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宏觀經濟形勢背景
全球經濟在新世紀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之後,遭遇百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年,全球經濟在艱難中緩慢復甦,但復甦的基礎尚不牢固,復甦尚不穩定、不平衡,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全球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雙速」現象,傳統發達國家或經濟體經濟增長疲軟,並存在下行的風險,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歐美持續較高的失業率等加大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強勁,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表現搶眼,經濟發展保持較高的增速,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資源性產品需求在短期內由緩漸強,價格在震盪中不斷爬升,部分礦產品的價格已經逼近甚至超過經濟危機之前的最高水平,持續高漲的能源資源產品價格也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世界經濟發展加快復甦步伐。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在亞洲經濟體強勁表現以及其他地區出現穩定或適度復甦的帶動下,全球經濟似乎再次呈現擴張勢頭。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為5%(按市場匯率計算的世界增長率為3.9%),其中發達經濟體為3.0%,發展中和新興經濟體為7.1%。從國家或地區來看,美國增長2.8%,日本增長4.3%,歐元區增長1.8%,發展勢頭不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保持持續較高增長速度,繼續擔當世界經濟發展「引擎」的作用,中國增長10.3%,印度增長9.7%,巴西增長7.5%。
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繼續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採取多種措施「保增長、保穩定」,有力維持了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四萬億投資計劃」和「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取得良好效果,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平衡發展,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39.8萬億元,同比增長10.3%,經濟依然保持較快發展速度,顯示出較強的抗禦金融風險的能力,凸顯了在當前世界經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四季度增長9.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1萬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萬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萬億元,增長9.5%。
消費平穩較快增長,通脹管理壓力加大。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554億元,同比增長1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8%。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3%,其中,城市上漲3.2%,農村上漲3.6%。全年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6%。與國土資源有關的礦產品價格震盪上行,始終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我國對外貿易總額297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億美元,增長38.7%。貿易順差183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4%。
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國務院及時出台和實施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實施多項拉動內需的激勵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鐵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工程等,拉動內需的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4.1萬億元,同比增長24.5%,回落5.9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3.7萬億元,同比增長19.7%,回落7.6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1.4%,中部地區增長26.2%,西部地區增長24.5%。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8267億元,增長33.2%。
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9653億元,同比增長18.1%,增幅與上年基本持平,整體投資增速遠低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平均水平。其中,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3770億元,同比增長23.3%,增幅比上年降低2.6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2893億元,同比增長3.6%,增幅比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1066億元,同比增長26.4%,增幅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1010億元,同比增長21.7%,增幅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非金屬礦采選業投資880億元,同比增長49.5%,增幅比上年降低9.3個百分點(圖1)。從全年變化情況來看,除了1~2月份增幅較低外,其他月份變化不大。
在冶煉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3465億元,增長6.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2924億元,增長35.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投資7556億元,增長28.0%;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投資2076億元,增長12.9%。從全年的變化趨勢看,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又出現加快趨勢。
地質勘查業有關產業(包括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固定資產投資1288億元,同比增長18.8 %。
圖 1 2010年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變化情況
總體上看,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低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是礦業周期長、對經濟復甦反映滯後的表現,從礦業的上游、中游、下游固定資產投資變化情況看,下游的冶煉加工業部分行業投資增長又出現增速加快的趨勢(圖2),如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地質勘查業固定資產投資無論是總量,還是增長速度,都是比較少而慢的。
圖 3 2010年房地產業投資與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變化情況
⑵ 如何看待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根據官方發布的主要宏觀抄數據得出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好的。
結論依據來源下面是數據分析得出:
1、2015年1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 7%
2、2015年1-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 1.3%
3、2015年一季失業率 5.1%
4、2015年1-7月份零售銷售 1.0%
5、2015年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 儲備資產減少802億美金
6、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圖解
⑶ 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與經濟政策發生哪些重大變化,為什麼
一、今年以來經濟形勢呈現以下三大特點:
1、經濟復甦速度出乎意料。
首先,GDP的加速增長。中國GDP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一。
其次,工業止跌回升態勢明朗。受去庫存化影響,今年以來工業經濟並未隨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而快速升溫,增長速度始終保持在較低區間運行。但是從發展趨勢看,工業增長振盪向上的趨勢明顯。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創去年10 月以來增速新高。
工業景氣止跌回升態勢還得到了以下二方面的證據支持:一是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6個月升至50 上方,顯示了製造業已處於景氣擴張軌道。二是作為經濟「風向標」的發電量連續3個月增長,6月份同比增長了5.2%,7月份增速略有回落,但增幅仍達到4.8%,8月增長9.3%。
第三,投資持續高速增長。今年前8個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增幅高出去年同期5.6個百分點,按不變價計算高出幅度則應該在15個百分點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其中,6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43.2%,更是達到了改革以來歷史高位。
為了落實4萬億投資計劃,各地開工項目快速增長。新開工項目234906個,同比增加69223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96739億元,同比增長81.7%。這為固定資本持續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四,消費加速增長,農村消費增長罕見地快於城市消費。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呈現平穩加速增長態勢。前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6.5%,同比加快3個百分點。 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來的同期新高。8月份,城市消費品零售額6935億元,增長15.3%;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181億元,增長15.5%。農村消費連續7個月快於城鎮。
第五,兩大市場出現意外回升。從汽車市場來看,汽車增長逐月加速,連續6月超過100萬輛,連續8月新車銷售世界第一。上半年,我國汽車銷售608.81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66%;7月份,我國汽車銷售108.56萬輛,增長63.57%;8月全國汽車銷113.85萬輛,同比增長81.2%。按此態勢,2009 年中國汽車銷量超過1200 萬輛幾無懸念。
從房地產市場看,1-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2.9%,與1-7月相比加速6.2個百分點,與1-6月相比加快5.4個百分點。3-8月價格環比上漲0.2%、0.4%、0.6%、0.8%、0.9%和0.9%。
2、經濟復甦嚴重依賴於政策效應
從投資看,國有及國有控股完成投資48729億元,增長39.9%,高出整體增長6.9個百分點;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82.7%,國內貸款增長47.4%,自籌資金增長33.3%,利用外資下降12.1%。
從消費看,全社會零售總額中增長最快的政府消費和企業、居民消費明顯慢於總體水平;農村消費加快主要是「家電下鄉、電腦下鄉」等一系列政策所致;汽車銷售加速主要是政府對節能、低排放汽車進行補貼所致;房地產則是超寬松的信貸環境所致。
3、經濟復甦速度呈現前快後慢格局
來自政府投資項目節奏和銀行信貸的變化是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並對房地產、股市走勢帶來相應影響。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6月78098億元,增長33.6%;7-8月增長31.7%;幅速放慢了近2個百分點;社會零售總額:實際增長在7月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點17.3%,8月為16.8%,回落0.5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今年第一季度增長5.1%,第二季度為9.1%,加速4個百分點;7、8月在6月份10.7%的基礎上分別加速0.1和1.6個百分點。GDP: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加速增長1.3個百分點;預計三季度9%,四季度10%,全年8.4%左右,均加速增長1個百分點。
⑷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總體形式分析
本報告採取了國際前沿、國內較為獨特的基於准結構模型的情境分析(alternative scenario analyses)和政策模擬(policy simulations)方法,在對統計數據和經濟信息充分收集和科學鑒別校正的基礎上,對中國宏觀經濟最新形勢進行嚴謹分析,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客觀預測,並提供各種政策情景模擬結果供決策參考。
一、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即期特徵與主要風險
中國宏觀經濟下一步發展面臨的內部主要不確定性
1.不確定性指數不斷攀升,投資和消費增速下滑
在Baker等利用《南華早報》編撰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之後,Davis等基於《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選取中文關鍵詞再次編制了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指數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就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來說,該指數搜索的關鍵詞包括「財政」、「貨幣」、「證監會」、「銀監會」、「人民銀行」、「發改委」等,尋找到報紙中包含至少一個分類中的經濟政策不確定關鍵詞的文章,然後計算這些文章的數量,最後將其與該月兩個刊物上所有文章數量相除得到該月份政策不確定性的具體數值,並將1995年1月的數值作為基準數據,最終計算出中國經濟不確定性。該指數同時涵蓋中央政府層面和地方政府層面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連續性和時變性,能夠較為准確的衡量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中短期變動。同樣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中使用了這兩本新聞刊物中包括「進口關稅」、「進口稅」、「WTO」、「貿易壁壘」等關鍵詞的文章做月度統計,用以衡量外部貿易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
自Baker等公布經濟政策不確定指數以來,已有大量文章研究不確定性與公司決策、貨幣政策有效性、金融市場行為等,其在多個維度上都表現出與宏觀變數的相關性和一定的預測能力。課題組利用新發布的以中文關鍵詞為基礎的中國經濟不確定性指數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發現其與投資增速和消費增速之間在2018年以來都存在負的相關性。進入2018年後,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不斷攀升新高,由2017年的平均207點上升到2018年的平均278點,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由2017年的平均290點上升2018年的平均513點。2019年二季度以來,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在3月份高達411點,並在4月份回落到319點,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在3月份達到905點,4月份回落到392點。伴隨著不確定性指數的增長態勢,中國宏觀經濟同期出現反向的向下趨勢,兩者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經課題組計算發現,若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的不確定性指數與同期的名義投資增速做相關性分析,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和私營企業投資增速2018年以來相關性為-0.31,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和私營企業投資增速相關性為-0.21,中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增速的相關性為-0.35,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增速相關性達到-0.39,表明近年來不確定指數的攀升確實負面影響了企業的投資。
⑸ 如何看待一季度的經濟開局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報告認為,今年1季度中國經濟將繼續保回持企穩回升的態答勢,預計GDP增長6.8%,消費物價指數上漲1.4%。 為何預期有6.8%的增長?在3月29日下午舉行的宏觀經濟形勢季度分析會上,財經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紅駒研究員從多方面分析了原因,工業生產略有加快,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民間投資增速略有提高,基建投資增速高於去年同期;中上遊行業繼續去產能,部分行業在前期去庫存之後補庫存。 報告預計,二季度工業生產繼續溫和增長,投資增速略微下降,消費平穩增長,出口改善難度較大。PPI同比增速回落,CPI溫和回升。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要抑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升級地產限購限貸政策,同時要有效改善供給。總體來看,預計2017年上半年GDP增長6.7%左右,完成全年增長6.5%的目標不成問題。
⑹ 當期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一、經濟增長持續回升,經濟主體信心日益加強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8.9%,增速比上季回升1.0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累計增長7.7%,比上半年高0.6個百分點。季節調整①後,GDP環比折年率為8.7%,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經濟增長的持續回升,伴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人民銀行景氣調查顯示,三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4%,比上季高7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最低值(60.9%)回升14.5個百分點;銀行家信心指數為55.4%,較上季大幅回升15.4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產增速快速提升,製造業景氣指數穩步上行
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比一季度5.1%和二季度9.1%的增速分別提高7.3和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3.9%。剔除季節因素後,工業增加值季環比增速為3.7%,高於上年四季度-1.3%的環比增速,增長態勢強勁。
反映工業生產活躍程度的發電量和用電量增長加快。9月份,發電量當月同比增長9.6%,較去年同月高6.2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6月份發電量增長下滑以來,當月同比增長率連續兩月超過去年同期水平。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1%,增長率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首次達到兩位數。
重工業生產增長超過輕工業的差距擴大,預示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提升。重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今年6月開始超過輕工業,7-9月,重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於輕工業2.1、3.4和3個百分點。
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升。9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4.3%,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PMI在2008年11月探底後一路回升,目前已連續回升了10個月,並且連續7個月運行在50%以上。
三、國內需求穩步走高,進出口持續改善
投資高位運行。三季度當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2%,實際增長41.4%,比上年同期高22.9個百分點。剔除季節因素後,三季度投資季環比增長率為3.9%,增速比上季有所降低。
1-9月,城鎮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83%,增幅比1-8月高1.3個百分點;地方項目投資同比增長34.9%,增速比1-8月加快0.7個百分點。
消費繼續穩步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5.1%,比去年同期回落6.9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7.0%,比去年同期加快2.8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速為17.7%,比去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後環比增速為4.2%,比上季提高1.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5.0個百分點。
出口環比轉正,進口環比高位回落。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長-20.3%,增速比上季回升3.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1.9%,增速比上季回升8.6個百分點,當季貿易順差392.8億美元,比上季增加45.1億美元。季節調整後,三季度出口和進口季環比分別為1.5%和9.7%,出口環比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首次出現正增長,進口環比保持增長。
從商品結構看,勞動密集型產品②出口增速明顯高於總體出口增速。9月份,勞動密集型產品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5.8%,分別比上月高7.7和10.1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增速比總體出口增速高8.9個百分點比。
四、物價同比降幅觸底回升,環比上漲
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1.3%,較上季收窄0.2個百分點,環比與上季持平,其中,9月當月CPI同比下降0.8%,環比上升0.4%。二季度成為CPI本輪下行走勢的底部。三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降幅為7.7%,比二季度加深0.5個百分點,據人民銀行測算,環比上漲1.9%,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0.7%,環比上漲0.6%,三季度成為PPI本輪下行走勢的底部。
8、9月份人民銀行監測的企業商品價格(CGPI)降幅持續收窄。9月份CGPI價格同比下降5.9%,降幅較上月收窄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其中,投資品和消費品價格同比分別下降7.6%和1.9%,環比分別上漲0.12%和0.14%。三季度CGPI同比下降7.0%,降幅較上季收窄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3%。
五、企業利潤狀況持續改善,財政收入大幅增長
今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降幅持續收窄。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實現利潤16747億元,同比增長-10.61%,較去年同期19.39%的增速低30個百分點,但較今年前2和5個月的增速分別高26.66和12.24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5000戶企業景氣調查顯示,三季度企業盈利指數為53.8%,在上季回升5.2百分點後再次上升3個百分點;同時,企業家預計四季度企業盈利指數為54.7%,較上季回升1.7個百分點。
9月份,由於稅收收入的大幅增長及非稅收入的繼續較快增長,促使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3.0%,增速比上月降低3.1個百分點,但仍高於1-8月累計同比增速30.4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32.9%,增速比上月提高15.5個百分點。1-9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5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4.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4個百分點;收支相抵,1-9月全國財政收大於支6316.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202.6億元,財政收支壓力未得到明顯緩解。
六、貨幣供應量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信貸投放總體寬松
9月末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增速分別為29.5%和29.3%,分別比上月末高1.8和0.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上升20.4和11.5個百分點。目前,M1和M2已經分別連續3個月和7個月在25%增速以上運行。值得關注的是,9月份M1增速高出M2約0.2個百分點,為2008年5月份以來首次。
消除季節因素後,9月份M1和M2環比折年率分別為8.3%和22.7%,M1比上月末下降17個百分點,M2比上月末上升17.2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增速加快的態勢尤為明顯。
今年以來,貸款持續大量投放。前9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67萬億元,同比多增5.19萬億元,其中9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5167億元。9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34.2%,增速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三季度當季新增貸款1.30萬億元。
未來經濟發展趨勢與預測
(一)經濟增長趨勢
未來經濟增長將繼續朝著企穩向好的方向發展。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監測的經濟景氣指數表明,目前工業增加值的一致合成指數、先行合成指數都已經觸底回升。人民銀行企業家問卷也顯示,三季度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39.9%,較上季上升5.3個百分點,是自今年一季度達到谷底後連續第二個季度回升;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為42.6%,較上季上升4.4個百分點。三季度企業經營景氣指數比上季上升2.1個百分點至58.1%,是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連續第二個季度上升。
投資方面,企業投資意願繼續上升。三季度企業固定資產、設備和土建投資指數分別為50.4%、49.8%和47.7%,比上季回升2.1、2和1.4個百分點。
消費方面,三季度人民銀行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消費意願略有增長,居民投資意願不斷攀升,儲蓄意願有所回落。居民儲蓄動機以預防性為主。
外貿方面,三季度進出口企業問卷調查顯示,企業進出口狀況回升,企業未來信心繼續增強。
預計,2009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將繼續回升,GDP全年增速將超過8%。
(二)物價變動趨勢
從物價景氣指數看,人民銀行測算的CPI一致合成指數仍處於下降階段,但降幅趨緩,呈現出觸底跡象;從先行合成指數看,未來CPI價格將在今年底觸底後開始回升。
2009年三季度人民銀行監測的5000戶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價格景氣指數繼續上升,從二季度的45.6%上升至48.8%;人民銀行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顯示,當季對未來物價預期指數達到66.7%,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上升,居民通脹預期持續加強。
(三)貨幣信貸變動趨勢
從信貸投放趨勢看,由於前期已經開工的項目仍需較大規模的信貸資金維持,加之房地產投資升溫,貸款需求仍將保持平穩。結構上,中長期貸款會繼續明顯多增,票據融資將繼續減少,中小企業貸款和"三農"(農業、農村和農戶)貸款將延續三季度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增長。
⑺ 如何看待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人民日報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目前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占據世界第二的位置,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密切相關,同時也得益於國家的正確宏觀調控政策。然而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只有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試闡述現階段我國現階段宏觀經濟發展現狀,並結合實際提出了對宏觀調控政策的建議。
關鍵詞 宏觀經濟 發展形勢 調控
分析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判斷未來經濟發展走向,對政府的調控政策有著重要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重視正確原則,會導致在判斷宏觀經濟時出現分歧,從而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充滿隨意性、盲目性,無法為我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對於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來說,相關部門要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判斷,准確把握未來經濟形勢,促進個人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讓政府部門經濟調控更具有效性。
一、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現狀
(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從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現狀來講,一方面是仍然存在著中部、西部地區發展速度慢於東部地區的情況;另一方面是雖然在新農村建設下農村發展成績顯著,並且農村公共設施、住房條件和人均收入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目前仍然難以跟隨城市發展步伐。因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