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度全球銀行排名及我國主要銀行排名
http://wiki.mbalib.com/wiki/2007%E5%B9%B4%E3%80%8A%E9%93%B6%E8%A1%8C%E5%AE%B6%E3%80%8B%E5%85%A8%E7%90%831000%E5%AE%B6%E5%A4%A7%E9%93%B6%E8%A1%8C%E6%8E%92%E5%90%8D
2007年7月份最新出版的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前1000家銀行的排名。此次排名依據的是各家銀行2006年年終的數據,主要考慮了核心資本指標,同時還綜合考慮了實際利潤增長、資產收益率等大量的相關指標。這個排名完全打破了國家和地域的限制,是國際公認的權威性的評選。
我國共有31家商業銀行進入排名,比去年增加8家。其中前十位分別是工商銀行(7),中國銀行(9),建設銀行(14),農業銀行(65),交通銀行(68),招商銀行(101),中信銀行(160),浦發銀行(191),民生銀行(230),興業銀行(260)。在去年完成上市的工行、中行、招行等國內銀行,其各項數據均已反映上市後的變化,中信銀行由於是2007年4月兩地上市,上市給中信銀行在第一資本等指標中的重大影響尚未得到充分反映,因此中信銀行在未來的排名中仍具有較大上升空間。
招商銀行以68.03億美元的一級資本數額位列榜單101名,比上年度上升了72位,總資產余額達到1196.22億美元,位列108位,同比上升了6位。
興業銀行今年排名大幅提升,按一級資本排名列260位,比上年提升37位;按資產總額排名列145位,比上年提升19位;按一級資本和總資產排名均列居國內同業第十,平均資本利潤率排名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居首位。
浦發銀行按一級資本排名位列191位,首次躋身世界前200強,同比去年排名上升60位,獲得長足進展。
中信銀行一級資本排名再度提升28位,從去年的188位升至160位;在總資產排名中,由134位升至127位,兩項指標均保持中國銀行業第7位。
[編輯]排名情況
[編輯]一級資本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國家 一級資本($m)
1 美洲銀行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USA) 91,065
2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美國(USA) 90,899
3 匯豐集團 HSBC Holdings 英國(UK) 87,8472
4 法國農業信貸集團 Cré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France) 84,937
5 摩根大通公司 JP Morgan Chase Et CO 美國(USA) 81,055
6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68,464
7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China) 59,166
8 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UK) 58,973
9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中國(China) 52,518
10 西班牙國際銀行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46,805
11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法國(France) 45,305
12 英國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英國(UK) 45,161
13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HBOS 英國(UK) 44,030
14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中國(China) 42,286
15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41,934
16 美國瓦喬維亞銀行 Wachovia Corporation 美國(USA) 39,428
1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Italy) 38,700
18 美國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 Co 美國(USA) 36,808
19 荷蘭合作銀行 Rabobank Group 荷蘭(Netherlands) 34,757
20 荷蘭商業銀行 ING Bank 荷蘭(Netherlands) 33,958
21 瑞銀集團 UBS 瑞士(Switzerland) 33,212
22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33,177
23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德國(Germarry) 32,264
24 荷蘭銀行 ABN AMRO Bank 荷蘭(Netherlands) 31,239
25 法國國民互助信貸銀行 Credit Mutuel 法國(France) 29,792
[編輯]總資產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國家 總資產($m)
1 瑞銀集團 UBS 瑞士(Switzerland) 1,963,870
2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英國(UK) 1,956,786
3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法國(France) 1,896,935
4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美國(USA) 1,882,556
5 匯豐控股 HSBC Holdings 英國(UK) 1,860,758
6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Cré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France) 1,818,341
7 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UK) 1,710,703
8 三菱UFJ金融集團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1,579,390
9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德國(Germany) 1,483,248
10 美洲銀行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USA) 1,459,737
11 摩根大通銀行 JP Morgan Chase & Co 美國(USA) 1,351,520
12 荷蘭銀行 ABN AMRO Bank 荷蘭(Netherlands) 1,299,966
13 法國興業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te 法國(France) 1,260,162
14 瑞穗金融集團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1,235,443
15 荷蘭商業銀行 ING Bank 荷蘭(Netherlands) 1,178,697
16 哈里法克斯銀行 HBOS 英國(UK) 1,160,245
17 桑坦德銀行 Santander G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1,097,213
18 聯合信貸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Italy) 1,084,267
19 瑞士信貸集團 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Swizerland) 1,029,219
20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China) 961,576
21 富通銀行 Fortis Bank 比利時(Belgium) 888,570
22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826,599
23 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德國(Germany) 801,184
24 德克夏銀行 Dexia 比利時(Belgium) 888,570
25 荷蘭合作銀行 Rabobank Group 荷蘭(Netherlands) 732,708
[編輯]市值前25名
排名 中文常用名 英文名 國家 市值 上一年
1 花旗集團 Citigroup 美國(USA) 261,270 242,000
2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美國(USA) 220,379 218,637
3 匯豐控股 HSBC Holdings 英國(UK) 214,934 195,356
4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China) 209,060 *
5 摩根大通銀行 JP Morgan Chase Et CO 美國(USA) 168,585 141,067
6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中國(China) 157,343 *
7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國(China) 132,224 95,529
8 瑞銀集團 UBS 瑞士(Switzerland) 128,331 113,039
9 三菱UFJ金融集團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126,676 128,278
10 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英國(UK) 119,808 101,820
11 美國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 Co 美國(USA) 117,492 112,427
12 西班牙國際銀行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Spain) 114,095 85,041
13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法國(France) 109,338 81,586
14 美國瓦喬維亞銀行 Wachovia 美國(USA) 101,312 85,041
15 英國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英國(UK) 94,732 71,672
16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Italy) 92,563 *
17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Italy) 91,876 75,672
18 荷蘭銀行 ABN AMRO Holdings Netherlands 90,526 *
19 交通銀行 Bank of Communications 中國(China) 88,122 *
20 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瑞士(Switzerland) 87,168 66,932
21 法國興業銀行 Societe Generale 法國(France) 85,755 59,485
22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Japan) 84,970 88,822
23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BBVA 西班牙(Spain) 84,142 65,573
24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 Sberbank of Russia 俄羅斯(Russia) 81,700 *
25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HBOS 英國(UK) 76,249 66,153
2. 英國巴克萊銀行的在中國
巴克萊於20世紀7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最初業務是為大型設備購置項目安排出口信用融資內,80年代涉足企業借容貸業務,90年代則發展至項目融資結構及債券資本市場等業務。 2005年,巴克萊開設上海分行,為在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及風險管理服務。上海分行於2006年獲准經營衍生品業務。2007年7月,國家開發銀行入股巴克萊銀行,持有3%的股權。2007年9月,國家開發銀行與巴克萊組成商品戰略聯盟,共同發展中國的商品業務。
2013年3月22日,巴克萊銀行加入了唱空新興市場。
3. 英國barclays銀行的銀行卡能在國內取錢嗎
卡面帶VISA標志的都行,英國barclays銀行的銀行卡能在國內取錢。
巴克萊於20世紀70年代初進入中國市場,最初業務是為大型設備購置項目安排出口信用融資,80年代涉足企業借貸業務,90年代則發展至項目融資結構及債券資本市場等業務。 2005年,巴克萊開設上海分行,為在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及風險管理服務。
上海分行於2006年獲准經營衍生品業務。2007年7月,國家開發銀行入股巴克萊銀行,持有3%的股權。2007年9月,國家開發銀行與巴克萊組成商品戰略聯盟,共同發展中國的商品業務。2013年3月22日,巴克萊銀行加入了唱空新興市場。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於英國倫敦。巴克萊銀行於1690年成立,是英國最古老的銀行,具有逾300年歷史,是全世界第一家擁有ATM機的銀行,並於1966年發行了全英第一張信用卡,1987年發行了全英第一張借記卡。
截止2013年,全球雇員達到140,000人。截至2012年總資產高達1.49萬億英鎊,為全球第七大銀行,在英國是位於匯豐銀行(HSBC)之後的第二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在全球50多個國家經營業務,在英國設有2100多家分行。
(3)巴克萊銀行股價2007年擴展閱讀:
英國barclays銀行的歷史
1690年,John Freame與Thomas Gould於倫敦市朗伯德街(Lombard Street)開辦金匠銀行業務。1736年,James Barclay與John Freame的女兒結婚,並成為公司的合夥人。從此,「巴克萊」便出現在公司的名字中。
1896年,20家私人銀行組成一家新的股份制銀行,名為Barclay and Company Limited,設有182間分行,存款達2,600萬英鎊。1918年,公司通過收購活動,成為英國五大銀行之一。
1925年,通過與殖民銀行(Colonial Bank)、英國-埃及銀行(Anglo Egyptian Bank)及南非國民銀行( National Bank of South Africa)三家銀行合並,構成巴克萊的國際業務。1981年,巴克萊成為首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在紐約市場募集長期資金申請的外資銀行。
1986年,巴克萊成為首家在東京及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英國銀行。同年,巴克萊開辦投資銀行業務,並發展成為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
1995年,巴克萊購入從事基金管理的富國日興投資公司(Wells Fargo Nikko Investment Advisers),將業務與BZW投資管理公司合並成為巴克萊全球投資公司(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
2005年7月,巴克萊購入南非聯合銀行集團有限公司(Absa Group Limited)過半數股權。Absa是南非最大的零售銀行,客戶超過700萬人。目前,巴克萊已從英國合夥集團發展成為全球性銀行。
4. 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的第四階段
2008年10月5日後的一周。
在一個星期之後的10月6日(周一),一個重大的銀行和財政危機在冰島發生,並導致冰島的主要貨幣冰島克朗對歐元的匯率貶值30%。 在當天晚上冰島國會舉行的一項會議中通過了一個緊急法案,授與政府有較大的許可權來接管和整頓銀行。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和格里特利爾銀行(Glitnir)兩家銀行被政府接管,同時政府也對冰島最大的銀行Kaupthing提供紓困方案。
10月6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決定暫時停止管制市場下由 格里特利爾銀行、Kaupthing銀行、冰島國家銀行、Straumur投信、Spron投信、Exista投信等銀行所發行的所有金融工具的交易。
在10月6日工作日開始前,法國銀行BNP Paribas繼荷蘭政府將富通金融集團(Fortis)於荷蘭的業務國有化後,接收其所餘下的資產。 在10月6日星期一,丹麥、奧地利、可能還有德國,以及愛爾蘭和希臘,替國內的銀行存款做擔保。 其後,代表英國重要上市公司的金融時報100指數錄得歷來最大的跌幅。. 10月7號周二消費者貸款救援計畫排入英國國會議程。 在10月6日德國總理安格拉·多羅特亞·梅克爾宣布政府會對德國私有銀行的所有存款進行保障。 政府又宣布一個挽救德國借貸公司The Hypo Real Estate (HRE)的計劃。在同一日美國紐約的道瓊工業指數重挫,在收盤時指數跌破了10,000點,即從2007年10月9日時的指數創下超過14,000點的高點時,所累積的跌幅為30%。 在巴西和俄羅斯的股票交易市場於當周一宣布休市,以防止之後可能發生的股價重挫情形。
10月7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布接管冰島國家銀行。 同一天,冰島中央銀行宣布俄羅斯答允將提供40億歐元借貸。 然而這個消息很快的遭到俄羅斯官方的否認,並要求冰島財政部長必須更正稍早之前所做出,有關俄羅斯接受借貸給冰島的討論聲明,這一項否認是出於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Dmitry Pankin。然而,稍後俄羅斯財政部長Alexei Kudrin便承認有收到這樣的請求,to which Russia was positive,僅表示周內稍後冰島有派員到莫斯科開會,為金融議題展開討論。標准普爾更將冰島的外匯信用評級由A-/A-2下調至BBB/A-3,又將當地貨幣信用評級由A+/A-1降至BBB+/A-2。標准普爾又將冰島銀行業風險組別由第五組改為第八組,並表示「於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中,累積的違約和重整貸款恐占冰島銀行業總輸出貸款35%到50%,等同於一半的放款有被倒帳風險。」
就在同一日,俄羅斯總統宣示了一項對於俄羅斯國內銀行360億美元的紓困案。一些國家宣布了增加或更新的存款保證金額度:台灣政府提出將存款保障金額度提高兩倍至新台幣300萬元(92,000美元), 而歐盟協議增加存款保障金額度為每一位歐盟存戶至少5萬歐元,部分歐盟國家宣布提高存款保障金的上限:荷蘭、西班牙和比利時政府宣布他們給予每一位存戶存款保障金上限至10萬歐元。
而英國政府在10月8日星期三早上宣布,將提供250億英鎊購買第一層機構(等於政府入股買下優先股,簡稱PIBS)的紓困案給下列金融機構,包括:艾比銀行、巴克萊銀行、HBOS、滙豐、Lloyds TSB、全國房產協會、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和渣打銀行。而其他金融機構會有另外的250億英鎊的紓困,包括在英國設立分行的外國銀行。 總體來講政府在英國銀行系統和經濟中扮演公共團體的角色.計畫也包含增加政府舉債上限,提供公平互助,履約國際承諾。 計劃被認為是將企業半國有化。
10月8日星期三,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加拿大央行、瑞典銀行和瑞士銀行於國際標准時間11:00時共同宣布調降基準利率0.5% ,而中國人民銀行也隨後跟進調降基準利率。在10月8日當天全球股市均呈現重挫,其中日本跌幅更達到9%,俄羅斯股市盤中暫停交易,而印尼股市在早盤大跌之後也停止交易。在美國,受到聯准會調降利率影響,股市停止下跌。 同一天美國聯准會再提供378億美元借貸給AIG集團,援助AIG集團的總金額達到850億美元。
10月9日星期四,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接手掌管冰島國內最大的銀行 Kaupthing Bank。 Kaupthing也宣布讓政府接管。This came about when Britain transferred control of the business of Kaupthing Edge, its Internet bank, to ING Direct and put Kaupthing's UK operations into administration placing Kaupthing in technical default according to loan agreements. 由於冰島限制當地銀行所有存戶提款(當中包括海外客戶存款),所以造成冰島和英國的關系緊張。
[編輯本段]
美國民眾對政府用國庫資金救大銀行的反應對於美國政府的7000億美元紓困案,有65%的美國民眾反對。美國民眾指出,大銀行們先是主張資本主義式的放任型擴張,出了事卻要求以社會主義的方式掏國庫的錢救大銀行的資本家們,民眾卻失業,信用破產與失去房子。除此之外,國際上也有一些學者認為,7000億美元根本遠遠不夠。
美國聯邦准備理事會開動「印鈔機」與伊朗提出「美元替代方案」《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宋鴻兵於2009年3月5日在「美國國債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騙局」一文中表示:「(美國)商業銀行體系把它的爛賬轉移至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美國政府再把資產負債表上的爛賬轉移至每個納稅人的家庭資產…而這一切最終以國債的形式來體現…這些國債誰來買?如果最後賣不動,最後的購買者是誰?那就是美聯儲。」之後,由於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美聯儲在2009年3月18日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收購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和最多1.25兆美元房利美與房地美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即所謂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的真正家底是8200噸黃金儲備,但即使將其全部拋售也僅值2700億美元左右,連此次購買長期國債的錢都不夠。」 因此各界評論紛紛指出美聯儲正在開印鈔機救市,而這將導致美元的通貨膨脹。
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早在2007年11月20日就已針對美元表示:「他們得到了我們的石油,卻給了我們一錢不值的廢紙(美元)。」為了因應美元貶值將帶來的經濟危機,伊朗已經把自己外匯儲備中的一大部分轉為了其他貨幣,他建議OPEC可以考慮自己推出新貨幣。2009年03月11日內賈德更對經濟合作組織(ECO)進一步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成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和貿易銀行,以及進行貨幣合作。他說:「應在成員國間使用「單一貨幣」進行貿易,接下來在其他國家和鄰國中推行。」
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遇到了哪些新問題其根源是什麼
2008年10月,冰島發生一個重大的銀行和財政危機,並導致冰島貨幣冰島克朗對歐元的匯率貶值30%。當天晚上冰島國會通過了緊急法案,授與政府有較大的許可權來接管和整頓銀行。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和格里特利爾銀行(Glitnir)兩家銀行被政府接管。
同時政府也對冰島最大的銀行Kaupthing提供紓困方案。10月6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決定暫時停止管制市場下由格里特利爾銀行、Kaupthing銀行、冰島國家銀行、Straumur投信、Spron投信、Exista投信等銀行所發行的所有金融工具的交易。
在10月6日工作日開始前,法國銀行BNPParibas繼荷蘭政府將富通金融集團(Fortis)於荷蘭的業務國有化後,接收其所餘下的資產。在10月6日星期一,丹麥、奧地利、可能還有德國,以及愛爾蘭和希臘,替國內的銀行存款做擔保。
其後,代表英國重要上市公司的金融時報100指數錄得歷來最大的跌幅。10月7號周二消費者貸款救援計劃排入英國國會議程。在10月6日德國總理安格拉·多羅特亞·梅克爾宣布政府會對德國私有銀行的所有存款進行保障。政府又宣布一個挽救德國借貸公司TheHypoRealEstate(HRE)的計劃。
在同一日美國紐約的道瓊斯工業指數重挫,在收盤時指數跌破了10,000點,即從2007年10月9日時的指數創下超過14,000點的高點時,所累積的跌幅為30%。在巴西和俄羅斯的股票交易市場於當周一宣布休市,以防止之後可能發生的股價重挫情形。
10月7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布接管冰島國家銀行。同一天冰島中央銀行宣布俄羅斯答應將提供40億歐元借貸。這個消息很快的遭到俄羅斯官方的否認,並要求冰島財政部長必須更正稍早之前所做出,俄羅斯接受借貸給冰島的討論聲明,這一項否認是出於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DmitryPankin。
然而稍後俄羅斯財政部長AlexeiKudrin便承認有收到這樣的請求,而俄羅斯正面回應,僅表示周內稍後冰島有派員到莫斯科開會,為金融議題展開討論。標准普爾更將冰島的外匯信用評級由A-/A-2下調至BBB/A-3,又將當地貨幣信用評級由A+/A-1降至BBB+/A-2。
標准普爾又將冰島銀行業風險組別由第五組改為第八組,並表示「於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中,累積的違約和重整貸款恐占冰島銀行業總輸出貸款35%到50%,等同於一半的放款有被倒賬風險。」就在同一日,俄羅斯總統宣示了一項對於俄羅斯國內銀行360億美元的紓困案。
一些國家和地區宣布了增加或更新的存款保證金額度:台灣政府提出將存款保障金額度提高兩倍至新台幣300萬元(92,000美元);而歐盟協議增加存款保障金額度為每一位歐盟存戶至少5萬歐元,部分歐盟國家宣布提高存款保障金的上限:荷蘭、西班牙和比利時政府宣布他們給予每一位存戶存款保障金上限至10萬歐元。
而英國政府在10月8日星期三早上宣布,將提供250億英鎊購買"第一層機構"(等於政府入股買下優先股,簡稱"PIBS")的紓困案給下列金融機構,包括:艾比銀行、巴克萊銀行、HBOS、匯豐、LloydsTSB、全國房產協會、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和渣打銀行。
而其他金融機構會有另外的250億英鎊的紓困,包括在英國設立分行的外國銀行。「總體來講政府在英國銀行系統和經濟中扮演公共團體的角色」。計劃也包含增加政府舉債上限,提供公平互助,履約國際承諾。計劃被認為是將企業半國有化。
10月8日星期三,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加拿大央行、瑞典銀行和瑞士銀行於國際標准時間11:00時共同宣布調降基準利率0.5%,而中國人民銀行也隨後跟進調降基準利率。
在10月8日當天全球股市均呈現重挫,其中日本跌幅更達到9%,俄羅斯股市盤中暫停交易,而印尼股市在早盤大跌之後也停止交易。在美國,受到聯准會調降利率影響,股市停止下跌。同一天美國聯准會再提供378億美元借貸給AIG集團,援助AIG集團的總金額達到850億美元。
10月9日星期四,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接管冰島國內最大的銀行KaupthingBank。由於冰島限制當地銀行所有存戶提款(當中包括海外客戶存款),造成冰島和英國的關系緊張。
原因
最初的流動性危機在事後被觀察認為是由於更早以前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中按揭貸款違約和法拍屋急劇增加所引發的。英國的第五大貸款機構北岩銀行是首批遭遇危機沖擊的對象之一。
該行已經無法借到足夠的額外資金來償還那些2007年9月中旬到期的債務。由於沒有持續的現金流注入,其所經營的高杠桿性質的業務無法支撐,最終導致其被政府接管,並顯示出了這起很快便降臨到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危機的早期跡象。
在過於寬松的授信標准下的過度借貸為美國房貸泡沫的特徵之一。信用泛濫並導致大量的次級按揭(次級貸款),投資者認為這些高風險的貸款會被資產證券化而緩和。
(5)巴克萊銀行股價2007年擴展閱讀:
美國次貸風波中首當其沖遭遇打擊的就是銀行業,重視住房抵押貸款背後隱藏的風險是當前中國商業銀行特別應該關注的問題。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上升的時期,住房抵押貸款對商業銀行而言是優質資產,貸款收益率相對較高、違約率較低、一旦出現違約還可以通過拍賣抵押房地產獲得補償。
目前房地產抵押貸款在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佔有相當大比重,也是貸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商業銀行為房地產抵押貸款計提的風險撥備是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產市場價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時出現。
購房者還款違約率將會大幅上升,拍賣後的房地產價值可能低於抵押貸款的本息總額甚至本金,這將導致商業銀行的壞賬比率顯著上升,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和資本充足率造成沖擊。然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內出現價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從長遠看銀行系統抵押貸款發放風險亦不可忽視,必須在現階段實施嚴格的貸款條件和貸款審核制度。
6. 哪裡有有個英國人利用股票下跌賺錢新聞
世事輪回。
16年前,匈牙利裔美國人喬治·索羅斯帶領量子基金做空英鎊,在1992年9月日輕輕鬆鬆的放倒了英格蘭銀行,從英國賺走了10億美元後,還讓後者不得不退出了歐洲貨幣計劃——否則今天的歐元會更強大。
今天,一個跟美國財長同姓的人也在做空英國,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和他的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公司(Paulson &Co.)砸下了超過10億英鎊做空英國的金融股票。在華爾街諸多對沖基金經理還在為如何處理掉手頭重倉持有的雷曼股份而焦頭爛額時,約翰輕松且愉快。
8月份,約翰·保爾森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78位。
做大的做空者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英國金管局近日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約翰·保爾森是英國銀行類股最大賣空者之一,英國五大銀行中有四家均為他的押注對象。他持有的倉位包括對巴克萊銀行(Barclays)股價做空3.5億英鎊,對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股價做空2.92億英鎊以及對勞埃德(Llyods TSB)銀行股價做空2.6億英鎊的押注。
鑒於近期以來的華爾街「金融海嘯」,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於9月18日起發表聲明,臨時禁止投資者建立新的做空金融類股的頭寸,並要求持股超過0.25%的空頭自23日起每日進行披露。該禁令的有效期持續至明年1月16日。本周FSA又一次強調將嚴厲打擊賣空禁令頒布後膽敢以身試法的做空者。
FSA公布了34家禁止做空的金融股名單,包括哈利法克斯(HBO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勞埃德TSB銀行、匯豐控股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標准人壽、聯合信貸等金融公司。而約翰·保爾森押注的這些銀行均位列其中。
盡管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近日來對賣空者實行了越來越嚴厲的禁令,但對於做空金融類股習以為常的對沖基金顯然並不甘心。反對者們表示,市場目前跌幅過大,是資金流動性匱乏造成的。賣空行為並不是金融類股暴跌的罪魁禍首。
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約翰·保爾森已經在准備華麗轉身。據稱,保爾森一直極度看跌金融業,但當價格跌至他的目標價位時,他將買進各種抵押貸款證券以及銀行和金融機構股票。他在9月中旬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由於英美金融股一直萎靡不振,該公司基金正在考慮幫助困境中的金融機構進行資本調整。
據聞,約翰保爾森將於10月1日發行「恢復」基金。有投資者聲稱,這將招募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有理由相信,做多隻是約翰試圖埋藏起他那熊市中令人驚訝的殺傷力。
約翰·保爾森的對沖基金成立於1994年,專注於合並套利。2005年以前,正當大部分基金經理還在為投資者樂觀的重復著「房地產神話」時,做多者通殺的年代裡,他的基金並不顯山露水。
但是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房地產市場里悄悄浮現的泡沫。
2006年7月,保爾森以1.5億美元資金開始為其第一隻做空次債的基金建倉。時至2007年1月,保爾森共籌集了10億美元專項資金。他的投資策略是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貸款債務。信貸違約掉期,就是讓AIG集團陷入絕境的金融產品。
由於次債的影響並沒有在短期內浮現,2006年的房地產市場依然一片欣欣向榮,保爾森購入的信貸違約掉期(CDS)也因此賠錢不斷。巨大的壓力並沒有令保爾森懷疑自己的判斷,他堅持每天在紐約中央公園跑上5公里,一面是減壓,一面是培養耐心,「等待成功」。
18個月後,這筆賭注終於為他帶來了豐厚回報。2007年,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轟然倒台掀起了美國次債颶風。而風語者保爾森則在這場颶風中展開了飛翔的翅膀。
哥對沖基金研究(Hedge Fund Research)稱,2007年前10個月,約翰·保爾森的Credit Opportunities I基金暴漲550%,成為去年美國僅有的30隻投資回報率超過100%的基金中一員;此外還有3隻基金的回報率超過了100%。
約翰在熊市中跨入全球最頂尖的對沖基金經理行列。
根據投資者估計,約翰旗下各只基金在2007年次貸危機中獲得超過120億美元的利潤。而他的保爾森公司2008年1月的資金規模也達到了350億美元。分析人士評價,「在金融市場歷史上,從未有一筆交易利潤如此豐厚。」
如果用約翰·保爾森自己的話來說,他在華爾街一夜暴富的神話一點也沒有神秘感可言,「我從不認為自己是一頭牛或是一隻熊。我只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
鮑爾森逆勢操作取得成功
而在最近的熊市市場中,一些對沖基金卻照賺不誤。例如,管理350億美元的鮑爾森公司(Paulson & Co)是世界上最大的10家對沖基金之一,除了在去年房地產市場中大撈一筆外,該公司今年逆勢操作仍然很成功。
鮑爾森的制勝法寶是市場不好時做空,但是,大量的對沖基金做空會使得市場快速下滑。為此,美國證券委員會(SEC)今年兩次限制賣空。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求對沖基金增加透明度,要求對沖基金向證券委員會報告它們的倉位。
據《華爾街日報》10月17日報道,因為英國主管部門要求披露對沖基金的做空倉位,因此,據鮑爾森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鮑爾森做空了英國前四大銀行的股票,分別為巴克萊銀行(Barclay PLC)、英國抵押貸款銀行(HBOS PLC)、勞埃德銀行(Lloyds TSB)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這一次鮑爾森共賺5.4億英鎊。
此前,美國證券委員會已經限制799種股票的賣空,後來又將禁止賣空的股票增加到近1000種,而當時沒有受到限制的英國為此損失慘重,也被迫發出禁空令。因此,盡管美國的賣空禁令於10月8日解禁,但英國仍然維持這個禁令,並將持續到2009年1月。
領袖聚焦網站把鮑爾森封為美國金融界的新領袖,該網站在對鮑爾森的描述中說,鮑爾森的基本方法是購買許多金融機構和指數的信用違約保險,即人們常說的CDS。當房地產市場崩盤和大多數金融機構為生存而掙扎時,鮑爾森的公司在2007年獲利200億美元,而他本人收入35億美元,成為福布斯400位最富有的美國人中的第165位。
不過,鮑爾森仍然盡力保持低調——他不想在別人因為樓市下跌而痛苦的時候慶祝自己的成功。去年10月,他向美國致力於保護業主和家庭財產的一家研究中心捐贈了1500萬美元,為面臨房屋拍賣的家庭提供法律援助。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遇到了哪些問題其根源是什麼
2008年10月,冰島發生一個重大的銀行和財政危機,並導致冰島貨幣冰島克朗對歐元的匯率貶值30%。
當天晚上冰島國會通過了緊急法案,授與政府有較大的許可權來接管和整頓銀行。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和格里特利爾銀行(Glitnir)兩家銀行被政府接管,同時政府也對冰島最大的銀行Kaupthing提供紓困方案。
10月6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決定暫時停止管制市場下由格里特利爾銀行、Kaupthing銀行、冰島國家銀行、Straumur投信、Spron投信、Exista投信等銀行所發行的所有金融工具的交易。
在10月6日工作日開始前,法國銀行BNP Paribas繼荷蘭政府將富通金融集團(Fortis)於荷蘭的業務國有化後,接收其所餘下的資產。在10月6日星期一,丹麥、奧地利、可能還有德國,以及愛爾蘭和希臘,替國內的銀行存款做擔保。
其後,代表英國重要上市公司的金融時報100指數錄得歷來最大的跌幅。10月7號周二消費者貸款救援計劃排入英國國會議程。在10月6日德國總理安格拉·多羅特亞·梅克爾宣布政府會對德國私有銀行的所有存款進行保障。政府又宣布一個挽救德國借貸公司The Hypo Real Estate(HRE)的計劃。
在同一日美國紐約的道瓊斯工業指數重挫,在收盤時指數跌破了10,000點,即從2007年10月9日時的指數創下超過14,000點的高點時,所累積的跌幅為30%。在巴西和俄羅斯的股票交易市場於當周一宣布休市,以防止之後可能發生的股價重挫情形。
10月7日,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布接管冰島國家銀行。同一天,冰島中央銀行宣布俄羅斯答應將提供40億歐元借貸。
然而這個消息很快的遭到俄羅斯官方的否認,並要求冰島財政部長必須更正稍早之前所做出,有關俄羅斯接受借貸給冰島的討論聲明,這一項否認是出於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Dmitry Pankin。
然而,稍後俄羅斯財政部長Alexei Kudrin便承認有收到這樣的請求,而俄羅斯正面回應,僅表示周內稍後冰島有派員到莫斯科開會,為金融議題展開討論。標准普爾更將冰島的外匯信用評級由A-/A-2下調至BBB/A-3,又將當地貨幣信用評級由A+/A-1降至BBB+/A-2。
標准普爾又將冰島銀行業風險組別由第五組改為第八組,並表示「於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中,累積的違約和重整貸款恐占冰島銀行業總輸出貸款35%到50%,等同於一半的放款有被倒賬風險。」
就在同一日,俄羅斯總統宣示了一項對於俄羅斯國內銀行360億美元的紓困案。一些國家和地區宣布了增加或更新的存款保證金額度:台灣政府提出將存款保障金額度提高兩倍至新台幣300萬元(92,000美元);
而歐盟協議增加存款保障金額度為每一位歐盟存戶至少5萬歐元,部分歐盟國家宣布提高存款保障金的上限:荷蘭、西班牙和比利時政府宣布他們給予每一位存戶存款保障金上限至10萬歐元。
而英國政府在10月8日星期三早上宣布,將提供250億英鎊購買"第一層機構"(等於政府入股買下優先股,簡稱"PIBS")的紓困案給下列金融機構,包括:艾比銀行、巴克萊銀行、HBOS、匯豐、Lloyds TSB、全國房產協會、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和渣打銀行。
而其他金融機構會有另外的250億英鎊的紓困,包括在英國設立分行的外國銀行。「總體來講政府在英國銀行系統和經濟中扮演公共團體的角色」。計劃也包含增加政府舉債上限,提供公平互助,履約國際承諾。計劃被認為是將企業半國有化。
10月8日星期三,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加拿大央行、瑞典銀行和瑞士銀行於國際標准時間11:00時共同宣布調降基準利率0.5%,而中國人民銀行也隨後跟進調降基準利率。
在10月8日當天全球股市均呈現重挫,其中日本跌幅更達到9%,俄羅斯股市盤中暫停交易,而印尼股市在早盤大跌之後也停止交易。在美國,受到聯准會調降利率影響,股市停止下跌。同一天美國聯准會再提供378億美元借貸給AIG集團,援助AIG集團的總金額達到850億美元。
10月9日星期四,冰島金融監督管理局接管冰島國內最大的銀行Kaupthing Bank。由於冰島限制當地銀行所有存戶提款(當中包括海外客戶存款),造成冰島和英國的關系緊張。
原因
最初的流動性危機在事後被觀察認為是由於更早以前的次級房屋信貸危機中按揭貸款違約和法拍屋急劇增加所引發的。英國的第五大貸款機構北岩銀行是首批遭遇危機沖擊的對象之一。
該行已經無法借到足夠的額外資金來償還那些2007年9月中旬到期的債務。由於沒有持續的現金流注入,其所經營的高杠桿性質的業務無法支撐,最終導致其被政府接管,並顯示出了這起很快便降臨到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危機的早期跡象。
在過於寬松的授信標准下的過度借貸為美國房貸泡沫的特徵之一。信用泛濫並導致大量的次級按揭(次級貸款),投資者認為這些高風險的貸款會被資產證券化而緩和。
(7)巴克萊銀行股價2007年擴展閱讀:
全球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是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導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到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次貸危機的爆發瞬間就影響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邊國家,其范圍也遠遠不僅僅是次貸危機方面,而是蔓延到整個金融行業。
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佔GDP約6%,因消費的產品遠多於其生產的產品,美國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極大得影響了其他地區的經濟,一度造成世界各國的恐慌。
8. 巴克萊銀行股票因為什麼原因股價會下跌
引起的原因多種多樣,不過最終的結果是,供給大與需求;即人們不願意出高價買了,持有的人想要趕緊拋掉,就會壓低價格賣出;這樣股價就跌了。
9. 巴克萊為什麼被罰20億
巴克萊被罰20億。美國司法部周四表示,巴克萊銀行(Barclays)將支付20億美元,用於解決投資者在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購買有毒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所遭受的數十億美元損失的索賠。
這家英國銀行否認誤導投資者支持抵押貸款的質量,並指控其發生郵件欺詐和銀行欺詐。
巴克萊被罰20億,首席執行長Jes Staley稱這一解決方案「公平合理」,解決了該銀行在美國最大的尚未解決的法律問題,並讓投資者放心,因為他們已准備好接受更大罰款的可能。
Investec Bank駐倫敦的分析師Ian Gordon表示:「和解處於預期的底部,並且比預期來得更快,因此這對巴克萊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Staley說:「從一開始這個管理團隊就應該優先考慮盡可能及時和適當地解決這些歷史問題。」
在格林威治標准時間14點45分之後,巴克萊股價上漲1%。該銀行表示,支付罰款將使其核心資本比率(衡量財務實力的關鍵指標)達到0.45個百分點。
司法部稱,兩名前巴克萊銀行高管Paul Menefee和John Carroll曾從事RMBS交易,共支付了200萬美元的費用,以換取他們被解僱的指控。
代表Menefee的律師說:「只是為了讓事情盡快過去,Menefee已同意達成一項解決方案,他沒有承認任何不當行為。」
代表Carroll的一位律師表示,他的客戶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且已經決定將案件盡快解決。
與面臨司法部門類似索賠的競爭對手不同,巴克萊在2016年12月遭到起訴,此前該銀行拒絕在最初的和解談判中提出的罰款。
巴克萊被罰20億是銀行面臨此類索賠的較低支出之一,瑞士信貸於2016年12月同意支付53億美元的結算和消費者救濟款,而德意志銀行去年1月份支付72億美元才擺平事情。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在2012年提出了一項旨在追查導致金融危機的不當行為的行動。針對這些銀行的抵押貸款證券的行動源自於此。
巴克萊的解決方案可能會鼓勵其競爭對手蘇格蘭皇家銀行,因為在解決自身的問題上缺乏進展而感到沮喪,該銀行阻止恢復派息而被指控。
10. 巴克萊財團涉及哪些公司
三井,摩根,高盛,三菱 美國: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第一花旗財團,巴克萊財團瑞士:瓦倫堡家族財團新加坡:淡馬錫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