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分析性指標

分析性指標

發布時間:2021-04-24 08:59:22

『壹』 動態分析指標指的是什麼

包括:
一、發展水平和增長量
(一)發展水平
發展水平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各個時期達到的實際水平。如本例各年工業總產值就是發展水平。它說明該廠工業總產值各年達到的水平。
(二)增長量
增長量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一定時期增長或減少的絕對量。它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基期發展水平之差。這個差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加,負數表示減少。計算增長量,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逐期增長量和累積增長量。
1.逐期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前一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前一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2.累積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固定基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固定基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逐期增長量之和等於累積增長量。
二、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
(一)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是說明事物發展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等於報告期水平對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發展速度大於100%(或1)表示上升;小於100%(或1)表示下降。
由於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發展速度有兩種,即: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
1.環比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與前一期發展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為前一期發展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水平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水平為固定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二)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是說明事物增長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是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增長速度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長,負數表示降低。增長速度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環比增長速度和定基增長速度。
1.環比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前一期的增長量與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比前一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固定基期的增長量,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水平比固定基期水平增長了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環比增長速度與定基增長速度無直接關系,即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不等於定基增長速度。但增長速度與發展速度卻有一定關系,即發展速度減1或100%等於增長速度
年距增長速度與年距發展速度,亦存在同樣的關系,因此
年距增長速度=年距發展速度-1(或100%)
三、序時平均數和平均發展速度、平均增長速度、翻番速度
(一)序時平均數
序時平均數是將動態數列中各時期或時點上的指標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數。這種平均數是將某種事物在時間上變動的差異平均化,用以說明一段時期內的一般水平。
序時平均數(又稱動態平均數)是與一般平均數(又稱靜態平均數)不相同的又一種類型的平均數。兩者的差別如下:
(1)一般平均數是根據同一時期的標志總量與總體總量計算的; 而序時平均數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總量指標計算的。
(2)一般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內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差別; 而序時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的某一總量指標在時間上的變動差別。
(3)一般平均數通常是由變數數列計算的而序時平均數是由動態數列計算的。
可見序時平均數不論從性質上或計算上都與一般平均數不相同。
下面說明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序時平均數可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也可根據相對數動態數列或平均數動態數列計算。但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是最基本的方法。後兩者動態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的計算,可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然後以之對比,即可求得。
下面主要說明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由於絕對數動態數列有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之分,其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也不一樣,故分別加以說明:
(1)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只需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以時期項數除時期數列中各個指標數值之和即可
(2)由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時點數是瞬間數, 一般是期初數或期末數, 在間隔相等的情況下,假定研究現象在時點間隔間變動是均勻的,因而先將兩個相鄰時點數相加後除以2, 即得這兩個時點間的序時平均數,然後再用簡單平均法,求出整個時間的序時平均數。
(二)平均發展速度
平均發展速度是動態數列中各期環比發展速度或各期定基發展速度中的環比發展速度的序時平均數。它說明在一定時期內發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據這一定義,那麼平均發展速度的計算方法有幾何法和方程法。現從理論動態數列和實際動態數列的關系,說明這兩種計算方法。1.幾何法平均發展速度
實際動態數列各期環比發展速度連乘積等於理論動態數列中各期平均發展速度的連乘積2.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 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的特點是實際動態數列各項之和等於理論動態數列各項之和,所以稱為「累計法」
(三)平均增長速度
因平均增長速度不等於全期各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故它不能根據各環比增長速度進行直接計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長速度等於平均發展速度減1(或百分之百)進行間接計算。
(四)「翻番」速度指標及其計算
五)運用速度指標的幾個問題

(1)平均發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指標, 也是屬於統計平均數的范疇。前面在談統計平均數的計算時,曾強調計算平均數時,要注意平均數的同質性,否則所計算的平均數便是虛構的,沒有什麼意義的數字游戲。那麼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同樣遵循同質性的原則。不過這里指的同質性是另一種意義的同質性,即發展方向的同一性。如果被研究對象在一定時期內發展方向不一致,那就缺乏計算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的基本條件了,所計算出來的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就缺乏代表性了。
(2)如果事物在發展過程中, 出現劇烈波動、大起大落現象,從平均的觀點看,這種現象的離散程度很大,所計算的平均速度指標,代表性也就很低。 在具體運用速度指標時, 必須結合劇烈波動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3)平均發展速度是根據基期和計算期的水平指標計算的。 所以選擇基期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注意選擇正常的時間,亦即未受影響的時間和有意義的時間作為基期。
(4)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 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指的是兩方面的結合,一方面是速度指標要與增長百分之一的水平值相結合。有時對比兩個事物的發展速度,如果只看速度指標,就說一個快了,一個慢了,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必須結合增長百分之一水平值,具體分析現象的發展情況。另一方面是定基增長量與定基增長速度、環比增長量與環比增長速度相結合,互相補充。
(5)總平均速度指標要與分期速度、分段速度指標相結合。 總平均發展速度,一般反映一段長時間事物發展的情況,但往往掩蓋各期發展的情況,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既反映事物發展的情況又能發現事物發展的實現過程。
有時事物發展呈階段性,各階段發展不是很平衡,需要分階段計算平均發展速度,這時就要將總平均發展速度與分階段平均發展速度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具體發展狀況。
(6)將有聯系的幾個不同事物的發展速度進行觀察, 更能分析事物的發展規律。例如,將產量、職工人數和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三者之間發展速度的關系。若產量的速度雖然快,但主要是由職工人數發展更快造成的,那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反而受到影響,不符合產量正常發展的規律。
(7)若發展水平出現負的基數時, 則不能計算速度指標。例如,某企業由於改善了經營管理,由虧轉盈。負債和盈利是兩個性質相反的指標,用符號表示為一負一正。在統計界曾就此問題進行過探索,提出過不少的計算方法,但都很難成立,以致不了了之。
(8)若將速度與圖形結合起來, 將生動地描述發展的情況,觀察鮮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貳』 企業營運性分析包括哪些分析指標

這得看你是什麼類的企業?還有你分析的目的是什麼?關注點不一樣的

『叄』 項目可行性分析所涉及到的數據指標計算

評價項目投資可行性的指標主要有6個,其中2個是靜態指標,4個是動態指標。
靜態指標: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
動態指標: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
衡量一個項目的可行性,可以將可行性分為4種:
1、完全具備可行性:
凈現值大於等於0
凈現值率大於等於0
獲利指數大於等於1
內部收益率大於等於基準折現率(預期的最低必要報酬率)
靜態投資回收期小於等於整個計算期的一半
投資收益率大於等於基準投資收益率
也就是說靜態、動態指標全部符合要求。
2、基本具備可行性:
凈現值大於等於0
凈現值率大於等於0
獲利指數大於等於1
內部收益率大於等於基準折現率(預期的最低必要報酬率)
靜態投資回收期大於整個計算期的一半
投資收益率小於基準投資收益率
也就是說,動態指標全部合格,但靜態指標不合格。
3、基本不具備可行性:
凈現值小於0
凈現值率小於0
獲利指數小於1
內部收益率小於基準折現率(預期的最低必要報酬率)
靜態投資回收期小於等於整個計算期的一半
投資收益率大於基準投資收益率
也就是說,靜態指標全部合格,但動態指標不合格。
4、完全不具備可行性:
凈現值小於0
凈現值率小於0
獲利指數小於1
內部收益率小於基準折現率(預期的最低必要報酬率)
靜態投資回收期大於整個計算期的一半
投資收益率小於基準投資收益率
也就是說動態、靜態指標全都不合格。
這六個指標的計算方法,有的非常復雜,比如內部收益率,需要逐步測試結合內插法來求得,這里很難講清楚,所以,如果你想要更清楚相關內容,建議你看看,財務管理的項目投資這一章的內容。

『肆』 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分析時主要看哪些指標

這個在spssau驗證性因子分析文檔中有詳細說明,包括擬合指標、判斷標准等。
參考資料:驗證性因子分析-SPSSAU

『伍』 流動性分析的常用指標有哪些

你好!
流動性覆蓋率(LCR)
凈穩定資金比率(NSFR)
流動性缺口率
流動性比例
核心負債依存度
貸款比例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陸』 「動態分析指標」是什麼意思

包括:
一、發展水平和增長量
(一)發展水平
發展水平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各個時期達到的實際水平。如本例各年工業總產值就是發展水平。它說明該廠工業總產值各年達到的水平。
(二)增長量
增長量是指某一經濟現象在一定時期增長或減少的絕對量。它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基期發展水平之差。這個差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加,負數表示減少。計算增長量,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逐期增長量和累積增長量。
1.逐期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前一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前一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2.累積增長量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減固定基期發展水平之差,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比固定基期發展水平增加(或減少)的絕對量。
逐期增長量之和等於累積增長量。
二、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
(一)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是說明事物發展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等於報告期水平對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發展速度大於100%(或1)表示上升;小於100%(或1)表示下降。
由於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發展速度有兩種,即: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
1.環比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發展水平與前一期發展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發展水平為前一期發展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發展速度
是報告期水平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說明報告期水平為固定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二)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是說明事物增長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是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增長速度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長,負數表示降低。增長速度由於採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環比增長速度和定基增長速度。
1.環比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前一期的增長量與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比前一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2.定基增長速度
是報告期比固定基期的增長量,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表明報告期水平比固定基期水平增長了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
環比增長速度與定基增長速度無直接關系,即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不等於定基增長速度。但增長速度與發展速度卻有一定關系,即發展速度減1或100%等於增長速度
年距增長速度與年距發展速度,亦存在同樣的關系,因此
年距增長速度=年距發展速度-1(或100%)
三、序時平均數和平均發展速度、平均增長速度、翻番速度
(一)序時平均數
序時平均數是將動態數列中各時期或時點上的指標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數。這種平均數是將某種事物在時間上變動的差異平均化,用以說明一段時期內的一般水平。
序時平均數(又稱動態平均數)是與一般平均數(又稱靜態平均數)不相同的又一種類型的平均數。兩者的差別如下:
(1)一般平均數是根據同一時期的標志總量與總體總量計算的; 而序時平均數是根據不同時期的總量指標計算的。
(2)一般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內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差別; 而序時平均數所平均的是總體的某一總量指標在時間上的變動差別。
(3)一般平均數通常是由變數數列計算的而序時平均數是由動態數列計算的。
可見序時平均數不論從性質上或計算上都與一般平均數不相同。
下面說明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序時平均數可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也可根據相對數動態數列或平均數動態數列計算。但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是最基本的方法。後兩者動態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的計算,可分別計算分子和分母數列的序時平均數,然後以之對比,即可求得。
下面主要說明根據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
由於絕對數動態數列有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之分,其計算序時平均數的方法也不一樣,故分別加以說明:
(1)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只需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以時期項數除時期數列中各個指標數值之和即可
(2)由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時點數是瞬間數, 一般是期初數或期末數, 在間隔相等的情況下,假定研究現象在時點間隔間變動是均勻的,因而先將兩個相鄰時點數相加後除以2, 即得這兩個時點間的序時平均數,然後再用簡單平均法,求出整個時間的序時平均數。
(二)平均發展速度
平均發展速度是動態數列中各期環比發展速度或各期定基發展速度中的環比發展速度的序時平均數。它說明在一定時期內發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據這一定義,那麼平均發展速度的計算方法有幾何法和方程法。現從理論動態數列和實際動態數列的關系,說明這兩種計算方法。1.幾何法平均發展速度
實際動態數列各期環比發展速度連乘積等於理論動態數列中各期平均發展速度的連乘積2.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 方程法平均發展速度的特點是實際動態數列各項之和等於理論動態數列各項之和,所以稱為「累計法」
(三)平均增長速度
因平均增長速度不等於全期各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故它不能根據各環比增長速度進行直接計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長速度等於平均發展速度減1(或百分之百)進行間接計算。
(四)「翻番」速度指標及其計算
五)運用速度指標的幾個問題

(1)平均發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指標, 也是屬於統計平均數的范疇。前面在談統計平均數的計算時,曾強調計算平均數時,要注意平均數的同質性,否則所計算的平均數便是虛構的,沒有什麼意義的數字游戲。那麼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同樣遵循同質性的原則。不過這里指的同質性是另一種意義的同質性,即發展方向的同一性。如果被研究對象在一定時期內發展方向不一致,那就缺乏計算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的基本條件了,所計算出來的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也就缺乏代表性了。
(2)如果事物在發展過程中, 出現劇烈波動、大起大落現象,從平均的觀點看,這種現象的離散程度很大,所計算的平均速度指標,代表性也就很低。 在具體運用速度指標時, 必須結合劇烈波動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3)平均發展速度是根據基期和計算期的水平指標計算的。 所以選擇基期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注意選擇正常的時間,亦即未受影響的時間和有意義的時間作為基期。
(4)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 速度指標與水平指標相結合,指的是兩方面的結合,一方面是速度指標要與增長百分之一的水平值相結合。有時對比兩個事物的發展速度,如果只看速度指標,就說一個快了,一個慢了,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必須結合增長百分之一水平值,具體分析現象的發展情況。另一方面是定基增長量與定基增長速度、環比增長量與環比增長速度相結合,互相補充。
(5)總平均速度指標要與分期速度、分段速度指標相結合。 總平均發展速度,一般反映一段長時間事物發展的情況,但往往掩蓋各期發展的情況,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既反映事物發展的情況又能發現事物發展的實現過程。
有時事物發展呈階段性,各階段發展不是很平衡,需要分階段計算平均發展速度,這時就要將總平均發展速度與分階段平均發展速度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具體發展狀況。
(6)將有聯系的幾個不同事物的發展速度進行觀察, 更能分析事物的發展規律。例如,將產量、職工人數和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三者之間發展速度的關系。若產量的速度雖然快,但主要是由職工人數發展更快造成的,那勞動生產率的發展速度反而受到影響,不符合產量正常發展的規律。
(7)若發展水平出現負的基數時, 則不能計算速度指標。例如,某企業由於改善了經營管理,由虧轉盈。負債和盈利是兩個性質相反的指標,用符號表示為一負一正。在統計界曾就此問題進行過探索,提出過不少的計算方法,但都很難成立,以致不了了之。
(8)若將速度與圖形結合起來, 將生動地描述發展的情況,觀察鮮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柒』 怎麼分析個性指標

你好,個性指標主要分析如下:當CI指標上升時,說明該股走勢強於大盤;反之,當CI指標下降時,說明該股走勢弱於大盤。

『捌』 分析公司成長性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增長率、股東權益比率、毛利率、主營業務增長率。

『玖』 分析儀器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答:測量儀表的好壞可通過其准確度、重現性、靈敏度、響應時間、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等指標來反應。
(1)准確度:也稱精確度,即儀表的測量結果接近實值的准確程度。可以用絕對誤差或相對誤差來表示:
①絕對誤差=測量值-真實值
②相對誤差=絕對誤差/真實值
任何儀表都不能絕對准確地測量到被測參數的真實值,只能力求使測量值接近真實值。在實際應用中,只能是利用准確度較高的標准儀表指示值來作為被測參數的真實值,而測量儀表的指示值與標准儀表的指示值之差就是測量誤差。誤差值越小,說明測量儀表的可靠性越高。
(2)重現性:是指在測量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用同一儀表對某一參數進行多次重復測時,各測定值與平均值之差相對於最大刻度量程的百分比。這是儀器、儀表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一般需要在投運時和日常校核時進行檢驗。
(3)靈敏度:指的是儀表測量的靈敏程度。常用儀表輸出的變化量與引起些變化的被測參數的變化量之比來表示。
(4)響應時間:當被測參數發生變化時,儀表指示的被測值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准確地表示出來,這段和被測參數發生變化滯後的時間就是儀表的反應時間。有的用時間常數表示(如熱電阻測溫),有的用阻尼時間表示(如電流表測電阻)。
(5)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是指對儀表確認的相對零點和最大量程進行多次測量後,平均變化值相對於量程的百分比。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交流。

『拾』 excel里的數據分析相關性,方差分析的各個指標是什麼含義

我想你的第一個表裡面的東西什麼含義不用我說了吧?下面我來說說第二個表--方差分析
SS代表離均差平方和,組間SS反映各組數據的差異性,其值等於兩列各自和的平方除以各自列內數據個數的和,再減去兩列的總和的平方除以總個數,比如你上面930*930/18+897*897/18-(930+897)*(930+897)/36=29.866;組內SS反映組內數據的變異情況,其值等於總SS-組間SS;總SS的演算法是兩列中每個數據的平方和減去兩列數據的總和的平方除以兩列數據的總個數;
df叫做自由度,組間df=列數-1,組內df=數據個數-列數

MS代表均方,這可以代替離均差平方和以消除各組內數據個數不同產生的影響,其值=SS/df
F值是組間均方除以組內均方得到,F值與1比較若接近1,說明組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若F遠大於1,說明組間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F值越大代表兩組數據越不相關)
F crit是一個特定值,這個值可以通過查閱F界值表得到,一旦你的組數和組內數據個數確定,F crit值也就一定了(所謂特定值就這個意思)
P-VALUE檢驗假設成立條件下F值大於F crit的概率,不懂可以去學統計學的F檢驗

閱讀全文

與分析性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玻纖這支股票怎麼樣 瀏覽:46
P2P投資賬戶不能注銷的風險 瀏覽:308
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白皮書 瀏覽:594
國商融資 瀏覽:6
石油外匯儲備 瀏覽:118
恆安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316
日用百貨股票 瀏覽:751
河南神馬pa66價格 瀏覽:412
鉅派外匯 瀏覽:417
股票玩家 瀏覽:124
陝煤融資待遇 瀏覽:391
期貨理財大師下載 瀏覽:351
蘇寧易購理財被套 瀏覽:502
理財欄目錦鯉 瀏覽:836
理財經理個人經驗分享 瀏覽:486
創業板股票怎麼買不了 瀏覽:85
工行保理融資 瀏覽:500
小白理財課程 瀏覽:634
華夏最新理財產品 瀏覽:318
融資租賃大連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