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焦炭的生產流程
生產工藝 有下述程序:
煉焦煤料的制備 簡稱備煤,是將煤礦運來的各種精煤(或低灰分原煤)制備成配比准確、粒度適當、質量均一、符合煉焦要求的煤料。一般包括:卸煤、貯存和混勻、配合、粉碎和混合,並將制備好的煤料送到焦爐貯煤塔。嚴寒地區,還應有解凍庫和破凍塊設備。煉制優質焦炭,必須對備煤操作給予足夠的重視。把煤混勻好,提高配煤的准確度,使煤質波動最小,保證焦炭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機械性能的穩定,以穩定焦炭質量。因此配煤設備必須准確地按給定值配煤;配煤槽要均勻連續下煤。煤中雜物要除凈,水分不能過高。煤料的合理粉碎,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的機械強度。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的煤料確定最適宜的粉碎粒度。
改進備煤流程,是擴大煉焦煤源和改善焦炭質量的途徑。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焦化廠都採用先按規定比例配合的混合粉碎流程。這種流程不能根據各種煤的硬度差異分別進行處理,因此只適用於粘結性較好、煤質較均勻的煉焦煤料。較新的備煤流程有三種:①單獨粉碎流程,是將各種煤先單獨進行粉碎,然後按規定的比例配合,再進行混合;②分組粉碎流程,是先將硬度相近的各煤種,按比例配合成組,各組分別送往各自的粉碎機粉碎到要求的粒度,再進行混合;③選擇粉碎流程,是將粉碎到一定程度的煤過篩,將篩出的粗粒級組分進行再粉碎,這樣可使粘結性差、惰性物含量高的粗粒級組分粉碎得較細,避免粘結性好的岩相組分過度粉碎。
煉焦生產 已經制備好的煤料從煤塔放入裝煤車,分別送至各個炭化室裝爐。干餾產生的煤氣經集氣系統,送往化學產品回收車間加工處理。經過一個結焦周期(即從裝爐到推焦所需的時間,一般為14~18小時,視炭化室寬度而定),用推焦機將煉製成熟的焦炭經攔焦機推入熄焦車;熄焦後,將焦炭卸入涼焦台;然後篩分、貯藏(圖4)。
煉焦車間一般由兩座煉焦爐組成一個爐組。兩座煉焦爐布置在同一中心線上,中間設一個煤塔。一個爐組配有相應的焦爐機械──裝煤車、推焦機、攔焦機、熄焦車和電機車;還配備一套熄焦設施,包括熄焦塔、熄焦泵房、粉焦沉澱池及粉焦抓鬥等,布置在爐組的端部。熄焦塔中心與爐端炭化室中心的距離一般不小於40米。如採用干法熄焦,則需設干熄焦站。煉焦車間還裝備有必要的管道和換向系統。
焦炭處理 從煉焦爐出爐的高溫焦炭,需經熄焦、涼焦、篩焦、貯焦等一系列處理。為滿足煉鐵的要求,有的還需進行整粒。
熄焦 有濕法熄焦和干法熄焦兩種方式。前者是用熄焦車將出爐的紅焦載往熄焦塔用水噴淋。後者是用180℃左右的惰性氣體逆流穿過紅焦層進行熱交換,焦炭被冷卻到約200℃,惰性氣體則升溫到800℃左右,並送入余熱鍋爐,生產蒸汽。每噸焦發生蒸汽量約400~500公斤,干法熄焦可消除濕法熄焦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焦炭質量,同時回收大量熱能,但基建投資大,設備復雜,維修費用高。
涼焦 將濕法熄焦後的焦炭,卸到傾斜的涼焦檯面上進行冷卻。焦炭在涼焦台上的停留時間一般要30分鍾左右,以蒸發水分,並對少數未熄滅的紅焦補行熄焦。
篩焦 根據用戶要求將混合焦在篩焦樓進行篩分分級。中國鋼鐵聯合企業的焦化廠,一般將焦炭篩分成四級,即粒度大於40毫米為大塊焦,40~25毫米為中塊焦,25~10毫米為小塊焦,小於10毫米為粉焦。通常大、中塊焦供冶金用,小塊焦供化工部門用,粉焦用作燒結廠燃料。
貯焦 將篩分處理後的各級焦炭,分別貯存在貯焦槽內,然後裝車外運,或由膠帶輸送機直接送給用戶。
整粒 將大於80(或75)毫米級的焦炭預先篩出,經切焦機破碎後再過篩,得到粒度80~25(或75~25)毫米級焦炭用於煉鐵。這樣可以提高焦炭粒度的均勻性,並避免大塊焦炭沿固有的裂紋在高爐內碎裂,從而提高焦炭的機械強度,有利於煉鐵生產。
B. GB/T1997-2008焦炭試樣的採取和制備
標准編號:GB/T 1997-2008
標准名稱:焦炭試樣的採取和制備
英文名稱:Coke-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of samples
標准簡介:
本標准規定了焦炭取樣和制備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取樣地點、房屋與設備工具,工業分析試樣和物理性能檢驗試樣的採取制備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焦炭的工業分析和物理性能檢驗試樣的採取和制備。
樓主是需要這個標准規范嗎,給你分享個地址自己去下載吧,這里不好上傳。
GB/T 1997-2008:http://www.yang6.com/down/gbt/23052.shtml
C. 測定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篩分組成的試樣量要求是多少
150kg左右
D. 焦炭的原料是什麼煤作用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950-1050℃,經過乾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製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干餾)。由高溫煉焦得到的焦炭用於高爐冶煉、鑄造和氣化。煉焦過程中產生的經回收、凈化後的焦爐煤氣既是高熱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工業原料。
焦炭物理性質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平均比熱容為 0.808kj/(kgk)(100℃),1.465kj/(kgk)(1000℃)
熱導率為 2.64kj/(mhk)(常溫),6.91kj/(mhk)(900℃);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 450-650℃;
乾燥無灰基低熱值為 30-32KJ/g;
焦炭化學成分
焦炭反應性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氣等進行化學反應的能力,CRI =(G0—G1)/G0×100%(註:G0----試驗焦炭樣重量,g;G1----反應後焦炭樣重量,g;)。焦炭反應後強度是指反應後的焦炭再機械力和 熱應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損的能力。焦炭在高爐煉鐵、鑄造化鐵和固定床氣化過程中,都要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由於焦與氧和水蒸氣的反應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類似的規律,因此大多數國家都用焦炭與 二氧化碳間的反應特性評定焦炭反應性。
焦炭反應性CRI及反應後強度CSR的重復性r不得超過下列數值:
CRIr≤2.4%
CSR:≤3.2%
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後強度的試驗結果均取平行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
E. 焦炭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生產工藝 有下述程序:
煉焦煤料的制備 簡稱備煤,是將煤礦運來的各種精煤(或低灰分原煤)制備成配比准確、粒度適當、質量均一、符合煉焦要求的煤料。一般包括:卸煤、貯存和混勻、配合、粉碎和混合,並將制備好的煤料送到焦爐貯煤塔。嚴寒地區,還應有解凍庫和破凍塊設備。煉制優質焦炭,必須對備煤操作給予足夠的重視。把煤混勻好,提高配煤的准確度,使煤質波動最小,保證焦炭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機械性能的穩定,以穩定焦炭質量。因此配煤設備必須准確地按給定值配煤;配煤槽要均勻連續下煤。煤中雜物要除凈,水分不能過高。煤料的合理粉碎,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的機械強度。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對不同的煤料確定最適宜的粉碎粒度。
改進備煤流程,是擴大煉焦煤源和改善焦炭質量的途徑。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焦化廠都採用先按規定比例配合的混合粉碎流程。這種流程不能根據各種煤的硬度差異分別進行處理,因此只適用於粘結性較好、煤質較均勻的煉焦煤料。較新的備煤流程有三種:①單獨粉碎流程,是將各種煤先單獨進行粉碎,然後按規定的比例配合,再進行混合;②分組粉碎流程,是先將硬度相近的各煤種,按比例配合成組,各組分別送往各自的粉碎機粉碎到要求的粒度,再進行混合;③選擇粉碎流程,是將粉碎到一定程度的煤過篩,將篩出的粗粒級組分進行再粉碎,這樣可使粘結性差、惰性物含量高的粗粒級組分粉碎得較細,避免粘結性好的岩相組分過度粉碎。
煉焦生產 已經制備好的煤料從煤塔放入裝煤車,分別送至各個炭化室裝爐。干餾產生的煤氣經集氣系統,送往化學產品回收車間加工處理。經過一個結焦周期(即從裝爐到推焦所需的時間,一般為14~18小時,視炭化室寬度而定),用推焦機將煉製成熟的焦炭經攔焦機推入熄焦車;熄焦後,將焦炭卸入涼焦台;然後篩分、貯藏(圖4)。
煉焦車間一般由兩座煉焦爐組成一個爐組。兩座煉焦爐布置在同一中心線上,中間設一個煤塔。一個爐組配有相應的焦爐機械──裝煤車、推焦機、攔焦機、熄焦車和電機車;還配備一套熄焦設施,包括熄焦塔、熄焦泵房、粉焦沉澱池及粉焦抓鬥等,布置在爐組的端部。熄焦塔中心與爐端炭化室中心的距離一般不小於40米。如採用干法熄焦,則需設干熄焦站。煉焦車間還裝備有必要的管道和換向系統。
焦炭處理 從煉焦爐出爐的高溫焦炭,需經熄焦、涼焦、篩焦、貯焦等一系列處理。為滿足煉鐵的要求,有的還需進行整粒。
熄焦 有濕法熄焦和干法熄焦兩種方式。前者是用熄焦車將出爐的紅焦載往熄焦塔用水噴淋。後者是用180℃左右的惰性氣體逆流穿過紅焦層進行熱交換,焦炭被冷卻到約200℃,惰性氣體則升溫到800℃左右,並送入余熱鍋爐,生產蒸汽。每噸焦發生蒸汽量約400~500公斤,干法熄焦可消除濕法熄焦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焦炭質量,同時回收大量熱能,但基建投資大,設備復雜,維修費用高。
涼焦 將濕法熄焦後的焦炭,卸到傾斜的涼焦檯面上進行冷卻。焦炭在涼焦台上的停留時間一般要30分鍾左右,以蒸發水分,並對少數未熄滅的紅焦補行熄焦。
篩焦 根據用戶要求將混合焦在篩焦樓進行篩分分級。中國鋼鐵聯合企業的焦化廠,一般將焦炭篩分成四級,即粒度大於40毫米為大塊焦,40~25毫米為中塊焦,25~10毫米為小塊焦,小於10毫米為粉焦。通常大、中塊焦供冶金用,小塊焦供化工部門用,粉焦用作燒結廠燃料。
貯焦 將篩分處理後的各級焦炭,分別貯存在貯焦槽內,然後裝車外運,或由膠帶輸送機直接送給用戶。
整粒 將大於80(或75)毫米級的焦炭預先篩出,經切焦機破碎後再過篩,得到粒度80~25(或75~25)毫米級焦炭用於煉鐵。這樣可以提高焦炭粒度的均勻性,並避免大塊焦炭沿固有的裂紋在高爐內碎裂,從而提高焦炭的機械強度,有利於煉鐵生產。
F. 焦炭怎麼製取
焦炭怎麼製取?
首先談一下焦炭怎麼生成的:用煤在高溫下隔絕氧氣碳化去除雜質生成多孔的純碳物質,就是焦炭。
故焦炭怎麼製取就是要制備一個隔絕氧氣的高溫環境(焦炭爐)。才能製取焦炭。
G. 高爐煉鐵原料經篩分後焦碳要求為多少mm
高爐煉鐵原料經篩分後焦碳要求250
H. 焦炭在冶煉過程中的主要成分有那些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950-1050℃,經過乾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製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干餾)。由高溫煉焦得到的焦炭用於高爐冶煉、鑄造和氣化。煉焦過程中產生的經回收、凈化後的焦爐煤氣既是高熱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工業原料。
冶金焦是高爐焦、鑄造焦、鐵合金焦和有色金屬冶煉用焦的統稱。由於90%以上的冶金焦均用於高爐煉鐵,因此往往把高爐焦稱為冶金焦。
鑄造焦是專用與化鐵爐熔鐵的焦炭。鑄造焦是化鐵爐熔鐵的主要燃料。其作用是熔化爐料並使鐵水過熱,支撐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氣性。因此,鑄造焦應具備塊度大、反應性低、氣孔率小、具有足夠的抗沖擊破碎強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點。
二、焦炭分布
從我國焦炭產量分布情況看,我國煉焦企業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華北、華東和東北地區。
三、焦炭用途
焦炭主要用於高爐煉鐵和用於銅、鉛、鋅、鈦、銻、汞等有色金屬的鼓風爐冶煉,起還原劑、發熱劑和料柱骨架作用。煉鐵高爐採用焦炭代替木炭,為現代高爐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礎,是冶金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為使高爐操作達到較好的技術經濟指標,冶煉用焦炭(冶金焦)必須具有適當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包括冶煉過程中的熱態性質。焦炭除大量用於煉鐵和有色金屬冶煉(冶金焦)外,還用於鑄造、化工、電石和鐵合金,其質量要求有所不同。如鑄造用焦,一般要求粒度大、氣孔率低、固定碳高和硫分低;化工氣化用焦,對強度要求不嚴,但要求反應性好,灰熔點較高;電石生產用焦要求盡量提高固定碳含量。
四、焦炭的物理性質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真密度為1.8-1.95g/cm3;
視密度為0.88-1.08g/cm3;
氣孔率為35-55%;
散密度為400-500kg/m3;
平均比熱容為0.808kj/(kgk)(100℃),1.465kj/(kgk)(1000℃);
熱導率為2.64kj/(mhk)(常溫),6.91kg/(mhk)(900℃);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450-650℃;
乾燥無灰基低熱值為30-32KJ/g;
比表面積為0.6-0.8m2/g。
五、焦炭的反應性及反應後的強度
焦炭反應性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氣等進行化學反應的能力,焦炭反應後強度是指反應後的焦炭再機械力和熱應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損的能力。焦炭在高爐煉鐵、鑄造化鐵和固定床氣化過程中,都要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由於焦與氧和水蒸氣的反應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類似的規律,因此大多數國家都用焦炭與二氧化碳間的反應特性評定焦炭反應性。
中國標准(GB/T4000-1996)規定了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後強度試驗方法。其做法是使焦炭在高溫下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沒,然後測定反應後焦炭失重率及其機械強度。焦炭反應性CRI及反應後強度CSR的重復性r不得超過下列數值:
CRIr≤2.4%
CSR:≤3.2%
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後強度的試驗結果均取平行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
六、焦炭的質量指標
焦炭是高溫干餾的固體產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紋和不規則的孔孢結構體(或孔孢多孔體)。裂紋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強度,其指標一般以裂紋度(指單位體積焦炭內的裂紋長度的多少)來衡量。衡量孔孢結構的指標主要用氣孔率(只焦炭氣孔體積占總體積的百分數)來表示,它影響到焦炭的反應性和強度。不同用途的焦炭,對氣孔率指標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氣孔率要求在40~45%,鑄造焦要求在35~40%,出口焦要求在30%左右。焦炭裂紋度與氣孔率的高低,與煉焦所用煤種有直接關系,如以氣煤為主煉得的焦炭,裂紋多,氣孔率高,強度低;而以焦煤作為基礎煤煉得的焦炭裂紋少、氣孔率低、強度高。焦炭強度通常用抗碎強度和耐磨強度兩個指標來表示。焦炭的抗碎強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來沖擊力而不沿結構的裂紋或缺陷處破碎的能力,用M40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強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來摩檫力而不產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值表示。焦炭的裂紋度影響其抗碎強度M40值,焦炭的孔孢結構影響耐磨強度M10值。M40和M10值的測定方法很多,我國多採用德國米貢轉鼓試驗的方法。
七、焦炭質量的評價
1、焦炭中的硫分:硫是生鐵冶煉的有害雜質之一,它使生鐵質量降低。在煉鋼生鐵中硫含量大於0.07%即為廢品。由高爐爐料帶入爐內的硫有11%來自礦石;3.5%來自石灰石;82.5%來自焦炭,所以焦炭是爐料中硫的主要來源。焦炭硫分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高爐煉鐵生產。當焦炭硫分大於1.6%,硫份每增加0.1%,焦炭使用量增加1.8%,石灰石加入量增加3.7%,礦石加入量增加0.3%高爐產量降低1.5—2.0%.冶金焦的含硫量規定不大於1%,大中型高爐使用的冶金焦含硫量小於0.4—0.7%。
2、焦炭中的磷分:煉鐵用的冶金焦含磷量應在0.02—0.03%以下。
3、焦炭中的灰分:焦炭的灰分對高爐冶煉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焦炭灰分增加1%,焦炭用量增加2—2.5%因此,焦炭灰分的降低是十分必要的。
4、焦炭中的揮發分:根據焦炭的揮發分含量可判斷焦炭成熟度。如揮發分大於1.5%,則表示生焦;揮發分小於0.5—0.7%,則表示過火,一般成熟的冶金焦揮發分為1%左右。
5、焦炭中的水分:水分波動會使焦炭計量不準,從而引起爐況波動。此外,焦炭水分提高會使M04偏高,M10偏低,給轉鼓指標帶來誤差。
6、焦炭的篩分組成:在高爐冶煉中焦炭的粒度也是很重要的。我國過去對焦炭粒度要求為:對大焦爐(1300—2000平方米)焦炭粒度大於40毫米;中、小高爐焦炭粒度大於25毫米。但目前一些鋼廠的試驗表明,焦炭粒度在40—25毫米為好。大於80毫米的焦炭要整粒,使其粒度范圍變化不大。這樣焦炭塊度均一,空隙大,阻力小,爐況運行良好。
在此展示您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