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生物技術的應用和原理
http://wyclv.blogchina.com/
生物技術及應用
一、生物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生物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是70年代初伴隨著DNA重組技術和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而誕生的。三十多年來,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醫療業、制葯業、農業、畜牧業、環保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國都把生物技術確定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新興產業。
我國生物技術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步以來,廣泛應用於醫葯、農業、食品、環保、輕化工、能源等領域。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企業,如雨後春筍不斷涌現。從1985年到2000年,產品銷售額增加了75.99倍,平均每年增長3358%。2000年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產值已達200億元。尤其是基因工程制葯產業發展迅猛,1996年基因工程葯物和疫苗銷售額為2.2億元,2000年達到22.8億元,平均每年增長79.42%。近年來生物技術產業的年均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全國涉及現代生物技術的企業約500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其中涉及醫葯生物技術的企業300多家,涉及農業生物技術的200多家,一些生物技術的新建公司正在崛起,每年增加近100家新公司。北京、上海、福州、廣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個生物技術園區,出台了一些優惠政策,在稅收、金融、人才引進、進出口等方面對生物技術企業給予全面支持,目前已經培育了一大批新企業,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起著龍頭帶動作用。
隨著中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生物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對生物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多。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具有生物技術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通過學習,畢業生具體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備扎實的數學、化學、生物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2. 掌握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及細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 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 熟悉國家生物技術產業政策、知識產權及生物工程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 了解生物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狀況;
6.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三、主要課程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工程與技術、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化工程、生物工藝學、生物工程、發酵設備、計算機應用等。
四、學制:三年
五、就業方向
專科畢業生的去向有兩類:一類是可以繼續上本科深造;一類是就業。因為生物技術涉及的產業面廣,包括:生物制葯(製取各種細胞因子類、核酸類、抗生素類、中葯類的葯物等),生物發酵(製取各種保健品、功能性食品、酶制劑、化學品等),生物材料(生產各種骨科康復、器官再造、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化工生產(生產生物可再生燃料、各種溶劑、精細化工產品、化學合成中間體等)…,因此,本專業培養的實用型、應用型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就業面廣,應聘機會多,可供選擇的去向具有多樣性。
六、專業前景
生物技術是當今最基礎、最前沿、應用最廣泛、發展前景最廣闊的學科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當前面臨的諸多問題(如農業、食品、醫葯、環境等)都有賴於生物技術來解決.在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特別是加入WTO之後的新形勢下,發展生物技術對於加速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對生物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應用,投入大量資金資助生物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1996―2000年我國政府在生物技術領域投入15億元,這只是啟動生物技術部門的大計劃的一個部分。2000―2005年計劃在該領域再投入 50 億元。同時,國家實施的"863"計劃、國家計委的高科技示範工程項目等均把生物技術列為優先發展的科技領域和高技術產業,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現代生物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知識介紹]
生物工程是生物科學與工程技術有機結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就是對生物有機體在分子水平,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和個體水平上進行不同層次的創造設計,從而使人類進入改造和創建新的生命形態的時代.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
基因工程
我們常說基因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藍圖',這是因為生物體可以通過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表現出生物性狀並完成各項生命活動.那麼,人們能不能改造生物體的基因,定向地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呢 比如對基因進行重新組合,讓禾本科的植物也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讓細菌"吐出"蠶絲,讓微生物生產人的胰島素,干擾素等.科學家通過努力,在20世紀70年代創立了能夠定向改造生物的技術——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施工的.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
(1)提取目的基因.如植物的抗病基因,人的胰島素基因,干擾素基因
(2)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將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運載體—細菌質粒的切口處,質粒與目的基因形成一個重組DNA分子.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體外重組的DNA分子轉移到受體細胞.
(4)目的基因的表達.重組DNA分子進入受體細胞後,目的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表現出特定性狀.
以人干擾素基因作為目的基因,通過轉基因工程,目的基因在酵母中表達為例.見下圖: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在農牧業,食品工業上的應用
例如:
①工業生產干擾素.
干擾素是病毒侵入細胞後產生的一種糖蛋白,由於干擾素幾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水痘,肝炎,狂犬病等,所以它是一種抗病毒的特效葯.1980年,科學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腸桿菌及酵母菌細胞內獲得了干擾素.從1987年開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干擾素進入了工業化生產階段,並且大量投放市場.
②培育高產,穩產和具有優良品質的農作物.
1981年,科學家將菜豆儲藏蛋白的基因轉移到向日葵中,培育出了"向日葵豆"植株.如果以此作為技術基礎,把大豆蛋白的基因轉移到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中,就可以提高這些作物的蛋白質含量,改善它們的品質.
③培育具有各種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種.
1982年,科學家把細菌中的抗卡那黴素基因轉移到煙草,向日葵和胡蘿卜等作物中,一舉獲得成功.此後短短的幾年中,科學家又培育出了數十種具有抗病毒,抗蟲,抗除草劑的作物新品種.
在醫葯衛生事業上的應用
例如:
①基因治療: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常用的基因治療手段如下:目的基因與病毒重組,目的基因被包裝入病毒顆粒中,隨著受體細胞被感染,缺失的基因得以彌補,表達出目的基因的產物.目前在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方面,主要還是研究單基因缺陷型遺傳病.由於上述方法是針對體細胞的,故不會代代相傳,不會嚴重改變人群中有關基因的遺傳平衡.
②基因診斷:
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作探針(DNA探針:特定的DNA片段),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上的遺傳信息,從而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例如,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易於傳播,給診斷和治療帶來了很多困難,利用DNA探針可以迅速地檢出肝炎患者的病毒,為肝炎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
③基因檢測:
據報道,用DNA探針可以檢測飲用水中病毒的含量.具體的方法是使用一個特定的DNA片段製成探針,與被檢測的病毒DNA雜交,從而把病毒檢測出來.此方法的特點是快速,靈敏.
二,細胞工程
細胞工程是指運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某種工程學手段,在細胞整體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按照人們的意願來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或獲得細胞產品的一門綜合科學.
生物工程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就其技術范圍而言,大致有細胞融合技術,細胞拆合技術,染色體導入技術,胚胎移植技術,克隆技術等.
1,細胞融合技術
細胞融合技術是把兩個細胞在融合劑的作用下,融合成一個雜種細胞的技術.植物細胞融合時,要先用纖維素酶去掉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後再進行融合.
科學家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將番茄的原生質體和馬鈴薯的原生質體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以後又培育出了新的品種,例如:白菜—甘藍,胡蘿卜—羊角芥等.不僅如此,科學家在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或動物與人的細胞之間也進行了融合,形成了雜種細胞,例如:人—鼠,鼠—兔等.
克隆技術
克隆的實質是無性繁殖,即: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只要是一個細胞通過培養,獲得兩個以上的細胞,細胞群或生物體的方式,都稱之為克隆.
克隆技術的理論基礎—全能性
細胞全能性: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的潛能.即,已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為完整植株的能力.
多細胞生物,一般是由一個受精卵經過有絲分裂而來.所以,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與受精卵的基因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含有本物種所有的整套遺傳物質,都有發育成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2)克隆技術的應用
動物克隆:
以"多莉"羊的產生為例,步驟如下:
⒈核移植形成重組細胞.將A羊乳腺細胞的核移植到B羊去核的卵細胞內,形成一個重組細胞.
⒉胚胎移植.將重組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形成早期胚胎後植入C羊的子宮內.
⒊"多莉"羊出生.
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的大致過程是:在無菌條件下,將器官或組織(如芽,莖尖,根尖或花葯)的一部分切下來,放在適當的人工培養基上進行培養,最初,這些器官或組織經過細胞分裂與去分化(從分化狀態變為未分化狀態),形成愈傷組織.之後,在適合的光照,溫度和一定的營養物質與激素等條件下,愈傷組織便開始分化,產生出植物的各種組織和器官,進而發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組織培養不僅從植物上取材少,培養周期短,繁殖率高,而且便於自動化管理.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花卉和果樹的快速繁殖,培育無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用一個蘭花莖尖就可以在一年內生產出400萬株蘭花苗.又如:長期進行無性繁殖的植物,體內往往會積累大量的病毒,從而影響植物的產量或觀賞價值.研究發現,這些植物只有根尖和莖尖中不含病毒.因此,人們用莖尖進行組織培養,就得到了多種植物(如馬鈴薯,草莓,菊花)的無病毒植株,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習題選編]
白菜—甘藍雜交後產生的植株一般是不育的,但是,科學家發現,極少數的雜交植株能產生種子,原因是:
參考答案:染色體數目加倍
2,能克服遠源雜交的不親和技術是 ( )
A,組織培養 B,動物胚胎移植 C,細胞融合 D,單倍體育種
解析:植物組織培養的優勢能夠提高自然繁殖率比較低的名貴花卉,瀕危物種等的無性繁殖率.動物胚胎移植能夠提高動物的繁殖率.單倍體育種可以加快育種的進程.細胞融合能夠克服遠源雜交的不親和性
3,下列選項中,沒有採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一項是 ( )
A,花葯的離體培養得到的單倍體植株.
B,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得到多倍體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鈴蟲的棉花植株
D,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
參考答案:B
4,英國科學家維爾莫特首次用羊的體細胞(乳腺細胞)成功地克隆出一隻小羊,取名為"多莉",以下四項中與此方法在本質上最相近的是 ( )
A,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後,分別植入兩只母兔子宮內,並最終發育成兩只一樣的兔.
B,將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煙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新品種.
C,將鼠骨髓瘤細胞與經過免疫的脾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
D,將人的精子與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試管內發育到囊胚期時,再植入女性子宮內發育成"試管嬰兒"
參考答案:A
5,下列哪項技術與"試管嬰兒"無關 ( )
A,體外受精 B,動物胚胎移植 C,基因轉移技術 D,組織細胞培養技術
參考答案:C
6,細胞在分化過程中往往由於高度分化而完全失去再分裂的能力.最終衰老死亡,但機體在發展適應過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細胞,稱之為幹細胞.一旦需要,這些幹細胞按照發育途徑通過分裂而產生分化細胞,以保證局部組織損傷的修復.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人工獲得胚胎幹細胞的方法是:將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內,經過一定的處理使其發育到某一時期,從而獲得胚胎幹細胞."某一時期"最可能是 ( )
A,受精卵 B,八細胞胚 C,囊胚 D,原腸胚
(2)根據分裂潛能,幹細胞可分為全能幹細胞(可發育成完整的個體),多能幹細胞(可發育成多種組織和器官)和專能幹細胞(發育成專門的組織和器官),則這些細胞在個體發育中的分化順序是 ( )
A,全能—專能—多能 B,全能—多能—專能
C,多能—全能—專能 D,專能—全能—多能
(3)在全能幹細胞的發育過程中,皮膚由 胚層發育而來,眼睛由 胚層發育而來,神經系統由 胚層發育而來.
(4)個體發育過程中最原始的幹細胞是
(5)幹細胞在臨床上應用的最大優點是移植器官和患者之間無 反應.
(6)談談你對幹細胞研究的看法.
參考答案:(1)C (2)B (3)外和中 外 外 (4)受精卵 (5)排異
(6)幹細胞研究對人類治療疾病有很大幫助.例如:利用幹細胞克隆器官,用於器官移植;利用幹細胞修復損傷的器官等.但是,如果幹細胞研究用於克隆人,則會帶來嚴峻的社會倫理問題,必須嚴肅制止.
7,近幾千年來,生命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生物學的觀點不斷更新或面臨挑戰或得到補充完善.
資料一:20世紀80年代,美國生物學家奧爾等曼和切赫研究和發現了RNA的催化功能,由此他倆獲得了1989年的諾貝爾化學家獎.
資料二:1996年英國蔓延的"瘋牛病"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引起病牛病的病原體是一種能致病的蛋白質,它不含核酸,我們稱之為朊病毒,美國生物學家普魯辛納就是由於研究朊病毒做出的卓越貢獻,而獲得了1997年度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資料三:1997年英國的克隆羊"多莉"的誕生轟動了全球.克隆羊"多莉"是英國的威爾穆特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將高度分化的成年綿羊乳腺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培育成功的.
根據你所了解的生物學知識,上述的三則資料內容對哪些原有的生物學觀點提出了挑戰或補充完善 請用簡短的文字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生物催化劑酶都是蛋白質,但RNA催化功能的發現,說明酶不一定都是蛋白質,RNA也具有
酶的功能.
以前人們認為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但朊病毒這種病原體不含核酸,卻能導致"瘋牛病",
說明除了核酸外,還應該存在其它的遺傳物質.
原來人們認為已高度分化的成體動物的體細胞已失去了全能性,克隆羊的成功,說明了高度分
化的成年動物體細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8,科學家發現,人們長期接觸2,4-D(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似物)患某種癌症的可能性要遠遠高於未接觸者.美國科學家從一種細菌的DNA中分離得到了能降解2,4-D的基因,將其轉移到另一種細菌細胞內,獲得了能高效降解2,4-D的轉基因菌.據此回答:
(1)2,4-D能促進雙子葉植物生長又能殺死雙子葉植物的原因是
.
(2)該轉基因菌能表現也降解2,4-D的性狀並能代代相傳,所遵循的生物學原理是
.
(3)人們在生產上不直接應用最早發現的具有降解基因的細菌,而是培育和應用轉基因
菌來降解2,4-D的可能原因是:轉基因菌與原細菌相比有如下特點:
.
參考答案:
生長素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甚至殺死植物.
基因的功能:通過復制實現遺傳信息的傳遞.通過控制蛋白質合成實現遺傳信息的表達.
高效性
9,花葯離體培養也屬於植物的組織培養,它培育出的植株是 倍體,其染色體數目比原物種 .香蕉的組織培養形成的幼苗是 倍體.其性狀與親本相比 ,培養基的作用是 .植物的組織培養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細胞具有 性,即植物細胞含有的遺傳信息與胚細胞 ,只要條件適合,就可發育成完整的植株.
分析:花葯離體培養是通過植物的花粉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花粉是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其染色體數目減半.香蕉是利用莖尖作為外植體,莖尖細胞屬於體細胞,其染色體數目與親本一致.
參考答案:
單 減半 三 一致 提供營養和激素等物質 全能 相同
10,2000年11月,"廣東集愛"診療中心投入運作,標志著試管嬰兒技術落戶到了廣州.
(1)培育試管嬰兒屬於 生殖方式.
(2)胚的發育過程是指從 發育到 階段,場所是 .
(3)後期要繼續把胚胎移植入婦女的子宮內繼續發育的原因是
.
參考答案:
(1)有性 (2)受精卵 胚 前期是體外(試管),後期是子宮
(3)胚的發育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溫度,激素,營養,氣體濃度等,而子宮具有所有胚發育的所需條件,是胚發育的最佳場所.
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2年1月30日《科學時報》報道 美國科學家維爾法伊領導的一個小組發現,
成年人骨髓中存在著一類幹細胞.可以在培養液中無限期地生長,與胚胎幹細胞極其相
似.其中的一部分細胞系在生長近兩年後,特性依然保持完好,無任何衰老跡象.研究
人員將這些細胞稱為"多能成體祖細胞'.
此前也有一些實驗室和生物技術公司發現,成人的皮膚,肌肉和骨髓中存在著能
形成其他組織細胞的幹細胞.研究人員稱.從理論上講"多能成體祖細胞"在一定的條
件下 應該能夠形成心肌,大腦,肝臟,皮膚和各類神經細胞.
(1)如果在培養液中培養的"多能成體祖細胞"己傳至60代 那麼 這種細胞的遺傳物質與成年人骨髓中的幹細胞的遺傳物質( ).
A.全部相同 B.全部不同 C.大部分相同 D.大部分不同
(2)為大面積燒傷病人植皮,最好選用( )的幹細胞培育的皮膚細胞.
A.患者本人 B.父母 C.子女 D.配偶
(3)在一定的條件下,"多能成體祖細胞"形成心肌,大腦,肝臟,皮膚和各類神經細胞需通過 和 完成.
參考答案:(1).C(2).A:(3).細胞分裂;細胞分化
12,在細胞工程——原生質體融合育種技術中 .
(1)其技術的重要一環就是要將營養細胞的細胞壁除去,通常採用的方法是 .
(2)在不破壞植物細胞結構的前提下,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細胞膜,請問如何操作才可以在光鏡下觀察到細胞膜 .
參考答案:
(1)用纖維素酶去除細胞壁
(2)當細胞液的濃度小於外界溶液的濃度時;活的成熟的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失去水分;原生質層逐漸與細胞壁分離開來,這樣便可在光學顯微鏡下清晰的觀察到原生質層最外面的細胞膜
13,中國青年科學家陳大炬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擾基因"嫁接"到煙草的DNA分子上,可使煙草獲得抗療毒的能力,形j#轉基因產只,試分析回答:
(1)人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體內去,原因是 .
(2)煙草具有抗病毒能力,這表明煙草體內產生了 .這個事實說明,人和植物共用一套 .
(3)該工程在農業,醫葯等方面已取得了許多成就,請你說出三個具體實例
.
參考答案:
(1)人與植物DNA結構組成相同(2)抗病毒干擾素;遺傳密碼
(3)將抗病毒基因嫁接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毒水稻新品種;將人的血型基因移入到豬體內,培育出人血的豬:將干擾素基因移入細菌體內,培育出能產生干擾素細菌
14,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目標是繪制四張圖,其中一張圖用遺傳單位表示基因間的距離,另一張圖用核著酸數目表示基因間的距離,一張圖顯示染色體上全部DNA上約30億個減基對的排列順序,還有一張是基因轉錄圖.這四張圖組成了不同層次的,最終為分子水平的人類"解剖圖",它揭開了決定人類生.老.病.死的所有遺傳信息——基因組之謎,將成為人類認識自我的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合作組織.美國塞萊拉遺傳信息公司.美國(科學)雜志和英
國(自然)雜志於2m1年2月門日聯合宣布:由科學家提供的初步分析中,格外引人關
注的是:原來預計多達10萬多個的人類基因總數被最終確定為3萬個左右,而與蛋白質
編碼無關的非編碼區的減基對序列卻達人類基因組序列的97%之多.
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人類的24個染色體的基因和減基順序,試指出哪24個染色體 .
(2)你認為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有哪些意義 .
.
參考答案:
(l)22條常染色體和XY兩條性染色體(2)①有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②有利於研究生物進化③有利於培育優良的高等動植物品種 ④有利於研究基因表達有調控機制
Ⅱ 新高考方案:報考生物學和技術有什麼不同
生物科學(前兩年也有的院校稱生命科學)
概述:
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扎實的生物科學理論基礎,牢固掌握現代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學科的研究前沿與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創新意識,既能從事生物學各領域基礎理論研究,又能從事生物高新技術及其相關領域應用研究,亦可到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或到醫療衛生、環境保護、食品、生物技術及製品等部門或管理部門從事應用基礎研究、科技開發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一、專業綜合介紹
英國的綿羊多莉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隻人工無性繁殖出來的動物個體,幾年前曾經名噪全球。不過,這只是克隆技術小試牛刀而已。將來,更為先進的克隆技術會從更深更廣的范圍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一切都來自於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專業,它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與社會生產和生活,與其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密切的關系,發展前途廣闊。
在21世紀,生物科學將會是人類關注的焦點。人類基因密碼的破譯,是醫學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傳統的醫療方法有可能會被全新的方法所代替,人類的壽命可能大幅度延長。而地球資源的限制,人口的不斷增加,地球環境的逐漸惡化,這些人類目前面臨的尖銳矛盾,都需要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來解決。我國的克隆技術已經可以在動物體上生長出人的器官,在不久的將來,器官移植將會進入全新的時期。大家對中國僅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一定是印象深刻,這個奇跡的誕生是因為雜交水稻在全國范圍的推廣,我們應該感謝袁隆平院士,應該感謝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
生物科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它十分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實驗要求比較高。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既具有堅實、廣泛的生物學基礎知識,又具有一定的化學、數學、物理學基礎知識和工程技術技能;學生在校期間將受到系統的近代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等方面的理論和實驗技術訓練。本專業與一般的理科專業相比,更加偏重實踐,不會像數學、理論物理等學科那樣枯燥無味。所以選擇本專業的學生,既要有比較扎實的化學、數學基礎,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因為有相當數量的實驗等著你去做。不過,你不必擔心本專業實驗會死板無聊,頻繁的實驗、形形色色的生物,會激起你的無限興趣。當然,這也需要你有一定的膽量和勇氣。你可以接觸一些最新的、最先進的實驗方法、實驗儀器。如果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那就選擇生物科學專業吧,它會讓你更加接近大自然,更加熱愛生命,更加關愛生活的質量。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在研究所、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中心以及生物工程公司等部門從事理論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等工作。經過四年寒窗苦讀的你,不僅熟悉國家生物技術產業政策、知識產權及生物工程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還了解生物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狀況,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生物科學專業代碼:070401。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生物科學是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基礎和核心。它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形式的起源演化、生長發育、繁殖、遺傳變異和消亡等生命現象的規律和本質,以及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最近半個世紀,興起了以分子生物學為核心的現代生命科學。它為增進人類健康、促進社會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前景,從而形成為當前自然科學各領域中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先科學。
生物科學專業在16—18世紀歐洲興起的博物學中已初露端倪,19世紀初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從博物學中脫離出來。這里不得不提到當時的兩位偉大的科學家,一是英國的達爾文,他的《物種起源》從一個新的起點詮釋了生物學的奧秘;另一位生物學家孟德爾則提出遺傳因子假說及分離規律、自由結合規律兩大遺傳規律。到20世紀初,生物學專業已基本完成從對生命現象的外觀描述逐步上升到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的轉變。20世紀四十年代,遺傳學和生物化學在微生物領域結合了起來。在本世紀,這一轉變將取得進一步的進展,成為整個生物科學專業的特徵。現在,隨著分子生物學興起,發展了許多現代專業方向,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發酵工程等。
從當前國際發展來看,生物科學專業不僅現在是,而且在將來仍是整個自然學科專業中涉獵最為廣泛的專業。在美、英等國,「生命科學」與「物質科學」並列為自然科學的兩大分支,而遺憾的是,生物科學在我國卻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國習慣的把自然科學分為數、理、化、天、地、生六大分支,生物學長期以來只陪末座。這一點從我國曾一度將生物學列在高考內容之外可見一斑,而國際上則是對其相當重視。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科學文索引(SCI)中登錄了全世界八千餘種科學期刊,影響最大的前10種刊物中,除了多科綜合性刊物英國的《自然》和美國的《科學》以外,全都是生物科學領域的刊物。
隨著生物科學的國際化,該專業也於很早之前便從國外引進到國內。剛開始只是局限於對遺傳學基本規律和動植物、微生物的研究,發展至今已完善至生物科學的所有分支,並將繼續向高新科技化的方向進軍。一般國內的綜合性大學都有生物學院或者叫做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全國的高校中以師范院校的生物系最為全面,別的院校則大都從原來某些與之相關的專業發展而來,有的院校以生化、植物為主;有的以微生物學為主;有的是由製糖、發酵發展而來;有的則側重於生理、人體學。雖然同在生物科學這一藍天下,但具體的內容卻有很大的差別,各有千秋。由於生物科學已經發展成為最全面、分支最多的學科,所以在選擇具體的專業方向時要慎重考慮,在對相關院校作相關的了解以後再做出決定。而以基因工程為主的現代生物科學專業教育我國還相對滯後,像醫療基因技術、生物晶元、仿生技術、人類基因組的全排列分析等,還大都是研究的課題。
生物科學專業幾乎在社會各個行業都有發展空間。
在工業方面,包括食品、發酵、抗生素、制葯、生物製品、化工、皮革以及石油開采等多個領域生物科學專業都有用武之地。
農業方面主要是以基因工程為主的現代生物技術;改良和創造出動植物的新品種;氮磷鉀三要素為農作物的發展指明方向;昆蟲學減輕了作物病蟲害。
在醫學方面,通過研究發病機理及病原體與人體在代謝和調控上的差異設計和篩選出高效低毒的葯品;通過對基因技術的控制,可以治療某些遺傳病。如近代臨床診斷主要是用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基因學),可以在不同個體,甚至在遠為不同的生物種屬之間轉移,為某些遺傳疾病的治療、新的動植物品種的培育,對保護人類的健康,促進農業增產,甚至控制和改造整個地球上的生物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在此,我們不得不正視的是:以第二代生物製品為代表的傳統生物科學在我國仍占很大的席位,如抗生素、乙醇、食品類、單細胞蛋白、維生素、生物殺蟲劑等的研究和生產。用到的相關知識有初步的物理、化學、遺傳分析、細胞雜交、誘變育種等。但是以第三代生物製品為代表的現代生物科學正在以銳不可擋之勢蓬勃發展,已滲透到工、農、醫和社會的其他各個方面,到了無處不在的程度。
生物技術
概述:
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現代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開發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較強的創新意識,可到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或到醫療衛生、醫葯、食品、化工、輕工、農、林、牧、漁、環保、園林以及生物或高技術產業部門或行政部門,從事生物技術及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生物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一、專業綜合介紹
你聽說過生物晶元嗎?你知道生物晶元的神奇之處嗎?你知道小白鼠身上能長出人耳朵來嗎?你能想像今後人類移植器官不再需要他人的器官而只要在動物體上長一個就行了嗎?這一切正在變成事實,它們是現代生物技術的產品。生物技術是基於生物學,依靠現代各種先進技術的一門技術型學科,其閃光點在於充分發揮生物科學的優勢,將生物科學與其他學科結合交叉,從而開發出新的產品、新的技術。生物技術的發展相當迅速,生物技術產業也日益發達。目前生物技術在環保、醫葯、醫療等方面運用比較多,相信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必將滲透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生物技術是生物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同時具備二者的優勢,它利用現代的高新尖技術更加淋漓盡致地發揮生物學的潛力。本專業在教學中重視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同時也重視實驗、實踐技能培養。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這里同樣適用,而且物理、化學在本專業顯得尤為重要。本專業有很多專業實驗課,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實驗分析能力要求比較高,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計算機科學已經滲透了幾乎所有的學科,沒有哪門現代學科能離開計算機技術。同樣計算機作為一門工具,其一般運用和操作也是本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選擇本專業,你可以將生物學和工科專業結合起來,本專業是那些喜愛生物同時又喜愛工科學生的理想選擇。
本專業畢業生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而且也能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如果想繼續深造,既可以選擇本專業,也可以選擇與之相關的其他專業。由於本專業在本科階段學習的多為基礎性課程,學生本科畢業以後的選擇范圍較廣。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會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崗位。
生物技術專業代碼:070402。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生物技術又稱生物工程,它的核心內容是人為地對各種生物在分子、細胞、組織和個體水平上進行不同層次的設定,定向的創造出有特定形狀的新物種或新品種,結合發酵工程和生化工程原理,生產出各種生物物質或製品,在醫葯、食品、農業、輕工、化工、能源、環保和礦業等廣泛領域中為人類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是一門在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高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包括下述五個方面的技術體系: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以及蛋白質工程(另有一說為生化工程)。
建國初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大學等一批院校建立了相關的生物學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有些專業被合並,一些院校的生物技術專業被迫中斷。文革時期,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這門課程又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在我國的教育中,生物為數理化史地生的最後一名,並一度被排斥在高考科目之外。目前為止,這種狀況有所改觀,隨著國家恢復給予生物「高考准考證」和生物技術的廣闊發展前景,生物技術將很快的成為一門熱門專業。一個明顯徵兆便是,九十年代這方面的招生較少,但近幾年呈迅速上升趨勢,有的院校每年招生達好幾百人。這是由於我國在生物技術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基因育種、生物制葯、生物晶元等技術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科技的迅猛發展急需人才的補充。目前,生物技術學科已培育成一批年輕有為的帶頭人,分布在各大高校的代表性專家有:薛紹百、柳惠圖、昌曾益、劉強、隋森芳、吳慶余、李志新、鄒承魯等。
在實驗設備方面,各高校也較以前有明顯的改觀。另外,北大等高校的許多實驗室裝備也有大量現代化的先進儀器設備,擁有了全自動DNA序列分析儀、DNA合成儀、PCR儀、脈沖電泳儀、進口基因導入儀及其它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必備的儀器設備,這也為生物技術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生物技術專業是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需要而建立的專業。該專業一直致力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就業人才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該專業的課程設置包括普通教育課程(諸如外語、計算機、高數、化學、體育等),專業基礎課(如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酶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學、現代生物學儀器分析),專業系列課(由各校研究側重點不同所決定)及相關實驗課程。
目前全國開設生物技術專業(舊專業有稱生物化學、生物技術微生物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微生物工程學、生物制葯)的高校有73所,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水產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福建農業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湖北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廣西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新疆大學及新疆農業大學等。
事實上,繼1998年教育部進行專業目錄調整以來,北京乃至全國高校中的專業都有些變化,有些高校的生物技術專業就是從原來的微生物專業、發酵專業或者生理學專業發展而來。在學校方面,我國第一所生物技術類高校也剛剛誕生——武漢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新調整後的專業更貼近社會的需求與未來新世紀的發展,但各校側重點不同,望廣大考生慎重考慮,根據自己的實力和興趣,參考高校的具體狀況,三思而後行。
談到行業的發展,自從本世紀五十年代中葉,Watson和Crick提出DNA雙螺旋模型以來,生物技術領域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短短三十多年間,生物技術從生物化學的一個分支發展演變成為與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科學並駕齊驅的世界三大發展最快的現代科學之一。許多科學家甚至預言,二十一世紀將是生物技術的世紀。聯合國開發總署(UNIDO)在80年代後期建立的國際遺傳工程及生物技術中心(ICGEB)經過短短幾年的運轉,其重要性及必要性很快便得到了各成員國的公認,不久將成為一獨立的聯合國機構。而民間以開發現代生物技術為主體的公司,更如雨後春筍般遍及歐、美、日及整個世界。這種科學研究與生產開發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促進了生物技術的發展。根據美國政府的預計,到2010年美國利用生物技術生產的產品年產值將超過1000—2000億美元。
生物技術專業有了強大的產業力量作為推動,可謂「風景這邊獨好」。目前,國內生物技術產業的產值還相當低,有待進一步提高,可以說中國的市場前景看好、潛力巨大。在與各國進一步加強交流的同時,中國的生物技術行業即將邁出屬於自己的步伐。
Ⅲ 生物技術與農業的關系(包括: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生物技術與農業的前世今身),考試呀,有勞各位
農業生物技術已經成為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強大推動力,不僅在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中發揮重大作用,而且將成為本世紀解決食物安全、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等重大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有效手段,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業生物技術在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更顯示其巨大的潛力,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1.轉基因作物開始走向大規模推廣應用目前國際上抗蟲、抗病、抗除草劑的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等已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猛增到2003年的6770萬公頃,2004年為810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0%,是連續第9年以2位數增加,8年增長了47.6倍;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從6個增加到2003年的18個。據初步統計,採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作物新品種在全球已達35科120餘種,有5400多個轉基因作物進入田間試驗,50餘種轉基因農作物進入市場。有專家預計,在今後5年內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的面積將會有更大幅度的增加,2010年世界范圍內50%的耕地將種植轉基因作物,至2020年將增至80%。由此可見,全球轉基因植物發展十分迅猛。2.動植物分子育種技術日臻成熟和應用廣泛現代分子生物學與傳統動植物育種科學的結合催生了新興的分子育種學,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是利用與重要經濟性狀連鎖的分子標記或功能基因來改良動植物品種的現代分子育種技術。近年來,由於轉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的不確定性,因此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成為了熱點之一,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優點,已經展示出部分常規育種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因此,動植物基因鑒定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已成為當前生物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3.基因組學研究已由「結構基因組」向「功能基因組」發展基因組學的興起是生命科學發展新的里程碑。近年來,完成了模式植物擬南芥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水稻基因組測序框架圖,為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基礎。2003年11月15日西南農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完成了中國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的繪制工作,並於2004年10月公布,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利用霰彈法測序獨立完成的最大的生物種基因組,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家蠶基因組工作框架圖。估計家蠶基因組大小約為450 Mb,擁有約2萬多個基因,其中約有6,000個左右的基因為新發現。我國獨立開展了豬的結構基因研究,與美、英協作進行的雞基因組測序計劃等亦將於近期全部完成。4.轉基因動物、體細胞克隆與生物反應器等技術研究進展迅速1997年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的誕生,標志著動物核移植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隨即掀起了各類高等動物復制研究的高潮。克隆技術的成功不僅具有重大理論意義,而且在異體器官移植、治療用細胞與組織器官克隆、家畜良種繁育、轉基因動物反應器以及瀕危與珍稀動物保護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用轉基因植物和動物器官組織高效表達和生產活性功能蛋白的生物反應器研究與開發近年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煙草中表達的CaroRxTM (sIgA)可以有效地清除Streptococcus mutans,防止齲齒,是在植物中生產的第一個用於臨床的抗體。利用植物生物反應器生產重組蛋白質產品具有產品活性高、生產成本低等優勢,因此利用高蛋白產量與高生物活性物質產量的植物,如煙草、大豆、油菜等開發畜病疫苗產品前景看好。5.農業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正在孕育新的突破近年來,研究手段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基因組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進展已經為農業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改良、克隆和表達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平台,為生物「三葯」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病蟲害防治、節肥增產、飼料與食品添加劑、環境污染物降解等目標的農業微生物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生物技術已成為微生物遺傳改良和新一代微生物製品研製的有效手段。6.基因資源爭奪日趨白熱化由於動植物基因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生物基因資源已經發展成為國際競爭、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建立以生物基因為核心的知識產權財富,使之能更為有效地進入變化著的全球生物技術市場」已成為各國的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模式動植物基因組測序計劃完成後,對動植物重要功能基因競爭及資源的競爭成為生物經濟與基因產業競爭的標志之一,世界各國在大力加強動植物物種資源的搜集保存的同時,在基因資源的快速有效開發利用方面也給予高度重視。一些跨國生物技術公司對生物資源的爭奪尤其激烈,其核心就是對基因的爭奪。7.科技投入持續增長,產業化進程提速,「生物經濟」初見端倪過去10年,世界各國在發展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的投資增長了10倍。預計2010年以前發達國家在該領域的總投資將達2000億美元以上。跨國公司等私人企業通過重組、並購,進一步增強了競爭實力,現已逐步成為農業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主體。農業生物技術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形成,並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8.生物質能源研究取得明顯進展生物能源的生產技術已基本成熟。國內已有多家民營企業相繼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並建成年產超過一萬噸的生產廠,產品主要指標在不同程度上接近國外技術標准。這些企業主要是採用傳統的化學法,以回收的廢棄油和少量木本油料植物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十五」期間,我國已掌握了酶法生物柴油生產技術,該技術被認為是近期有望取代化學法的對環境友好的新技術。在生物柴油原料植物培育方面,我國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已育成含油量高達53%和25%以上的轉基因油菜和大豆新品系,建立了高油林木種植生產基地,高含油量藻類的培養與改良研究亦取得了明顯進展。9.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對生物技術發展的需求日增生物技術將為保障食物安全、提高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競爭力、完善農業產業結構、加速農作物和林草新品種的培育、發展可再生的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和生物制葯等現代農業關鍵問題的解決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生物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是近年來的研發熱點,並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物技術為改造提升農產食品精深加工工業、保障人類健康提供新的手段,並推動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物技術與其它高新技術的結合和滲透,已成為當前生物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我國生物技術研究總體水平在不斷提高,產業化已初具規模,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10.農業生物技術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現代國際競爭越來越演變為以技術為支撐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因而技術發展也就上升到了戰略性的高度。為了確保國際競爭地位,各國普遍支持和鼓勵研發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技術,生物技術則成為世界農業和科技競爭的核心。農業新基因在未來生物技術產業開發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爭奪更大的農產品市場,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從我國提供的認為最沒有利用價值的一份上海當地大豆種質資源中鑒定出抗大豆孢囊線蟲基因並育成了抗病品種,使美國在其後的不到20年間迅速取代我國的地位、一躍成為世界大豆種植、生產和貿易第一大國,而我國一度處於種中國大豆侵美國專利權的難堪境地。
Ⅳ 生物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怎樣呀
熱門分科析: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從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的人才將倍受用人單位的器重。事實上,該專業從20世紀末已開始預熱,21世紀初火熱的程度可能不及其他熱門專業,但隨後它將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火熱起來,並將占據科研前沿的位置。
考生類別:理工類。
就業前景:主要到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或在工業、醫葯、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 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就業行業或部門 百分率
其他事業單位 0.90%
高等學校 0.90%
科研設計單位 3.47%
出國 11.76%
錄取研究生 38.76%
國有企業 6.94%
機關 0.75%
民營及私營企業 15.23%
部隊 0.49%
醫療衛生單位 0.45%
三資企業 5.43%
中小學及其他教學單位 1.06%
自主創業 3.32%
注: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生物化學79.45%、微生物學80.52%、生物技術75.94%、生物科學與技術86.73%、生物制葯84.52%。
Ⅳ 生物技術 這個專業一般找什麼工作比較好
生物制葯就業前景, 生物專業碩士就業現狀分析
作者: 王霞
結業後的去向一般從高到低有如下幾類:
第一類
前100強的跨國公司 如:寶潔 通用 瑪氏 結合利華等。
這種公司較少招生物,即便招,也以名牌大學本科生、博士後為主,碩士被錄用的概率等同於中500萬雙色球。
待遇非常不錯,一般都在7k以上(結合利華稍低點),培訓機制也非常完善,福利待遇優渥,大公司背景為小我私人的發展提供了較高的平台。
第二類辦事員
去年的國度辦事員專業中尚未發現專門招生物的,以是只能報考不限專業的,挑戰200:1的錄用概率。 待遇不用我說
第三類
較大的生物技術外企 如:伯樂公司(美) 、基因公司(美)、takala(日)等
這種公司一般招銷售人員為主,偶爾會招技術支持,銷售一般要本科以上,技術支持一般要碩士以上,一般不招應屆生,三年工作經驗是起碼。
待遇還可以,遍及4k擺布(首都)
第四類
事業單位
大學及科研院所:一線二線都會的大學一般不太錄用碩士,起碼要博士,三線都會的大學有可能會要,但一般不考慮非名牌。
中學:一般會要師范身世的碩士
其他事業單位 如:疾控中心(CDC),物證中心,食物查驗處 等, 但招人較少,首都這樣巨細的都會,每年招的不過十幾人,首都生源為主。
事業單位招人較少 ,工資較低,2k上下(首都地區)。但穩定,福利好,保障好,是mm們的首選。
第五類
釀制業:酒廠,醬油廠,醋廠。
一般只要發酵工程的碩士,此刻很多多少酒廠的效益都不錯,如青啤,張裕,天津市王朝,五糧液,這些單位待遇蠻高,首都的一些國營酒廠還解決戶口。
第六類
生物技術辦事公司 如上海生工,首都奧科,申能博彩,首都博奧,三博遠志
這些公司一般以引物合成,測序等為主打營業,聽著很對於口,但一般招銷售為主,這些公司技術人員主要是操作測序儀,合成儀,工作繁復且技術含量低。加班到深夜是常事。
碩士的待遇2-3k(首都地區),沒有加班費,不解決戶口,好點的會解決住宿。
第七類
非事業型科研單位 如:華大基因、北大生命科技園
研發非常非常累,不是一般人能仍受的,mm們慎重考慮,獨一的好處是可以學到一點技術。
工資一般本科1000,碩士2000 ,博士3000
第八類
小型生物技術公司,首都及上海遍地都是,說白了就是手提包公司,倒賣試劑儀器為主。
技術含量0,待遇同第七類
第九類
騙子型生物技術公司 全國上下到處都是 ,銷售催進健康品,減肥葯,美容打扮用品。不抵家裡揭不開鍋建議別去。
以現狀來看,今朝80%的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植物、動物專業結業生都去了第六類---第九類公司,能進前三類單位的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