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股日漲跌限制10% 假如我在上午購買一隻股票已經漲幅10%,下午返跌跌停,請問我會被跌20%嗎
不是20%這么簡單。
舉個例子,昨天收盤10元,你今天漲停板買入11,而到了下午,突然跌停板了,跌停板價格應該是9元,你實際虧損就是(11-9)÷11×100%=18.18%
B. A股漲跌10%後還可以繼續交易肥票嗎
A股漲幅到10%,也就是到漲停板,只可以賣出,不可買入;相反A股股票跌幅到10%,也就是到跌停板,只可以買入,不可以賣出。
C. 股市這樣持續下跌,會不會因此而取消20%漲跌幅制度呢
雖然A股近期出現連續大跌,也絕對不會由於近期大跌而取消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20%漲跌幅,相反只會更加快速的促進整個A股實行20%,甚至全市取消漲跌幅邁進。
不會取消20%漲跌幅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A股需要成長,需要成熟,需要向國際成熟股票市場靠攏,必須要實行20%漲跌幅,為了就是讓市場慢慢適應寬幅震盪的走勢,為後期T+0和全面取消漲跌幅限製做鋪墊。
但A股在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20%不會這么短暫的,這個制度絕對不會由於股市大跌而被迫取消的,個股漲跌幅的制度未來只會越來越寬松,而不會越來越收緊的。
最簡單明了的因素是近期股市大跌,並不是因為個股實行20%漲跌幅導致的,而是由於新股發行太多,資金和人氣流失,以及外圍美股大跌等等,多重原因導致的。
A股近期的殺跌並不是由於20%漲跌幅所致,所以跟個股實行20%漲跌幅沒有絲毫關系,肯定不會取消這個制度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D. A股股價的漲跌和指數之間有什麼關系什麼情況下股價會漲什麼情況下股價會跌它的計算原理是怎樣的
大盤指數 大盤指數 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個股操作時切記追高。
求採納
E. A股的漲跌幅是多少
非上市首日的股票,當天的漲跌幅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上下10%(四捨五入),在回此區間內的委託單都是有效的答申報;ST或*ST開頭的股票漲跌幅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上下5%;退市整理股票漲跌幅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上下10%。新股上市首日價格區間,或其他特殊類型股票,可致電95575詳詢。
F. A股行情分析與預測,是大漲還是會大跌呢
上本周A股連跌三天,尤其是周五大盤單邊下跌;但盡管上本周大盤已經出現下跌,也不能預示著本周就要大漲,現在的A股想要大漲難。
其實上周五大盤出現單邊下跌,其實除了A股具有調整需求之外,其中最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港股的暴跌,硬生生的把A股拖下水了”,受到港股的大跌影響,A股也沒能抗住下跌。
所以結合這三大因素就可以充分論證本周的A股並不會出現大漲的行情,由於當前的A股環境還不支持本周A股大漲,想要A股迎來大漲的行情,最起碼新一輪調整之後了。
總結分析
結合上周A股的行情表現,以及當前大盤的趨勢,再度結合國際市場行情等因素綜合分析,我個人預計本周A股會低開高走,不排除會修復周五的跌幅,隨後繼續保持震盪行情為主。
本周行情大概率繼續在2800點~2900點之間震盪,不會出現大跌,更不會出現大漲,繼續維持會議期間的維穩行情。
G. A股市場的漲跌受哪些因素影響
多得很。比如受公司業績;市場環境;國家政策;國外股市等等。最重要的還是國家政策。
H. 假如A股實現T+0後就取消漲跌停,保留10%漲跌停不行嗎
實行T+0和10%漲跌幅限制可以單獨實施,並非兩個制度一定要一起捆綁實行,所以單邊把T+1改為T+0,依舊保持10%的漲跌幅限制,這種措施是可行的。
因為當前的A股市場投機性確實非常高,A股並沒有走向價值投資的路線。一旦A股取現10%的漲跌幅限制,必然會造成A股市場波動加大,增強股票市場的投機性,這樣對散戶確實不是好事。
並非是一定要兩個制度捆綁式的實行,一定要結合A股市場現狀,把這個兩個制度分開實行,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讓A股成熟起來。
總之根據當前的A股市場情況來看,現在只適合把T+1改為單次T+0,但還不適合現在取現10%的漲跌幅限制,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認為的呢?
時代在變遷,科技在進步,股市同樣也要更新換代,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把股市制度慢慢修改,往成熟股市市場靠攏,這樣才能真正的讓A股市場長久而健康的發展。
I. .A股的漲跌是10%,但為什麼有的股票第二天跳空低開超過10%,甚至有的超過50%
2003年5月23日為除權日,一般是送股或增股的除權。
J. 建立數學模型,定量分析並預估未來一年時間內A股市場的漲跌變化!
就是股神也不敢說一年後是多少點啊.
中國股市多數時候是政策市, 你知道一年版能出多少權新政策嗎?
政策會影響資金進場和出場, 新三板及全國場外市場今年會擴大, 影響交易所的交易量.
所以不要說一年,就是一個季度,一個月, 用數學模型,也是無法估計准確的.
大盤的話,建議你多關注新聞和重要消息; 還有就是經濟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