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埔軍校第三期學員名單
趙鶴林、鄧揚奎、王哿仁、王滌歐、王師、王揚烈、王成材、王治平、 王中柱、方大臨、文重孚、毛雲、申不屈、皮亞元、朱業駿、朱俊、朱斌、朱海涵、朱錦藻、 朱性初、伍蘭臬、江澤長、任隆、李輝勻、 李人淑、李素、李冠英、李藩、李濟、李才桂、李芳、李定民、李一民、吳榮光
吳澤通、吳自新、吳鐵錚4、余文春、余翰邦、邱巍、余克治、何楚臣、何章、 何文綱、何振新、巫尊群、宋廷鈞、 宋卿湘 宋覺5、宋肇勛、余廣生、汪典稼、言子才、武希良、易湘蘭、武彝、易湘鍾、 周羽皋、林道貫、禺治、胡聲揚、胡蘊山、胡承焯、胡孟清、胡宏唐、胡完彰、胡超柏岳
柏芬、姚仲榮、 成宜、段子中、馬叔明、唐生海、唐士鑫、唐佐群、唐干林、唐紹堯、唐克明、陳德潤、陳長彩、陳參、宋元泮、谷藜光、林大謨、唐家駒、方正、文有麟、田子博、江恆佛、汪波、伍光宗、谷磊、谷聲、李元英、李鎮煽、李佩林、吳天鶴、何朴
梁仲蘇、梁鋒、范德民、唐奎、唐國華、陳其斌、陳純一、曹祥、曾光道、溫雪吟、賓洪福、劉舉善、蔣烯、蔣先萃、歐迪祉、謝孟良、聶湘、龔賢湘、歐陽偉、歐陽鈞、黃楚材、鍾振華
(1)上海黃埔區朱俊職務擴展閱讀
黃埔軍校的歷史意義: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乾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大革命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