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北京,上海的人均gdp不夠廣州深圳高,還低廣州深圳不少怎麼回事,是因為不夠它們發達嗎
正常!復上海北京本來就是靠政策人口國制企傾全國人力資源堆出來的面子城市!肯定不如廣州深圳這些全靠自己發展起來的城市!看看廣州深圳地區多少間走向世界的民企就知道!直接和日本美國發達國家競爭的只有廣東的企業了!
❷ 深圳 廣州 北京拿什麼和上海比上海是中國經濟gdp第一的城市 認為我說的對嗎
上海的GDP確實來很高。你們上海的地理環自境,地理位置決定了上海市適合對外貿易。
但是。深圳,廣州,北京,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深圳市高科技水平比較發達的城市,重大的一些科技公司全都在深圳。
鄭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南大門,廣東省的GDP是全國最高的。北京市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在這方面是不能和北京比的。
❸ 廣州深圳GDP增量超過北京上海了
7月25日,廣東省發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主要的幾個經濟數據如下:
上半年GDP總值為41957.84億元,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增速的話,按可比價格增長7.8%,名義增速則為12.3%。
上半年來源於廣東的財政收入達13348.88億元,同比增長1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10.63億元,同比增長13.1%。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達18.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
上半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31643.1億元,同比增長14.1%
數據顯示,廣州的GDP在今年上半年迎來了一次小爆發,過去三年都是五六百億的增量,今年上半年則猛增至1000多億,首次實現超過北京上海的佳績。從城市之間的追趕態勢來看,廣州和北上的差距罕見地出現縮小的趨勢,而天津蘇州與廣深的差距有繼續拉大的趨勢,深圳與廣州的差距則在快速縮小,重慶與一線城市的差距也在縮小。
數據顯示,廣東不少城市的名義增長率都超過了10%,但最高的不是廣深,也不是佛山東莞,而是茂名,名義增速高達14.91%,高居廣東第一!珠海、河源緊隨其後,也都超過了12%。
發展中的城市,城市在發展中。
❹ 請問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的人均GDP各是多少
2014年全年,來上海實現生產總值源(GDP)23560.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GDP為9.73萬元。
2014年全年,北京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30.8億元,比上年增長7.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9995元。
2014年全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706.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6%。全市人均GDP為129242.12元。
2014年全年,深圳本地生產總值16001.98億元,比上年增長8.8%。人均GDP達到14.95萬元。
❺ 深圳GDP超過廣州,下一個將會超過上海嗎
我自己的看法難抄度是比襲較大的。
第一,兩個都是知名城市,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是相當的,但上海的大學遠比深圳要多,而且更有底蘊,上海的人才產量是要比深圳要大的;
第二,看航運的發展程度,我自己做過貨代行業,上海港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吞吐量都代表著這座城市以及周圍城市(義烏)的一個外貿貢獻,同時處於長江流域的出口,內河運量會有相當大程度的支持;而深圳的蛇口和鹽田是比較出名的,但是航線一般是由深圳到廣州,因此這部分也會有一個對比;
第三,金融中心的確立,這個其實一目瞭然了,一個滬市,一個深市,滬市要領先發展得很多,金融產品衍生市場發展的速度就要快上許多;而深市的突破亦需要借鑒香港,結合實際,有望取得領先的;
第四,是一個城市的地位,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是有占據優勢的,看看高鐵,公路的對比(至首都及周邊地區);
不過,深圳近幾年對於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這個是潛力部分,並且粵港澳灣區的建設也為深圳的發展提供支持,總的來說,能將上海定位目標,超越的話依舊要看雙方的潛力,深圳的企業能加強創新轉換到市場,人們有自主創業意識,那市場的發展潛力提得上,是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
❻ 深圳GDP什麼時候能趕上廣州,超過上海
這個我感覺深圳趕上廣州,趕上上海嗯,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❼ "成渝經濟圈'展望,成渝的長處和短板,如何形成發展合力動力
成都是我國西部最大的城市,而重慶是我國的第四個直轄市,兩座城市的GDP都位居全國前十,目前成都和重慶所合圍的經濟圈,目前的經濟實體,僅次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城市群,排在我國第四位,所以,未來發展前景,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第四極還不清晰,主要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間游離,所以,成渝城市群的發展策略和產業定位尤為重要,提前布局,定位好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方向,抓住西部大開發重大機遇,做好產業升級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但需要引起注意一點是,目前成都和重慶在全國的「搶人大戰」過程中,並不是十分突出,深圳、杭州、廣州、武漢、長沙、鄭州等城市表現似乎也很強勁,未來不管是產業還是機遇,都需要人來實現,所以,成都和重慶,要把對人才的引進,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❽ 五年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誰是GDP第一城
作為一名重慶本科大一學生,我非常反感一些其他地區的朋友說重慶是個省,重慶應該和浙江、江蘇、廣東比較,重慶人多地廣,這點成績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從歷史上看,作為近代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近代老重慶的經濟水平在全國城市中也從未下全國前十,在陪都時期以及建國初期,老重慶經濟總量占整個西南地區三分之一,逼近整個四川省甚至更多。翻看國家統計局數據,建國至今,經濟總量始終排在全國前十的只有北、上、廣、天、重。
未來,在國際上,人多地廣的國家也會更加具有優勢,像中國、印度等國家也會分別逐漸超過美國、日本等國家,當然這里也是說的總體方面,人均方面還有更遠的路要走。因此,這些都是有可能的,請各大網友們理性對待。因此,重慶接近或者超過一線城市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請大家理性對待。
❾ 北京上海的人均gdp為什麼遠不如深圳廣州是不是不夠廣州深圳的經濟發達呢
因為北京是面積取勝,就好比一家兩個人,月收入十萬,而另一家十個人,總收入也是十萬,你說哪個更富有?北京也就是年紀大而已,作為首都,拿著全國的資源優勢,其實很垃圾,明明是一個省,卻非要裝市
❿ 深圳為什麼不劃直轄市深圳GDP高於天津重慶,僅次於北京上海,比廣東省會廣州的經濟也發達。
我覺得這個主要還是看政府對全國經濟的整體規劃和戰略來定的吧。
首先看直轄的專目的,無非就是要在政、商兩屬面有很好的區域帶動作用,可以看目前已知的4直轄的區域劃分就知道了,而深圳雖然在經濟上有明顯優勢,但是廣東整體GDP也不算差,且又有政治影響力,另外加上一些「政治原因」(廣東省委不會輕易妥協,深圳這塊肥肉目前製造的GDP可全算廣東的)的阻礙,深圳成為直轄的可能至少目前乃至今後幾年都不可能。
其次是看當初對深圳市的定位,開個開放的牌坊城市,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帶有這種特殊光環的城市,通常不太可能成為直轄市。
以上,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