行而估值上行,源於貨幣政策寬松和改革預期提升為股市提供了增量資金
海外經驗來看,利率和估值的關系也並不穩定。海外利率與估值同向的時期,同樣也是「投資時鍾」主導的時代
美國98年10月至12年10月,美國股市與經濟走勢吻合,估值與利率先上後下,走勢基本同向。日本93年9月至08年10月,泡沫破滅後估值長期下修,兩段階段性的反彈機會也均出現在經濟弱改善的時期,整體利率與估值同向下移
海外利率與估值反向的時期,背後的原因更為復雜
美國「滯脹」時期,利率向上、估值向下;美國「里根新政」及「新經濟」時期,利率向下、估值向上;美國「量化寬松」時期,利率向下、估值向上;日本地產泡沫後期,利率先上後下、估值先下後上。
結論:「投資時鍾」回歸之前,利率和估值或將維持反向,但風險偏好的變化會影響到兩者的傳導關系
中國「存量經濟」的格局短期內很難被打破,宏觀數據很可能在長時間內窄幅波動,這時候「投資時鍾」是無效的。因此預計利率和估值的反向關系還將持續,不過風險偏好的變化會影響他們之間的傳導關系。
D. 下面的利率與股票價值的關系這段話怎麼理解阿,用公式怎麼表示阿謝謝!
股票的價值是由未來的現金流加成的,但是未來的現金流還需要折現成現在的價值
由於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今天的一塊錢和一年後的塊錢在價值是是不能等同的。如何把一年後的一塊錢和今天的一塊錢在價值上進行比較呢,那就要把一年後的一塊錢折成今天的價值,這叫折現。公式是:
一年後一塊錢在今天的價值=一年後的一塊錢/(1+折現率)
二年後一塊錢在今天的價值=二年後的一塊錢/(1+折現率)^2(註:平方)
三年後一塊錢在今天的價值=三年後的一塊錢/(1+折現率)^3(註:立方)
依次類推。
在進行折現時,折現率一般採用當前的市場利率,如同樣期限的貸款利率等;或用資金的實際成本作為折現率。
E. 股票的估值是怎麼計算的
合理估值一般是按銀行利息計算出來的,按照國外20的市盈率(即5%的股息率,高於銀行專利息率)為合理屬估值。
當然了,在中國國內,大盤股15倍的市盈率,中小企業25-30倍的市盈率。
至於如何算合理估值,我是這樣認為的:
每股凈資產+每股資產公積金+年每股收益x合理的市盈率=合理的股價 (合理的市盈率也要結合行業、企業的發展來給出)
一般低估的股價,就算短時間不漲。但我個人認為,最多兩年就能達到合理估值。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拿住了。
F. 股市與利息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利率對於股票的影響可以分成三種途徑:
一是利率變動造成的資產組合替代效應,利率變動通過影響存款收益率,投資者就會對股票和儲蓄以及債券之間做出選擇,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
通過資產重新組合進而影響資金流向和流量,最終必然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和股票價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資金可能從股市轉而投向銀行儲蓄和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減少股票需求,股票價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市場資金供應增加,股票價格將上升。
二是利率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未來的估值水平。
貸款利率提高會加重企業利息負擔,從而減少企業的盈利,進而減少企業的股票分紅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紅派息降低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必然會下降。相反,貸款利率下調將減輕企業利息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使企業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紅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紅派息增加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將大幅上升。
三是利率變動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影響。
股票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資產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股票的內在價值與一定風險下的貼現率呈反比關系,如果將銀行間拆借、銀行間債券與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回購利率作為參考的貼現率,則貼現率的上揚必然導致股票內在價值的降低,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股指的變化與市場的貼現率呈現反向變化,貼現率上升,股票的內在價值下降,股指將下降;反之,貼現率下降,股價指數上升。
我國股市的發展表明,指數漲跌與利率升降不能簡單比較,利率只是影響股市的因素之一,而不是惟一決定因素。因此,我們不能惟利率升降是從,要具體分析,何況即使利率上升,股市也並不是就完全沒有投資機會。
G. 為什麼存款利率下降,股票估值期望就高呢這背後是什麼邏輯呢
存款利率下降,多數人考慮錢放在銀行里會貶值,會把銀行存款取出來進行投資。投資的第一個方向當然是股市,房地產價格那麼高。
H. 股票內在價值和利率的關系
我們的股市就是政策股市
I. 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與企業利潤增速之間的關系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准。對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這么三種方法。
股票市場估計的技巧如下:
1.資產報酬率 也叫投資盈利率,表明公司資產總額中平均每百元所能獲得的純利潤,可用以衡量投資資源所獲得的經營成效,原則上比率越大越好。資產報酬率=(稅後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式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2.股本報酬率 指公司稅後利潤與其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股本總額中平均每百元股本所獲得的純利潤。股本報酬率=(稅後利潤÷股本)×100%式中股本指公司光碟按面值計算的總金額,股本報酬率能夠體現公司股本盈利能力的大小。原則上數值越大約好.
3.股東權益報酬率又稱為凈值報酬率,指普通股投資者獲得的投資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股東權益)×100%股東權益或股票凈值、普通股帳面價值或資本凈值,是公司股本、公積金、留存收益等的總和。股東權益報酬率表明表明普通股投資者委託公司管理人員應用其資金所獲得的投資報酬,所以數值越大越好。
4.每股盈利 指扣除優先股股息後的稅後利潤與普通股股數的比率。每股盈利=(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普通股總股數)這個指標表明公司獲利能力和每股普通股投資的回報水平,數值當然越大越好。
5.每股凈資產額 也稱為每股帳面價值,計算公式如下:每股凈資產額=(股東權益)÷(股本總數)這個指標放映每一普通股所含的資產價值,即股票市價中有實物作為的部分。一般經營業績較好的公司的股票,每股凈資產額必然高於其票面價值。
6.營業純益率指公司稅後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表明每百元營業收入獲得的收益。營業純益率=(稅後利潤÷營業收入)×100%數值越大,說明公司獲利的能力越強。
7.市盈率又稱本益比,是每股股票現價與每股股票稅後盈利的比值。市盈率=(每股股票市價)÷(每股稅後利潤)市盈率通常用兩種不同的演算法,市盈率(1)使用上年實際實現的稅後利潤為標准進行計算,市盈率( 2)使用當年的預測稅後利潤為標准進行計算。市盈率是估算投資回收期、顯示股票投機價值和投資價值的重要參考數據。原則上說數值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