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石油和中石化,到底怎麼區分
一、原油的使用不同。
中國的油田主要都在北方地區,這些國產原油大部分內是經過容中石油的煉制,只有不多的百分之三十靠進口,所以中石油大部分用的還是國產的油。
中石化的原油大部分是進口的,以進口為主,他的進口渠道來自中東地區。
二、石油密度不同。
從油品密度上看,中石油的汽油密度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汽油密度在0.75-0.77左右
三、銷售區域不同。
銷售區域的不同,在以前中石油主要份額在北方市場,而中石化則在南方市場紮根,一南一北畫地而治。
四、因為中國石化原油的密度要高於中國石油,所以中國石化油的價格要高於中國石油。
㈡ 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調價方式
「三桶油」自動調整
所謂自動對應調整,是指一旦達到新機制中的調價條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無需等待發改委調價通知,即可對應新機制規定價格自行宣布調價,這將是新機制中最重要的變革之一。
在國際油價處於一定區間內,當國內油價滿足下調條件時,三大石油公司要在第一時間下調油價,而當國內油價滿足上調條件時,三大石油公司則可根據各地區汽、柴油供應情況,選擇不上調油價或在最高上調區間內適度上調。
「媒體早先所說的下放定價權並不準確,因為在一定區間內,上調或下調的幅度是由機制決定的,三大石油公司獲得的僅僅是公布權或適度調整權,而當國際原油價格在區間之外時,為減緩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對國內經濟的沖擊,發改委仍將保留最終調價權。」該人士解釋。
據了解,在新機制中,汽、柴油批發價仍採取最高零售價扣除合理成本的做法執行。三大石油公司也將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公布各省最高零售限價,這與現行成品油定價機製做法類似。
「由於擔心過多承受油價上漲的輿論壓力,石油公司方面並不希望由其對外公布調價結果,而是希望由發改委指定的中介機構公布,但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另一知情人士透露。
10月上旬,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曾對媒體公開表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將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進行調整。
利得財富記者從上述人士處證實,已經上報的新機制中,已經明確將調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並增加WTI作為新的掛靠油種,但最終參考的原油變化率仍可能是三地,這意味著或將剔除某地參考油種。而對於移動變化率幅度如何調整,該人士未作明確答復。
「縮短至10天的是調價周期,計價周期仍按22個工作日計算,調價期與計價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人士舉例,「例如11月1日調整油價後,如果11月10日調價條件滿足,就可以再次進行調價,但調價的計價基礎仍是上22個工作日(即10月中旬到11月10日)的三地移動平均價格」。
除此之外,該人士還透露,由於發改委不再下發調價通知,因此今後成品油定價公式也將趨於透明。現行定價機制雖然規定了「22天+4%」的調價條件,但是對於達成條件需要參照的具體參數及計算公式,發改委並未對外公布,各機構只是按照自己推導的公式進行模擬測算,計算結果並不十分准確。
「今後,相關細節可能會更透明。例如,具體掛靠油種以及匯率調整周期等,都有可能公布出來。」該人士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有關人士處獲悉,在已經上報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中,除已經明確的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以及調整掛靠油種外,另一項重要改變是:當國際油價在一定區間時,發改委將不再就每次調價下發通知,而是由三大石油公司按照新機制,自動對應調整價格。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新機制照此出台,將有利於理順長期以來國際、國內油價脫鉤的局面,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油荒。同時,新機制對於緩解石油公司煉油板塊的虧損壓力,也將起到積極作用。但在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的趨勢下,與國際油價接軌更深的新機制,或使國內油價上調頻率加快。
向市場化邁出關鍵一步
以往,曾多次出現過調價窗口已經開啟,但考慮到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發改委並未及時下發調價通知的情況。
安迅思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易貿資訊副總裁鍾健認為,採用對應自動調整方式,意味著國內油價調控將從「機制+通知」的半行政式手段,向更加市場化的手段進化。這是2011年7月份發改委在讓渡航空煤油調價權之後,繼而部分出讓汽、柴油調價權的適時之舉。新機制有利於理順長期以來國際、國內油價的脫鉤局面,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油荒出現,這是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中的重要一步。
但鍾健同時擔憂,新機制實行後,由於縮短了調價間隔以及採取自動對應調整,屆時國際油價的震盪將更直接地傳導至國內,這對消費者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他認為,在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中應防止一個誤區,即唯國際油價至上。由於國際油價中包含了大量地緣政治、美國貨幣政策、金融炒作等非成本因素,因此像照鏡子一樣跟蹤國際油價並不明智。
「如果能將國內供求關系設置成一定的參數置入新機制,將更符合國內實際情況,一定程度上還可減少油荒的出現。」鍾健說。
不過,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煒瀚看來,只要「原油+成本」的基本定價框架不被打破,僅在調價周期、調價頻率、調價方式和掛靠油種上做文章,對於消除短缺與高價、解決當前中國成品油市場的矛盾,都是隔靴搔癢。
他認為,現行定價框架中的「成本」是指油企的煉油成本。不難察覺,「原油+成本」就是一個典型的廠商角度表述,其本質是保護壟斷利益,而非公眾利益。
有利提升石油公司估值
針對此次調整,業內人士認為,在A股市場中,從該政策中獲益最大的將是中國石油(601857)與中國石化(600028)這兩家公司。兩大公司煉油板塊長期虧損,主要原因即是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不及時。
當下A股市場大多數上市公司估值高於海外,但幾大石油公司估值則恰恰相反。民族證券成品油分析師齊求實說,2011年11月海外市場純勘探類公司估值在15倍左右,信託網公司估值在13倍左右,化工類公司估值水平更高。但截至11月3日,中國石油估值在12-13倍之間,中國石化估值在8-9倍之間。這兩家同時擁有勘探、煉油、化工與銷售業務板塊的公司之所以估值低於海外,主要原因即是受煉油板塊長期虧損拖累。
他分析,如果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賦予兩公司及時調價而無需上報的權利,將極大緩解兩公司煉油板塊的虧損壓力,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公司估值。
2011年11月,國內通脹拐點已現,主管物價與體制改革的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在中國改革論壇上表示,今後兩月CPI有望控制在5%以內。眾多經濟學家更是預測,2012年通脹形勢將大為緩解。而且,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2011年發改委體改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調整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綜合判斷,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在年底前出台的可能性極大。
㈢ 石油行業上市公司有哪些要很全的
國企包括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權洋石油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工程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籌備上市,其他私企比如安東、恆泰艾普等等。
㈣ 股市中的:兩桶油 三大行是指什麼
兩桶油是指中國石油(601857,2007年11月5日上市)和中國石化(600028,2001年8月8日)。這兩家帶壟斷性質的國營石油公司,佔中國股市的權重大,對大盤漲跌影響大.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公司控股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於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並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中石油)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油品銷售、油氣儲運、石油貿易、工程技術服務和石油裝備製造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2008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國《財富》雜志2008年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居第25位。2010年5月30日,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中石油當前市值達到3293億美元(截至2010年3月31日),位居全球500強企業榜首,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2] 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年營業收入4320.077億美元位居排行榜第四,比2013年排名再升一位,創歷史最好成績。 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也是2014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
中國四大銀行是指中國工商銀行(601398,2006 年10 月27 日上市)、中國農業銀行(601288,2010年7月15日上市)、中國銀行 (601988,2006年7月5日)、中國建設銀行(601939,2007年9月25日),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國有四大行經歷了從建國之初,各自分工的專業銀行階段,到新世紀,各自基本成為綜合性大型上市銀行,並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戰略。
㈤ 中國的石油為什麼那麼貴如題 謝謝了
我國原油是要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成品油是管制,比如說5月份中國的原油價格同版比上漲30.9%,成品油權柴油11.8%,這個狀況下導致我們原油加工企業大面積全面虧損。去年同時期中國石油加工企業、加油行業營利145億,今年同時期虧損200多億。這導致石油加工業大面積的虧損,我們全國多數省份現在加油都排隊。還有一個是糧價,現在國際市場上糧價大漲,大米漲了40%、大豆更高。我們前一段時間,南方、廣東也出現了波動。
㈥ 上證50有哪些股票
截至2020年6月,上證50股票來名單包括:中國平自安,貴州茅台,招商銀行,恆瑞醫葯,興業銀行,中信證券,伊利股份,民生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海螺水泥,工商銀行,三一重工,中國建築,保利地產,中國中免,海通證券,中國太保,隆基股份,葯明康德,華泰證券,萬華化學,中國銀行,國泰君安,上海機場,上汽集團,海爾智家,光大銀行,三安光電,中國石化,中國神華,中國聯通,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鐵建,山東黃金,中國重工,新華保險,復星醫葯,洛陽鉬業,工業富聯,中信建投,紅塔證券,中國人保,匯頂科技,用友網路,京滬高鐵,郵儲銀行,聞泰科技
㈦ 石油行業上市公司有哪些要很全的
石油行業板塊股票有哪些
600688 S上石化
000554 泰山石內油
000819 岳陽興長
002267 陝天然氣
000698 沈陽化容工
600028 中國石化
000637 茂化實華
600248 延長化建
000096 廣聚能源
600387 海越股份
002221 東華能源
601808 中海油服
601857 中國石油
002207 准油股份
600339 天利高新
000985 大慶華科
002377 國創高新
600157 魯潤股份
㈧ 兩桶油大漲後為什麼市場會暴跌
兩桶油與大盤的關系:一直是兩桶油一漲,大盤就會下跌,07年11月偉大的中專石油上市將大盤從屬6000點一口氣跌到3300多點,08年4月底,600028和601857同時漲停,將大盤從3600點左右帶到1600多點,還有以前每次600028漲停,大盤都會走熊,正是由於兩桶油給國人帶來的傷害,現在,老股民、相關機構等只要一看到兩桶油上漲,一定會立馬走人。此外,還有印花稅上調的傳言(財政部已經證實是假的),也是加劇了大盤的暴跌。
市場普遍的認為是兩桶油大漲,掩護其他股票出貨,兩桶油的權重比例大,拉升他們能用最少的資金來維持大盤的指數,昨天的下跌其實很正常,大盤從10月份開始已經連續漲了很多,中間很少有大的調整,這期間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大盤通過劇烈的下跌,把獲利盤都清洗出去了,以便以後更好的向上運行,假設是短期內已經封頂,沒必要這樣瘋狂的出逃資金。
㈨ 兩桶油是什麼股票 兩桶油概念股板塊最新行情
A股兩桶油指的是
600028中國石化和601857中國石油
兩桶油改革概念股包含個股較多
部分個股見截圖
建議登錄股票軟體按照概念查詢
㈩ 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什麼區別
首先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油品來源,中石油得到油品來源主要是依靠大慶油田、塔里木油田、華北油田等,這些油田都分布在北方,而且還是集中分布,因此中石油也是一個在北方分布廣泛的加油站。中石化:在南方,最常見的就是中石化,為什麼?因為中石化的油品來源和中石油不同,它是大多數一來進口,之後再經過加工提純後才會用於銷售,還有的原因可能就是運輸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