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魯商集團文化手冊

魯商集團文化手冊

發布時間:2021-02-03 10:14:10

⑴ 魯商文化

魯商哲理
做生意時講究不能虧良心
做生意時不能對不起朋友
誠實、講信用 體現得尤為明異版
談生意沒有酒,談話就索權然無味
把雙方的友誼看得很重
經商活動中缺乏冒險意識
商業風格打上儒家思想烙印

魯商寓言
二商過海

聞彼岸貿易極盛,齊商與魯商各攜金幣結伴過海,以期牟利。

舟至海心,風暴突起,舟毀人翻。二商幸甚,各得浮木一塊。然木輕極,僅能載一裸人矣。金幣雖重,然魯商不忍棄之,以至溺水而亡。齊商先亦不願棄金,然後知不棄即命無,遂棄金而保命也。

齊商終至彼岸。見遍地鑽石而土人未識,大喜,狂斂之。後雇舟運回,大富也。惟有權衡利弊,懂得取捨,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⑵ 魯商集團的發展歷程

集團自轉體組建以來,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992年-2002年的資源積累期
2002年-2004年的資源整合期
2005年至今的戰略發展期。 1992年至2002年的資源積累期,為魯商集團發展的第一個時期。主要通過承建山東世界貿易中心、推進生化制葯業發展等運作,為集團培植、發展主力業態,打下了堅實基礎。
1992年底,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商業廳在全國商業行政系統第一家整建制轉體為山東省商業集團總公司,揭開了集團作為企業經營的新篇章。轉制之初集團黨委一班人破除傳統觀念,打破官本位思想,提出了「不留退路」、「不搞翻牌公司」、「不等、靠、要」的「三不原則」,為集團發展奠定了體制基礎。隨後,集團黨委又陸續實施了「造船工程」、推進生化制葯業發展、承建山東世界貿易中心等一系列決策,為集團發現、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培植、發展主力業態打下了基礎。
世貿中心作為省重點工程,經過全集團的共同努力,成為集團實力的象徵和產業發展的平台:1996年世貿中心第一個運營項目銀座商城開業不久,即成長為全省百貨店的龍頭;2000年濟南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索菲特銀座大飯店的成功開業,提升了山東形象,帶動了產業升級。世貿中心建成和運營,不僅實現了省委、省政府為項目設立的「體現山東改革開放成就和第三產業發展的標志性項目」的目標,還為山東商業樹立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經營模式,為集團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尤為重要的是世貿中心建設過程中的形成的6.22精神,成為集團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集團以後的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激勵作用。
在抓好世貿中心建設的同時,集團還積極探索延伸經營領域,為培植、發展主力業態打下了堅實基礎。1999年10月31日,銀座首家分號——濟南銀座購物廣場開業;2001年1月12日,銀座第一家異地分號——泰安銀座商城開業,兩家門店均在開業當年即實現盈利。1994年10月14日,山東正大福瑞達制葯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主導產品「潤舒」、「潤潔」已成長為中國眼科第一品牌。2001年10月-12月,「銀座花園」、「銀座數碼廣場」相繼破土動工,標志著集團開始向房地產領域進軍。1999年和2002年,在原商業廳所屬商校、技校基礎上,相繼組建了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和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專辦學層次,集團教育產業初具規模。2001年3月12日,集團主管的《山東商報》正式出版。至此,集團產業基礎逐步形成。 2002年-2004年,魯商集團在十年資源積累的基礎上,針對當時主業不突出、資源分散、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問題,及時進行經營戰略轉型。在發展思路上,提出了發展以「銀座」品牌為代表的零售業和以生化制葯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兩大主業,重點發展房地產和教育兩個重點產業的發展戰略。由此,走上發展快車道。
在戰略實施上,集團全力推進傳統批發企業和工程裝飾類企業的全面改制,騰出精力突出抓好骨幹產業的發展。在改制過程中,集團始終堅持穩妥、公正、透明的原則,確保穩定。專門成立了三個中心,分別負責對行政離退休、企業離退休和內退病退人員進行管理、服務,費用全部由集團統籌解決。高度重視改制企業的員工分流工作,通過內部安置、實行內退病退政策、支付解除不到期和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的員工經濟補償金等措施,保證了人員分流的順利進行。成立了資產經營公司,對改制企業的資產實行了統一管理、盤活利用;對改制企業的銀行貸款,採取了承接、延續、重組、協商等解決方式,避免了貸款糾紛。通過集團上下共同努力,從2002年-2004年,先後改制或停止經營二級公司19家,三級公司近200家,分流安置人員1600餘人。
改制工作的順利推行,為集團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期間,「銀座」零售業成長為全省商業的龍頭,福瑞達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全國眼科用葯市場的地位,房地產業在全省各地先後建設了上百萬平方米的項目,教育產業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國同行業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名牌院校和名牌專業,酒店、傳媒等產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從2005年開始,魯商集團進入了戰略發展階段。在2005年召開的集團第一次黨代會上,集團提出了「兩個三年翻一番」的目標,即到2007年,集團的銷售規模達到100億,利稅達到10個億,分別比2004年翻一番;到2010年,銷售規模超過200億,利稅超過20億,比2007年再翻一番。同時,進一步明晰了發展重點,明確將零售業作為集團主業,提出了「突出發展零售主業,重點抓好制葯和房地產業,多業態協同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以資本擴張為主線,兼並聯合為重要手段」的發展模式。各產業按照集團部署,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2006年底就提前一年基本實現了第一個「三年翻一番」的目標。
在此基礎上,集團又科學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產業現狀,決心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研究制定了以2008-2020年為戰略規劃期的「三、四、五」的戰略目標,即:以2007年銷售收入和利稅為基數,從2008年到2010年,3年實現翻一番;從2011年到2014年,4年實現翻一番;從2015年到2019年,5年實現翻一番;到2020年,確保集團銷售收入過1000億,實現利稅過100億。
2010年年初,集團又將「三、四、五」戰略正式修訂為「雙千億」戰略,即以2009年銷售收入256億元為基數,到2015年,集團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雙千億」目標,既是集團邁入全國百強的客觀需要,更是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按照這一戰略目標,魯商集團將秉承「屹立百強,通達八方」的企業願景,擔當「履信尚義,興商潤民」的企業使命,以又好又快發展為主線,以資本運作和兼並聯合為主要手段,努力實現多業態協同發展,爭取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⑶ 魯商集團的介紹

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商集團」)是1992年底由山東省商業廳整建制轉體內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容經營范圍包括現代零售、房地產、生化制葯、酒店旅遊、文化傳媒、物產、教育、汽車貿易、小額支付等多個領域,擁有兩家上市公司(「銀座股份」、「魯商置業」)、一家國家級農產品物流工程技術中心和「潤潔」、「銀座」、「明仁」三個中國馳名商標,從業人員近20萬人。現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2012年實現考核收入620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考核利稅53億元,同比增長29%。在2012年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第201位,在全國服務業500強中排名第68位,連續多年位居山東服務業首位,先後榮獲山東省企業管理獎、中國商業服務業改革開放30周年卓越企業、改革開放30年山東功勛企業、山東省60年60品牌、中國企業集團納稅500強等多個榮譽獎項。

⑷ 誰知道魯商文化

魯商 魯商,在中國歷史上興起較早,和徽商、晉商、浙商、粵商一起,被公認為是中國五大著名商幫。魯商是山東的商人精英群體,有人稱山東商幫,始於商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成熟於兩漢,在此後的不同歷史階段,又有所發展與完善。魯商創造的獨特的魯商文化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從體制來看,在最北段的山東商幫,很厚實,很有國有企業特色。 基本概述 魯商是山東經濟社會寶貴的人文資源,伴隨著「魯商」 概念迅速叫響全國,魯商已成為國人解讀山東經濟、山東速度、山東精神的一種範本,成為山東的一張嶄新名片,魯商早期魯商代表——宏濟堂創始人樂鏡宇崛起的意義已超越其經濟領域,成為山東社會文明進程的一個大事件。 魯商是山東的商人精英群體,有人稱山東商幫,始於商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成熟於兩漢,在此後的不同歷史階段,又有所發展與完善。 魯商創造的獨特的魯商文化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 魯商特色,從體制來看,在最北段的山東商幫,很厚實,很有國有企業特色。 歷史淵源 先秦秦漢時期,齊魯的商品經濟在全國一直居於領先地位。這種局面的形成,既與齊魯的地理環境、人口因素有關,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聯。魯商 齊魯之地雖然很早就得以開發,但限於地處丘陵,沙質土壤,農業難以發展起來,而以桑麻、漁鹽見長。這便有了齊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漁鹽」,及魯地「頗有桑麻之業」之說。至西漢司馬遷時,齊魯已出現經營百畝千畝桑麻的業主和以經營漁鹽的業主越業越多,這就是最早的齊魯商幫。 形成背景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當時齊國與魯國地處交通要道,為商賈必經之地,這為商業的發展具備了重要條件。齊國建國之初,人民貧窮,國家不富。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彌補農業「少五」的不足,國家當局允許人民經商,從而使得商品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這也為商魯的形成創造了寬松的環境。同齊國相比,魯國相對保守一些。由於封土面積較小,隨著人口的繁衍增殖,至西漢時,人們為了生存,除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外,只得以經營工商業作為出路。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的鄒、魯「好賈趨利,甚於周人」的經商習俗。 先秦時期,齊國統治者多實行較為寬松的經商政策和發展商業的寬松環境,這樣就為工商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魯商的最終形成打下了基礎。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等記載,呂尚被封為齊侯,在治國時利用山東半島自然資源的優勢,不僅對男人,而且還勸婦女參與經商。經商的行業主要是魚、鹽、漆、布、帛等 齊國的招商引資政策和貨幣 齊國就非常注重招商引資和貨幣的形成。齊桓公時,為鼓勵貿易,招徠外商,採取了許多優惠政策。即在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諸侯在蔡丘會盟,約定諸侯國之間的貿易,都要為商賈提供食宿方便。齊國為外來商人提供賓旅和貨棧交易的場所。對外商貨車一乘的提供本人伙食,三乘的兼供給飼料,五乘的並供給廝養人。這樣「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 管仲為使外來商人到臨淄經商,大搞旅邸設施,甚至在臨淄設「女閭三百」,以招徠商人。到戰國時,臨淄已成為一個工商業集中的大都市。城中居民達7萬戶,經營商業、販運業的有6千戶之多。 齊國的工商管理 管仲全面整頓士、農、工、商的戶籍,加強了對工商業的控制和管理。還實行"官山海"的政策,對山海之利(主要是鹽鐵)實行國家控制,以照顧各方利益。如民營鹽鐵生產由國家徵收實物稅,並統一收購銷售,實行專賣,寓稅於價,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如此就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實力,使「甲兵大足」,從而為齊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晏嬰為齊相時,為鞏固統治,採取了工商不變,即工商業堅守其業,搞好商品生產和流通的工商管理政策,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直至戰國,齊國重視發展工商業的傳統,使其工商業仍舊十分發達。 春秋戰國時,齊國還發明鑄造鑄造了刀幣,而且被許多國家所用,在當時,已成為一種國際性貨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齊獻公時(公元前859年),臨淄被立為齊國國都,歷時636年。經過數百年的經營,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西漢時臨淄人口達50萬人。這在當時來說,是一個不少的數字。 經商之道 魯商的經商之道,最早形成於戰國秦漢時期。齊魯商人在長期的商業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了一套主要包括預測分析、經營謀略、業務作風等較為完善的經營之道。 這些行之有效的經營方法,不僅為當世和後世的人們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提供了參考與指導,而且還為中國古代商業經營管理理論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構成我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陶朱公范蠡在這方面則表現得更為出色。他不僅預見到市場上商「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變化趨勢,使自己處於有利的位置,而且還預見到"居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的定陶,為經商的好去處。故到此經營,取得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的經濟效益。 商人為取得經營的成功,還需對經營的商品和在經營中形成的各種關系採取一定的計謀策略,予以妥善處理。要關注商品的質量,貯藏好貨物,「務完物」,使商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另外,還要針對不同商品的自然屬性,加以適當管護,如對易「腐敗而食之物勿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商業經營活動內部關系,要以「能擇人」的方式予以解決。良好的業務作風是商業經營活動的保障。其中,吃苦耐勞的精神、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商人走向成功鋪平了道路。而善於處理主僕關系,會充分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上下精誠一致獲得經營的成功。刁間就喜歡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奴虜,並大大提高他們的待遇,以致出現了寧做刁氏奴,不為國家自由民的怪現象。由此,刁間積聚起「數千萬」的商業資本。

⑸ 魯商集團的組織機構

辦公室:行來政部、文秘部源、企劃部
戰略管理中心:戰略規劃部、運營管理部、教育與科研部
投資管理中心:投資管理部、資本運作部、資產管理部
財務管理中心:財務部、會計部、資金管理部、信息部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人事部、黨群工作部、培訓部
風險防控中心:審計部、法務部、安全管理部、風險管理部 零售業:山東銀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銀座家居有限公司、山東銀座汽車有限公司、山東統一銀座商業有限公司
制葯業:山東福瑞達醫葯集團公司、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葯有限公司
房地產業:魯商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酒店旅遊業:山東銀座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銀座佳驛連鎖酒店
教育業: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省城市服務技術學院、齊魯醫葯學院、山東銀座·英才幼兒園(集團)
文化傳媒業:山東商報社、山東新聞網
物產業:魯商物產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山東永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牧工商總公司、魯商物產農資分公司、魯商物產金屬材料分公司、魯商物產機電設備分公司、山東永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六家直屬企業
金融產業:山東魯商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等
電商行業:山東一卡通在線商城、銀座網等

⑹ 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商集團」)是1992年底由山東省商業廳整建制轉體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經營范圍包括現代零售、房地產、生化制葯、酒店旅遊、文化傳媒、物產、教育、汽車貿易、小額支付等多個領域,擁有兩家上市公司(「銀座股份」、「魯商置業」)、一家國家級農產品物流工程技術中心和「潤潔」、「銀座」、「明仁」三個中國馳名商標,從業人員近20萬人。現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商集團)是1992年底由山東省商業廳整建制轉體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經過十九年發展,現已成長為以現代零售為主業,以制葯和房地產為重點產業,涉足酒店、傳媒、物產、教育、汽車貿易、小額支付等多領域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魯商」、「銀座」、「福瑞達」等知名品牌。
2012年實現考核收入620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考核利稅53億元,同比增長29%。在2012年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第201位,在全國服務業500強中排名第68位,連續多年位居山東服務業首位,先後榮獲山東省企業管理獎、中國商業服務業改革開放30周年卓越企業、改革開放30年山東功勛企業、山東省60年60品牌、中國企業集團納稅500強等多個榮譽獎項。
法定代表人:高洪雷
成立日期:1992-11-26
注冊資本:122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山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70000163055647M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人員規模: 500-999人
企業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9777號
經營范圍: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對外投資與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⑺ 日照魯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日照魯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廣告設計、製作回、代理、發布等。答
法定代表人:牟善磊
成立時間:2014-04-04
注冊資本:16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10220007175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威海路69號

閱讀全文

與魯商集團文化手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
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舉措 瀏覽:221
8萬投資人徹夜難眠 瀏覽:240
12月28日上海金交所銅期貨價格 瀏覽:219
易方達基金網基金 瀏覽:381
p2p理財人跑路了怎麼辦 瀏覽:310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
理財資金算作銀行自有資金嗎 瀏覽:200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