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煙台來福士中集集團近況
啥近況,近況就是大國重器的名頭,底層員工工資兩千多,不如餐廳服務員,什麼福利待遇沒有,過年過節連點禮品都不發放
2. 中集集團2010年年報讀後感一:海工業務將成為2011年的最大變數
[中集集團2010年年報讀後感一:海工業務將成為2011年的最大變數]
中集集團2010年的年報出爐,中集集團2010年年報讀後感一:海工業務將成為2011年的最大變數。每股收益1.13元,分紅方案為10派3.5元,基本是年度利潤的30%左右,是多年來的慣例了,正常。
由於有預報,1.13元這個業績基本不令人意外,但比我的預期略低,我想主要原因就在於海洋工程業務的巨虧在四季度集中反映出來了,並且虧損額遠超預期。
海洋工程業務2010年巨虧11億元,虧損主要原因包括:由於2007
年開始採取的外包策略,加上深水鑽井平台在手訂單均為首制船,在技術、建造、項目管理方面經驗不足,幾乎所有的項目都經歷了一至二年明顯的延遲。這不僅導致客戶提前提取產品而降低合同價款,並且還需對拖期損失進行賠償,付出了較高額外成本費用;項目的延遲還造成公司聲譽的受損。為義大利
SAIPEM 公司建造的半潛式平台D90 項目未能100%交付,以前年度已確認的項目毛利需要回沖,COSL
系列成本費用較高出現虧損,以及其他項目的交期拖延均直接影響當期利潤。中集在海洋工程上的巨額虧損既反映出進入這個領域潛在的高風險和高難度,也反映出中集來福士在技術和管理上的不成熟。我更加不明白的是,來福士當年在還沒有一個完整平台的製造經驗的時候,怎麼就有膽量一下子接這么多訂單!!!就算要交學費,也不能這樣交啊。
2011年中集來福士還有好幾個平台及船舶需要交付,僅就手上的資料我無法了解來福士過去兩年在技術和管理上取得了多大進步,是否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無法了解這些項目是否再度延期以及還需要為項目的延期支付多少賠償,讀後感《中集集團2010年年報讀後感一:海工業務將成為2011年的最大變數》。所以當我看到來福士手上還有近十個平台項目的時候,我心中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歡喜,反而平添許多擔心。他們將成為中集2011年業績預測中最難以預測的因素。
來福士的虧損提醒我們企業並購中存在的巨大風險,近兩年中集不斷以低價增持來福士的股權,今天來看,這價格低得實在有道理,而來福士是不是物有所值,一是要看他還會有多少潛在的風險沒有暴露,二就要看中集收購後對他的經營和管理能有多大的提升。搞不好就成一個燙手山芋了。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中集入股來福士已經兩年,控股也一年了,為什麼問題在四季度才反映出來呢?項目延誤應該在就知道了,為什麼不提前將延誤賠償打入成本,反而之前還在報表上反映海工的利潤呢?是中集故意造假,還是集裝箱利潤太高,所以特意將海工的損失反映在2010年的年報上,減輕包袱,為2011年利潤的繼續增長創造條件呢?
作為未來重要的戰略支柱,中集對海工的投入並沒有因為2010年的虧損的減少,在生產基地建設方面,煙台基地以集配、合攏、調試為主,海陽、龍口基地分別為半潛式鑽井平台模塊建造,自升式鑽井平台建造基地的產能布局和新的生產流程已經形成;在研發設計領域,通過組建煙台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和上海中集海工研究中心,中集萊佛士已建立起約
800
人的研發設計團隊,構建了集研發與設計為一體的研發設計平台,貫穿海洋工程裝備(平台)的基礎設計、詳細設計和生產設計全過程。今年年頭,中集又啟動了來福士在挪威退市的程序。可見中集發展海工的信心依然沒有動搖,反而走得更堅定了。我想,虧損是暫時的,海工業務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經歷了這兩年痛苦的磨練,他的海工團隊也一定會成熟起來的,但是真正的收獲期可能就要到2012年之後了。
海工業務的巨虧,嚴重拖累了中集的業績。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將這部分剔除了,中集在2010年的業績將更加靚麗。時間關系,其他內容明天再續。
年報中關於延期交付造成的或有負債說明:
1、或有負債
本公司子公司中集來福士及其下屬子公司 (以下合稱「中集來福士」 ) 與船東簽訂
建造合同。合同涉及各方就由於最初設計改變而導致建造成本發生重大變更進行談判,
中集來福士提出船東彌補中集來福士由於合同變更而增加的成本及損失並同意中集來
福士延期交付的要求。基於中集來福士管理層對談判結果的判斷,中集來福士未對可能
出現的損失及延期交付賠償計提損失准備。取決於最終談判的結果,中集來福士可能承
擔的最大損失及延期交付賠償金合計約41,400,000美元,摺合人民幣272,814,000元。
〔中集集團2010年年報讀後感一:海工業務將成為2011年的最大變數〕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