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虹橋機場大,還是浦東機場大
在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過程中,『一市兩場』(一個城市有兩個機場)已經成為上海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國際上公認:當某城市或區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7000美元,該城市處於航空運輸快速發展階段,應考慮修建第二個機場。目前,上海的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而且上海處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龍頭地位。『兩場同建』是上海實現國際航空樞紐戰略的重要步驟。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不可相互取代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並不是簡單地定義為浦東機場只為國際航班服務,虹橋機場只對國內航班開放。國內的有些航班也在浦東機場降落,比如重慶—上海的航班全部降落在浦東;北京—上海的部分航班在浦東國際機場降落。
准確地說,兩場是按照航線的長短來定位的。長途航線的班機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選擇虹橋機場;在特定的時候,兩個機場又互為備降場。事實上,上海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起飛或降落。
目前,上海兩個機場的客運量已經達到3000多萬人次,吞吐量已經超過北京的首都機場。浦東機場的兩條跑道和虹橋機場的1條跑道全部投入運營;浦東機場的第三條跑道和虹橋機場的第二條跑道正在規劃設計中。浦東機場的遠期規劃是建4條跑道,4座航站樓,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0萬噸。
盡管目前上海浦東機場的國際乘客中轉量只能佔到5%,但到2015年上海兩場的客運吞吐量將達到1億人次,那時在上海中轉的國際乘客量至少在30%以上。有專家甚至大膽預言,30年後,隨著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客觀上也許會產生建第三個機場的需求,這第三個機場可能是小型的商務專用機場。
兩機場間需搭建成熟的交通網路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才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兩場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比如,某乘客想從紐約飛到合肥,需要在上海轉機。那麼他到達浦東機場後,需換乘其他交通工具去虹橋機場。目前在兩場之間,上海能提供的直達交通工具只有計程車和機場大巴,這兩種交通工具都可能遇到塞車的情況,從而有可能耽誤乘客的班機。因此,有專家建議,在兩場之間修建一條地鐵或磁懸浮,將更加有利於兩場的互動。
據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已經在規劃一條連接兩場的磁懸浮。另外,上海正計劃將虹橋機場建設成上海的西大門。在不久的將來,3條高速公路直通虹橋機場,一條由重慶通往上海的鐵路也將直通虹橋機場。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
全球「一市兩場」現象很普遍
「一市兩場」或「一市多場」在歐美發達國家很多。國際上的大都市幾乎全部是「一市兩場」或「一市多場」。
在歐洲,巴黎堪稱「一市兩場」的代表,其兩個機場是:戴高樂機場、奧利機場。而倫敦則是「一市多場」的典型城市,倫敦有5個機場,分別是: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斯坦斯特德機場、盧頓機場、倫敦城市機場。在美國,「一市多場」比「一市兩場」的現象更普及,洛杉磯和倫敦一樣有5個機場,紐約、波士頓、邁阿密都有4個機場,華盛頓和舊金山各擁有3個飛機場,芝加哥為「一市兩場」的城市。
在亞洲,有8個「一市兩場」的城市,日本的東京、大阪、札幌;韓國的首爾,中國的上海、台北,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以及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
2. 上海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相比誰大
佔地的話浦東機場大,吞吐的話虹橋多
虹橋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公里,多少年來,它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詞。虹橋機場自1996年以來屢獲中國民航業組織的「旅客話民航」活動、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以上機場組第一名。
虹橋機場擁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跑道3400米長、57.6米寬,停機坪約48.6萬平米,共有66個機位,其先進的基礎設施和各種導航、通訊、保障系統,均符合目前世界上各類飛機的起降要求。在上海機場順利實現航班東移後,虹橋機場在起降國內航班 的同時繼續保留國際航班的備降功能。
機場候機樓面積為8.2萬平米,擁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目前,虹橋機場日均起降航班540架次左右,安全運營更有保障。
虹橋機場候機樓佔地8.2萬平方米, 由A、B兩座候機樓緊密相連。作為一個重要的服務窗口,主要承擔國內出發、到達旅客及備降航班的運輸任務,同時為機場安全生產、航班正點、提供地面服務保障。
【硬體設施】
跑 道 1條(3400×57.6米,4E級)
停機坪 51萬平方米
停機位 65個(13個登機橋位,48個遠機位,2個專機位,2個貨機位)
候機樓 8.2萬平方米(A樓5萬平方米,B樓3.2萬平方米)
值機櫃台 72個(A樓40個,B樓32個)
到港行李傳送帶 8條(A樓4條,B樓4條)
助航燈光系統 Ⅱ類
【定期通航航空公司】
序號 代碼 航空公司 英文名稱
1 CA 國航集團 Air China
2 CZ 南航集團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3 MU 東航集團 China Eastern Airlines
4 FM 上海航空 Shanghai Airlines
5 HU 海航集團 Hainan Airlines
6 MF 廈門航空 Xiamen Airlines
7 CYZ 郵政航空 China Postal Airlines
8 SC 山東航空 Shandong Airlines
9 Y8 揚子江貨運 Yangtze River Express
10 ZH 深圳航空 Shenzhen Airlines
11 3U 四川航空 Sichuan Airlines
【地址】中國上海市虹橋路2550號
【郵編】200335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IATA代碼PVG,ICAO代碼ZSPD)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的江鎮、施灣、祝橋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約30公里。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是上海的兩大機場,相距約40公里。
浦東機場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開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條長4000米長、60米寬的4E級南北向跑道,兩條平行滑行道,80萬平米的機坪,共有76個機位,貨運庫面積達5萬平米,同時,裝備有導航、通訊、監視、氣象和後勤保障等系統,能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浦東航站樓由主樓和候機長廊兩大部分組成,均為三層結構,由兩條信道連接,面積達28萬平米,到港行李輸送帶13條,登機橋28座;候機樓內的商業餐飲設施和其他出租服務設施面積達6萬平米。
浦東機場一期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後,將能滿足2008年第二座候機樓投入使用前的運營需要,即具備年飛機起降30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650萬人次的保障能力。
目前,浦東機場日均起降航班達56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佔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通航浦東機場的中外航空公司已達48家,航線覆蓋73個國際(地區)城市、62個國內城市。
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的磁懸浮列車線路---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在機場設有浦東國際機場站,與上海軌道交通二號線龍陽路站相連,單程約為8分鍾。
硬體設施
跑 道 2條平行主跑道(4000×60米、4E級,3800×60米、4F級)
停機坪 149萬平方米(一期124萬平方米,二期25萬平方米)
停機位 127個(28個登機橋位,26個遠機位,23個專機位,18個貨機位,32個維修機位)
一期102個:28個登機橋位,11個遠機位,23個專機位,8個貨機位,32個維修機位
二期25個:15個遠機位,10個貨機位
候機樓 1座,27.8萬平方米
值機櫃台 204個
到港行李傳送帶 13條
儀表著陸系統 Ⅱ類雙向
2005年3月17日浦東機場第二條跑道啟用
浦東機場第二跑道位於第一跑道以東2260米處,長3800米、寬60米,與第一條跑道平行;建有兩條平行滑行道、4條快速出口滑行道、6條垂直聯絡道、兩條長1662米的東西向聯絡滑行道;按照滿足4F類飛行的使用要求設計,可起降包括A380在內的各類大型飛機。
2005年02月01日——校飛
1月27日至2月1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成功完成了浦東機場第二跑道共約30小時的校飛。
2005年02月28日——試飛
東方航空公司A340-300大型客機在浦東機場第二跑道試飛成功。
2005年03月11日——驗收
浦東機場二期飛行區(第二跑道)工程通過民航行業驗收。
2005年03月17日——啟用
浦東機場第二跑道啟用,上海市副市長楊雄出席了啟用儀式。上海航空公司FM821航班和東方航空公司MU723航班相繼從浦東機場第二跑道起飛。
郵編:201202
3. 上海虹橋機場大,還是浦東機場大
浦東是最大的不僅因為他是國際機場而且還是(包括港、澳、台)三大國際機場之一虹橋機場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0萬架次設計建設。
浦東機場新,浦東機場大,浦東機場跑國際航班的,虹橋機場只跑國內航班。
當然浦東啦。不過太遠了,而且諾大的候機廳,辦國內航線的只佔一個角,很擁擠,典型洋奴設計。而且因為航站樓很龐大,(國內航班)下飛機後要經過漫長的步行才能到達出口,然後再步行數百米才能到磁浮。
4. 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的面積分別是多大
截至2017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總面積51萬平方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總面積82.4萬平方米。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始建於1921年,於1950年重建;1971年由軍民合用改為民航專用;2010年啟用2號航站樓及第二跑道;2014年底啟動1號航站樓改造及東交通中心工程。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於1999年建成,1999年9月16日一期工程建成通航,2005年3月17日第二跑道正式啟用,2008年3月26日第二航站樓及第三跑道正式通航啟用,2015年3月28日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4)上海虹橋機場吞吐量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1月,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有中國東方航空、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截至2016年底,上海兩座機場定期航班通航49個國際和地區的280個航點。其中,國內航點156個(包括港澳台航點6個),國際航點124個。
截至2016年底,浦東機場有中國東方航空、上海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等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截至2016年底,上海兩座機場定期航班通航49個國際和地區的280個航點。其中,國內航點156個(包括港澳台航點6個),國際航點124個。截至2016年底,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已通航全球250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