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及中國天然氣的現狀
一、世界天然氣產業發展趨勢
1、天然氣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有巨大發展空間
隨著世界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急劇增加,能源消費不斷增長,溫室氣體和各種有害物質排放激增,人類生存環境受到極大挑戰。在這種形勢下,清潔的、熱值高的天然氣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視,發展天然氣工業成為世界各國改善環境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選擇。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溫室氣體只有煤炭的1/2、石油的2/3,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遠遠小於石油和煤炭。煤氣熱值為3000多大卡,而天然氣熱值高達8500大卡,可見天然氣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
初步測算,全球天然氣可采儲量約為137億噸石油當量,與石油基本相當。隨著勘探、開發和儲運技術的進步,過去20年內,探明儲量平均每年增長4.9%,產量平均每年增長3.15%。有關專家預測,未來10年內,全世界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長率將保持3.9%,發展速度超過石油、煤炭和其他任何一種能源,特別是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會更快。
全世界天然氣儲采比很高(70∶1),而且石油和煤炭消費領域里有70%以上都可以用天然氣取代。在全球范圍內,天然氣取代石油的步伐加快,尤其是在東北亞、南亞、東南亞和南美地區,隨著其輸送管網的建設,天然氣在21世紀初期將會有更快的發展。
天然氣將是21世紀消費量增長最快的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將越來越大。預計2010年前後,天然氣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超過煤炭,2020年前後,將超過石油,成為能源組成中的第一。
2、世界天然氣產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
在下一個世紀里,世界天然氣工業將進入一個「黃金時代」。據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從現在起到2020年,全球初級能源需求將增加65%,其中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將比目前翻_番。在這一前景下,世界天然氣需求量將以每年2.6%的幅度遞增,屆時在初級能源消費中所佔的比重將由目前的20%上升到30%。
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得益於多方面的有利條件.首先,儲量比較豐富。國際天然氣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字顯示,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152萬億立方米,按目前消費水平可供開采65年,而已探明石油的可供開采期為43年。如果從遠期來看,世界天然氣的最大儲量,也就是說在當前技術條件的可開采量,估計達400萬億立方米。
天然氣的另﹁個優勢是熱能利用率高。在幾年以前,燃氣電站的天然氣熱力效率尚不足40%,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在今天已達到60%以上。在一些同時供電和供熱的燃氣電站,天然氣的熱能利用率甚至達到90%。因此天然氣可以說是一種相當經濟的能源。
此外天然氣的污染程度也較底。研究表明,生產等量的電能或提供等量的熱能,天然氣在燃燒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低25%,比煤炭低40%,在礦物能源中是最少的。與燃油和燃煤相比,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要少的多。以天然氣為能源不僅有利於緩和大氣溫室效應,也有助於減少酸雨的形成。
3、世界天然氣需求量將年增2.4%
國際能源機構統計的數字顯示,全球對天然氣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長,而且這一增長速度有望保持到2030年。
盡管去年液化天然氣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有「未來能源」之稱的天然氣仍然是能源領域里發展速度最快的部分。海灣地區對天然氣的需求正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其主要用途是發電和海水淡化。
海灣地區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大約是290萬億立方米,其中卡達的天然氣儲藏量居第一位,占該地區天然氣總儲量的49%,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緊隨其後,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沙烏地阿拉伯正在開發海灣地區最大的天然氣項目,估計將歷時10年,耗資250億美元。阿聯酋和卡達之間也正在建設輸氣管線。這個項目估計耗資100億美元。管線建成後,卡達可以每天向阿聯酋輸送大量的天然氣。巴林和科威特是海灣國家中天然氣儲量比較貧乏的,科威特只能在生產石油產品的過程中附帶生成天然氣。
二、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1、需求增長加快帶來發展機遇
中國天然氣利用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但天然氣工業起步較晚,與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全球天然氣占總能源消費的24%,而目前中國僅占能源消費結構的3%。
未來2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45-0.50,其中煤炭為0.3,石油為0.5,天然氣為1.4-l.5,一次電力為0.5-0.6,可見天然氣的消費增長速度最快。天然氣市場在全國范圍內將得到發展。隨著「西氣東輸」等工程的建設和投入運營,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增長將保持在每年15%以上,2010年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以上,比2000年提高4至5倍。
從國外天然氣價格看,目前相當於人民幣1.8元/立方米。中國天然氣價格由政府確定,執行的是國家指導價下的雙軌制價格,還沒有形成市場導向下合理的天然氣價格機制,明顯低於國際市場,調整空間相當大。
經濟全球化帶動著天然氣的全球化,預計到2010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為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銷售市場不再局限於取暖鍋爐、商業服務和家庭炊事,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天然氣車用燃料和電池燃料、天然氣空調及家庭自動化等方面利用潛力十分巨大。目前,天然氣需求量與國內今後潛在的、可生產的天然氣產量相比,還有較大的缺口。高速增長的市場自然帶來無限的商機。
Ⅱ 誰有《2010-2015年中國燃氣行業現狀分析及市場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有《2014-2018年中國LNG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
第1章:中國LNG行業發展綜述
1.1 LNG行業定義
1.1.1 LNG定義及成分
1.1.2 LNG特徵及優點
1.1.3 LNG產業鏈簡介
1.2 LNG行業市場環境分析
1.2.1 LNG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1.2.2 LNG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1)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國際宏觀經濟現狀
2)國際宏觀經濟展望
(2)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國內宏觀經濟現狀
2)國內宏觀經濟展望
1.2.3 LNG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1)大氣環境污染現狀
(2)行業社會效益分析
1.2.4 LNG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1)行業發展標准分析
(2)行業生產工藝分析
(3)行業技術存在的問題
(4)行業技術專利分析
1)行業專利申請數分析
2)行業專利公開數分析
3)行業專利申請人分析
4)行業熱門技術分析
1.3 中國LNG行業發展機遇與威脅分析
第2章:中國LNG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
2.1 LNG行業規模分析
2.1.1 天然氣產量分析
(1)天然氣生產量情況
(2)天然氣生產地區分布
2.1.2 天然氣消費量分析
2.1.3 LNG產能建設分析
(1)LNG產能建設情況
(2)我國LNG產能地區分布
2.1.4 LNG產量分析
2.2 LNG行業價格分析
2.2.1 天然氣定價方法
(1)管道天然氣定價機制
1)出廠價
2)管輸費
3)輸配費
(2)CNG定價方法
(3)LNG定價方法
1)出廠價
2)送到價
2.2.2 LNG進口價格
(1)LNG進口價格
(2)進口LNG銷售價格
2.2.3 天然氣價改對LNG價格的影響
(1)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
(2)天然氣價格對LNG價格的影響
2.3 LNG行業競爭強度分析
2.3.1 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2.3.2 行業下游議價能力
2.3.3 行業替代品威脅
2.3.4 行業新進入者威脅
2.3.5 行業現有競爭者
2.3.6 競爭情況總結
2.4 LNG行業前景預測
2.4.1 LNG行業發展趨勢
2.4.2 LNG行業前景預測
(1)LNG產能規劃
(2)LNG前景預測
第3章:中國LNG行業進口貿易與前景預測
3.1 全球LNG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3.1.1 全球LNG市場發展現狀
3.1.2 全球LNG行業供給分析
(1)全球天然氣產量分析
1)全球天然氣產量
2)全球天然氣產量地區分布
(2)全球LNG行業產能分析
(3)全球LNG行業產量分析
3.1.3 全球LNG主要市場分析
(1)亞太市場
(2)歐洲市場
(3)美英市場
3.1.4 全球LNG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3.2 全球LNG行業進口貿易分析
3.2.1 全球LNG行業貿易量分析
3.2.2 全球LNG行業主要進口國市場分析
(1)日本
(2)韓國
(3)美國
3.3 中國LNG行業進口貿易分析
3.3.1 中國LNG進口概況
(1)LNG進口分析
1)LNG進口量
2)LNG進口額
(2)LNG進口國別分布
(3)LNG進口港口分析
1)LNG進口港進口量
2)LNG進口港接收能力
3)LNG港口價格
3.3.2 中國LNG主要進口國市場分析
(1)澳大利亞LNG市場分析
1)LNG產量
2)LNG出口優勢
3)LNG出口量
4)LNG出口前景
(2)卡達LNG市場分析
1)LNG產量
2)LNG出口
(3)馬來西亞LNG市場分析
1)LNG產量
2)LNG出口量
(4)印度尼西亞LNG市場分析
1)LNG產量分析
2)LNG出口量
3.4 中國LNG接收站運營與規劃
3.4.1 LNG接收站建設規模
3.4.2 LNG接收站運營情況
(1)深圳大鵬
(2)福建莆田
(3)上海洋山港
(4)江蘇如東
(5)遼寧大連
(6)廣東東莞
(7)浙江寧波
3.4.3 LNG接收站建設規劃
(1)中石油
(2)中石化
(3)中海油
3.5 中國LNG行業進口前景預測
3.5.1 LNG氣源合同簽訂情況
3.5.2 LNG進口前景預測
第4章:中國LNG行業運輸市場與前景預測
4.1 LNG運輸概況
4.1.1 國際LNG運輸概況
4.1.2 國內LNG運輸概況
4.2 LNG船市場與前景預測
4.2.1 LNG船的專利技術與生產廠家
(1)LNG船的性能要求
(2)LNG船的專利技術
(3)LNG船的國外生產廠家與技術來源
(4)LNG船的國內生產廠家與技術來源
4.2.2 LNG船的市場供需情況
(1)LNG船的訂單規模
1)國際LNG船訂單量
2)國內LNG船訂單量
(2)LNG船的生產能力
(3)LNG船的需求分析
4.2.3 LNG船的市場前景預測
4.3 LNG槽車運輸與前景預測
4.3.1 LNG槽車運輸市場現狀
4.3.2 LNG槽車運輸安全事故
4.3.3 LNG槽車運輸安全管理對策
4.3.4 LNG槽車運輸前景預測
第5章:中國LNG市場現狀與前景分析
5.1 LNG汽車市場現狀與前景分析
5.1.1 LNG汽車經濟性分析
(1)LNG汽車造價
(2)車用LNG價格分析
(3)LNG汽車經濟性分析
1)LNG重卡
2)LNG公交車
3)LNG客車
5.1.2 LNG汽車用LNG需求及預測
(1)LNG汽車規模及預測
(2)LNG汽車市場前景分析
1)LNG公交市場前景
2)LNG重卡市場前景
3)LNG客車市場前景
(3)LNG汽車用LNG需求及預測
5.1.3 LNG加氣站建設及需求預測
(1)LNG加氣站建設規模
(2)LNG加氣站經濟性分析
(3)LNG加氣站比較分析
(4)LNG加氣站規劃分析
(5)LNG加氣站需求預測
5.2 LNG發電市場現狀與前景分析
5.2.1 LNG發電規模分析
5.2.2 LNG電廠建設現狀
5.2.3 LNG發電面臨困境
5.2.4 LNG發電前景分析
5.3 城市燃氣用LNG市場與前景分析
5.3.1 LNG在城市燃氣中的應用
5.3.2 城市燃氣用LNG經濟性分析
5.3.3 城市燃氣用LNG消費現狀
5.3.4 城市燃氣用LNG消費前景
5.4 LNG冷能利用現狀與前景分析
5.4.1 LNG冷能利用方式
5.4.2 LNG冷能利用現狀
(1)液化分離空氣
(2)LNG冷能發電
(3)製取液化CO2及乾冰
(4)冷凍倉厙
(5)低溫粉碎廢棄物
5.4.3 LNG冷能利用障礙
5.4.4 LNG冷能利用前景
5.5 工業用LNG市場現狀與前景分析
5.5.1 工業用LNG消費現狀分析
5.5.2 工業用LNG消費前景分析
第6章:中國LNG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
6.1 中國LNG企業領先個案分析
6.1.1 昆侖能源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2 吉林省天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已建/在建天然氣項目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5)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3 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5)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4 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時泰天然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5)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5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6 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7 寧夏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8 中油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9 青島泰能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0 北海新奧燃氣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品與產能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1.11 中海福建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2 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經營業績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3 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6.1.14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5 廣東珠海金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5)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6 中石油大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5)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7 中海浙江寧波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6.1.18 廣東九豐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1.19 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產能建設情況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優劣勢分析
6.2 中國LNG裝備企業領先個案分析
6.2.1 張家港富瑞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裝備與技術
(3)企業產品結構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5)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6)企業優劣勢分析
(7)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2.2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裝備與技術
(3)企業產品結構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5)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6)企業優劣勢分析
(7)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2.3 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裝備與技術
(3)企業產品結構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5)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6)企業優劣勢分析
(7)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2.4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裝備與技術
(3)企業產品結構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5)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6)企業優劣勢分析
(7)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6.2.5 中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裝備與技術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2.6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
(2)企業裝備與技術
(3)企業銷售渠道與網路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2)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3)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4)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5)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5)企業優劣勢分析
(6)企業發展動向與規劃
第7章:中國LNG行業投資風險與投資機會分析
7.1 LNG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7.1.1 資源稀缺風險
7.1.2 技術創新風險
7.1.3 經營管理風險
7.1.4 行業競爭風險
7.1.5 其他風險因素
7.2 LNG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
7.2.1 LNG生產環節投資機會分析
7.2.2 LNG運輸儲存環節投資機會分析
7.2.3 LNG利用環節投資機會分析
圖表目錄
圖表1:LNG特徵及優點分析
圖表2:LNG產業鏈示意圖
圖表3:中國LNG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圖表4:2008-2013年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率(單位:%)
圖表5:2001-2013年歐元區17國GDP季調折年率(單位:%)
圖表6:2007-2013年度日本GDP環比變化情況(單位:%)
圖表7:2011-2013年我國各季度累計GDP同比增速(單位:%)
圖表8:2012-2013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單位:%)
圖表9:2009-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單位:億美元)
圖表10:2012-2014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及預測(單位:%)
圖表11:LNG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圖表12:國際LNG相關標准
圖表13:中國LNG相關標准匯總
圖表14:中原油田天然氣液化裝置工藝流程圖
圖表15:油田伴生氣LNG生產裝置圖
圖表16:在CNG加氣站建設小型LNG裝置的工藝流程圖
圖表17:在配氣站上建設LNG裝置的工藝流程圖
圖表18:2005-2013年LNG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變化圖(單位:項)
圖表19:2005-2013年LNG技術相關專利公開數量變化圖(單位:項)
圖表20:截至2013年LNG技術相關專利申請人構成圖(單位:項)
圖表21:截至2013年LNG技術相關專利申請人綜合比較(單位:項,年,%)
圖表22:截至2013年我國LNG行業相關專利技術比重(單位:%)
圖表23:LNG行業最新申請專利技術
圖表24:中國LNG行業發展機遇與威脅分析
圖表25:2008-2013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億立方米,%)
圖表26:2013年中國天然氣供給地區分布情況(單位:%)
圖表27:2008-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趨勢圖(單位:億立方米,%)
圖表28:2013年中國LNG工廠計劃投產產能(單位:萬方/天)
圖表29:2012-2015年建成投產的LNG項目產能(單位:萬噸/年)
圖表30:我國LNG產能地區分布(單位:%)
圖表31:2011-2013年我國LNG產量(單位:億立方米)
圖表32:管道天然氣定價機制
圖表33:陸上油氣田出廠基準價(單位:元/噸)
圖表34:執行統一運價的天然氣管輸價格表(單位:公里,元/立方米)
圖表35:西氣東輸管輸價格表(單位:元/立方米)
圖表36:川氣東送管輸價格表(單位:元/立方米)
圖表37:2013年中國城市車用CNG零售價(單位:元/立方米)
圖表38:2013年中國LNG國產批發出廠價(單位:元/立方米,元/噸)
圖表39:2013年中國LNG物流運輸市場價格表(單位:元/噸公里)
圖表40:2007-2013年中國LNG進口價格(單位:美元/噸)
圖表41:2011-2013年中國車槽LNG價格(單位:元/噸)
圖表42:2013年中國LNG進口碼頭批發掛牌價格(單位:元/噸,元/立方米)
圖表43:市場凈回值法與成本加成法比較
圖表44:天然氣價改後門站增量氣價格上漲情況(單位:元/立方米,%)
圖表45:LNG行業對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圖表46:LNG行業對下游議價能力分析
圖表47:LNG和CNG對比分析
圖表48:LNG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圖表49:LNG行業新進入者威脅分析
圖表50:LNG現有企業的競爭分析
圖表51:LNG行業五力分析結論
圖表52:2012-2015年建成投產的LNG項目產能(單位:萬噸/年)
圖表53:2014-2018年我國LNG供給富裕量(單位:億立方米)
圖表54:2010-2013年全球天然氣產量(單位:萬億立方米)
圖表55:全球天然氣產量地區分布(單位:%)
圖表56:2009-2013年全球LNG行業貿易量(單位:億噸)
圖表57:2009-2013年中國LNG進口量(單位:萬噸)
圖表58:2009-2013年中國LNG進口額(單位:百萬美元)
圖表59:2012-2013年中國LNG進口國別分布(單位:%)
圖表60:2013年中國LNG進口國別分布(單位:%)
圖表61:2013年按港口劃分的中國LNG進口量(單位:百萬噸)
圖表62:2013年按港口劃分的中國LNG價格(單位:美元/噸)
圖表63:我國LNG接收站建設情況(單位:萬噸/年)
圖表64:我國LNG氣源合同簽訂情況(單位:萬噸,年)
圖表65:2014-2020年我國LNG進口量預測(單位:億立方米)
圖表66:國際LNG船結構情況(單位:%)
圖表67:LNG船分類情況
圖表68:國外主要LNG船建造廠家採用的船型情況和技術來源
圖表69:國內擁有LNG船技術許可的船廠建造現狀
圖表70:2000-2013年國際LNG船訂單量(單位:艘)
圖表71:全球LNG船生產能力分布(單位:%)
圖表72:中國LNG汽車價格高於傳統汽車價格(單位:萬元)
圖表73:2013年中國車用LNG市場零售價格表(單位:元/立方米)
圖表74:LNG汽車相比柴油汽車節約燃料費用(單位:元/L,元/Nm3,元,萬元)
圖表75:LNG重卡盈虧平衡點(單位:元/L,元/Nm3,%)
圖表76:LNG公交車盈虧平衡點(單位:元/L,元/Nm3,%)
圖表77:LNG客車盈虧平衡點(單位:元/L,元/Nm3,%)
圖表78:2011-2020年LNG汽車數量及預測(單位:台)
圖表79:2013-2015年LNG重卡銷量及預測(單位:輛)
圖表80:2012-2015年LNG大中型客車銷量及預測(單位:輛)
圖表81:2012-2020年中國車用LNG需求及預測(單位:十億立方米)
圖表82:我國LNG加氣站分布圖
圖表83:各省市LNG加氣站統計(單位:座)
圖表84:布局LNG加氣站是天然氣盈利的最佳路徑
圖表85:LNG撬裝加氣站與固定加氣站的比較
圖表86:能源公司LNG加氣站建設規劃
圖表87:2013-2015年LNG加氣站需求及預測(單位:座)
圖表88:2000-2013年城市燃氣消費量(單位:億立方米)
圖表89:LNG冷能利用方式
圖表90: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圖表91:2011-2013年昆侖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分析(單位:百萬港元)
圖表92:2011-2013年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償債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93:2011-2013年昆侖能源有限公司運營能力分析(單位:次)
圖表94:2011-2013年昆侖能源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95:2011-2013年昆侖能源有限公司發展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96:昆侖能源有限公司經營優劣勢分析
圖表97:吉林省天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圖表98:吉林省天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經營優劣勢分析
圖表99: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圖表100: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銷售網路分布
圖表101: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經營優劣勢分析
圖表102: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時泰天然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基本信息表
圖表103: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時泰天然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業務能力簡表
圖表104: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時泰天然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優劣勢分析
圖表105: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基本信息表
圖表106: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業務能力簡表
圖表107: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網路分布
圖表108:2011-2013年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銷能力分析(單位:萬元)
圖表109:2011-2013年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110:2011-2013年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能力分析(單位:次)
圖表111:2011-2013年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償債能力分析(單位:%,倍)
圖表112:2011-2013年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能力分析(單位:%)
圖表113: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優劣勢分析
圖表114: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圖表115: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能力簡表
圖表116: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權結構圖(單位:%)
圖表117:2013年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結構(單位:%)
圖表118:2013年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地區分布(單位:%)
圖表119:2010-2013年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分析(單位:萬元)
圖表120:2013年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單位:萬元,%)
……略
Ⅲ 中國天然氣主管道的走向
東北亞地區在能源世界地位獨特,因為它涵蓋了龐大的能源需求市場與供應來源,可是供需兩者目前仍呈現分離狀態。為此,能源專家為這一地區構劃了泛西伯利亞天然氣管道計劃,其開發前景相當可觀。
一、東北亞能源供需呈分離狀態
俄羅斯是世界能源第三大生產國,其東北及西伯利亞地區蘊藏有豐富的煤、
石油、天然氣與水力資源。理論上,俄羅斯應可在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能源市
場角逐佔有一席之地,俄也希望能通過市場多元化及競爭成為東北亞經濟體能源
供給夥伴。
俄羅斯天然氣出口至東北亞國家基於下列幾個先決條件:
1.東北亞經濟體能源需求與進口增加;
2.能源進口商優先考慮使用管道 天然氣當作清潔燃料;
3.以管道運送天然氣成本較低,比液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更有競爭
力。
二、鋪設跨國天然氣管道 的可行性
原則上,俄羅斯與東北亞國家均認同俄可輸出大量天然氣至該地區的觀點。
問題是何時實現?天然氣管道計劃工程耗資巨大,又須考慮天然氣蘊藏量及其可
靠性,多國融資及執行情況,另一問題為大量管道天然氣出口可行性,依靠進口
國是否選用管道天然氣發電,且政府不僅須調整規定,還須配合融資、建設配氣
的基本設施。
日本是東北亞最大的天然氣市場,其未來的天然氣使用政策走向將是關鍵。
國際能源大企業,如艾克森、美孚及殼牌公司均在從事選擇建設較具競爭力的天
然氣運送設施,艾克森/美孚擬鋪設管道 至日本本州島,而殼牌公司則將建設一個液化天然氣出口港。另外,日本目前都使用液化天然氣,且可能不會從薩哈林鋪設天然氣管道 。
中國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庫頁島及中亞管道天然氣最大的國外市場,預計至
2020年北京進口天然氣將達到目前歐盟的進口量。這一數額對俄羅斯而言極
具吸引力,且俄政府高層領導人對由北到南跨國天然氣管道 亦持樂觀看法。
三、東北亞各國目前用氣情形
日本--由於日本主要依賴液化天然氣且不願建立管道天然氣基本設施,因此
在2010年前不可能成為管道 天然氣的客戶。
中國--至少在2010年前中國會優先開發其國內天然氣,2002-20
09年間中國計劃鋪設一條由東至西的長程天然氣管道,該計劃並非全為經濟效
益,前題是為了西部社會及經濟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管道系統未來可連接
在西西伯利亞Gasprom的管道,也可連接哈薩克、土庫曼的氣源。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國內天然氣年產量僅250億立方米,約為俄羅斯的4
%。何況中國使用天然氣尚未普及,僅在較發達地區採用天然氣為燃料。
韓國--朝鮮對韓國政策不穩定及美國對朝鮮的態度都有可能使得跨邊界天然氣管道計劃變得復雜。韓國與日本類似,也在重組及規劃能源部門,這項政策改革雖可增加競爭力,但並不能保證將廣泛使用天然氣發電,更何況韓國目前也與日本一樣完全使用液化天然氣。
綜上分析可知,近十年內俄羅斯能源發展只有依賴本國市場,同時也可為未
來天然氣出口做准備。就如同中國的西部開發一樣,俄羅斯在東部地區完成管道
計劃將可使該地區受益。
俄羅斯需要實行長期、廣泛且持續的措施來發展、運送及配銷西伯利亞與遠
東區的天然氣至國內及國外市場,即讓蘊藏的天然氣商業化,擴大出口商數量,
維持管道中立,開放給每一出口商鋪設使用,而主管道應考慮有足夠運量可供應
國內、中國東北與韓國的需求,最終也須開發亞洲液化天然氣市場。
四、鋪設西伯利亞管道效益大
專家建議,除了現有規劃鋪設至中國、韓國的南北管道 外,俄羅斯還應該考慮建設泛西伯利亞管道,該管道 可結合太平洋沿岸液化天然氣設施,該工程計劃擁有下列優勢:
1.利用現有泛西伯利亞鐵路已知的地理條件鋪設天然氣管道,將更為迅
速,且可節省成本,增加競爭力。
2.泛西伯利亞管道可帶動發展天然氣儲存地,建設運送基礎設施,最後整
合發展成大區域的天然氣供應網。
3.泛西伯利亞管道可供應較清潔的能源至東俄主要市場及工業區,同時也
可支持國際需求,包括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因此,國內外顧客將會加強支持此項
計劃。
4.由西至東的管道較容易籌得計劃資金,尤其是採取管道開放的機制。西
西伯利亞的充裕天然氣可支持整個管道,輸出至亞洲。
5.泛西伯利亞管道主要利益是將西伯利亞西北、北及東北地區天然氣供應
源與俄羅斯遠東區及東北亞使用者結合。
俄羅斯推動這項構想可加強其與日本、中國及韓國的地位。這不應只是一國
或另一國的利益,而是擴大並共同享有天然氣的利益。日本將是該構想最具潛力
的支持者,因為:(1)日本天然氣的需求將增加,其初級能源供應至2020
年止,天然氣佔有率將由目前的13%提升至20%。(2)在液化天然氣交易
中,日本也扮演重要角色,在2009-2010年間,有24個長期供氣合約
即將終止,這是俄羅斯介入的好時機。(3)日本有能力可影響東北亞天然氣投
資的決策。
總之,俄羅斯若能開發、整合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區蘊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同時規劃沿西伯利亞鐵路鋪設管道,則其天然氣除可充分供應內需外,也可大量
出口至中國、韓國、蒙古,甚至供應液化天然氣至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
(完)
Ⅳ 中國天然氣資源現狀
今後將以引進國外資源為主,比如進口液化天然氣和中亞管道天然氣,可以達到70%左右,國產30%
Ⅳ 目前中國天然氣石油發展前景怎麼樣
中國土地上的石油天然氣採的差不多了。
Ⅵ 中國天然氣市場現狀是怎樣的
中國天然氣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呈現出以下特點。
(1)天然氣消費量高速增長,消費覆蓋全國。
2000—2010年天然氣消費量增長了4.4倍。2011年表觀消費量達到1294億立方米,比2010年增長224億立方米,增速達到20.9%,增量佔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量的四分之一。2011年天然氣佔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2010年的4.4%增至5%左右。
2011年西藏拉薩第一座天然氣站建成投產,標志著中國天然氣消費已覆蓋所有省會城市。全國用氣人口達到1.7億,首次超過液化石油氣用氣人口。中國已成為居美國、俄羅斯和伊朗之後的世界第四大天然氣消費國。
(2)天然氣消費結構更加均衡,下游市場已形成多主體競爭格局。
2000年以來,中國城市燃氣比重不斷上升,工業燃料和化工用氣下降,發電用氣上升。2010年城市燃氣佔36%,工業燃料佔29%,化工佔18%,發電佔17%。
中國天然氣市場已經形成以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競爭格局。
(3)儲產量不斷增長,供應能力大幅提升。
根據2011年最新資源評價結果,全國常規天然氣可采資源量32萬億立方米,比上次評價結果增長45%。2011年,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7000億立方米,達到近年新高。
2011年,天然氣產量達到101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32%。
(4)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天然氣供應提供保障。
2011年「西氣東輸」二線干線全線貫通,另有5條長輸管道建成投運。全年新增天然氣長輸管道里程超過5000千米,干線、支線天然氣管道長度已超過5萬千米。地區性管網建設勢頭強勁,陝西、天津、山東、江西、湖南等省發布管網規劃。
LNG接收站建設穩步推進,江蘇、大連LNG接收站投運,全國已投產的LNG接收站共5座,年接收能力1580萬噸,另有6座接收站在建。LNG存儲能力達到160萬立方米,升至世界第6位。
(5)小型LNG迅猛發展,日產能接近1000萬立方米。
2011年,中國已投產小型LNG總日產能達到996萬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四川、山西、寧夏、青海等資源地。氣源主要包括邊際氣田、煤層氣、海上氣田以及管道氣等。 LNG市場格局由原來以民營企業為主向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多元發展的格局轉變。2011年,市場參與主體由2005年的4家企業擴展到近30家企業。
(6)積極引進國外資源,多氣源供氣格局初步形成。
2011年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314億立方米,增長84.7%,佔全國消費總量的24%。其中,進口管道氣144億立方米,為2010年的3.3倍,占進口總量的46%;進口LNG170億立方米,比2010年增長31.3%。進口氣與國產氣價格倒掛現象依然存在。
(7)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取得新進展。
2010年以前,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主要方式是調整天然氣出廠價和管輸價,這為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奠定了基礎。2011年福建省、浙江金華市和河南省試行城市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部分實現了上下游的價格傳遞,這有利於引導市場消費,緩解供氣企業的成本壓力。2011年12月2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開始在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試點,將傳統的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我國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邁出了第一步。
(8)國家陸續出台積極政策,非常規氣勘探開發成為熱點。
國家決定將頁岩氣作為獨立礦種,實行一級管理;鼓勵多種投資主體進入頁岩氣勘探開發領域;2011年首次進行頁岩氣探礦權出讓招標。國家發布煤層氣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從勘探、開發、輸送與利用、科技攻關四個方面做了部署,進一步推進煤層氣勘探開發,計劃2015年煤層氣產量達到300億立方米(包括地面開發160億立方米)。
Ⅶ 天然氣管道的發展前景
中國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僅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從整個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的系統工程來內看,中容國天然氣產業依然年輕。與其他成熟天然氣市場相比,中國發展成為成熟天然氣市場的用時將更短。
無論如何,中國的環境壓力和快速的城市化極大地擴大了天然氣市場。中國天然氣需求未來十幾年將高速增長,預計平均增速將達11%至13%,2010年需求量將達到1400億立方米。這樣,供需缺口大約在500億立方米左右。中國規劃到2020年天然氣的使用量在一次性能源中所佔的比例達到10%。
Ⅷ 簡述天然氣管道的發展趨勢
國家加快推進天然氣管道建設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天然氣版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之一權,國家積極推進全國天然氣的使用。但是,由於我國天然氣存在供需分布不均衡問題,因此天然氣管道建設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任務,國家加緊規劃布局天然氣管道建設。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布了《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完善四大進口通道、提高幹線管輸能力、加強區域管網和互聯互通管道建設。此外,還針對天然氣管道建設現狀提出了天然氣管道重點建設項目。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Ⅸ 四川省天然氣管道情況如何能告知朋友嗎最好能有個管道現狀圖,希望內行朋友能幫助一下!
這個是機密,不能隨意透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