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貿區涉及法律調整的政策有哪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28日決定授權國務院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內暫時調整《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但是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除外。
據悉,此次調整涉及上述四部法律共計十二條規定。2013年,上海自貿區部分法律暫時調整時所涉及的條文為12條,此次增加了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設立審批的調增。上述行政審批的調整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並在3年內試行。
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基本法」, 《上海自貿試驗區條例》集中反映了自貿試驗區立法引領制度創新的全貌,投資開放、貿易便利、金融服務、綜合監管和法治環境五方面的制度創新,譜寫了上海 自貿試驗區法治建設的嶄新篇章,也讓上海自貿試驗區奏響了立法引領制度創新的最強音。
在投資開放領域,上海自貿試驗區實現了由「正面清單」向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重大立法轉變,對外商投資管理模式進行了改革。即在外資進入上海自貿試驗區之前就對能夠獲得准入的領域與限製程度通過負面清單予以 明示,但凡沒有在清單上列明的內容,都可以視為可以自由准入的投資領域。迄今為止,上海市政府已經先後發布了兩次負面清單,並且清單中的限制投資領域不斷 減少、投資限制措施逐漸開放。
在負面清單發布之後,這項重大立法轉變也得到了眾多外國投資者的一致認同,極大地推動了外資進入外資保險、外資銀行等領域。而究其原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遵循的是「除非法律禁止的,否則就是法律允許的」解釋邏輯,體現的是「法無禁止即自由」的法律理念。
貿易便利化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目標任務,3年中,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既有立法的基礎上,著力改革原有監管理念,採取「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 住,區內流通自由」的原則,保證了自貿試驗區內各項貿易的高效流轉。同時積極開展海關和檢驗檢疫監管制度的改革,規定包括海關和檢驗檢疫推出通關無紙化、 先報關後進港等改革措施。除此之外,上海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形成了區內跨部門的貿易、運輸、加工、倉儲等業務的綜合管理服務平 台,而企業可通過單一窗口一次性遞交各管理部門要求的標准化電子信息,處理結果也可以通過單一窗口反饋。通過這三項主要措施,貿易企業的時間成本得到大幅 度減少,全面保證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的通關迅捷。
金融領域開放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點睛之筆,按照國務院《總體方案》的設定 目標,《上海自貿試驗區條例》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和外匯管理改革等方面都進行了立法先行先試,一年多以來的實 踐說明,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由於上海自貿試驗區放鬆了對投資、貿易、金融等領域的事前准入監管,所以為了防範相關風險產 生,監管體制也相應發生了改變,這一點上,上海自貿區專門加強了四大類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包括在自貿試驗區內建立國家安全審查與反壟斷審查機制;加強 區內信用管理,建立統一的監管信息平台,打擊交易失信行為;將企業年檢制改為年報制,同時建立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加大對不規范企業的事後監管;鼓勵 社會力量加入市場監管,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等制定行業管理標准和行業公約,加強行業自律。具體監管措施的首創也充分體現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進一步 提升競爭力的迫切需求。
而在踐行透明度原則上,上海自貿試驗區專門出台了包括規定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管理部門必須制定並公布政府的權利清單、在制定法規文件時必須向社會公眾及厲害關系人公布草案並徵求意見、建立行政異議制度和同一信息發布機制四項舉措。
2. 9.中國(上海)自貿區對外資管理將實現由「正面清單」向「負面清單」的轉變。在負面清單上,國家明
簡單來說,我國對外資的管理以前一直採用的是《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模式,目錄中列出了我國鼓勵、限制、禁止外商進入的行業。而負面清單是給不開放的行業和受限制的商業活動列一個清單,明確告訴對方哪些領域和行業是限制或禁止外商活動的。這樣,只要未列入名單的就是法無禁止皆可為。
9月27日,國務院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根據方案,上海自貿區將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巴克萊中國經濟學家常建表示:「外資企業將享有準入前國民待遇——與中國公司同等待遇。外商投資將通過負面清單管理方式進行評估,負面清單管理是與正面清單管理想對應的。」
負面清單
負面清單(negative list)又稱消極清單、否定列表,是一個國家禁止外資進入或限定外資比例的行業清單(list of instries)。在這份清單上,國家明確開列不予外商投資准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領域,清單以外領域則充分開放。
正面清單
與其相反的「正面清單」(positive list)自然就是國家明確開來允許外商投資准入或有限制要求的領域,清單以外領域一律不予開放。
准入前國民待遇
而上文提到的准入前國民待遇(pre-establishmentnational treatment)則指外國投資者在投資發生和建立前便開始享受與本國投資者相同的待遇。在傳統的投資管理模式中,國民待遇通常在投資完全建立後才能開始享受。
專家之聲
丁安華(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負面清單,是貿易談判時發達國家忽悠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的用詞。原意是法律沒有明言禁止的,都是合法的。要求新興市場國家建立「負面清單」,是要求對方除非被列入負面清單,否則都可以做。美國人的這招在中國通常沒效,我們有「兜底條款」。這次採用負面清單這個詞,用意是好,但在英文語義上有貶意。
吳必虎(北大教授):昨天公布的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中,與旅遊娛樂業相關的大多數傳統禁區仍無開放跡象:遊艇業、高爾夫、主題公園、網路游戲、博彩、色情業???一個也沒松動!新一輪全球化、城市化競爭,主要在服務業,旅遊業作為現代服務業最大參與者,上述領域政策不開放,不僅無理,也很無知
孫立堅(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負面清單僅僅給予海外的投資者便利性,但是如果這種便利性喧賓奪主,把原本自貿區主打的服務貿易和高勞工標准、高環保標準的投資先進領域搞成賭場,色情場所,就會造成資源極大的浪費,並且誘導資金走向了非常不正當的道路,所以今天一定要把可能產生的負面的沖擊控制在一個最小的范圍內。
具體文件
29日,根據外商投資法律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3年)》,負面清單共計190條管理措施。
作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最具亮點的一項,負面清單被外界寄予厚望。在9月29日下午舉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情況說明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負面清單共涉及18個門類,89個大類,419個中類,1069個小類,共190條管理措施,「相對於1069個產業小類來講,大概有17.8%,有特別的管理措施。」
這份長達十頁的清單限制或者禁止外商投資一系列行業,其中包括金融、媒體、娛樂、公共事業、房地產和製造業。該清單有效期截止於2013年底,明年將適時進行調整。
該清單稱,對銀行、金融企業和信託公司的投資將受到限制,但未給出更多細節信息。
外方對保險公司的參股比例不得超過50%,證券公司的外方參股比例不得超過49%。
外商對賓館、寫字樓、國際會展中心等高檔物業的投資也將受到限制。
對電信、廣播電視傳播服務的投資將受限,傳媒和出版、網路游戲服務或者新聞網站完全禁止外商投資。對影院建設、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的投資也歸為「受限」行列。
外商可以投資醫療機構,但投資總額不得低於人民幣2,000萬元(合330萬美元)。
公共事業投資也受到限制,電網建設、經營的投資范圍有限,而且核電站也必須由中方控股。
在油氣、汽車零部件和飛機維修等行業僅允許合資經營。
鐵路建設和經營必須合資,干?和地鐵服務必須由中方控股。
禁止投資高爾夫球場、網吧、博彩和色情業。限制投資主題公園。
禁止投資義務教育,以及軍事、警察、政治、宗教等特殊領域教育機構。
禁止投資文物拍賣。限制投資金銀等貴金屬的開采。
禁止投資轉基因作物技術。
武器、 彈葯和傳統中國茶加工工藝等其他一系列細分行業也禁止外商投資。
3.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商務部22日表示,國務院已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各方普遍認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聚焦點」。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既靠「對外開放」,又靠「對內放開」。正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激發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自貿試驗區建設也將促進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市場經濟大發展。
政府放權大大提升企業投資自由度
商務部表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的主要內容包括: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投資管理模式等。
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探索負面清單管理」,引起業界廣泛關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所謂「負面清單管理」是指,針對與外商投資相關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單方式列明。簡言之,現行的「正面清單管理」是規定企業「只能做什麼」,而「負面清單管理」是僅限定企業「不能做什麼」,並以「清單」方式進行列示,體現了「放權」的改革思路。
從現實情況看,對企業管制過多,大大限制了其經營活力。「我們不能再靠優惠政策來改善營商環境,而是通過高效透明的行政服務來吸引投資。」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幼文說。
專家認為,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以政府放權為標志的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原先受到較多管制的創新類金融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娛樂教育和醫葯醫療護理業等,將獲得很大的發展機會。
擴大開放服務業迎來機遇和挑戰
根據商務部的表態,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也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內容。
本世紀初,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製造業對外開放。在與強大對手的過招中,中國製造業實現了競爭力的迅速提升。如果說WTO重在貨物貿易,自由貿易試驗區重在服務貿易,服務業將同時迎來機遇和挑戰。
在服務業的開放中,金融業首當其沖。上海財經大學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陳波表示,在國內的各類服務業中,金融業國有資產比重最大,受保護的力度也是最強的。一些金融機構依靠簡單的利息差,「躺」在那裡賺錢,這種情況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今年以來,中國的金融改革處於提速過程中。在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後,利率市場化已是大勢所趨。如果放行國際金融資本進入國內市場,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再次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
復制推廣讓全國享受制度「紅利」
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28.78平方公里。從面積上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並不大,但它的輻射作用卻將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包含的外高橋保稅區、洋山保稅港區,分別是全國第一個保稅區和第一個保稅港區。在長期發展中,已形成了「立足上海、服務全國」的模式。
國內最大的有色金屬貿易商——邁科金屬國際集團,一直期待試驗區獲批後,在洋山保稅港區建設國內首個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交割庫。邁科集團總裁何金碧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隨著大宗商品供應過剩,很多資源會選擇運往試驗區內的LME倉庫。當國內供應不足時,可以就近進貨,降低國內企業的交易成本。」
比輻射更重要的,是復制推廣。國務院明確要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隆國強說:「為什麼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因為試驗區要著眼於全國發展和新一輪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