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味之素收購梅花集團

味之素收購梅花集團

發布時間:2021-01-24 19:43:41

① 味之素的來歷

味之素來歷——味精的發明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調味品。它的誕生至今還不到100年。
說起味精的發明,純屬一種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於在上午完成了一個難度較高的實驗,此刻他的心情特別舒展,因此當妻子端上來一盤海帶黃瓜片湯時,池田一反往常的快節奏飲食習慣,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嘗起來了。
池田這一品,竟品出點味道來了。他發現今天的湯味道恃別的鮮美,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今天心情特別好的緣故,再喝上幾口覺得確實是鮮。「這海帶和黃瓜都是極普通的食物,怎麼會產生這樣的鮮味呢?」池田自言自語起來,「嗯,也許海帶里有奧妙。」職業敏感使教授一離開飯桌,就又鑽進了實驗室里。他取來一些海帶,細細研究起來。
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後,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鈉的化學物質,如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里去,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池田在發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後,他便轉向了其他的工作。
當時一位名叫鈴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從海帶中提取碘的生產方法。當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後,靈機一動立刻改變了主意,「好哇,咱們不搞提取碘的事了,還是用海帶來提取谷氨酸鈉吧!」
鈴木按響了池田家的門鈴,一位學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攜起手來,池田告訴鈴木,從海帶中提取谷氨酸鈉作為商品出售不夠現實,因為每10公斤的海帶中只能提出0.2克的這種物質。可是,在大豆和小麥的蛋白質里也含有這種物質,利用這些廉價的原料也許可以大量生產谷氨酸鈉。
池田和鈴木的合作很快就結出了碩果。不久後,一種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一家店鋪里,廣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一時間,購買「味之素」的人差一點擠破了店鋪的大門。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傳進了中國。這種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動了一位名叫吳蘊初的化學工程師的心。他買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這種被日本人嚴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麼東西。一化驗,原來就是谷氨酸鈉。又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他獨立發明出一種生產谷氨酸鈉的方法來:在小麥麩皮(麵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達40%,他先用34%的鹽酸加壓水解麵筋,得到一種黑色的水解物,經過活性炭脫色,真空濃縮,就得到白色結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氫氧化鈉反應,加以濃縮、烘乾,就得到了谷氨酸鈉。
吳蘊初把他製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來生產味精的人。1923年,吳蘊初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向市場推出了中國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後,佛手牌味精不僅暢銷於中國市場,還打進了美國市場。吳蘊初也獲得了一個「味精大王」的稱號。
2003年以後,中國河南·蓮花味精(集團總部位於河南項城市),主要競爭對手就是日本的「味之素」。一些權威媒體的新聞和評論資料上,看得出蓮花味精和日本「味之素」的海外之戰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而且成功搶佔了「味之素」市場份額。據資料顯示,「味之素」是此前國際上味精行業最牛的,周潤發版的《上海灘》中,就有「周潤發」抗日燒「味之素」倉庫的片斷。從股市專業評論上看「蓮花味精的出口量佔中國味精總出口量的80%以上」,媒體記者報道上看「蓮花味精的出口量佔中國味精總出口量的90%(也有說95%的)以上」。但是,蓮花在取得國際市場「抗日」勝利的同時,卻丟掉了大量的國內市場。這和包括網路在內的各種媒體鋪天蓋地關於「味精有害健康」的文章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菱花、梅花、紅梅、菊花等品牌都受到了和雞精市場競爭激烈、利潤降低的影響,甚至企業虧損,唯獨蓮花味精獨樹一幟,一直占據市場的高端位置。
用水解法生產味精很不經濟,因為這種方法要耗用很多糧食,每生產1噸味精,至少要花費40噸的小麥。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鈉時要放出許多味道不好的氣體,使用的鹽酸也易腐蝕機器設備,還會產生許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繼續進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產出更好的產品來。
在這項工作中,日本的協和發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協和公司組織的一批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發現,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製得谷氨酸,但由於不同的細菌繁殖後會有不同的產物,故必須選取其中合適的菌種擔任生產谷氨酸的「小工藝師」。
1956年,協和公司宣布,他們已找到了這位「小工藝師」,這就是短桿菌。谷氨酸鈉的發酵法生產就此誕生。協和的科學家們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製成培養液,再用高溫蒸汽滅菌法將那些雜菌統統殺死,然後把培育好的純種短桿菌在最有利的環境下接種進去,讓它們繁衍後代。由於「小工藝師」們的努力,把絕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轉變為谷氨酸,最後,把它中和成為鈉鹽。
用協和公司發明的新方法生產味精,每噸只耗用小麥3噸,不僅操作簡單,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純度提高,鮮味更強。不過,協和公司的這項發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聞界評選出了當年日本的10大發明,其中之一是「強力味精」。它的鮮度竟是「協和味精」的160倍!
「『強力味精」的發明,可上溯到本世紀初。那時,日本科學家大介博士對蘑菇為何異常鮮美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也和帝國大學的池田教授一樣,走進了實驗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來。經過分析後,發現蘑菇的鮮美.是因為含有一種叫「烏苷酸鈉」的物質。可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想了好多辦法,也未能將它製造出來。大介只好停下這項勞而無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學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發現,因為這時的生物化學發展很快,生物催化技術已非常成熟,可以在這一領域大顯身手了。這樣,到1964年,以烏苷酸鈉為主體的強力味精終於面世了。
說來有趣,烏苷酸鈉本身的鮮味其實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當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鈉時,它才會同谷氨酸鈉發生「協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鮮度提高。所以,強力味精實際上就是用少量烏苷酸鈉摻到普通味精里製得的。
其實,還在強力味精發明之前,有經驗的廚師已經利用這一化學原理來提高鮮味了。他們在燒雞、燒肉時,往往要加少許味精,因為肉類中也有烏苷酸鈉,加進去的味精能與之發生鮮味上的協同作用,使鮮味大幅度提高。
人們對「鮮」的追求並未就此結束。當歷史老人在邁越80年代的最後幾步時,又有人發明了一種「超鮮味精」。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鮮上600多倍!看來,事物的發展是沒有窮盡的,鮮也是無止境的啊!

② 味之素的相關事件

中國調味品市場迄今最大的一宗並購案發生了。記者昨日獲悉,在日本擁有百年歷史的調味品巨頭「味之素」,出手18.45億港元收購達能亞洲公司旗下的淘大食品集團。在這次並購中,味之素將獲得淘大食品集團在中國香港地區以及北美、歐洲的中式醬油和冷凍食品業務,同時還包括上海淘大食品集團60%的股份。據悉,還將有多宗國內外著名食品、調味品集團公司兼並重組,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衛祥雲認為,中國調味品市場迎來了整合、並購的高峰期,市場布局正不斷走向成熟。 味之素借道淘大涉足中國醬油業
據了解,日本味之素公司是全球十大食品企業之一,其在全球擁有114家公司,主要生產氨基酸、加工食品,調味料、冷凍食品等。但相對於李錦記等企業,味之素在華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
按照日本味之素公司擴大海外發展的戰略計劃,到2010年,該公司的遠景是銷售額將達到1500億日元,營業利潤達到160億日元。顯然,若要完成到這一宏偉目標,「並購」將成為促其「快速成長」的最佳途徑。
記者昨日從味之素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處獲悉,半年前,味之素已與達能亞洲公司洽談收購淘大事宜。據悉,法國達能目前正在全球實施以飲料、餅干、乳製品為核心的事業集中戰略,而淘大的醬油領域非其核心業務,故達能要削去淘大。記者從有關資料獲悉,李錦記。
業內人士分析,味之素收購淘大後,不僅將「淘大」品牌收歸麾下,而且還將其在上海、天津、西安、成都、重慶、南京、沈陽、北京、杭州等九大城市的銷售網路一並攬入懷中,並藉此首次涉足了中國大陸的醬油領域。 調味品整合並購高峰期到
據介紹,中國調味品市場正為海內外商家所「虎視」。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每年約消費醬油500萬噸。李錦記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繩祖在去年底出席「中國調味品營銷發展論壇」時指出,未來10年,調味品銷量預計達1000萬噸左右,其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呈正比,調味品在城市的產值因質量和價格的提升而大幅增長,而餐飲業對調味品的需求增長大於家庭消費。
正是基於對中國市場前景的樂觀,以來,在中國調味品市場已發生多宗並購、重組案,如日本滋味康宣布入主北京和田寬、北京王致和與廣西桂林腐乳廠合並重組等,而且這種並購、重組案還將更多地上演。
王繩祖預計,10年後中國調味品行業內將出現兩大陣型,一是跨國企業,一是民族企業。跨國企業將以收購形式爭相進入中國市場;而部分的中國民族企業因擁有龐大的本土忠實消費群,有實力與跨國企業抗衡,並逐漸向國際市場進軍。

③ 味之素(中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味之素是日本在中國的一家調味品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一、在調味品、食品、食品添加劑、飲料、氨基酸、醫葯品以及化工品等領域進行投資。二、受所投資企業的書面委託(經董事會一致通過),向其提供下列服務:(一)協助或代理所投資企業從國內外采購該企業自用的機器設備、辦公設備和生產所需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在國內外市場以協助、代理或經銷的方式銷售所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並提供售後服務;(二)在外匯管理部門的同意和監督下,在所投資企業之間平衡外匯;(三)協助其所投資企業招聘人員,對其人員培訓、市場開發提供支持,並提供咨詢服務;(四)、協助所投資企業尋求貸款及提供擔保;(五)受所投資企業的書面委託,為所投資者提供運輸、倉儲等綜合服務。三、建立研究和開發中心並通過中心進行產品研究、開發。四、為投資者提供咨詢服務,為其關聯公司提供與其投資有關的市場信息,投資政策等咨詢服務。承接其母公司和關聯公司的服務外包業務。五、在境內收購不涉及出口配額、出口許可證管理的商品
法定代表人:杉森正也
成立時間:1996-12-19
注冊資本:10410.8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11000045000357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38號院3號樓14層1701-1

閱讀全文

與味之素收購梅花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
津貼買理財 瀏覽:262
中國股指期貨的事件 瀏覽:564
油菜籽期貨相關外盤品種合約 瀏覽:733
科創板基金靠譜嗎第一批 瀏覽:791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
中投屆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8
合夥企業從事股權投資 瀏覽:177
一元人民幣等於多少捷克錢幣 瀏覽:66
貸款承諾函贖樓 瀏覽:764
32新加坡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9
新興籌管股票 瀏覽:267
一百塊錢人民幣可兌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