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致癌「毒校服」事件發酵不會吧太可怕了
上海學校學生服被檢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11時,涉事的校服生產企業所在的浦東新區通過其官方微博稱,質監部門已立案調查,教育部門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
開學前,上海質監部門對學生服質量進行專項抽查,令人意外的是,在22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更是含有致癌風險。
由於正逢學生開學季,「毒校服」事件立刻引起各方輿論關注。
浦東政府相關部門連夜通過官方微博「浦東發布」稱,經核查情況,被質監部門抽取的毒校服來源為上海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抽樣的兩套演出服被檢出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有毒演出服均被扣押未出售。
該微博並稱,「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並將采購的學生服送檢驗機構檢測」。
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18日凌晨通過其官方微博公布了21所中小學的名單。
事實上,早在去年上海質監部門公布的2012年度上海學生服質量抽檢結果就顯示校服合格率已不足五成,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低。而對於此次「毒校服」事件,上海質監局告知,對於上海校服生產企業沒有明確准入機制,服裝廠都可以生產校服。質監部門只能摸索抽查,對於不合格產品會在網上公開。
2. 2013年2月開學首日,上海市一些學校以簡訊方式通知家長,孩子可以不穿校服上學。原來,上海市歐霞時裝有
ABC
3. 2013年上海21所學校采購的毒校服,使用了含有毒化學品聯苯胺的染料,其中苯胺(化學式為(C6H7N)),下
A.苯胺是由苯胺分子構成的,一個苯胺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和1個氮專原子,共14個原子,而不屬是苯胺中含有14個原子,故錯誤; B.由苯胺的化學式可知,它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於有機化合物,故正確; C.由苯胺的化學式可知,其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4×1)≠6:1,故錯誤. 故選B.D選項可以是:苯胺分子中C、N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6:1.
與上海毒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發布:2025-10-20 08:37:23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發布:2025-10-20 08:37:14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發布:2025-10-20 08:00:20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發布:2025-10-20 06:23:54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發布:2025-10-20 06:06:13
瀏覽:930
abl外匯軟體
發布:2025-10-20 05:02:42
瀏覽:817
歷史期貨松綁
發布:2025-10-20 02:39:06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發布:2025-10-20 00:26:49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發布:2025-10-20 00:02:08
瀏覽:324
融資打爆倉
發布:2025-10-19 23:04:51
瀏覽:645
姚江濤中航信託
發布:2025-10-19 14:01:40
瀏覽: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