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行業銅用量比較大
銅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家電、建築、汽車行業,而在這四個行版業中,以權電力行業用銅量為最大。
中國行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2012-2013年中國銅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主要從國內外市場現狀及我國銅行業發展背景、市場生產供需關系、競爭格局、品牌建設、渠道發展、價格戰略等方面入手客觀公正分析行業狀況,通過科學的數理模型推測未來市場規模,對產品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並給出行業發展的建議。本報告將展現給客戶一副完整的銅行業全景圖,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高質量的市場信息服務。
『貳』 銅礦產業的發展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 中國精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在銅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市場人士表示,許多銅礦企業未來業績前景將受到不利沖擊,有可能會被迫選擇減產。多家海外投行還預計,目前價格遠遠不是銅價的底部,一些對沖基金開始加大做空銅的力度。
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交割的期銅價格大幅下跌5.74%至每噸5522美元,刷新自2009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以來累計下跌12.35%。
跌勢仍未結束
多家投行指出,由於對全球經濟成長的擔憂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下跌拖累等因素共同作用,銅價跌勢或仍未結束。
世界銀行13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低於6月預測的3.4%;2016年全球GDP增長將達到3.3%,低於6月預測的3.5%;2017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3.2%。全球經濟持續放緩預期對工業金屬價格構成壓力。
高盛集團指出,一季度LME銅庫存增加的預期將繼續打壓價格,銅價仍有嚴重下行的風險,預計中國相關需求仍將持續疲軟。德意志銀行大宗商品研究部負責人里維斯表示,銅的空頭倉位已升至數年來高位。銅依然是大宗商品類別中其最傾向於做空的品種。
減產將不可避免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銅價自去年7月以來已跌超近30%,已促使許多生產商大舉縮減今年的勘探計劃。如果銅價繼續走軟,大多數銅生產商可能需要嚴格控制資本支出,推出包括減產以及減少投資等措施。
當銅價處於每噸5000美元時,礦企會感到難忍的「切膚之痛」,那時全球將有四分之一銅生產商的現金流將受到嚴重影響,礦企將會明顯減產。
力拓和必和必拓兩大礦業巨頭日前也表示,銅市場目前仍處於供應過剩狀態,從2018年起供應才會趨緊,供需缺口將擴大。野村分析師帕特里克?瓊斯表示,對必和必拓和力拓等大型礦企而言,鑒於鐵礦石及煤炭等領域的投資似乎告一段落,銅礦就變得尤為重要。然而隨著銅價持續下滑,加之銅礦項目的復雜性和高昂成本意味著大型礦企可能被迫減少銅產量。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的多元化礦企都擁有規模可觀的銅業務,目前即使排除銅價下滑因素,它們也面臨各種難題。例如,隨著必和必拓開採的礦石品位降低,世界產量第一的智利埃斯孔迪達銅礦在2016年將出現產量下降。力拓在美國猶他州的賓厄姆峽谷銅礦今年將因修復性工作而減產,力拓運營的另一座銅礦奧尤陶勒蓋則由於糾紛,使得預期中的地下開采階段全面推遲。
而獲取開采許可非常費力以及礦場建設費用則更成為全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力拓等礦企為此已經放棄了一些項目,盡管這些項目涉及的銅資源十分可觀。
『叄』 金田銅業在行業中有哪些優勢呢
金田銅業在行業中是龍頭企業,專注於銅加工行業,是國內集再生銅冶煉、銅內加工、銅深加工於一容體的產業鏈最完整的企業之一,銅加工產品品種豐富,是國內少數幾家能夠滿足客戶對棒、管、板帶和線材等多個類別的銅加工產品一站式采購需求的企業之一。
『肆』 中國銅消費重點領域是中國銅工業的發展現狀中國銅工業的重點企業有哪些
銅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家電、建築、汽車行業,而在這四個行業中,以電力行業用銅量為最大。
中國銅工業的重點企業: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精誠銅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屬公司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銅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在中國現有124個產業中,有113個部門使用銅產品,佔91%。銅工業和其他行業的關聯程度也較高。
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國、尚比亞、俄羅斯和秘魯等國。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銅金屬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3。而在產量方面,智利是全球最大銅產國,2006年其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37%。在消費方面,2000年前在銅消費市場唱主角的是西方歐美國家,但在2000年後銅消費市場的主角換成了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
雖然銅的使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但在近50年銅工業才得到發展。建國以來經過50多年的建設,中國銅工業取得輝煌成就,建成了比較完整的銅工業生產體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銅生產國行列。2008年前三季度,銅產量繼續增長,銅原料進口繼續增加,貿易逆差繼續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向礦山轉移,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2007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高速運行,推動國內銅市場快速發展。國內銅消費繼續升溫,新增資源強勁增長,出口貿易呈現下降,市場供求關系寬松,壓力增大。受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及美國次級債、世界經濟預期和國內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價格呈現高位寬幅振盪。
2007年銅消費在2006年的基礎上穩步回升,銅市消費需求量增加。國內消費穩定增加主要得益於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行業的火暴及交通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2008年1-8月銅消費達到330萬噸,同比增長3.2%。2008年1-9月銅表觀消費累計增長4.61%,遠低於2007年同期的37.57%,增速放緩明顯。從國內銅市場總體供求關系來看,盡管國內消費增速有所增加,但增長幅度是大大低於同期新增資源的增長幅度。因此,整體市場是處於供大於求的格局。
空調和電力是中國兩大銅消費領域,隨著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國內投資增速明顯下降。從銅的微觀消費層面來看,銅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家電、建築、汽車行業,而在這四個行業中,以電力行業用銅量為最大。
在「十一五」後期,城市及農村電網改造仍將使電力電纜較為快速增長,在未來兩年,輸變電設備的進一步升級換代、大容量輸電線路建設改造、城鄉電網進一步改造等仍將給中國的銅消費帶來相當大的潛力。
未來中國銅工業將向以下三個方向發展:加快重組步伐,建立大型銅業集團;加速礦產資源勘探與開發,提高原料自給率;銅加工業必須走技術創新之路。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中國銅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伍』 關於銅在各行業的應用
銅在工業中的應用
銅是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
(1)
銅在電力工業中的應用
電力輸送
線電纜、匯流排、變壓器、開關、接插元件和連接器等。
電機製造
定子、轉子和軸頭、中空導線等。
通訊電纜及住宅電氣線路需使用大量的銅導線。
(2)
銅在電子工業中的應用
電真空器件
高頻和超高頻發射管、渡導管、磁控管等,它們需要高純度無氧銅和彌散強化無氧銅。
印刷電路
銅印刷電路需要大量的銅箔和銅基釺焊材料。
集成電路
以銅代替硅晶元中的鋁作互連線和引線框架,可以獲得
30
%的效能增益。
(3)
銅在能源及石化工業中的應用
能源工業
火力發電廠的主拎凝器管板和冷凝管均使用黃銅、青銅或白銅製造。每萬千瓦裝機容量需要
5t
冷凝管。太陽能加熱器也常使用銅管製造。
石化工業
銅和許多銅合金,大量用於製造接觸腐蝕性介質的各種容器、管道系統、過濾器、泵和閥門、各種蒸發器、熱交換器和冷凝器等。
海洋工業
由於銅不但耐海水腐蝕,而且溶入水中的銅離子有殺菌作用,可以防止海洋生物污損,因此,銅及其銅合金是海洋工業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業已在海水淡化工廠、海洋採油采氣平台以及其他海岸和海底設施中廣泛應用。例如,海水淡化過程中使用的管路系統、泵和閥門以及採油采氣平台上使用的設備,包括飛濺區和水下用的螺栓、抗生物污損包套、泵閥和管路系統等。
(4)
銅在交通工業中的應用
船舶
銅合金,包括鋁青銅、錳青銅、鋁黃銅、炮銅
(
錫鋅青銅
)
,白銅以及鎳銅合金
(
蒙乃爾合金
)
,是造船的標准材料之一。在軍艦和商船的自重中銅和銅合金一般占
2
%~
3
%,如鋁青銅螺旋漿、螺栓、鉚釘、冷凝管、含銅包覆油漆等。
汽車
銅和銅合金主要用於散熱器、制動系統管路、液壓裝置、齒輪、軸承、剎車摩擦片、配電和電力系統、墊圈以及各種接頭、配件和飾件等,每輛汽車用銅
10
~
20kg
,小轎車用銅約占自重的
6
%~
9
%。
鐵路
列車上的電機、整流器以及控制、制動、電氣和信號系統等都要依靠銅和銅合金來工作。此外,鐵路的電氣化對銅和銅合金的需要量很大,每公里的架空導線需用
2t
以上的異型銅線。
飛機
飛機中的配線、液壓、冷卻和氣動系統需使用銅材,軸承保持器和起落架軸承採用鋁青銅管材,導航儀表應用抗磁銅合金。
(5)
銅在機械和冶金工業中的應用
機械工程
除了電機、電路、油壓系統、氣壓系統和控制系統中大量用銅以外,各種傳動件和固定件,如缸套、齒輪、蝸輪、蝸桿、連接件、緊固件、扭擰件、螺釘、螺母等,都需要以銅或銅合金減磨和潤滑。
冶金設備
連續鑄造技術中的關鍵部件??結晶器。大都採用鉻銅、銀銅等高強度和高導熱性的銅合金製造,電冶金中的真空電弧爐和電渣爐水冷坩堝使用銅管材製造,各種感應加熱的感應線圈都是用銅管或異型銅管繞制而成,內中通水冷卻。
合金添加劑
銅是鋼鐵和鋁等合金中的重要添加元素。少量銅(
0.2
%~
0.5
%)加入低合金結構用鋼中,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及耐大氣和海洋腐蝕性能。在耐蝕鑄鐵和不銹鋼中加入銅,可以進一步提高它們的耐蝕性。含銅
30
%左右的高鎳合金是著名的高強度耐蝕「蒙乃爾合金」,在核工業中廣泛使用。
輕工業中,銅及銅合金可用於製造空調器的熱交換器、鍾表機芯、造紙機的網布、輥輪、印刷銅版、發酵罐內襯、蒸餾鍋、建築裝飾構件等。
銅不但在傳統工業中有廣泛應用,而且在新興產業以及高科技領域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超導合金的包套、超低溫介質的容器與管路、火箭發動機的冷卻內村、高能加速器的磁體繞組等。
從銅的總體應用來看,電氣、機械工業和建築業是銅的消費大戶。據統計,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的精銅消費中,電氣工業占
47.8%
,機械製造業占
23
.
8
%,建築業占
15.
8
%,運輸業占
8
.8
%,其他占
8
%。
20
世紀
90
年代後,西方國家銅消費的行業分布發生了巨大變化。以美國為例,
1998
年銅消費中,建築業占
41.
4
%,電器電子產品占
26
.0
%,運輸設備
12
.4
%,機械製造
11.
2
%,其他
9
.0
%。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子、電氣行業與機械製造業消費的銅占總消費的比例偏高,而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消費銅相對較少。
2002
年,中國的銅消費量達到了
250
萬噸,佔全球銅消費量的
17
%,從而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銅消費國。
載自:中國有色金屬商務網
知識欄目
『陸』 有人做過關於銅膏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分析嗎
目前,在國外工業發達國家,銅膏行業普遍處於較先進水平,世界大型企業主要集中在日本。同時,國外公司擁有較為成熟的設備,強大的研發能力,技術水平也處於領先地位。但與外國公司相比,製造成本相對較高。因此,發達國家的製造成本是一個劣勢。隨著中國銅膏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中國製造業的份額將不斷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逐步提高。
預計銅膏的全球市場將從2018年的136.02百萬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36.77百萬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3.83%。銅膏市場是集中市場; 2017年十大製造商的收入約占總收入的50%。高端產品主要來自日本。
銅漿主要用於印刷電子,光伏產業,廣泛應用於電子工業。然而,今天對太陽能的需求正在增長,作為可耗盡資源的替代品,以及解決和緩解全球變暖的問題。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成本必須降低,以實現更廣泛的太陽能採用及其自我維持的增長。製造商目前使用銀(Ag)漿料在太陽能電池表面上形成電線和電極。含有90%以上銀顆粒的銀漿占這些電池材料成本的大約10%至30%。然而,白銀的高成本及其不穩定的價格對於製造商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利的。
恆州博智發表Global Copper Paste Market Research Report 2018該報告提供了銅膏行業的基本概況,包括定義,分類,應用和產業鏈結構。討論發展政策和計劃以及製造流程和成本結構。
數據來源:QYResearch研究中心
『柒』 關於銅在各行業的應用
銅在工業中的應用
銅是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
(1) 銅在電力工業中的應用
電力輸送 線電纜、匯流排、變壓器、開關、接插元件和連接器等。
電機製造 定子、轉子和軸頭、中空導線等。
通訊電纜及住宅電氣線路需使用大量的銅導線。
(2) 銅在電子工業中的應用
電真空器件 高頻和超高頻發射管、渡導管、磁控管等,它們需要高純度無氧銅和彌散強化無氧銅。
印刷電路 銅印刷電路需要大量的銅箔和銅基釺焊材料。
集成電路 以銅代替硅晶元中的鋁作互連線和引線框架,可以獲得 30 %的效能增益。
(3) 銅在能源及石化工業中的應用
能源工業 火力發電廠的主拎凝器管板和冷凝管均使用黃銅、青銅或白銅製造。每萬千瓦裝機容量需要 5t 冷凝管。太陽能加熱器也常使用銅管製造。
石化工業 銅和許多銅合金,大量用於製造接觸腐蝕性介質的各種容器、管道系統、過濾器、泵和閥門、各種蒸發器、熱交換器和冷凝器等。
海洋工業 由於銅不但耐海水腐蝕,而且溶入水中的銅離子有殺菌作用,可以防止海洋生物污損,因此,銅及其銅合金是海洋工業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業已在海水淡化工廠、海洋採油采氣平台以及其他海岸和海底設施中廣泛應用。例如,海水淡化過程中使用的管路系統、泵和閥門以及採油采氣平台上使用的設備,包括飛濺區和水下用的螺栓、抗生物污損包套、泵閥和管路系統等。
(4) 銅在交通工業中的應用
船舶 銅合金,包括鋁青銅、錳青銅、鋁黃銅、炮銅 ( 錫鋅青銅 ) ,白銅以及鎳銅合金 ( 蒙乃爾合金 ) ,是造船的標准材料之一。在軍艦和商船的自重中銅和銅合金一般占 2 %~ 3 %,如鋁青銅螺旋漿、螺栓、鉚釘、冷凝管、含銅包覆油漆等。
汽車 銅和銅合金主要用於散熱器、制動系統管路、液壓裝置、齒輪、軸承、剎車摩擦片、配電和電力系統、墊圈以及各種接頭、配件和飾件等,每輛汽車用銅 10 ~ 20kg ,小轎車用銅約占自重的 6 %~ 9 %。
鐵路 列車上的電機、整流器以及控制、制動、電氣和信號系統等都要依靠銅和銅合金來工作。此外,鐵路的電氣化對銅和銅合金的需要量很大,每公里的架空導線需用 2t 以上的異型銅線。
飛機 飛機中的配線、液壓、冷卻和氣動系統需使用銅材,軸承保持器和起落架軸承採用鋁青銅管材,導航儀表應用抗磁銅合金。
(5) 銅在機械和冶金工業中的應用
機械工程 除了電機、電路、油壓系統、氣壓系統和控制系統中大量用銅以外,各種傳動件和固定件,如缸套、齒輪、蝸輪、蝸桿、連接件、緊固件、扭擰件、螺釘、螺母等,都需要以銅或銅合金減磨和潤滑。
冶金設備 連續鑄造技術中的關鍵部件??結晶器。大都採用鉻銅、銀銅等高強度和高導熱性的銅合金製造,電冶金中的真空電弧爐和電渣爐水冷坩堝使用銅管材製造,各種感應加熱的感應線圈都是用銅管或異型銅管繞制而成,內中通水冷卻。
合金添加劑 銅是鋼鐵和鋁等合金中的重要添加元素。少量銅( 0.2 %~ 0.5 %)加入低合金結構用鋼中,可以提高鋼的強度及耐大氣和海洋腐蝕性能。在耐蝕鑄鐵和不銹鋼中加入銅,可以進一步提高它們的耐蝕性。含銅 30 %左右的高鎳合金是著名的高強度耐蝕「蒙乃爾合金」,在核工業中廣泛使用。
輕工業中,銅及銅合金可用於製造空調器的熱交換器、鍾表機芯、造紙機的網布、輥輪、印刷銅版、發酵罐內襯、蒸餾鍋、建築裝飾構件等。
銅不但在傳統工業中有廣泛應用,而且在新興產業以及高科技領域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超導合金的包套、超低溫介質的容器與管路、火箭發動機的冷卻內村、高能加速器的磁體繞組等。
從銅的總體應用來看,電氣、機械工業和建築業是銅的消費大戶。據統計,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的精銅消費中,電氣工業占 47.8% ,機械製造業占 23 . 8 %,建築業占 15. 8 %,運輸業占 8 .8 %,其他占 8 %。 20 世紀 90 年代後,西方國家銅消費的行業分布發生了巨大變化。以美國為例, 1998 年銅消費中,建築業占 41. 4 %,電器電子產品占 26 .0 %,運輸設備 12 .4 %,機械製造 11. 2 %,其他 9 .0 %。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子、電氣行業與機械製造業消費的銅占總消費的比例偏高,而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消費銅相對較少。 2002 年,中國的銅消費量達到了 250 萬噸,佔全球銅消費量的 17 %,從而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銅消費國。
載自:中國有色金屬商務網 知識欄目
『捌』 單晶銅的行業前景
集成電路時信息產品的發展基礎,信息產品是集成電路的應用和發展的動力。伴隨著集成電路製造業和封裝業的興起,必然將帶動相關產業,特別是上游基礎產業的蓬勃發展。作為半導體封裝的四大基礎材料之一的鍵合金絲,多年來雖然是晶元與框架之間的內引線,是集成電路封裝的專用材料,但是隨著微電子工業的蓬勃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封裝業正快速的向體積小,高性能,高密集,多晶元方向推進,從而對集成電路封裝引線材料的要求特細(¢0.016mm),而超細的鍵合金絲在鍵合工藝中已不能勝任窄間距、長距離鍵合技術指標的要求。在超細間距球形鍵合工藝中,由於封裝引腳數的增多,引腳間距的減小,超細的鍵合金絲在鍵合過程中常常造成鍵合引線的擺動、鍵合斷裂和踏絲現象;對器件包封密度的強度也越來越差;成弧能力的穩定性也隨之下降,從而加大了操作難度。另外,近幾年來,黃金市值一路飈升,十年時間黃金價格增長了200%多,給使用鍵合金絲的廠家,增加了沉重的原材料成本,同事也加大了生產及流動成本,生產廠商的毛利潤由20%降到了6%,從而導致了資金周轉緩慢,制約了整個行業的技術提升及規模發展。由此表明,傳統的鍵合金絲根據自身的特點已經達到了其能力極限,再也不能滿足細線徑、高強度、低弧度、長弧形、並保持良好導電性的要求。因此,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和分立器件產業的發展,鍵合金絲無論從質量上、數量上和成本上都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發展要求。特別是低弧度超細金絲,大部份主要依賴於進口,占總進口量的45%以上。所以國家在新的五年計劃期間,提出把提高新型電子器件創新技術和工藝研發水平納入國家專項實施重點規劃項目來抓,大力開發高科技、高尖端、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型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新材料。
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其應用基礎與核心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集成電路和甚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特徵間距尺寸已走過了0.18µm、0.13µm、0.10µm 的路程,直至當今的0.07µm生產水平。其集成度也達到數千萬只晶體管至數億只晶體管,布線層數由幾層發展至10層,布線總長度可高達1.4Km。這樣一來,硅晶元上原由鋁布線實現多層互連,由於鋁的高電阻率制約,顯然難以得到發揮。所以在晶元特徵間距尺寸達到0.18µm或更小時,根據研究我們採用了電阻率低、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俱佳,以及價格低廉的單晶銅絲進行了多次的鍵合試驗,結果解決了多層布線多年要解決的難題。同樣情況,由於晶元輸入已高達數千輸入引腳的大量增加,使原來的金、鋁鍵合絲的數量及長度也大大增加,致使引線電感、電阻很高,從而也難以適應高頻高速性能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同樣採取了性價比都優於金絲的單晶銅(ф0.018mm)進行了引線鍵合,值得可賀的是鍵合後結果取得了預想不到的成功。從此改變了傳統鍵合金絲的市場壟斷,實現了單晶銅絲鍵合引線在中國集成電路微電子封裝產業系統中的應用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同時也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節省貨幣金屬黃金消耗,增加了中國黃金戰略儲備具有一定重大的意義。
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過對單晶銅布線及其引線鍵合的多年研發工藝,技術已日漸成熟,近幾年少數高校及科研院所(如哈工大)和該公司一樣未雨綢繆,開展了對單晶銅引線可靠性的探索和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幾年來,根據國內外集成電路封裝業大踏步的快速發展,該公司緊跟這一發展趨勢,在全國率先研發生產出單晶銅鍵合絲,其直徑規格最小為ф0.016mm,可達到或超過傳統鍵合金絲引線ф0.025mm和緝拿和硅鋁絲ф0.040mm質量水平。為促進技術成果盡快向產業化轉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此,我們一直期待著能早日為集成電路封裝業高尖端技術的應用做出應有的貢獻。
特別令我們高興的是,這種期待與渴望,在「2007年中國半導體封裝測試技術與市場研討會」上,我們公司的單晶銅鍵合引線新產品被行業協會的專家「發現」,並立即得到大會主席及封裝分會理事長畢克允教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從此我們將在分會的領導下,將這一新興的單晶銅鍵合絲新產品盡早做強做大,走在全國的前列並瞄準國際市場,以滿足即將到來的單晶銅鍵合引線的大量需求。
為此,我們起草了「高技術、高附加值、國家重點推廣項目——IC封裝單晶銅鍵合引線項目分析書」,幫助相關投資者對該項目進行實地市場了解、分析,並給予投資者一定的風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