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股市各月份漲跌規律

中國股市各月份漲跌規律

發布時間:2020-12-30 01:11:12

❶ 高分尋找一篇關於股市歷年規律的文章。

兄弟 你要的應該是這個吧
《16年K線揭示中國牛熊規律》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截止2007年5月14日,中國股市創下4081點的歷史最高記錄。其間,中國股市已經歷了四輪半牛熊交替。16年的歷史,16年的軌跡,也為我們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視的「中國特色」。

16年歷史經驗總結起來看,中國股市牛熊交替的基本規則大體如斯:如果漲得快,一定跌得更快;如果漲得陡,一定跌得更陡;如果漲得猛,一定跌得更猛;如果一波三折地漲,它就會一波三折地跌。

16年來上證綜指日K線圖全景

本文劃分每一輪牛熊周期的標志:熊市的底部目標一般都會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則,本文不算入一個牛熊輪回。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

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至今的歷史最高記錄4081點。

本輪行情的主要特點是:來勢兇猛、漲得快、漲得陡,除1500——1750點區域作過較為充分的整理外,其他點位區間幾乎拒絕了一切調整,尤其是自2000點以來,股市更是拒絕了任何調整的要求和機會,它在向3000點和4000點進發的途中幾乎是毫不喘息、不知疲倦地往前沖,它似乎要將前四年的下跌在一夜之間報復性地補償回來。

因此,自2000點以來,中國股市開始不斷地加重泡沫化的成份和比重,「凡新必炒」、「必跌必搶」,進而演變為「凡買必漲」、「凡買必賺」。由於股市的極度瘋狂以及「天上掉餡餅」的財富效應,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大批新股民搶入股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上課時間炒股成風,上班一族請假在家專心炒股,更有職員炒掉老闆炒股票,當然,也有一些公司老闆關掉自己的企業專心炒股,也有人高利貸炒股,或是賣房炒股,以及借用房貸名義炒股,甚至出現盜用銀行公款炒股,至此,「全民談股」與「全民炒股」的格局業已形成。當大盤累計上漲300%之後,滬深A股已有超過80%的股票的市盈率超過了50倍。

目前的股市,是上?是下?仍是一個謎。然而,無論大盤走多遠、漲多高,熊牛交替仍是股市永恆不變的法則,「大牛」後的「大熊」終將再次考驗中國股市投資理性之所在。筆者曾經預言,若有朝一日,中國股市能真正站穩1500點之上,而不再重返1500點之下,只有到那時,中國股市才叫「長大」、「成器」。

❷ 股票漲跌有木有規律

盡量不抄去猜測大盤襲的走勢,
很少人能猜得准大盤走勢。
指標而動減少情緒干擾。
大盤日線MACD金叉買入,
死叉賣出操作,既可避免
大跌,也可避免大的踏空。

大盤日線MACD金叉買入,
大盤日線MACD死叉賣出。
中途若大盤日線KDJ死叉,
可先減少倉位,等再金叉
之時加倉回來,但MACD
死叉之時 ,全部都要清倉。
大跌超 2%可先出來觀望。
(MACD中線指標較穩健。)
(KDJ短線指標較為激進。)

❸ 什麼是股票的漲跌規律

這個要分開去理解您說的漲跌是哪種漲跌,有當天盤中股價波動的不同時段的專漲跌,有一個階段屬股價的漲跌,不管哪種漲跌,都有其內在規律,也就是按照價值或者消息面與股價目前所處位置的關系導致資金買入還是賣出決策,從而導致股價在一天內或者一個階段股價漲跌波動的根本(再簡單點就是上漲動力與下跌動力,買的多就漲,賣的多就跌,但為什麼買的多,其實就是我前面說的這個,低估且有價值的東西自然會不斷被不同的資金發現的過程,其過程就是大家說的擊鼓傳花,那麼往往最後一棒的人就是輸家了,越早發現一個股票階段性價值並介入並且一直持有到相對泡沫區或者動態合理價值賣出的則是大贏家。反正無價值了且高溢價了

❹ 股票的漲跌是按照什麼規律的

什麼規律都沒有
中國法律太不規范,對幕後交易的懲罰太松,對信息版披露監管也是極其不到權位
所以,在中國股票如果想賺錢,刨去運氣因素,想要賺錢只有兩種途徑,一個是知道內幕消息,一個就是坐莊炒作
什麼價值因素在中國是完全行不通的,政府已經喪失信譽了,基本上很難計算折現率,進而無法估算股票價值
而莊家炒作的手法很多,比如去製造一些技術指標,在輿論上散步小道消息,人為的培養一些所謂的"名嘴",讓他們幫助鼓動散戶,然後他們在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所獲得的利潤都是驚人的,我所知道的比較有名的就是貴州茅台,已經是想雞一樣,被人做好多遍了
上市公司上市的股份.....應該是流通的股份吧
假設一個公司有5000萬資產,1股1元錢的話,那麼就是5000萬股,如果它像上市融資2000萬,那麼它的資產就是7000萬了,那麼新增加的2000萬股就是流通股,原來的就是非流通股
這是股權分制改革之前
改革之後國家准備進入全流通時代

❺ 股票漲跌規律

股票的漲跌與買賣的人數和買賣量有關,與股票的質地好壞有關.當然還與人為的因素及炒作有關系.有的股票質量不是很好但他照樣漲.一般來講股票漲是買的人多,量大而且賣的人少也就是說:求大於供.反之股票跌是:供大於求.
買的多的原因可能是這個股的質地好,也可能是炒股的人增加也包含莊家的炒作.當然股市也是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的是動態的,是波動的,是有一定節奏的.沒有隻漲不跌也沒有隻跌不漲的.作為炒股者在股票的總趨勢上漲時在每一個技術上的低點都是進的機會,若在階段高點及時走掉當然收益最大.在股票的大趨勢下跌時每一個階段高點則是走掉的機會,而在其低點進風險較大則有可能被套.若想在股市上有一席之地,在形成上升趨勢的低位看日線進在周線的高點處出.周線的下跌趨勢中最好不要參與也就是說要打大波段,對於沒有沒有專業技術的人來講是比較穩當的.
祝你成功!!!

❻ 股市在一年當中板塊的輪漲順序有規律嗎

關注板塊輪動:每天開盤和收盤時把漲幅局前的和跌幅局前的板塊記錄下來,並把裡面前5名和倒數5名股票漲跌幅,股價都記錄下來以便後期跟蹤分析。一個板塊熱點上漲幾天後一般會調整幾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追高,容易被套。往往資金主力就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一起轉向其他板塊,這個熱點可以關注資金流向,資金流入的板塊一般會漲幅驚人,如航空股票:海南航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等,鋼鐵板塊的:寶鋼、武鋼等,一定要緊跟一個強勢板塊漲幅前5位,一般第一天漲停的話不要擔心被套,往往會漲了再漲,強勢特徵明顯,第二天、第三天仍會有不錯的漲幅。
某一板塊啟動的信號主要有三點:
1、看漲幅榜,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占據了1\3以上時,並且連續一段時期都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可初步斷定該板塊在啟動了。
2、看成交量,如果在成交量中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股票個數占據了1\3以上,並且連續一段時間都出現這樣的情況,證明該板塊有主力資金在活動,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極大。
3、看走勢,從高價股、中價股、低價中各選出5—8個有代表性的個股,從中比較他們的走勢強弱,如果某一板塊走勢的個股數量比其他兩個板塊走勢強的個股數量要多,那麼這個板塊就是我們要找的啟動板塊。
而某一板塊衰落的標志則有以下幾點:
1、看漲幅,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已不足總數的1\4,並且呈現遞減的趨勢,這時就要警惕該板塊上漲空間已經很少,或者已經漲到位了;
2、看成交量,如果在成交量前20名,某一板塊的個股已不足總數的1\4,並且出現遞減的趨勢,這可證明該板塊即將進入整理狀態;
3、看上升空間,一般來說,主力從建倉到派發,至少要有50%的上升空間,如果在一個級別較大的多頭行情中,某一板塊啟動後,漲幅不不足50%,可視為低風險投資區;漲幅在50-80%之間可視為風險投資區;漲幅超過80%,可視為高風險投機區,當某一板塊股價進入風險投資區、高風險投機區時,就要警惕該板塊上升動力已經不足,如果出現滯漲就應該意識到該板塊已經漲到位了。
必須知道的A股市場六大定律
1、慣性定律
和牛頓的慣性定律原理是一樣的,物體保持運動狀態和方向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表現在股市中,股價是上漲的,那麼如果不出現大的變動,股價會繼續往上走;股價是下跌的,那麼如果不出現大的變動,股價會繼續往下走。這是因為股價趨勢向上走的時候,大多數人看好後市,所以買了的人不捨得賣,沒買的人則搶著買入,這就使得股票供不應求,自然應該漲了;相反,趨勢向下的時候,大多數人不看好後市,所以買了的人搶著賣出,沒買的人也不太敢買,這就使得股票供過於求,自然就要繼續下跌了。
2、物極必反
漲得多了,自然要跌;跌得多了,自然要漲。這跟《三國演義》開篇詞說的是一個道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大家都知道KDJ指標的用法,KDJ指標中,有一個功能非常重要,就是超買和超賣。超買,表示當時人氣非常旺盛,是不是表示可以買呢?當然不是,超買,往往都是該賣的時候了;相反,超賣,往往是該買的時候。股市中一個現象也充分體現了這個原理——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3、風水輪流
我們不敢肯定說A股市場以外的境外股市是不是這樣的,但可以肯定的是,A股市場始終都是風水輪流轉的。一波大行情往往有四個階段,分別是:(1)小部分板塊或個股啟動;(2)行情進入普漲;(3)尚未漲的股票開始普漲;(4)前期龍頭板塊或個股開始調整;(5)行情進入普跌;(6)剩下的股票全部步入跌途。所以,在A股市場做股票,沒能先知先覺抓到龍頭,能做到後知後覺抓住補漲股,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不能急,一急,往往使得自己去追買已經大幅上漲並即將下跌的龍頭股,而錯過後面整裝待發的補漲股。按照教徒的話來說:上帝是公平的。
4、違逆大眾
善於觀察的老股民都知道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好的時候,市場未必會漲;
相反,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淡的時候,市場未必會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技術分析愛好者一直宣稱,市場永遠是對的;基本面分析愛好者一直認為,市場永遠都是錯的;證券組合理論愛好者則認為,市場有時是對的,有時是錯的。同樣是分析股市,就有三種完全不同的結論,這充分證明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5、周期共振
這個規律很有意思。當日線趨勢向上的時候,如果周線也是趨勢向上,那麼短期的走勢會頗為強勁;當日線趨勢向上,周線趨勢向下,那麼市場只會是一個小的反彈。這是什麼原理呢?這是因為,當周線趨勢向上的時候,大盤或個股已經聚集了相當高的人氣,市場的供求關系是供不應求,所以日線的上漲會比較輕松;相反,如果周線趨勢向下,意味著從中長期趨勢來看人氣慘淡,那麼,即使短期有人搶著買入使得短期走勢較為強勁,但如果無法改變中長期的供求關系,市場還是會繼續向下走。按照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得出日線趨勢向下、周線趨勢向上和日線趨勢向下、周線趨勢向上。總結來看,我們可以關注的有以下兩個:第一,日線向上,周線向上;第二,日線向下,周線向上。我們應該拋棄的形態也有兩種:第一,日線向上,周線向下;第二,日線向下,周線向下。
6、靜動相交
沒有一直上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下跌的股票。一隻股票上漲一定的時間之後,總要花一點時間來調整一下,以便將意志不堅定的散戶洗出去,也讓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調整倉位;一隻股票下跌一定的時間之後,總要花一點時間來橫盤一下,以便讓貪心的散戶來給自己接盤。這其實跟我們跑步一樣,一直不停的跑,跑到最後是直接跑進棺材;而跑一跑,停一停,只要有吃,有睡,有地方解決內急,那跑遍全球也不是沒有可能。股市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同經濟周期對板塊輪動的影響
在經濟復甦階段,表現較好的是能源、金融、可選消費;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公用事業。科技類的電信服務和信息技術板塊在復甦階段並沒有很好的表現,這和我國科技類板塊代表性偏弱,電子類企業更多地集中在加工製造環節,依靠訂單生產,而非設計研發環節有關。
在擴張階段,表現較好的是能源、材料、金融;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公用事業、電信服務。
金融板塊在擴張階段仍表現較好,但在兩次擴張期中金融板塊的表現是矛盾的,2002年到2004年的第一次擴張期,金融類的表現排在最後一位,而2006年到2007年的第二次擴張,金融類表現最好,且漲幅巨大,對最後表現有很大的拉動作用。金融板塊的表現規律需要更多周期的檢驗。
在滯脹階段,表現較好的是電信服務、日常消費、醫療保健;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能源、金融。
而在收縮階段,表現較好的是醫療保健、公用事業、日常消費;表現較差的是能源、金融、材料。

❼ 炒股的季節性規律

宇宙萬物皆有周期,有生有死,有發展壯大,有衰退消亡,這是一個根本的自然周期規律。作為反映經濟與政策晴雨表的股市也有周期,而每一輪行情也都會經歷蕭條、復甦、繁榮、衰退這四個基本階段,正如自然四季的春夏秋冬一樣,漲跌成「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不同的形態波段。周期的變化就是規律的最佳表現。

股市也有四季,春夏秋冬輪回,陰陽漲跌不息,循環往復無窮。因此,做為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就要象田野農夫一樣,在股市中「春耕,夏鋤,秋收,冬藏」,才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收獲,牛市裡,買就賺,因為大趨勢在上行,想不賺都難;熊市裡,十買九虧,那是因為趨勢已經進入衰退期,只能當少虧即賺。所以在股市裡,擇時往往比選股重要反季節、反時令、反趨勢播種、耕耘有可能會顆粒無收。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需要對股市當前所處的季節有充分的認識。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股市四季的變化規律:

1.春季(2-4月)

主力活躍,市場由於中央開2會和公布年報,利好預期多,機會也多,主要表現在重組股和業績白馬股。需要迴避業績差的地雷股。春天的策略:選好跟蹤標的股票,提早撒下種子,等待後面的收成。

2.夏季(5-7月)

由於政策效力開始顯現,行業內發生變化催生熱點,個股也成出現,所以該年度政策對市場影響巨大。熱點一般為科技股和題材股。夏天的策略:由於熱點的發酵,行情加速進入加速階段,一切以持股為主,波段操作為主。

3.秋季(8-10月)

投機炒作開始活躍,市場機會增多,但是一般不會出現大的行情,所以仍然要短線對待,保持冷靜,此時應該參加業績好的白馬股,不要參加短線投機,否則容易被套。秋天的策略:行情已發展一定階段出現回落,此時要注意及時的收割。

4.冬季(11-1月)

一般業績差的股開始大幅炒作,此時應該關注超跌板塊。最後的暴利時間,但價值投資者則不要太。冬天的策略:個股進入下跌通道,在股市熊市裡盡量少操作,要持幣觀望,多看少動。

❽ 股市的規律是什麼

沒有規律的 請用邏輯思維想一下 如果真的有 請問 還有人虧嗎?就是因為沒有規律才有人看漲有人看跌 股市才能存在 所謂的規律 就是自己分析後自圓其說的一種主觀判斷 如果結果說中了 就似乎摸到了規律

❾ 股票漲跌是否有規律

您好,股票的漲跌是沒有什麼大的規律的,因為股票價格的波動一般都是根據供需之間的關系來影響的。
無門檻萬一全包的開戶流程可以發送給您,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中國股市各月份漲跌規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