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一大二大四大。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現成都北路7弄30號)舉行。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舉行。
(1)上海中央大會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為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機關。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級組織提出要求,全國代表大會可以提前舉行;如無非常情況,不得延期舉行。
職權是: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的報告;聽取和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修改黨的章程;選舉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⑵ 在上海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有哪幾個
有三次黨代會在上海召開: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⑶ 中共在上海和嘉興南湖召開哪兩次重要會議
中共在上海和嘉興南湖召開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於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們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 的周佛海。
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當時,對黨的創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李大釗、陳獨秀因各在北京和廣州,工作脫不開身,而沒有出席大會。共產國際派馬林(荷蘭人)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克爾斯基(俄國人)出席了會議。
而後,又因有法國搜查人員介入,逮捕。會議被迫終止,轉至嘉興南湖一艘船(紅船)上進行,最終圓滿落幕。
(3)上海中央大會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 8月,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陳獨秀任書記。10月,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李大釗為書記。1920年秋至 1921年春,武漢、長沙、濟南、廣州等地先後建立起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歐洲和日本,中國留學生和僑民中的先進分子也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根據馬林等人的建議,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李達、李漢俊同當時在廣州的陳獨秀、在北京的李大釗通過書信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即,他們寫信給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以及旅法、旅日華人中的共產黨早期組織,通知他們各派兩名代表來上海出席大會。
接到開會通知後,除了旅法共產黨早期組織因為路途遙遠來不及派代表回國參加,其他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都積極響應,推派代表。由於當時黨正在籌建之中,還沒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組織手續,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特點也不盡相同,黨的活動又處於秘密狀態,因此各地代表的產生方式有所不同,到達上海的時間也先後不一。
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接到通知後,馬上開會討論人選問題。劉仁靜後來回憶說:「1921年暑假,我們幾個北大學生,在西城租了一所房子,辦補習學校,為報考大學的青年學生補課。張國燾教數學、物理,鄧中夏教國文,我教英文。
正在這時,我們接到上海的來信(可能是李達寫的),說最近要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要我們推選出兩個人去參加。我們幾個人——張國燾、我、羅章龍、李梅羹、鄧中夏就開會研究,會議是誰主持的我已記不清楚。 」
「在會上,有的人叫鄧中夏去上海開會,鄧中夏說他不能去,羅章龍也說不能去,於是就決定由我和張國燾兩個人去出席『一大』。」
張國燾作為北京黨組織的代表,需要參與一大的籌備工作。因此在代表產生後,他便立即動身赴上海。劉仁靜則在 1921年 6月底才動身,他與鄧中夏、黃日葵同行,從北京乘車南下,於 7月 2日到達南京,參加少年中國學會的南京年會。隨後,劉仁靜離開南京赴上海出席一大,到上海時已是 7月 7日左右。
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是毛澤東、何叔衡。據謝覺哉 1921年6月 29日的日記記載:「午後 6時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潤之」。謝覺哉在1952年回憶此事時說:「一個夜晚,黑雲蔽天作欲雨狀,忽聞毛澤東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動身赴上海,我頗感他倆的行動『突然』,他倆又拒絕我們送上輪船。
後來知道,這就是他倆去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會。」武漢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代表是董必武和陳潭秋。
陳潭秋後來回憶說:「1921年的夏天,在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私立博文女學校的樓上,在 7月下半月,忽然新來了九個臨時寓客。 」「這些人原來就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為了正式組織共產黨,約定到上海來開會的。」
濟南的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是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由北京赴上海的途中,過濟南時下車停留一天,約王盡美、鄧恩銘等人在大明湖的遊船上詳談了一次。張國燾離開後不久,他們也乘火車南下,大約在 6月下旬到達上海。
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接到上海的通知後,便在黨員譚植棠家中召開會議,推選出席一大的代表。除了廣州黨組織的成員外,陳獨秀、包惠僧也參加了會議。會上推選陳公博為廣州代表。他於 7月 14日偕新婚妻子李勵庄從廣州出發,經由香港轉赴上海。
陳公博在 1944年回憶說:「上海利用著暑假,要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廣東遂舉了我出席」。包惠僧受在廣州的陳獨秀派遣,也赴上海參加會議。
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也向旅日華人中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如東京的施存統、鹿兒島的周佛海發了信。這時,施存統到日本時間不長,功課也緊,便推薦周佛海回國出席黨的一大。
周佛海後來回憶說:「接著上海同志的信,知道 7月間要開代表大會了。湊巧是暑假期中,我便回到上海。」「我便算是日本留學生的代表。」
各地代表陸續來到上海。除陳公博偕新婚夫人住南京路英華街大東旅社外,大多數住在法租界白爾路 389號(後改為蒲柏路,今太倉路 127號)博文女校內。博文女校開辦於 1917年,董事長是黃興夫人王宗漢,校長是黃紹蘭,約有學生一百人。李達夫人王會悟承擔了為外地代表安排住處的任務。
至此,13位代表會聚於上海這座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變」就要發生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參考資料來源:中共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⑷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會議在上海的哪召開的
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版江嘉興南湖召開。權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產生。
7月30日晚,一大舉行第六次會議,原定議題是通過黨的綱領和決議,選舉中央機構。會議剛開始幾分鍾,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闖入,這次會被迫中斷。7月31日會議繼續在浙江嘉興南湖召開。
(4)上海中央大會擴展閱讀:
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這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⑸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幾年幾月在上海舉行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舉行。出席代表共13人,他們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 的周佛海。
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
(5)上海中央大會擴展閱讀:
1920年8月,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⑹ 上海有哪些著名會議公司
經濟是指各種會議、展覽在時間空間上形成的各種人員、資金、物資、信息等對會議所在地形成的社會和經濟的綜合影響效果。它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對我國經濟生活有著重要影響。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其蘊藏的巨大能量和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目和重視。近年來,我國會展業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會展經濟的作用
一、會展經濟能夠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會展經濟一般被認為是高收入、高贏利的行業,其利潤率大約在20-25%。從國際上看,在瑞士日內瓦、德國漢諾威和慕尼黑、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新加坡和我國香港,會展業為其帶來了巨額利潤。法國每年的展會營業額達85億法郎,展商的交易額高達1500億法郎,展商和參觀者的間接消費在250億法郎左右;在國內,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我國通過展覽實現外貿出口成交額340億美元,內貿交易額120多億元人民幣。
二、通過會展可以獲得發展需要的優質資源
發展會展業意味著各行業可以在交流過程中,在產品、技術、管理、投資等諸多方面獲得先機,減少資源浪費,有助於增強地區競爭力。會展經濟對於當地經濟最本質的意義就在更大范圍開放、更實際的比較、更精確的選擇、更有效的配置,進而達到增長的質量,增強經濟安全系數。2002年「鄭交會」實現商品交易總額54.38億元人民幣。其中經濟技術合作項目25個,合同金額15.6億元人民幣。在不久前結束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鄭州市共簽定31個對外合資合作項目,有外資項目16項,項目總投資7.18億美元,合同外資金額4.19億美元,內資項目15項,項目總投資62.5億元人民幣。加快了鄭州市的產業調整步伐。
三、會展可以強化服務,提升支持力度
會展經濟不僅有助於中心城市增強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增強對周邊地區的服務功能,而且對本地區相關服務行業,比如金融、保險、運輸、電信、廣告、旅遊、賓館、餐飲等行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會展場館設施裝備硬體要硬,相關服務管理軟體也不能軟。會展能極大推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四、會展能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主辦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不少城市因節而興,因會而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辦會數量和規模是衡量城市國際化程度和開放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法國巴黎一年重要的國際會議達300多個,享有「國際會議之都」的美譽;我國海南省博鰲因舉辦亞洲論壇一朝譽滿天下。
五、會展可以增加就業機會
會展經濟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據專家估計,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屆時賓館、餐飲、廣告、金融、保險、運輸、電信、旅遊等行業將直接受益。同時也將提供大批的就業機會。根據估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覽面積,就可以創造近百個就業機會。1996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德國政府為此撥款70億馬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10萬個就
⑺ 最近在上海舉行過什麼重大的會議呢
好象是陸家嘴論壇
⑻ 最近上海有什麼國家會議
第4次亞信會議(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將於5月21日在上海召開。
⑼ 上海市將繼續舉辦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汽車之家行業]?2020年7月,上海成功舉辦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而在近期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總結會暨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籌備啟動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吳清表示,2021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繼續在上海市舉辦,開幕時間為2021年7月。
與此同時,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籌備思路也揭開面紗,計劃在2021年7月初召開,主會場繼續設在世博地區,創新應用展計劃安排在世博展覽館的H1館和H2館,展示面積將進一步擴大。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介紹,明年大會將繼續堅持線上線下聯動,開展在線直播與雲上會展。大會將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辦會方針,接續塑造國際人工智慧行業品牌盛會,助力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據悉,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相關資訊將持續通過官方網站(www.worldaic.com.cn)、微信公眾號「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等平台進行發布。大會主題議題徵集、論壇活動策劃、合作機構洽談、招商招展等工作也已同步啟動。(編譯/汽車之家馬艾駿)
⑽ 上海參與舉辦那些重大會議
上海今年高朋滿座 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超七十個;
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超七十個 今後五到十年在亞太最被看好
高朋滿座的盛況,在 2004年的上海將一次又一次上演。市政府發言人焦揚昨天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海涉外會議和活動將超過 70個,其中多個會議的規模均將超過 3000人。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從 4月份開始,世界銀行全球扶貧大會、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 60屆年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將輪番在上海舉行。昨天的發布會上,焦揚還向記者透露了數位前來參加會議的嘉賓: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南非、巴西和坦尚尼亞三國的總統……從這份厚實的名單中,我們已經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些國際性會議的分量。
4月下旬,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 60屆年會率先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登台亮相,這將是亞太各國的外交或外經貿部長們相互聯絡感情,增進區域合作的好機會。據悉,亞太經社會全稱是「聯合國亞洲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英文縮寫 ESCAP),目前有 62個成員國和准成員國,年會是其最高決策機構。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加強區域發展合作,迎接全球化時代的挑戰」,內容將由太平洋發展中島國特別機構會議、亞太經社委員會會議、亞太工商論壇以及亞太經社會部長級會議等組成。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已允諾出席會議。
當日歷翻到 5月下旬,「扶貧」無疑將成為媒體的焦點話題,因為在這段時間,世界銀行將在上海主辦全球扶貧大會。這是國際性金融組織首次在全球范圍內召開綜合性扶貧大會,其主要目的是向國際社會介紹一些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扶貧經驗,以推動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據悉,與中國政府合作舉行全球扶貧大會的設想是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 2002年 5月訪華時提出的,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贊同。
除開幕式、閉幕式外,這個扶貧大會主要是舉行一系列國別扶貧經驗介紹和扶貧相關課題研討的平行會議。據目前確認,南非、巴西和坦尚尼亞三國總統屆時將出席大會並作主旨演講。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