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遼寧出版集團董事長

遼寧出版集團董事長

發布時間:2021-02-03 21:06:21

股東可以擔任同業的其他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不

要拿出不一樣的概念題材,拿出不同的盈利模式,關注未來產品及業態的改造,這樣資本介入才會成功。

作為業內知名的社科類出版策劃人,北京的唐劍(化名)最近忙碌了許多,不僅重慶出版集團上門「談選題」,四川新華文軒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四川文軒)也邀他做策劃總監,負責暢銷書產品線的操盤。

與此同時,眾多著名策劃人被地方出版、發行集團「狩獵」的情況也多了起來。不過這些動作都異常低調,只在出版人的聚會上才傳遞出零星信息:有的人獲得策劃邀請,有的獲得資本投資,有的則被直接「挖腳」。

四川文軒是中國第一家按照上市公眾公司標准和規范設立的大型股份制出版發行企業,主要發起人為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同時,四川新華也是全國七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四川文軒在人力資源上的攻堅戰只是其加緊上市的步伐之一。原因似乎很簡單,根據加入WTO的承諾,2007年是中國出版分銷行業全面放開的第一年,貌似低調的背後孕育著重大變革,上市正是文化企業重要選擇之一。

政策破冰

眾多出版人受到地方出版、發行集團禮遇相邀只是一個表象,幕後是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突圍和出版發行集團改制上市的資本沖動。這種沖動與政策層面的破冰一脈相連。

2006年7月,《關於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出台,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出版、發行集團公司上市融資;鼓勵出版集團公司和發行集團公司相互持股,進行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並購、重組;鼓勵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領域等等。

幾十天之後的10月17日,整合多時的上海新華傳媒(18.21,0.00,0.00%)有限公司,通過借殼華聯超市(600825.SH),實現了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核心業務整體上市的戰略。這標志著中國出版發行企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誕生。

今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政策法規司司長王濤曾委婉透露,總署已推薦六家國內出版企業上市。幾天前,新聞出版總署署長龍新民再次強調,2007年要切實加強對出版發行體制改革的分類指導,在總結上海新華傳媒集團上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推動有條件的出版發行骨幹企業上市融資。

對此,一些改制試點企業頻頻表達出自身上市意願,出版發行集團的上市問題似乎變成了一個難以降溫的話題。

蜂擁上市

《財經時報》獲得的信息表明,新華發行系統的集團公司,上市前景比較明朗,四川文軒最有可能成為今年中國出版發行集團上市的「黑馬」。此外,江蘇新華、安徽新華都在積極備戰上市,但沒有具體時間表。

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秘書長張雅山告訴《財經時報》:「新華發行系統的資產一般都歸各地方管理,上市工作也多由地方主導,一般要將後勤、旅遊、酒店、地產等非主營業務剝離後,才能將圖書經營業務等優質資源注入集團等待上市。」

按照張雅山的解讀,資產規模十幾億,三年以上持續盈利,且達到20%以上利潤率的發行集團比較容易受資本青睞。

據了解,四川文軒是發行企業里較早拿到上市「名額」的,但四川文軒上市路途並不順利。四川文軒成立於2005年,囊括了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旗下圖書、音像產品連鎖等業務,號稱凈資產11億元人民幣

成立之時的四川文軒就表態要爭取在2006年實現國內A股上市,當時預計融資10個億,但直到2007年3月,四川文軒的上市依然在「准備中」。

3月2日港股市場有消息稱,四川文軒等新股有望在短期內展開上市聆訊,集資15.6億港元。而四川文軒出版事業部總經理王益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表示:「進展不方便透露,如果有消息會有正式公告。」

《財經時報》的調查顯示,被看好的六大出版巨頭(遼寧出版集團、四川出版集團、廣東省出版集團、江西出版集團、湖南出版集團和外研社)均稱上市工作都在「推進中」。但部分出版集團上市遭遇了暗礁,有的集團甚至已經表示上市並不是融資的唯一選項。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3月就傳出要在香港上市的遼寧出版集團希望募集資金超過5億元人民幣,為此還進行了經營性資產的拆分。但遲至今日,遼寧出版集團並無太多進展。

「遼寧出版集團目前還沒上市的原因很多,有時候領導意見也很重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告訴《財經時報》。「不過幾大出版集團都在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加速規范改造,由於編輯機構和經營性資產需要拆分,所以出版集團直接上市還有待加速,畢竟目前內容編輯方面的資產還沒開放。」

江西出版集團董事長鍾建華則透露了好消息:「江西出版集團正在進行股份公司改造,積極籌備發行集團、書報刊集團,並有望明年上市。」

盈利模式待突破

「我們曾有望借殼誠成文化上市,集團現在上市的目標依然沒變。但是先通過私募再上市,還是直接IPO有待比較。時間表並不重要,核心是找到出版界一個新的盈利模式。」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龔曙光告訴《財經時報》。

事實上,是否能成功上市並被認可,最關鍵的是企業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續發展動力。除了未能全面開放的出版編輯業務,包括發行、廣告、印刷、物流等都可成為出版發行集團優質資產上市的「打包方案」。

龔曙光表示,出版集團紛紛上市,首先要有區別,「要拿出不一樣的概念題材,拿出不同的盈利模式,關注未來產品及業態的改造,這樣資本介入方成。」湖南出版集團也在探討網路出版、電子雜志、手機報等新型盈利模式。

無論如何,上市後持續表現良好將是資本對出版發行集團上市的必然要求。「傳統出版規模在縮小,網路出版分流、教材降價、閱讀人群減少等等,都是正在籌備上市的出版集團所面臨的難題。此外,專業的出版上市輔導機構的缺失也是新難題,畢竟這些機構要了解中國出版發行的游戲模式。」龔曙光說。

㈡ 遼寧人民出版社的主管單位

遼寧出版集團是中國出版業第一家完全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並獲得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大型出版產業集團;代表遼寧出版業的主體、實力和發展方向。2000年3月正式運營。集團以「導向正確,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出版傳媒集團」為發展目標,不斷提高紙介質為主體的傳統出版物質量,全力促進紙、光、電、磁等多介質的互動發展,為文化發展和文明進步提供載體豐富多元、傳遞迅捷高效的優質產品和服務。 遼寧出版集團積極致力於傳統出版向現代出版的快速轉變,率先以網路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建立現代出版發展平台,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先後建成中國出版業第一個應用現代網路技術,實現編輯手段數字化的「出版智能大廈」;運行中國出版業第一個實現出版物計算機網路配送,與世界先進配送技術全面接軌的「出版物配送中心」;引進國內第一套數字化印刷製版系統(CTP);應用世界先進的POD數碼印刷設備;生產第一例標准中文電子圖書「掌上書房」;開發中國出版業第一個電子圖書資源資料庫……實現編輯、印刷、發行主要環節與世界發達國家出版產業最前沿的高新技術一步到位接軌。
遼寧出版集團提倡「以人為本」,倡導靠人的知識、素質、技能提高產出的效率和質量。堅持培訓和引進並重,積極創造專業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和條件。符合現代出版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成為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撐。在中國出版業高速發展的新階段,遼寧出版集團已經展現出現代出版產業新形象。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來遼寧出版集團集團視察工作時,給予高度評價說:「一個中國現代出版業出現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前來視察時稱贊:「遼寧出版集團搞得很成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看到集團的發展成果時,高興地連連說:「大開眼界」,「沒想到出版業發展到這樣」。
遼寧出版集團先後被遼寧省委命名為改革發展先進典型,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03年6月,成為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㈢ 遼寧出版集團的准備上市

2008年6月30日,遼寧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通過了數項決策,包括受讓控股集團旗下3家出版社、與2位自然人分別合資成立書業公司。出版傳媒此次受讓完成後,其控股股東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出版集團)的整體上市接近完成,僅存1家出版社有待注入上市公司。為提升公司圖書選題策劃、發行能力,出版傳媒此次選擇與2位知名策劃人合資,成立圖書策劃公司,以51%的「微弱優勢」控股,並接受2人選擇「資源出資」方式入股。 「整體上市」接近完成
據出版傳媒董事會有關人士介紹,出版傳媒本次增發中,受讓的3家出版社分別為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少兒社)、春風文藝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春風社)和遼寧音像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音像社),均系出版集團全資子公司。其中,少兒社賬面價值約1990萬元,評估價值約2204萬元,增值率約10.8%;春風社賬面價值約225萬元,評估價值約305萬元,增值率約35.9%;音像社賬面價值約291萬元,評估價值約288萬元,略有「貶值」。
作為第一家編輯業務與經營業務打包上市的傳媒公司,出版集團旗下原有11家出版社,2007年年末上市時,其中5家被置入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新聞出版總署在給國務院的《關於遼寧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有關問題的情況報告》中,針對上市時保留在出版集團的6家出版社,初步同意了轉讓給上市公司的計劃。
上述文件顯示:「除遼人社和民族社之外的出版社,可以在條件成熟時通過增發或收購等方式並入發行人」。因此,4家出版社的轉讓「應不存在政策審批障礙」。此次受讓3家出版社後,出版集團基本完成了整體上市,僅留遼寧教育出版社由集團持有,有待注入上市公司。出版傳媒董事會有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如上市招股書所述,該社的受讓將「在條件成熟時」再進行。

㈣ 遼寧出版集團的規范轉制

遼寧國有出版業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運行,政企不分、冗員太多、包袱沉重、效益低下。憑借文化體制改革的大環境和遼寧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遼寧省出版集團義無反顧走了「三步棋」:2000年3月,遼寧出版集團正式掛牌運營,在中國出版界率先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授權遼寧出版集團經營集團成員單位中所佔用的國有資產,並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集團雖然當時還保留著事業單位的「身份」,但已開始按現代企業制度運營。根據資產關系、企業規模、經營效益和業務范圍等情況,遼寧出版集團在國內第一家按照產業鏈關系,將編輯、印刷、發行、印刷物資供應等23個成員單位改組為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等,實行整體推進、集約經營、專業發展,實現規模效益。
2004年底,遼寧出版集團進一步規范轉制,事業單位的身份徹底拋棄,成為表裡如一的現代企業。集團對不適應的近1000人進行一次性剝離和分流,人數之多在中國出版界前所未見。由於思想政治工作到位,社會保障到位、政策到位、感情到位,局面比較穩定。轉制後,集團實行全員聘用制,將過去的「身份管理」改為「崗位管理」。為了事業發展,集團還公開招聘了200多名全日制院校的碩士生、博士生等專業急需人才。集團提出了「出版資源要向高產出單位流動」的口號,圖書結構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與此同時,遼寧出版集團還率先打破了期刊社和出版社「只生不滅」的狀況,主動對運轉多年虧損嚴重的2家期刊亮了「紅牌」。
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有關精神,遼寧出版集團正在規范推進經營性資產上市工作。為了保證文化安全,集團作了相當周密的制度安排,確定了國有資本絕對控股、保持法人治理結構的統一以及出版社編輯業務與經營業務分離和對出版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等原則。中央領導同志在視察之後評價說,遼寧出版集團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出版產業特點的現代企業運行機制,這些機制配套運行、行之有效、水平高、非常規范。
轉制是產業發展的需要,深化改革給遼寧出版集團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遵循的原則是:不求先做大,務求先做強,用知名品牌展示現代出版產業的全新形象:國內第一個將數字化和網路技術應用於現代出版業的智能大廈已經建成,這里的專用光纜設備直接同3顆衛星連通,從書稿的編輯到成書擺上書店櫃台,最短只需要7天時間;國內第一個現代化出版物配送中心已經投入使用,這個配送中心面積有4.5萬平方米,可供品種60萬種;國內第一家涉足電子圖書的出版集團在這里誕生,並推出了中國第一代標准中文電子圖書――「掌上書房」;國內第一家由新聞出版總署和商務部正式批準的中外合資圖書發行公司――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在此成立,借世界傳媒巨子之「船」使中國出版物更便捷地進入國際市場。全集團轉制以來,每年出版近2000種新書,其中獲「五個一工程」獎的《中國讀本》發行量達到1000萬冊,創造了近幾年中國圖書市場發行量最高紀錄。集團規劃出版的馮其庸先生《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受到中央領導稱贊。在每年一度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集團版圖書訂貨額連年名列中國前茅。

㈤ 遼寧出版集團的榮譽

在中國出版業高速發展的新階段,遼寧出版集團已經展現出現代出版產業新版形象。原中央政治局權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來遼寧出版集團集團視察工作時,給予高度評價說:「一個中國現代出版業出現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前來視察時稱贊:「遼寧出版集團搞得很成功」;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看到集團的發展成果時,高興地連連說:「大開眼界」,「沒想到出版業發展到這樣」。
遼寧出版集團先後被遼寧省委命名為改革發展先進典型,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先進集體光榮稱號。2003年6月,成為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㈥ 遼寧出版集團的背景

遼寧出版集團是中國出版業第一家完全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並獲得國有資回產授權經營的大型出版產業集答團;代表遼寧出版業的主體、實力和發展方向。2000年3月正式運營。集團以「導向正確,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出版傳媒集團」為發展目標,不斷提高紙介質為主體的傳統出版物質量,全力促進紙、光、電、磁等多介質的互動發展,為文化發展和文明進步提供載體豐富多元、傳遞迅捷高效的優質產品和服務。

㈦ 遼寧出版集團的公司機構

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於2000年1月經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遼寧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與原行政管理機關(遼寧省新聞出版局)徹底脫鉤,成為中國出版界第一家真正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並獲得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出版產業集團。2000年3月29日正式掛牌運營。被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全國出版改革試點單位。2003年6月,又被列為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以圖書出版作為主業。其成員單位遼寧人民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及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出版社,在各自分屬的出版領域內力創一流水準。一大批精品圖書在國內出版界產生強烈反響和廣泛贊譽,暢銷和常銷圖書質量穩步提高,標志性圖書和品牌圖書快速增長。在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中國圖書獎的三項大獎評選中,獲獎品種和數量比例逐年增長。
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一大批「走出去」優秀圖書成功地進入到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
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重組改制設立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圖書、期刊、電子音像製品及其他印刷品等文化傳媒產品的編輯、出版、發行和市場運作。圖書產品門類齊全,范圍廣泛,市場網路遍及全國。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內地第一家真正具有內容傳媒概念的出版上市企業,致力於通過資本運作、品牌運作、推進跨媒體、跨區域的文化相關產業多元化投資與經營,成為中國出版業第一家大型國有出版企業戰略投資者。

閱讀全文

與遼寧出版集團董事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和股票價格 瀏覽:240
財經金融股票 瀏覽:246
大牛市滿倉買基金能翻幾倍 瀏覽:379
股票投資者賬戶金額信息 瀏覽:724
豎線寫價格指標 瀏覽:769
網智天元股票 瀏覽:275
招商至遠理財 瀏覽:980
6塊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53
銀行外匯點差多少 瀏覽:607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
中信證券重組定價格 瀏覽:678
2014年抵押貸款利率 瀏覽:196
家族信託優勢 瀏覽:329
銀行信託證券保險 瀏覽:75
信託房地產風險 瀏覽:139
蘋果期貨利好股 瀏覽:513
買信託哪家好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