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方田新材料

上海方田新材料

發布時間:2021-04-14 11:31:06

1. 海陽方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怎麼樣

海陽方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2006-12-0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海陽市經濟開發區。

海陽方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6877961840009,企業法人馬建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海陽方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熱熔膠、復合紙、塑料膜的生產、銷售;批發零售:包裝材料、合成橡膠(不含危險化學品)、塑料製品、隔離劑、色料(不含危險化學品)、文化用品;自有房屋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海陽方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我這有兩方田黃石准備出手怎麼聯繫到買家

如果走公司建議不要去深圳,上海,武漢,合肥

3. 中國革命歷史資料&中國經濟變化&中國建設成就&為建國作出功勛的偉人事跡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海軍都是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為適應新時期作戰需要,兩支現代化的軍種迅速建立起來,並成長為共和國鋼鐵長城的有力基石,奠定了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立體國防系統。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就已經開始籌備建立海軍和空軍。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新政協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說,我們不僅要建立一支強大的陸軍,而且要建立空軍和海軍。

1949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現已宣布成立,這一天被定為人民空軍成立日。空軍的首任司令員是劉亞樓,政治委員是肖華。初創時期的空軍盡管部隊不多,力量弱小,卻仍然提負起了祖國的防空任務,並且在1950年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戰火中得到了鍛煉和發展。1957年空軍與防空軍合並後,空軍逐步發展成為包括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等組成的軍種。

1950年中央軍委下達建立海軍的命令,4月14日海軍領導機構正式成立,肖勁光擔任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隨後陸續成立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具有近海作戰能力,擁有現代化裝備的多兵種海軍。1985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編隊對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等南亞三國進行了友好訪問,這是中國首次派出軍艦出訪外國。1997年2月至5月人民海軍艦艇編隊又對美國、墨西哥、秘魯、智利進行了訪問,這次航行歷時98天,跨越東西、南北半球,行程2.4萬海里,規模空前,擴大了人民海軍在國際上的影響。

4. 人教歷史選修1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教案

重點

王安石變法在經濟、政治、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具體措施。

難點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變法每一項措施所解決的問題;

如何調整封建國家、地主和農民關系。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內容主要從四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起用王安石、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實際上可以看成是變法的前提(開始)和具體措施。

本課引言是以文字敘述的,通過王安石的一首描述農民悲慘命運的詩,揭露宋朝「積弱」局面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從而為學習王安石變法作鋪墊。

教學建議:建議教師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你從王安石的這首詩中得到哪些啟發?結合上一節所學內容進一步體會王安石變法的原因背景,回答後導入新課。或者回憶上節課內容,直接提出本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問題,導入新課。

第一目「起用王安石」

本目共有三層意思:宋神宗為什麼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究竟有哪些變法設想能打動宋神宗?起用的標志是什麼?這是本節課的一個小難點,搞清這些問題有利於加強對王安石變法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

慶歷新政失敗後,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後,很快又高漲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給宋仁宗呈送了長達萬言的《言事書》,提出了變法主張,但沒被採納。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決定起用王安石。王安石向他談了變法的設想。宋神宗很贊賞他的主張,堅定了變法的決心。1069年,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有:社會矛盾仍然尖銳;王安石提出變法主張和設想;宋神宗贊賞他的設想,又有變法願望。

教學建議:

1)通過圖片展示,介紹宋神宗、王安石等重要歷史人物,通過了解宋神宗掌權時的社會狀況和王安石作為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的業績,引導學生深刻領會變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

2)講清變法的開始。指出:慶歷新政夭折後,社會矛盾依然嚴重。雖然「新政」的改革措施被廢止,但北宋統治階級內部要求改革的呼聲並未停止,相反,隨著危機的加深,改變現狀的要求越來越強烈。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了更為全面的改革。

3)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王安石簡介,回答問題。

第二目「富國之法」

本目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主要是講王安石變法在經濟上的具體措施,即為了改變積貧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調整封建國家、地主和農民關系,發展生產的政策、措施。包含三個層面:採取此法的目的、主要措施、作用。

「富國之法」的主要內容是:

青苗法。宋仁宗時,陝西百姓缺少糧、錢,轉運使李參讓他們自己估計當年穀、麥產量,先向官府借錢,谷熟後還,官稱「青苗錢」。王安石、呂惠卿等據此經驗,制定青苗法。它規定把以往為備荒而設的常平倉、廣惠倉的錢谷作為本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加息,隨夏秋兩稅納官。實行青苗法的目的,在於使農民在青黃不接時免受兼並勢力的高利貸盤剝,並使官府獲得一大筆「青苗息錢」的收入。

募役法。又稱免役法。免役法規定: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衙前等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出錢僱人應役,各州縣預計每年雇役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等高下分攤。上三等戶分八等交納役錢,隨夏秋兩稅交納,稱免役錢。原不負擔差役的官戶、女戶、寺觀,要按同等戶的半數交納錢,稱助役錢。此法的用意是要使原來輪充職役的農村居民回鄉務農,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人戶不得不交納役錢,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方田均稅法。熙寧五年八月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頒行。此法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縣令負責丈量土地,按肥瘠定為五等,登記在賬籍中。「均稅」就是以「方田」的結果為依據均定稅數。凡有詭名挾田,隱漏田稅者,都要改正。這個法令是針對豪強隱漏田稅、為增加政府的田賦收入而發布的。

農田水利法。熙寧二年十一月頒布農田水利法,獎勵各地開墾荒田興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築圩埠,由受益人戶按戶等高下出資興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農戶財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貸「青苗錢」,按借青苗錢的辦法分兩次或三次納官,同時對修水利有成績的官吏,按功績大小給予陞官獎勵。凡能提出有益於水利建設的人,不論社會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獎。此法是王安石主張「治水土」以發展農業,增加社會財富的重要措施。

市易法。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均輸法。主要內容有:要求發運使必須清楚東南六路的生產情況和北宋宮廷的需求情況,依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必須在路程較近的生產地采購,節省貨款和轉運費。另外,還賦予發運使一定的權力,使他們能夠斟酌某時某地的具體情況適當地採取一些權宜措施。這就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便利了市民生活。

教學建議:

1)這些措施教材已作了詳細、明確的介紹。教師不必補充新材料,可按教材介紹的六項具體內容講解,也可繪製表格,幫助學生整理知識。

2)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認真閱讀,從總體上宏觀概括採取這項措施的目的、具體內容、作用,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概括、記憶等一系列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清明上河圖》認真觀察東京的繁榮,加深理解王安石變法的積極作用。

第三目「強兵之法」

這是王安石變法的第二個主要內容,具體措施有: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

保甲法。熙寧三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其主要內容是鄉村住戶,不論主客戶,每十家(後改為五家)組成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家有兩丁以上的出一人為保丁,以住戶中最有財力和才能的人擔任保長、大保長和都保長,同保人戶互相監察。農閑時集中訓練武藝,夜間輪差巡查維持治安。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範和鎮壓農民的反抗,以及節省軍費。

將兵法。作為強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簡軍隊、裁汰老弱,合並軍營。另一方面實行將兵法。自熙寧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陸續分設100多將,每將置正副將各1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斗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凡實行將兵法的地方,州縣不得干預軍政。將兵法的實行,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兵,提高了軍隊的戰斗素質。

保馬法。規定百姓可自願申請養馬,每戶一匹,富戶兩匹,由政府撥給官馬或給錢自購。養馬戶可減免部分賦稅,馬病死則要賠償。

政府下令設置軍器監,監督製造兵器,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從此,武器生產量增加,質量也有所改善。

教學建議:

1)探究變法時期的武將、神弓、花槍等圖片、資料,進一步理解說明變法措施在軍隊戰鬥力和武器裝備上的成效。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學思之窗】,分析史料說明問題。

3)保馬法、軍器監都是教材中新增加的內容,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建議教師適當補充資料講解。

第四目「取士之法」。王安石在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主要是為變法造輿論。主要有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這三個具體措施。

熙寧四年(1071年),頒布改革科舉制度,廢除以空洞的華而不實的詩賦詞章取士的舊制,恢復以《春秋》,三傳明經取士。即要求考生聯系當前實際採取參加經義策論的考試。這就把科舉的立足點放在選拔具有經綸濟世之志和真才實學的天平上,從而擴大了考選名額,使一大批新進之士取代反對改革的舊官。

同年秋,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的太學三舍法制度,不能不看到,九百年前我國已有了從實際出發的科舉、學校制度。

教學建議:

1)建議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可以請學生閱讀教材的圖片加以分析理解,並思考改革科舉制的必要性。

2)對隋唐科舉制與北宋改革科舉制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發生的變化。也可以對古代科舉制產生發展的整個過程進行系統總結,以掌握所學知識。

3)王安石十分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使許多低級官員和下層士大夫得到了發揮才乾的機會。這一點極富有現實意義,可引導學生闡發議論。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認識王安石變法這一概念,教師首先採用談話法,通過王安石的一首描述農民悲慘命運的詩,了解學生對當時社會狀況的認識情況,進而了解變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便於學習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提出問題,總結回答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對本課教材進行課前通讀,從總體上宏觀概括本課知識包括的四大內容:起用王安石、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以培養學生閱讀、歸納、概括、記憶等一系列能力。

本節可以看成是變法的整個過程,「起用王安石」,可以看作是前提或開始,而後邊三目就是變法的主要措施。在引導學生學習完第一目「起用王安石」後,可直接提問問題過渡到下一部分變法的主要措施。學生可分三組分別整理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三項內容,每組簡單回答後教師適當做出總結,並就一些問題展開提問、討論、補充資料、拓展延伸。

最後小結,可引導學生從背景、內容等方面比較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以便進一步理解北宋中期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重大成就。慶歷新政是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局部改革。王安石變法是針對北宋統治積貧、積弱危機所進行的較全面的改革:通過理財方面的措施,發展經濟,增加國家收入,實現富國願望,以解決積貧問題;通過軍事方面的措施,增強軍隊戰鬥力,對內可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對外可抵禦遼、西夏的進攻,還可節省軍費開支,實現強國願望,解決積弱問題;而教育方面的措施,則是要為變法造輿論、育人才,使變法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這樣,北宋統治者試圖通過較全面的改革,挽救統治危機,達到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

也可以以題總結:宋神宗為什麼要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王安石變法在經濟、政治、軍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這些措施各有何直接作用?從而宏觀總結鞏固本節課的重要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介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時,用幻燈、實物投影歷史照片和王安石的簡介。充分利用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為素材,進行思想教育。

從各個角度總觀王安石一生,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無論哪一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尤其他能夠針對北宋統治的積弊進行大膽改革,並取得一定成效,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具有歷史進步意義,這種堅持改革的精神值得肯定。

案例二 在引導學生學習完第一目「起用王安石」後,教師可以直接提問導入:

公元1069年,宋神宗把王安石提升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主持變法。那時候,朝廷里名義上有四名宰相,病的病了,老的老了。有的雖然不病不老,但是一聽見改革就叫苦連天。王安石知道,跟這批人一起辦不了大事,經過宋神宗批准,任用了一批年輕的官員,並且設立了一個專門制定新法的機構,把變法的權抓了來。這樣一來,他也就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了。那麼,王安石變法都有哪些主要內容呢?你能從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把這些內容中每一項的目的、具體措施、作用用最概括的語言列出來並准確地表述出來嗎?導入後分組總結。

案例三 引導學生對古代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作深刻的比較。

秦國的商鞅變法和北宋的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兩次變法。商鞅變法之際,諸國並立,一國國君若能大行革新即可圖強並打倒敵國,可謂變法成則國存、變法敗則國亡,大有隻許成功、不許失敗之勢。而王安石時代,北宋實行了高度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改革僅為挽救時弊、富國強兵,其迫切性大大不如戰國,況全國吏治敗壞、積重難返,保守勢力又過於頑強,終於落得失敗的結局。

設計問題:比較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並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

(1)相同點:①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 ②變法都得到了王權的支持。 ③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 ④變法者的個人命運基本相同。 ⑤變法都對生產關系作出了調整。

(2)不同點:①背景不同:商鞅變法發生在新舊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王安石變法則發生在北宋中期統治危機四伏時。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變法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變法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③性質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王安石變法則是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的改革。

(3)認識:①改革必然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不可能一帆風順,要充分考慮到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②改革的成敗關鍵要看其積極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維持,不以改革者個人命運為轉移。③改革措施要針對實際情況,行之有效,推行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④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上述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解題關鍵:宋朝中期的「積弱」的局面。

思路引領:根據兩則材料信息歸納說明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從政府政策、將帥和士兵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提示:士兵素質低下,戰鬥力不強,形成積弱局面。

北宋政府奉行養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齊;集中軍權、更戍法直接削弱了軍隊戰鬥力。將不識兵、將無常兵、將帥指揮受制太多,其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士兵經常換防,缺乏訓練,素質低下。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簡要敘述王安石變法經濟改革措施的主要內容。

解題關鍵:王安石變法經濟措施的諸方面。

思路引領:主要目的、基本內容和影響。

答案提示:為了實現富國的目的,王安石採取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稱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富國之法初步改變了積貧的局面。

2.分析王安石變法軍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內容。

解題關鍵:鞏固封建統治。

思路引領: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王安石變法軍事措施的諸方面內容。

答案提示:目的:為了改變積弱的局面,鞏固封建統治秩序。

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和設軍器監。強兵之法初步改變了積弱的局面。

5. 福建方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方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2011-11-04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六鳳村159號。

福建方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04585315453C,企業法人廖玉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方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建築裝飾工程、室內外裝飾工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施工(以資質證書為准);建材(不含危險化學品)、機電設備、傢具五金交電(不含電動自行車)電子產品、工藝品、針紡織品、燈具、五金製品、日用百貨、的生產、批發、代購代銷;新材料研發;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建方田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6.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一、機構改革
制置三司條例司 熙寧元年(1068年)二月,設「制置三司條例司」,是王安石推動變法第一個設立之機構,原本宋朝的財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設立置制三司條例司來作為三司的上級機構,統籌財政,是當時最高的財政機關,此機關除了研究變法的方案、規劃財政改革外,亦制訂國家一年內的收支,並將收入定其為定式。
市易法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頒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資金一百萬貫,在開封設「市易務」(市易司),在平價時收購商販滯銷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的時候再賣出去。同時向商販發放貸款,以財產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納息二分。用以達到「通有無、權貴賤,以平物價,所以抑兼並也。」市易法增加了財政收入。 保甲法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村住戶,每五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有兩丁以上的農戶,選一人來當保丁,保丁平時耕種,閑時要接受軍事訓練,戰時便徵召入伍。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二、改革稅賦
方田均稅 熙寧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農寺制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方田均稅法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卻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
均輸法 此法已久,早在西漢桑弘羊時試行,唐代以後各郡置均輸官,達到「斂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寧二年七月,為了供應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費,又要避免商人屯積,在淮、浙、江、湖六路設置發運使,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的原則,負責督運各地「上供」物質。意在省勞費、去重斂,減少人民的負擔。
青苗法熙寧二年九月,頒布青苗法。規定以各路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谷為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其所積現錢,每年分兩期,即在需要播種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願原則,由農民向政府借貸錢物。收成後,隨夏、秋兩稅,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歸還穀物或現錢。青苗法使農民在新陳不接之際,不至受「兼並之家」高利貸的盤剝,使農民能夠「赴時趨事」,但具體實施中出現強制借貸現象,是王安石變法措施中爭議最大的內容。
募役法又稱「免役法」,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農寺擬定,開封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免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當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僱人應役。雇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用負擔差役的女戶、寺觀,也要繳納半數的役錢,稱為「助役錢」。使得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了生產發展,也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三、新修水利
規定各地興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當地居民照每戶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興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貸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縣不能勝任的,可聯合若干州縣共同負責。
四、軍隊改革
裁兵法整頓廂軍及禁軍: 一、 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 二、 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將兵法又叫「置將法」。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操練軍隊,以提高軍隊素質。
保馬法神宗時,宋朝戰馬只有十五萬余匹,政府鼓勵西北邊疆人民代養官馬。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購買,每戶一匹,富戶兩匹。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負責賠償,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馬匹,徒增民擾。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
軍器監法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製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五、改革科舉
三舍法希望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選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
貢舉法王安石認為「欲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改革貢舉法,廢明經、存進士,熙寧三年(1070年)三月,進士殿試罷詩、賦、論三題而改試時務策。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頒新貢舉制,廢明經,專以進士一科取士。另設「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斷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於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

閱讀全文

與上海方田新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
貸款融資性保函 瀏覽:58
融資融券轉入 瀏覽:336
什麼是銷售融資 瀏覽:418
直接融資怎麼計算 瀏覽:497
融資融券股票市值 瀏覽:540
波動幅度大的指數基金 瀏覽:493
快錢包萬達理財客服 瀏覽:253
ipo融資規模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