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集團戰略
第一階段(1997-2004年):【規模取勝】戰略階段1997年,恆大確立「小面積、低價格」的發展模式,這是基於當時企業發展戰略「規模取勝」而做出的決定,也是當時公司基於對目標市場及市場規模的分析、對目標市場內一般消費者負擔能力的評估及可供使用的財務資源估計而制定的。1997年,恆大隻在廣州開發1個項目;而至2004年,公司開始同時開發十多個項目,公司的員工人數由1997年不足20人急升至2004年超過2,000人。憑借初創階段持續一致的努力,公司逐步躋身廣州房地產十強企業、廣東省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第1名、中國房地產十強企業及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十強企業。第二階段(2004-2007年):【規模+品牌】戰略過渡階段2004年開始,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漸趨成熟及競爭日益激烈,恆大轉變了原來的企業發展戰略。除了實現規模的飛躍,公司開始著重「規模+品牌」的同時發展,以確保持續發展。在規模擴充方面,公司跨越廣東省,將地理版圖擴充至其它戰略性城市,使房地產組合的開發面積從幾十萬平方米大幅增加至幾百萬平方米,在此過程中,公司在同時管理遍布全國多個項目方面取得寶貴的經驗及能力。在品牌建立上,公司對開發中項目採用規范管理,並開始實施全國標准化運營模式。第三階段(2007年後):【規模+品牌】標准化運營戰略階段自2007年起,恆大繼續專注於發展「規模+品牌」戰略,為了在全國有效實施這一策略,公司進一步利用標准化運營模式,推進國內迅速拓展。經過多年實踐及調整,恆大標准化運營模式在中國各地的運營中已被證實非常有效。
㈡ 亞冠恆大隊鹿島鹿角,恆大有多大把握勝出
北京時間7月2日16:00,抽簽儀式由Fox亞洲體育的羅山-拉易主持,亞足聯秘書長溫莎-約翰也上台進行了致辭,亞足聯競賽部部長申晚吉則親自完成抽簽。最終廣州恆大遇到老對手日本的鹿島鹿角隊。
恆大勝出的幾率更大!!當然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對方能走到這一步肯定有一定的實力,不可以掉以輕心。希望恆大能代表中國足球繼續輝煌,希望他能再次奪魁。
㈢ 恆大的股權結構分析
恆大集團以足校球員資產加4億元現金對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進行了增資。增資後俱樂部股權結構變更為恆大集團持股60%,阿里巴巴集團持股40%。
從企業治理的角度來看,相比原來的五五分成,恆大集團重回控股股東地位,恆大與阿里六四開的股權結構更為合理。如果從更長遠來看,這樣的股權改造或許是在為恆大俱樂部未來的上市鋪路。
在去年阿里巴巴入股時,恆大俱樂部未來上市的設想就已經向外界公布。因為上市公司要求股東的數量應至少為2,因此恆大俱樂部引入阿里這個戰略投資者應是上市的第一步。
因此,當時的五五分成的股權結構只是一個過渡性階段的產物。此番調整股權結構,恆大俱樂部將更符合一個上市前公司的雛形。
另外,恆大集團以4億現金和足校球員加起來增資成為控股60%的股東,恆大俱樂部的估值相比阿里入股時的24億將有大幅度增加,注入資產為公司增值,這似乎也是上市前的常用手段。
恆大俱樂部的上市戰略進行到什麼階段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目前來看,恆大淘寶俱樂部要想上市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下來要面臨的,可能俱樂部以球員構成的流動資產多,而固定資產少的資產結構問題。因此,調整資產結構,增加俱樂部固定資產應該是該俱樂部未來的首要任務。
㈣ 中國廣東恆大地產商的競爭戰略是什麼(急~~)
憑什麼?資源?勤奮?服務?抑或是品牌?
為什麼沒有足夠的職業基礎回和專業知識都可以進答入地產經紀行業工作?
難道是想從事地產經紀行業的人都勤奮,好學,有毅力,都為生存所迫?
還是行業門檻低,懂得運作資金、走關系,吃政策飯,做信息的不對稱?
。。。。。。
憑什麼,我們在沒有提供完美服務的情況下收取客戶傭金?
是市場無競爭?還是客戶需求低?抑或是我們有足夠的步驟去把控?
看來,市場成熟化程度還不夠。
如果,市場規范化速度加快,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難道還是搶占資源,擴張網路,提升服務,更加勤奮嗎?
我想,這之中最重要的還是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客戶為什麼願意支付傭金,這樣可以立足於地產經紀行業。
才可以憑「經紀」求生存。
㈤ 恆大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此舉對恆大到底有什麼重要意義
當恆大集團與中科院簽署合作協議時,就意味著恆大集團將正式的進軍高科技產業。這對於恆大集團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恆大和中國科學院的合作不僅對恆大本身有很大的意義,對於中國目前的強國夢而言也有非常大的意義。
另外,也有行業內的專家分析到,這次恆大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會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科研機構為核心,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系。這將大力推行科技成果的變換,這也對中國建設成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㈥ 從電子商務到入股恆大足球,分析阿里巴巴採用了什麼戰略
廣州恆大是一支掙錢的球隊,「恆大」更是一個響當當的品牌,迅速形成品牌紅利。恆大隨內之成立國內高檔飲容用水品牌「恆大冰泉」。阿里巴巴在這個時候入股恆大,除了資本運作之外,也迅速把阿里巴巴的淘品牌品牌從線上發展到線下,因為足球是全民關注的焦點,當然了,這次資本運作,也為阿里巴巴形成了很點的熱點營銷。入股恆大後,馬上在紐約上市,讓資本市場對其充滿了無限遐想。
㈦ 對恆大地產集團的評價去恆大工作發展前景如何
對恆大地產集團評價,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
企業的發展戰略方面,「規模一流」是恆大「三個一流」目標戰略的根基。「品牌一流」是恆大「三個一流」目標戰略的核心。「團隊一流」是恆大「三個一流」目標戰略的保證。有著行之有效、超前先進、獨一無二的緊密型集團化管理模式。
發展歷史方面,從第一個項目奠基到全國120多個城市200多個項目的全面拓展,恆大始終秉持「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的企業宗旨,滾動開發,高效運作,以「規模+品牌」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企業強大的競爭力。
企業優勢方面:恆大實行標准化運營的模式,集團總部通過緊密型集團化管理,對全國各地區公司實施標准化運營,包括管理模式、項目選擇、規劃設計、材料使用、招標、工程管理以及營銷7重標准化,最大限度降低全國拓展帶來的經營風險,確保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精品產品的打造。恆大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企業,項目所在城市基本為區域經濟中心,住宅剛性需求潛力巨大,經濟規模及發展速度全國領先。恆大實施精品戰略,嚴格執行全過程精品標准。
下屬單位方面,有恆大房地產開發公司、恆大建築設計院、恆大建築工程公司、恆大物業管理公司和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等等。
根據多方面的分析, 恆大地產發展前景非常好。
㈧ 恆大,萬科,碧桂園的宣傳片,分析三家企業在CIS戰略是如何設計的並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碧桂園最會賣房子但最黑,恆大一般黑,萬科有點黑(從虛假宣傳上,裝修質量上,物業服務上)
㈨ 深度解析為什麼許家印願意投資那麼多錢在廣州恆大
家印曾說過:不放大對錢認知的格局,你永遠賺不到錢。
很明顯,許老闆對於足球上的巨大投入是有更開闊的格局的。從收購廣州醫葯足球隊之前總金額的為303億元到2017年全年銷售總額預計超過4500億。接近12倍的收入增幅,讓許老闆也成為了中國的首富。也可以看到許老闆通過足球獲得十分豐厚的利潤,這也是通過足球讓自身企業巨大成功的鮮明例子。當然了,一個足球運動是不能完全讓恆大集團騰飛的,但是許家印大手筆的投身到廣州恆大上面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的。
1,為國貢獻,為足球做貢獻
廣州恆大,從一開始就是為榮譽而存在的,那沉甸甸的「七連冠」和「亞冠雙冠」不僅證明自己是中超最強的霸主,還是代表中國足球擊敗日韓成功登頂亞冠的第一隊。當然,在俱樂部的成功也未能讓中國足球進入世界盃。所以在2013年,許家印就提出獎勵並且處罰恆大的中國國腳,目的是讓他們能夠為國效力的時候拼勁全力。隨後在恆大皇馬足校的球員培養上面,也是大力發展青訓,從源頭上為國家培養人才。而2020年的全華班戰略,也是許老闆對廣州恆全力支持中國國足的長遠規劃。
2,順應潮流,並且引領足球潮流
現在世界的潮流是發展,而發展的中心已經慢慢從美國轉移到中國。中國作為大國而存在於世界,也急需各種綜合力量的鞏固和提升。而體育也是體現一個大國強大的一個重要元素,貴為世界上第一大體育運動,足球發展必然是中國所重視的。作為中國的首富,也是中國足球的引領者,許家印必然希望延續廣州恆大的輝煌,並且繼續創造輝煌。而作為中國專項領域的成功人士,必然能夠引領潮流並且從中獲利。
3,在商言商,讓足球真正能夠獲利
雖然許家印對於廣州恆大投入超過20億,但是各種冠軍已經彌補了「收支平衡」。當然金燦燦的冠軍寶座肯定不如白花花的銀兩,所以恆大在不斷探索足球「盈利」的道路。從2015年短暫的盈利之外,廣州恆大都是入不敷出。不過在2017賽季球隊通過售賣保利尼奧獲得4000萬歐元的轉會費,讓本年度的球隊財政收入可以盈利。其實,真正讓恆大盈利的是青訓產品。所以許家印大力的發展恆大足校,並且舉辦U19世俱杯給予人才的培養並且在世界強隊面前展現自身的能力,從而有機會到達更大的平台。一旦恆大培養年輕球員成功,必然會獲得豐厚的轉會費。
其實,掌握權力和掌管金錢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所以,那些掌握巨大權力的人,如果能夠看透權力和金錢的這些相似點,他就更應該明白,在擁有權力的每一天,不是為了自己去賺取更多錢。你掌握的權力越大,你的責任越大,你的格局就會越大。所以說,許家印不斷的投入廣州恆大,最終可能讓財富和地位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