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中國十大晶元企業排行榜,有哪些比較靠前
中國十大晶元企業是:紫光集團、華為海思、長電科技、中芯國際、太極實業、中環股份、振華科技、納斯達、中興微電、華天科技。其中比較靠前的是紫光集團、華為海思。
材料方面,日本是全球領先者。反觀中國,硅晶圓幾乎是空白,8英寸國產率不足10%,12英寸依賴進口,打破壟斷的希望還在張汝京創辦的新升半導體,今年即將量產。他也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晶元製造,國內最先進的是中芯國際和廈門聯芯,目前能做到28納米量產。而它們的競爭對手,三星、台積電等巨頭即將在今年量產7納米,相差兩三代。
⑵ 國產晶元龍頭股有哪些
1、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場前三位,且隨著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存儲價格不斷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產品線覆蓋刻蝕機、PVD、CVD、氧化爐、清洗機、擴散爐、MFC等七大核心品類,下遊客戶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力微電子等國內一線晶圓廠為主。
⑶ 軍工半導體晶元製造商哪些上市公司
1、大唐電信
國內前三集成電路公司,內部產業整合基本完成:2013年公司集成電路收入僅次於華為海思、展訊和銳迪科。通過將聯芯科技與大唐微電子進行整合,公司基本形成了以聯芯,物聯網,卡為核心的消費事業群和以安全系統類產品為核心的群,覆蓋從消費電子到信息安全的全面晶元布局。
2、振華科技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振華),是由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家「三線」建設的083基地不斷發展而來的。初期稱為「貴州省第四機械工業局」和「電子工業部貴州管理局」,之後一直沿用083基地名稱。
3、歐比特
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從事於核心宇航電子晶元/系統、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人臉識別與智能圖像分析、人工智慧系統、微型飛行器及智能武器系統的自主研製生產,服務於航空航天。
4、同方國芯
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專注於集成電路晶元設計開發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是目前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
5、上海貝嶺
上海貝嶺公司創建於1988年9月,在1998年9月改制上市,是中國微電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成功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標志性企業。
⑷ PMIC晶元上市公司有哪些
1、紫光集團有限公司
從年前清華大學創建的一家校辦企業起步,如今紫光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也是全球第三大手機晶元企業。紫光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2、大連路美晶元科技有限公司
大連路美晶元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美國路美光電公司與大連路明科技集團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總投資1.5億美元,佔地面積10.8萬平米,總建築面積63515平米,專業從事高品質LED半導體發光晶元和LD激光晶元的研發、生產與製造。
美國路美光電公司的前身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AXT的光電公司,技術水平處於世界前四名。
3、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於2016年7月26日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趙偉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集成電路及相關產品的設計等。
4、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584)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微系統集成和封裝測試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微系統集成一站式服務,包括集成電路的系統集成封裝設計、技術開發、產品認證、晶圓中測、晶圓級中道封裝測試、系統級封裝測試、晶元成品測試並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導體供應商提供直運。
5、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指政府或國有企業(單位)擁有50%以上股本,以及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擁有實際控制權(能夠支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資產財務狀況,並以此獲取資本收益的權利)或依其持有的股份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上市公司。
⑸ 有那家主營晶元封裝的上市公司定增方案獲證監會核准
同方國芯(002049)擬募不超800億投資晶元工廠等項目
全景網11月5日訊 同方國芯(002049)周四晚間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以每股27.04元的價格向實際控制人清華控股下屬公司及公司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等9名交易對象發行29.59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投資存儲晶元工廠、收購台灣力成25%股權以及收購晶元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
資料顯示,台灣力成是全球半導體後段封測服務領導廠商之一,是存儲晶元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本次交易當中,同方國芯將作為紫光集團指定的"具有實質控制力的公司"參與認購台灣力成本次全部私募發行的股份,認購價格為新台幣75元/股,認購金額為新台幣194.79億元整,按即期匯率換算約為人民幣37.98億元;認購完成後同方國芯將持有台灣力成25%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同方國芯指出,本次發行有利於公司主營業務的做強做精,從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實現公司戰略上的目標,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並保障公司中小股東的利益。
同方國芯表示,發行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西藏紫光國芯,但實際控制人仍為清華控股,最終控制人仍為教育部。同時,公司股票11月6日復牌。
⑹ 700億晶元大牛股紫光國微跌停,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700億晶元大牛股紫光國微跌停,這也讓很多人為之震驚。
在今年的十月份,A股的確非常不好過。在此之前,本就已經經歷了很多股輪番跳水,但是,當時間來到十月二十一日的時候,又有一隻晶元股票跌停,這只股票就是紫光國微。據相關報道,就在十月二十一日當天,紫光國微早盤小幅低開後快速下挫,收盤時報113.65元。全天成交額超過30億元,最新總市值689.65億元,較前一日蒸發近77億元。
從紫光國微的財報就可以看出,其實紫光國微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為什麼還是經歷了暴跌,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
事實上,從相關數據就可以看出,經歷了這一次跌停之後,紫光國微的PE已經來到了95倍。而在此之前,公司PE超過了105倍。在市場炒作情緒過熱的狀態下,紫光國微經歷了長達一年左右的大漲,估值已經遠超實際價值,這也是紫光國微暴跌的重要原因。
⑺ 紫光國微、北方華創和中芯國際,究竟誰是半導體的龍頭
半導體的概念是在近兩年被國人所熟知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對我們的半導體技術「封鎖」。華為的晶元斷供就是這一背景下的代表。國人開始意識到我們在半導體領域的落後,以及半導體對於現代科技產業的核心地位。
其實在上世紀60-80年代,美國和日本也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產業競爭。同樣對日本進行了打壓和封鎖,而日本舉國之力大力發展,在上世紀反超美國成為全球半導體老大,最後在技術變革中讓出了半導體的江湖地位。
長電科技是國內著名的三極體製造商,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太自大了,別看不起人,你的製造環節是關鍵,但半導體產業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只是我們在製造環節最落後而已。我在全球集成電路前10大委外封測廠排名第三,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85%已成為我的客戶。在高端封裝領域我已經和國際頂尖水平接近了,這才是實力。這個龍頭還是我來吧。
走勢上看,前期的調整已經告一段落,走出了一個橫盤整理的箱體,目前來看還是一個箱體震盪的格局,看看後面箱體突破之後的方向選擇了。
紫光國微背靠清華控股,北方華創布局高端科技製造裝備、中芯國際深度根雲半導體製造也是最薄弱的環節、長電科技在封裝領域已經同世界接軌,他們都是國內半導體優秀的代表,那麼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半導體龍頭呢?
⑻ 國內做晶元設計的公司有哪些
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目前來說,中國的IC晶元設計的公司,還不像因特爾、高通、蘋果、三星這樣有很大的名氣。
就拿平板/盒子晶元來說,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中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在技術上和銷售量上國內算是都還不錯,在IC晶元業都算是第三梯隊的。
晶元設計:國內的十大晶元設計公司如下,按營收規模排序: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電子/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中星微電子。
國內廠商僅有四家,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和Mattson。
(8)紫光晶元業務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晶元設計公司排名
中國前十強依次為華為海思、清華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和中星微電子。
第一名:海思
海思在長時間內將是中國最大的晶元設計公司,大家用的華為手機裡面就有大量的海思處理器和海思基帶晶元,另外買的智能電視,安防系統也有海思的晶元,未來將隨著華為集團的增長而上升。世界第一名高通,2016年營收154億美元,是海思的3.5倍。
第二名:紫光展銳
展訊,銳迪科合並之後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機處理器和基帶晶元除自家產品之外的最大供應商,你買的三星手機,主要是中低端系列,裡面的晶元是紫光展銳的。
第三名:中興微電子
主要是自家的通信設備用的部分晶元,手機晶元也還是外購。
第四名:華大半導體
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集團公司。在智能卡及安全晶元、智能卡應用、模擬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佔有較大的份額。目前華大半導體旗下已經有三個上市企業,包括A股上海貝嶺和港股公司中電控股、晶門科技。
第五名:智芯微電子
智芯微電子是國網信息產業集團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致力於成為以智能晶元為核心的高端產品、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六名: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在指紋識別晶元設計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二,在全球范圍內僅次於給蘋果提供指紋識別晶元的AuthenTec。
第七名:士蘭微電子
LED照明驅動IC是其主要業務收入之一,還給家電企業提供變頻電機控制晶元。
第八名:大唐半導體
以智能終端晶元、智能安全晶元、汽車電子晶元為核心的產業布局。
第九名:敦泰科技
於2005年在美國成立,致力於人機界面解決方案的研發,為移動電子設備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電容屏觸控晶元、TFT LCD顯示驅動晶元、觸控顯示整合單晶元(支持內嵌式面板的IDC)、指紋識別晶元及壓力觸控晶元等。
第十名:中星微電子
佔領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晶元60%以上的市場份額。2005年,中星微電子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成功上市, 2016年初,中星微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了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的SVAC視頻編解碼SoC,使得智能分析結果可以與視頻數據同時編碼,形成結構化的視頻碼流。
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攝像頭,開啟了安防監控智能化的新時代。
從事晶元設計業務的重點上市公司有:紫光國芯、匯頂科技、士蘭微(IDM)、大唐電信、兆易創新(存儲器)、全志科技、中穎電子(家電MCU、鋰電等)、北京君正、艾派克、富瀚微等。
以上晶元設計公司中,目前勢頭最好是的展訊跟RDA,華為海思的布局和前景最好,這三家算是國內技術、前景最好的。
中星微和炬力雖然也是第一批上市的,有些名氣,但下滑得比較厲害,前景一般。nufront算是新生勢力吧,離一線的技術和知名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國民技術/君正之類布局太窄了。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芯
⑼ 國產晶元有哪些上市公司比較好
士蘭微(行情 研報):入股安路科技,進軍高端晶元領域
士蘭微 600460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行情 研報) 分析師:吳娜 撰寫日期:2015-07-22
事件:
公司擬與控股股東的控股子公司士蘭創投共同出資入股安路科技,雙方分別出資1,000萬元認購安路科技新增注冊資本,各獲得安路科技6%的股權。安路科技成立於2011年,公司專注於高集成度、高性價比的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產品和可編程邏輯器件IP核。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成員經驗豐富,多數在世界領先的FPGA或EDA公司從事10年以上的高級技術研發和管理工作。安路科技已量產AL3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FPGA產品,2014年營業收入352萬元,凈利潤-670萬元。
點評:
FPGA是應用廣泛的高端晶元,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是一類重要的集成電路晶元,廣泛應用於通信、信息安全、工業、汽車、物聯網、消費電子等領域,2014年全球市場規模約50億美元。FPGA晶元市場高度壟斷,美國Xilinx和Altera公司的全球市場占據率約90%。大陸FPGA的市場規模約16億美元,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國產化需求迫切。FPGA有望成為物聯網設備的核心處理器晶元,未來成長空間巨大。入股安路科技,快速切入高端晶元市場。士蘭微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IDM廠商,在功率器件、模擬電路、感測器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公司投資安路科技,快速切入先進的邏輯晶元領域,有助於豐富公司的產品線結構,增強公司的行業領先地位。安路科技已經量產AL3系列FPGA產品,雖然去年虧損670萬元,但營收已達352萬元,有望快速實現盈利,公司投資風險較小。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別為0.17/0.21/0.25元,當前股價對應動態PE分別為48/39/33倍。考慮到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行業地位,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