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金融聚集帶、陸家嘴金融中心
你可以看一下參考資料里的文章 很詳細
《上海外灘、陸家嘴金融業區的變遷》
⑵ 上海是哪些企業的總部
我提供一個僅供參考。如下:
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通用汽版車、通用電氣
福特、花權旗、安盛、安聯、匯豐銀行、家樂福
IBM、家得寶、特易購(樂購)、麥德龍、巴斯夫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博世、強生、輝瑞、聯合利華
陶氏化學、UPS、馬士基集團、微軟、歐尚、摩托羅拉、富士通
葛蘭素史克、三菱商事、拜爾、飛利浦、賽諾菲安萬特、百思買
Intel、百事、羅氏、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江森自控、聯邦快遞
霍尼韋爾、丸紅、杜邦、馬自達、夏普、阿斯利康、德爾福
普利司通、漢莎航空、ABB、瑪格納、可口可樂、富士膠片、拉法基
3M、寶鋼、默克、雅培、麥當勞、EDS、米其林、住友電工、惠氏
固特異輪胎、艾默生、歐萊雅、康力斯集團、韓華集團
德國大陸集團汽車系統、斯道拉恩索、埃森哲、史泰博、三井住友保險
惠而浦、阿爾卡特朗訊、上汽集團、百時美施貴寶、理光、TNT、金佰利
伊萊克斯、小松、漢高、富士施樂、禮來、住友化學、耐克
以上這些企業,在北京也會設有中國區總部,只是分工不一樣。
⑶ 上海誇客金融總部電話是多少
騙人的公司
⑷ 央行上海總部和央行上海分行是一個單位嗎
央行上海總部和央行上海分行不是一個單位
一、央行上海總部
央行上海總部是行政管理機構
成立上海總部,主要是圍繞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的建設來加強中央銀行的調節職能和服務職能。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組織形式順從客觀規律,圍繞金融市場的發展開展各項業務,圍繞金融中心的建設改進各種功能,並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總行提出的操作目標,組織實施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承辦在滬商業銀行及票據專營機構再貼現業務等。
(二)管理銀行間市場,跟蹤金融市場發展,研究並引導金融產品的創新;分析市場工具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負責對區域金融穩定和涉外金融安全的評估。
(三)負責有關金融市場數據的採集、匯總和分析;圍繞貨幣政策操作、金融市場發展、金融中心建設等開展專題研究。
(四)負責有關區域金融交流與合作工作,承辦有關國際金融事務。
(五)承擔上海地區的人民銀行有關業務。
(六)根據管理許可權,負責上海總部及轄區的人事、黨建、內審、紀檢監察工作。
(七)負責在上海的人民銀行有關機構的管理及相關機構的協助管理工作。
(八)承辦總行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上海分行
上海分行是業務機構,辦理上海市銀行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建立後,根據總行「邊接管、邊建行」的方針,接管官僚資本銀行,取消外商銀行在華特權,迅速建立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並在穩定物價、整頓金融秩序,支持工農業生產地恢復和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接管官僚資本銀行,取消在滬外商銀行特權。上海解放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中關於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的國家所有的規定,按照「依照系統,原封不動,從上到下,整套接收」的接管方針,對四類官僚資本金融機構進行接管;一是國民政府辦的所謂國家銀行,即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郵政儲金匯業局、中央合作金庫等;二是官僚資本的省市銀行,有上海市銀行、江蘇省銀行、江蘇省農民銀行、浙江省銀行、台灣省銀行等;三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成員辦的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如廣東銀行、山西裕華銀行、亞東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公司等;四是官商合辦的銀行,如新華銀行、中國實業銀行、四明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和中國國貨銀行等。除此以外,接管的其他官僚資本金融機構還有聯合徵信所、票據交換所和6家鈔票印刷工廠、19家保險公司等。上海解放時,共有外資銀行15家,其中英國4家(匯豐、麥加利、有利、沙遜);美國5家(花旗、大通、友邦、美國商業、美國運通);法國2家(東方匯理、中法工商);荷蘭2家(荷蘭、安達);比利時1家(華比);俄國1家(莫斯科國民銀行,僑英的原俄國商人開辦)。這些銀行解放前依持其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特權,在中國發行貨幣、壟斷國際匯兌、操縱金銀外匯行市,形成業務經營上的壟斷地位。解放後,人民政府取消了它們的一切特權,允許其在規定的范圍內合法經營,不得從事未經核準的業務。由於外資銀行的業務活動置於中國政府的監督和管理之下,他們過去因特權而產生的巨額利潤消失,因而多數外資銀行相繼申請歇業,到1954年,在上海繼續經營的外資銀行只剩下匯豐和麥加利2家。
(2)建立各級分支機構,形成上海分行的組織體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在接管官僚資本銀行的同時,迅速建立各級分支機構。建行之初,分行只設業務、公庫兩個部,秘書、人事、會計3個室,至11月底,又增設合作儲蓄部、信託部和公用事業部等3個部。在基層組織體系方面,至1949年底,市區設有22個辦事處、127個服務處和44個收款處,辦事處最初以數字順序命名,1951年11月起改為以街道名稱命名(全市共有街道辦事處36個)。1952年「三反」運動以後,全市辦事處由改按當時行政區設置,全市共有20個區辦事處,作為分行的派出機構,負責管理區內多項銀行業務,其下還設有48個分理處。
(3)穩定物價,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上海解放時,由於國民黨政權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及國內外敵人的肆意破壞和搗亂,投機猖獗,金銀外幣仍然計價流通,市場物價極不穩定。面對這種情況,人民銀行在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穩定金融物價,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用人民幣佔領市場,嚴禁金銀外幣計價流通,嚴厲打擊金融投機,開辦折實儲蓄,很快穩定了金融物價。二是貫徹執行統一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實施現金管理,大力開展儲蓄,全面開展國內匯兌,迅速建立金庫,很快實現人民銀行總行提出的「收存款、建金庫、靈活調撥」的中心工作目標。三是積極支持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活躍城鄉物資交流,1952年上海當地銀行放款總額比1949年底增加34.1倍,其中對公放款佔全部放款的79.25%,在對公放款中國營貿易放款佔69.30%,支持了國營商業掌握糧食、紗布等主要物資以保證人民基本生活品的供應。
源中行上海部官方
⑸ 請問央行的總部在哪裡,怎麼有時說在上海呢
上海,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第二總部,北京依然是老窩吧。
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 進一步優化央行組織結構
www.XINHUANET.com 2005-08-10 10:29:12
今天,中國人民銀行第二總部在上海浦東掛牌,標示著中國央行在組織結構上的進一步優化,同時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搭乘中國和平崛起的步伐,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加大,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但目前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地位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一是因為中國的銀行業是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在改革開放中並沒有隨著企業產權結構的改革而得到應有的發展;二是中國金融業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沒有形成相適應的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效應沒有得到發揮,所謂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也將受制約。
1991年2月,鄧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時強調,「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浦東的改革開放,使得具有傳統金融文化底蘊的上海,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次顯現,本土金融業與國外金融機構地區總部開始逐步聚集於上海。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則意味著上海國際金融地位的雛形開始顯現。
目前,上海作為全國資金運營中心的地位已初現端倪,四大商業銀行都將與金融市場聯系緊密的中心設在上海。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的票據運營中心先後落戶上海;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金運營中心已經遷往上海,農行除了票據中心設在上海外,也准備將信用卡中心、數據中心設在上海,交通銀行也將在上海設立資金中心。近來,一些股份制銀行,例如興業銀行的資金運營中心等也陸續搬遷到上海。招商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在上海安家落戶。上海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商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在上海的建立,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外匯交易中心、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海黃金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場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
上海國際資金運營中心的地位也開始孕育,進駐中國的外資銀行地區總部紛紛落戶上海,匯豐銀行、花旗銀行集團的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金融業以實業經濟發展為依託,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多家在這一地區落戶,其中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和中國總部的就有180多家。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合同利用外資累計已近1500億美元,上海都市圈正在變成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1913年,美國國會建立了包括12個儲備銀行組成的聯邦儲備系統。其公開市場委員會的主席由美聯儲主席兼任,因為紐約在美國金融業中的特殊地位,副主席一直由美聯儲紐約分行的行長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了聯邦資金利率的適當目標水平後,由美聯儲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交易台負責實現目標。為了推動這一過程,美聯儲要求紐約交易平台採取適當措施,實現隔夜借貸利率目標。另外,聯儲紐約分行金庫存放的黃金佔全球黃金存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搬遷到上海的總行機構主要為市場操作層面的部門,將市場層面的部門與負責貨幣政策決策的部門分開,不僅說明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經濟金融對央行的重要地位,也預示著央行的職能將進一步明晰。第二總部的設立,顯然有利於將貨幣政策與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分立開來。同時,「貼近市場」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經濟金融動態,也更有利於央行作出決策。
在「九五」和「十五」期間,中央給予了浦東部分金融功能開放政策,如允許外商投資經營金融服務業,允許外資金融機構經批准在浦東新區和上海市經營人民幣業務。無疑,這些政策使得上海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以後的發展中,浦東新區有必要在更多的完善金融市場、服務全國的功能性政策方面有所進展,如率先進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探索資產證券化;試點具有示範效應或探索功能的新機構、新業務品種,如組建貨幣經紀公司、證券融資公司等。
在4月1日於上海舉行的國際金融合作會議上,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說,上海下一步將按照「5年打基礎、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戰略部署,分階段、逐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上海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浦東成為首個國家級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其核心是政府轉型和金融創新。這表明上海以「先行先試」為抓手,上海金融業二次突破將再次上路。
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無疑將進一步推進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使上海逐步成為全國金融要素的後台集聚地和信息的交流中心,這既是與中國金融結構的區域結構演變相適應,也將引起國內和國際金融業向上海的進一步集聚。
⑹ 央行職能和上海總部!!!!!!
1\中國人民銀行的原有職能將「一分為二」,淡出銀行監管職能,「瘦身」後專注於貨幣政策的制訂和執行,逐步發展成為類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及其作為我國的中央銀行,迄今已有55年的歷史。然而,直到1983年與國有專業銀行的分立,它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銀行。之後它又經歷了三次職責上的分離,即1992年證監會的成立,將對證券市場的監管職責從人民銀行中剝離;1998年保監會的成立,將對保險市場的監管職責加以剝離;及至銀監會的成立,其對銀行業的監管職責再次被剝離。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在自身機構設置上也在為其職責的優化不斷地進行調整。1995年通過的《人民銀行法》,賦予了人民銀行(簡稱央行)廣泛的職責,其基本職能可以歸納為金融調控、金融監管和金融服務。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設立了貨幣政策委員會,強化了其金融調控的能力。1998年,央行對分支機構進行重大調整,跨區域設置了九大分行和21個地方監管辦,使貨幣政策由計劃經濟時代的直接計劃管理向藉助市場工具的間接調控方式轉變。2003年12月27日,經過修訂的《人民銀行法》於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六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強化了人民銀行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方面的職能,明確地規定了其「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責。
從央行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央行的職責越來越得以專業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樣負責金融業的方方面面,而是將監管職責逐步剝離開來,使其更關注於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執行,著眼於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從而強化其職責執行的效力,增強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可以說,央行的管理體制和基本職能也隨之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上海總部主要以現有的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為基礎進行組建,作為人民銀行總行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總行的領導和授權下開展工作,將主要承擔部分中央銀行業務的具體操作職責,同時履行一定的管理職能。
在揭牌儀式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成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就是要圍繞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加強中央銀行總行的調節職能和服務職能。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主要負責中央銀行部分操作性業務,這將更加便利中央銀行從金融市場一線獲取信息,從而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進行業務操作和動態微調,提高金融宏觀調控效率。目前,上海總部主任由人民銀行副行長項俊波兼任,央行行長助理馬德倫和央行上海分行行長胡平西分別兼任上海總部副主任。
在昨天的掛牌儀式上,央行行長表示,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科技的發展,交通的便利,對金融業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央銀行總行的調節功能和服務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強弱,當今要看有沒有功能強大的金融中心。央行上海總部正是順應這樣的形勢和要求而設立的。上海市市長韓正表示,央行上海總部的設立對上海金融發展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央行上海總部主任項俊波稱,此舉是完善我國央行體制、更好地發揮央行在宏觀調控中作用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措施。
央行上海總部主要以現有的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為基礎進行組建,作為人民銀行總行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總行的領導和授權下開展工作,其職能定位是總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平台、金融市場監測管理平台、對外交往重要窗口,主要承擔公開市場操作、金融市場監測、金融信息分析研究、金融產品研發和交易、區域金融合作等職責。
小川在解釋成立上海總部原因時坦言,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或市場化程度較低的改革初期,金融組織結構就傾向於「上下一般粗」,即總行有什麼部門,地方分行也需相應有什麼部門,因為需要將信息上傳集中到中央,然後通過中央計劃層層分解到各地區去執行。在新形勢下,人民銀行舊有的組織結構已經不能適應央行對調節和服務職能的需求。
周小川指出,貨幣政策的運作和傳導越來越倚重於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金融市場自身的發展也必然會越來越多地提供跨區域的服務,而不再是區域分割的金融市場,還必然會形成為數不多的為全國服務、甚至為國際服務的金融市場。
將第二總部選在上海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央對將上海建成四個中心的其中一大目標,也是上海20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建設國家的金融中心是超越城市利益和區域利益的。」周小川行長如是說。
除了政策上的傾斜,上海自身金融市場的發展也頗合央行加強「服務」的要求。
目前,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都設在上海,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全國的主板市場。另外,上海還設有黃金市場和期貨市場。這些市場是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管理資金、進行投資交易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央銀行開展市場操作,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的基本平台。
正如上海總部的掌舵人、央行副行長項俊波所說的,設立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可以充分利用貼近金融市場一線的優勢,直接、便利地收集和反饋各類市場信息,敏銳、准確把握市場變化的「脈動」,及時、有效地進行業務操作和動態微調,提高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和金融服務的效率。
⑺ 上海誇客金融總部電話
我二十九號在你們佛山公司帶了錢,合同上是22290.打我卡上只有2萬元,這是怎麼回事,
⑻ 上海浦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在上海哪個地址啊
上海 中山東一路 12號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⑼ 大家好,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但是為什麼那麼多銀行總部在北京呢。
就一些國有商業銀行來說,其創立之初多是從原人民銀行分離出來,而人專民銀行的總部在北京,屬所以分離出來的商業銀行不必舍近求遠,經過逐步發展,其總行都設在了北京。另外北京與上海的定位不同,上海是公認的全國的金融中心,而北京至少是北方的金融、經濟中心,但最重要的是北京是全國的信息中心,許多重大的政策出台都是從北京發出的,對於銀行總部來說,獲取政策的先機比拿一單生意重要的多,所以就不難理解很多銀行總部(包括許多外資企業的總部)都設在北京了。
⑽ 上海有哪些投資銀行
2020年,對於資本市場來說,真的是跌宕起伏。
一方面是國內外疫情的影響,國際形勢又緊張,經濟形勢非常低迷。另一方面確實央媽放水,股市活躍,政策放寬,金融市場異常活躍。用官方的話來說,中國資本市場化改革則堅定地邁出了一大步。
金融民工們的朋友圈都是這樣的:
投行:恭喜XX項目過會!一周內連續兩個項目通過發審會審核!
PEVC:恭喜優秀的被投企業成功通過證監會審核!本年度第X個項目成功登陸科創板/創業板!
債券:XX領域/XX行業/XX地區首單,創XX以來利率新低!而在這其中,券商投行業務,可以說是利好政策最密集,最嗨森的板塊。
還有,如今二級市場的行情也不斷走好。
飢渴的投行人們,已經等這樣的行情好久了。
01 密集利好投行業務的政策
今年,確實是投行政策變革尺度最大、最密集的一年。
科創板政策、新三板精選層、再融資新規、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以及境外公司的直接境內上市等,每一項政策都很重磅。直接導致了各家的業務都激增,無論是業務收入還是項目數量,在會的項目,都創了近年以來的新高。
先是去年出台的科創板,算是擴寬了券商挑選項目的標准,以及讓一些PE投的項目有了退出的可能性。
新三板精選層,首先就讓中小型券商股權業務迎來了比較大范圍的放寬,畢竟這些機構很難直接和大的券商平台競爭大的IPO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