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轉債 當期利率
債券投資有四種收益率:票面收益率、直接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持有期收益率。
一、票面收益率
票面收益率,又被稱為面值收益率,它是指利息收入與票面額的比率,在數值上等同於票面利率。顯然,票面收益率假設債券的購買價值等同於面額,並且沒有考慮其他的收益來源,因而票面收益率只能是收益率的最簡單衡量,並不能說明債券的投資價值。票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票面收益率=每年的利息收入/債券面值×100%=票面利率
票面收益率只適用於投資者按照票面金額買人債券並持有到期滿時按票面金額收回本金這種情況,他沒有考慮到買入價格可能與票面金額不一致,也沒有考慮到未將債券持有到期而中途賣出的可能。因此,票面收益率並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債券投資的收益。
二、當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
直接收益率是債券每年的利息收入與購買價格的比率。該收益率考慮到債券投資者的購買價格可能並不等同於面額,因而用真實的購買價格取代了票面額。直接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這里y是到期收益率,P是債券購買價格(可以小於、大於或等於債券面額,視市場情況而定),I是每年的利息支付,M是面額。這個公式和前面求附息債券理論價格的公式結構完全一樣,只不過這個公式是由價格計算到期收益率,後者是由確定的收益率水平計算價格。
如果債券在當前時間點上的剩餘期限不是整數,那麼復雜一點的公式就是:
其中w是當前到最近的一個付息日剩餘的計息天數。
附息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比較復雜,因為它涉及次方的運算。從理論上說,在期限n>4時,就不一定能夠直接求出y的值。求解這樣的方程式,一般用「試錯法」:
先估計一個y值代入,如算出的現值小於債券購買價格,則代入另一個較小的y值;相反,如算出的現值大於債券購買價格,則代入另一個較大的y值,這樣周而復始,直到找到一個正確的到期收益率。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程序都是使用的這種試錯原理,只不過程序在計算時,試錯的方法更為合理一些,因而求出正確解的速度也就更快一些。最常見的計算方法如「差分迭代法」和「牛頓迭代法」,如果你熟悉數學,不妨自己也試一試。
※例:Peter的投資決策
Peter在1999年的12月30日發現國債0696的市場價格分別是152.48元。Peter要求的最低收益率為3.5%,那麼國債0696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呢?
對於附息固定利率國債0696,1999年12月30日距離其到期日2006年6月14日還有6年167天,尚有7次付息,現把方程式列出來:
我們先估計一個到期收益率3.4%,把它代入這個方程式,計算出的價格是154.53元。因為比市場價格高,因此要把分母調高,我們再估計一個高一點的到期收益率為3.8%,再次計算,得出的價格是151.61元。又比市場價格低,那麼再把到期收益率降低一點……。這樣反反復復,最終可以得到一個較准確的到期收益率3.68%。這就是以153.48元投資國債0696並且持有到期的,以復利計算的到期收益率。
Peter發現3.68%的到期收益率大於自己的最低回報要求,因此認為這個債券是可以投資的。
事實上,採用「試錯法」計算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比較復雜的,這一點也可以從上例中看出。因此,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採用近似法來計算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雖然這種計算方法並不是十分精確,但是,由於這種計算方法十分簡便、易學,因而也具有較大的適用性,在市場上經常可以見到。
最常見的近似公式是:
直接收益率=每年的利息收入/買入價格×100%=債券面值/買入價格×票面利率×100%
雖然直接收益率較票面收益率更為科學,但是直接收益率還是沒有考慮到購買差價、利息再投資收益等債券投資收益的其他因素,而僅僅是考慮了利息收入這一部分,因此,直接收益率也不能真實地反映國債券投資的收益。直接收益率只對那些每年從國債券投資中獲得一定利息收入的投資者來說有一定的意義。
三、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到期收益率(YTM),是使債券上得到的所有回報的現值與債券當前價格相等的收益率。它反映了投資者如果以既定的價格投資某個債券,那麼按照復利的方式,得到未來各個時期的貨幣收入的收益率是多少。如果投資者准備以目前市價買入某種債券,並且計劃持有至該債券期滿,則到期收益率可作為預期收益率,並可將它與其他投資對象的收益率加以比較;如果投資者已經按某一價格買入了某一債券並已持有至期滿,則到期收益率就是該債券的實際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計算是債券理論價格計算的相反過程。回想一下債券理論價格的計算過程,投資者有一個最低的回報要求,然後通過計算得到這個債券的理論價格。而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則正好相反,投資者已經知道了債券當前的價格,想要計算出在這個價格之下,債券的回報率是多少,而這個回報率,就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
1.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任何利息支付,到期時一次支付固定數量的本金和利息,這種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很簡單:
P是債券的購買價格,Vf是債券的到期還本付息額,n是債券的期限,以年為單位。
回想一下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到期收益率的計算正好是定價計算的相反過程。定價計算公式是知道回報率r的條件下求理論價格P,而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是在知道價格P的條件下求到期收益率y。
2. 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
附息債券是每年付息的,因此,它的到期收益率實際上是能使未來的利息和本金的現值之和等於債券購買價格的貼現率,其計算公式為:
這里y是按近似公式計算的附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P是債券的購買價格(可以小於、大於或等於債券票面額),I是每年的利息支付,M是面額,n是年限。
顯然,採用近似方法計算的結果同採用「試錯法」計算的結果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並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因此,現在市場上很多的附息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都是採用這種近似方法。
而證券公司一般使用更簡單的方法計算到期收益率並供投資者參考。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這個公式是上一個簡略公式的進一步簡化,由於債券面額M和債券的市場價格P之間的差距不會很大。因此(M+P)/2和P之間的差距也不會太大,這種簡單方法計算出來的收益率的參考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3. 到期收益率和債券計價格之間的關系。
從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種可以看出,到期收益率和債券價格之間是反比的關系。對於同樣一個債券,到期收益率高意味著價格較低,而到期收益率較低則意味著價格較高。
4. 到期收益率和債券票面利率的關系。
喜歡數學的讀者可以自己計算一下,不論附息債券的期限是多少,如果它是以平價發行的,也就是說發行當日的價格為100元,則發行日的到期收益率必定等於票面利率。而且,在剩餘期限為整數年限時,如果價格為100元,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必定等於票面利率。
但是注意,只有在期限還剩下整數年限時才會有這種情況。如果在兩次利息支付的中間出現市場價格等於面值的情況,則到期收益率肯定會小於其票面利率。關於這一點可以利用到期收益率的公式進行證明,在這里就省略了。
四、持有期收益率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投資者在購買債券之後不一定要到期兌付,往往可能中途就賣出。如果中途將債券賣出,那麼這時投資者得到的收益率就不是到期收益率,而是持有期收益率,即從購入到賣出這段特有期限里所能得到的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的差別在於將來值的不同。
1.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國債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由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國債券到期前沒有利息支付,因而其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比較簡單,只需要用賣出價格取代公式中的將來值(到期還本付息額)即可,即有:
這里Ps是國債券的賣出價格。
2. 附息債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由於投資者持有該債券共中途賣出,因此,對投資者而言,有:
這里w是指投資者購入債券之日至購入後得到最近一次利息支付的剩餘時間(單位為年),h是賣出債券之日距上次利息支付的時間(用年數來表示),m是購入債券與賣出債券之間的整數年限。若買入債券到賣出債券之間不足1年,而且中間沒有取得過利息,則該公式要作修改為:
同附息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一樣,可以利用「試錯法」來計算持有期收益率y。當然,我們也可以採用近似方法來計算附息債券的持有期收益率。由於近似方法可以免掉「試錯法」的繁瑣,因而也具有很大的適用性。
最常見的附息債券持有期收益率計算的近似公式為:
同樣,採用近似方法計算的結果同採用「試錯法」計算的結果之間差異並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而市場人士習慣使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計算附息債券的持有期收益率,它的計算公式是:
從以上分析和計算可知,對同一種債券而言,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可以得出不同而又比較接近的到期收益率或持有期收益率。在我們介紹的三種方法中,試錯法最精確但計算最復雜,近似法次之,而簡便的計演算法精確度最低,但在市場上使用得最普遍。
掌握了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我們可以將債券市場上不同品種債券加以比較,從中選擇期限與自己的投資期限相近而收益率相對較高的債券進行投資。但要注意的是,收益率之間的比較,只限於剩餘期限相同的債券之間,因為期限越長的債券收益率一般來說會越高,這種收益率與期限之間正比的特性被稱為「收益率曲線的向上傾斜」。
2. 持有可轉債時盈虧不準確怎麼辦
可轉債目前還不支持計算,敬請期待溫馨提示:由於資產分析即將改版升級,原有功能會有變更,如需使用老版功能,請下載同花順投資賬本,支持股票、基金、P2P、房產等各類資產統一管理分析
3. 為什麼可轉債的利息那麼低怎麼分析可轉債的收益
可轉債包含了一個可換股的權利,當股價上漲時可以通過換股來分享股價的贏利,
收益計算可,按照每個轉債的條款不同,回購和回售條款觸發,
總的來說,風險就是溢價購買損失和相對銀行利率收益的損失,
收益就要看正股股價表現。
總結為:在牛市時,比股票收益低,比債券收益高;
在熊市時,比股票損失小,比債券收益低,但賬面上一般可以保本,實際損失利益差。
4. 可轉債投資價值分析與風險分析細說
可轉換債券的價值分析包括兩個主要環節:
一是對債權價值的評估,二是對期權價值的評估。
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則是這兩個環節的基礎,它對評估可轉換債券價值和確定可轉換債券投資策略至關重要。公司所屬行業、公司財務結構的穩健性、公司經營業績、經營效率等基本面因素不僅決定了可轉換債券的償付風險、可轉換債券基準股價的成長性,而且對研判可轉債條款設計中某些增加期權價值條款的"虛實"也非常關鍵。
可轉債投資的風險分析:
一是當基準股票市價高於轉股價格時,可轉債價格隨股價的上漲而上漲,但也會隨股價的下跌而下跌,持有者要承擔股價波動的風險。
二是當基準股票市價下跌到轉股價格以下時,持有者被迫轉為債券投資者,因為轉股會帶來更大的損失;而可轉債利率一般低於同等級的普通債券,故會給投資者帶來利息損失風險。
三是提前贖回風險,可轉債都規定發行者可以在發行一段時間之後以某一價格贖回債券;這不僅限定了投資者的最高收益率,也給投資者帶來再投資風險。
四是轉換風險,債券存續期內的有條件強制轉換,也限定了投資者的最高收益率,但一般會高於提前贖回的收益率;而到期的無條件強制轉換,將使投資者無權收回本金,只能承擔股票下跌的風險。
5. 如何分析可轉債
今年初以來,深滬兩市共有5隻可轉債上市,上市首日均以陽線報收。其中,雅戈轉債以9.88%的漲幅列首位,6月4日上市的銅都轉債則以9.45%的漲幅緊隨其後。從上市以來的累計漲幅看,民生轉債以超過30%的漲幅高居榜首,鋼釩轉債則以23%的漲幅名列第二。可見可轉換債券的收益還是相當可觀,那麼投資者如何分析可轉換債券的投資價值呢?
票面利率:不是關注的重點
利率指可轉換債券的票面利率。應該看到,與同類一般債券相比,可轉換債券的利率是比較低的,其原因是可轉換債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主要在於轉換成股票後的升值而不是利息收益。事實上,目前發行的可轉換債券的票面利率在1%上下,只具有象徵意義,而且投資者並不在乎利率的高低。因此,利率的高低對可轉換債券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轉股價格:是所有條款的核心
可轉換債券的轉股價格越高,越有利於老股東而不利於可轉債持有人;反之,轉股價格越低,越有利於可轉債持有人。由於可轉換債券的轉股價格在條款設計上,與轉換前的二級市場價格掛鉤,這樣,一旦可轉換債券的轉股期開始以後,投資者就會發現,初始轉股價格原來如此高高在上。既然初始轉股價格幾乎成了擺設,那麼投資者就需要研究轉股價格的調整公式。為了吸引投資者盡快把債券轉換為股票,應對二級市場上股票價格的波動和利潤分配等造成的股本變動,一般可轉換債券都規定了轉股價格的修正條款。也就是說,在股票價格低於轉股價格並且滿足一定條件時,轉股價格可以向下修正,直至新的轉股價格對投資者有吸引力,並促使其轉股。回售條款:保護投資者利益
贖回價格與回售價格是互相對應的兩個條款,前者注重保護發行人的利益,而後者主要保護可轉換債券投資者的利益。贖回價格的含義是,當股票價格連續若干個交易日高於當期轉股價格若干幅度時,持有成本為面值的投資者行使轉股權已經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但仍不為利益所動,執意不肯轉股,從而造成對發行人如意算盤的落空。但是,在多數情況下,可轉換債券的贖回條款都是一紙空文,畢竟不顧及利益損失的人是少之又少。因此,贖回條款也不是關注的重點。
6. 可轉債底下沒有量能買嗎
半夜光開一個沒有亮,是不能決定股票的跌跌漲漲?要綜合分析加環境
7. 如何對分離式可轉債的投資價值進行分析
對分離式可轉債的投資價值進行分析包括債券的價值和轉股的價值。
8. 和訊的可轉債價值分析純債價格計算
的基準收益率是根
9. 可轉債的選擇有標准嗎,中行轉債為何優於國電,新鋼或者其他小盤轉債
這種走勢在現階段很正常,一方面從技術上連續兩天放量吊線,調整幾乎是必然的回另一方面,管理層明顯有降溫的答意思,包括下周要核查兩融業務。在這個時候,券商股大跌,一方面是市場的修正,另一方面調整後就是機會。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券商股很多跌停或瀕臨跌停,但大盤跌幅並不大,收一根帶有一定上影的假陽線,這說明2點:一、很多股票並未跟跌,說明熱點輪動正在醞釀中二、大勢在5日線遇阻,說明短線繼續進行持續性大漲不可能,我們分析的在一定范圍內的大拉鋸將展開,這是波段操作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