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柯瑪的廣告詞是什麼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廣告詞讓人們永遠記住了澳柯瑪,同時也表明,澳柯瑪從創業伊始,就走上了一條追求「更好」的道路。1987年底,從新加坡引進設備生產冰櫃,一直發展到後來的「電冰櫃大王」,再到現在的「二次創業」,雖然歷經風雨,但是青島名牌版圖上的這朵家電「金花」卻開得更加艷麗,開始了它的二次騰飛。近日本報記者對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蔚進行了獨家專訪,聽他談談澳柯瑪的「二次創業」。
記者:2006年4月,政府推動澳柯瑪重組,澳柯瑪當時為何提出了「二次創業」的號召,開始提出聚焦於主業,並把優勢資源放在重點領域?
李蔚:可以肯定地說,澳柯瑪「二次創業」是對企業發展戰略作出的重大調整。澳柯瑪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企業戰略,從原來的多行業經營、四面出擊,轉變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突出優勢主業為主線,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開展企業各項改革,全面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記者:在諸多產業領域面前,為何優先發展製冷家電、電動車、小家電等三大產業?並且在當時提出了「重組、瘦身」的要求,都在哪些領域進行了重組?「瘦身」是否意味著澳柯瑪將不再進行多元化?
李蔚:我們之所以選擇製冷家電、小家電、電動車等三大產業作為發展重點,因為這是我們的優勢項目,容易取得企業發展上的主動和優勢,使企業很快振作起來。
資產重組方面,選擇優質經營性資產注入澳柯瑪股份公司。2008年4月,澳柯瑪再獲青島市政府支持,大股東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集團)公司以7億元現金受讓澳柯瑪賬面資產7億元,幫助澳柯瑪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質量。
在產業重組方面,我們確立了以製冷家電業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優先發展製冷家電、生活小家電、環保電動車等優勢產業,果斷地將一些效益不好並且與主營業務關聯性不大的產品或者產業通過出售或改制手段剝離。「二次創業」制訂的第一個計劃就是「瘦身」,逐步消減佔用澳柯瑪資金的非主業產業,對於優勢項目,則要保證高速運轉,實現公司的快速、穩定、健康發展。澳柯瑪的「瘦身」策略,可實行在家電產業領域開展產品多元化,而對於跨行業的多元化經營,我們必須非常慎重。我們認為,盲目進入缺乏人才優勢和產業經驗的行業是高風險的,我們還是把優勢資源放在主業上,集中最大能量聚焦主業,把主業做好。
記者:您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過兩年艱苦努力,澳柯瑪已經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二次創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澳柯瑪的發展前景。
李蔚:我們的二次創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06年,我們「二次創業」以來,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了全面、徹底的調整。
2007年,是澳柯瑪全面實施戰略調整後全面振興的第一年,通過推進企業機制改革及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力開拓市場,澳柯瑪的整體競爭優勢顯著增強。同時,澳柯瑪的產品銷售持續攀升,製冷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0%,創造了澳柯瑪有史以來的最好業績。小家電產品也實現了大幅度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91%。
2008年公司實施了「雙千工程」和「三大戰役」。一方面,我們著手國內市場網路的恢復重建和網路優化工作,僅2008年上半年就新增製冷、小家電銷售網路3300多家,小家電還完成了200多家國美旗艦店的進入。另一方面,在網路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網路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回款額較大的明星店的建設步伐加快。正是因為有了強大的銷售網路作為後盾,澳柯瑪才經受住了原材料上漲、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的考驗,在同行業競爭對手銷售業績普遍下滑的形勢下,實現了銷量的大幅增長。澳柯瑪在繼續保持冰櫃產品國內銷量第一的基礎上,2008年冰箱產品上半年增幅高達65%,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小家電上半年也實現了迅猛增長,銷售同比增長了53.32%;電動車以「電管家」為代表的新品開發卓有成效,為今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至於澳柯瑪的發展前景,我們將通過進一步發揮優勢項目,尤其是在製冷家電領域精耕細作,打造世界冷櫃第一品牌,並積極廣泛參與全球製冷設備和產品的生產和配套,使澳柯瑪成為全球信賴的「製冷專家」。
記者:澳柯瑪參與了國家「家電下鄉項目」,這對澳柯瑪能否說是機遇?在目前整個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澳柯瑪出口情況怎麼樣?
李蔚:「家電下鄉」給澳柯瑪市場帶來了契機,澳柯瑪售出了全國第一台家電下鄉補貼冰箱。澳柯瑪的「家電下鄉」工作多次受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表揚,從目前情況來看,未來一段時間農村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市場,因為「家電下鄉」項目的推動,我們在農村市場上也有自己的優勢,以後農村市場仍然是我們的主要市場,眼前的任務就是進一步完善澳柯瑪農村家電銷售網路。
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在穩定原有市場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市場,產品出口額實現了30%以上的高增長。營銷網路覆蓋了全球五大洲10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