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僅占微軟1%股份的比爾蓋茨,卻長期霸佔世界首富,他究竟憑借的是什麼
比爾蓋茨現在還佔有微軟的1%股份,但是世界首富卻是比爾蓋茨。這是因為比爾蓋茨不光在微軟里有股份,在其他各行各業也有自己的事業,微軟只是比爾蓋茨一小部分資產罷了,比爾蓋茨,最主要是通過投資賺錢的,而不是微軟。
正是因為比爾蓋茨身後有這么一個懂得如何管理資產的團隊,比爾蓋茨才可以與其妻子滿世界的搞慈善事業,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資產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團隊的存在,給比爾蓋茨合理的規劃投資,才能讓比爾蓋茨長期的霸佔世界首富。
❷ 雲吉祥1949發行原始股我已入了股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我也是經別人介紹的
不可信!這個企業據我們所知,他只是給你一個網站入金,然後各種知名人士宣傳做的比較到位,從而蒙蔽了很多投資者尤其是不懂原始股的廣大老百姓的眼睛!
其實對於准備上市的企業,國家管控是相當嚴格的!首先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並且一定要簽訂上市輔導券商!如果你的項目見不到這個,是不可信的,很多企業為了規避這一點,會打著去別處上市的旗號,這些都是為了蠱惑不了解的投資者!
其次你要看看企業是否給你簽訂了紙質版的有法人簽字公司蓋章的正規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書!裡面約束了很多條款 諸如,約定多久可以上市(1-4年不等,一般為兩年,(兩年後企業上市到了新三板,你的本金依項目情況大致可翻3-10倍以上,如果繼續走主板有望在幾十倍以上)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上市,企業必須無條件的回購客戶的所有股份,也就是說你當初投了多少必須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如數返還,並且給到你每年相應的利息,一般一般是8%以上15%以內,退一萬步講,如果沒有上市,您能夠得到比銀行利息高很多的利息,不會存在血本無歸,從而真正做到了規避風險)
還有很重要的兩點,就是1看他是否給了你股金證而不是僅僅是網站的一串數字!2如果你資金大,企業是否協助你去工商局辦理股東手續,(在工商局網 或者天眼查都可以看到你作為股東身份出現的名字)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如果沒有就很危險了,而據我所知,你談到的這個企業是統統都沒有的!
如果對原始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隨時問我!
❸ 我公司由3個股東投資建立,控股的為公司,現控股股東要將股權全部轉出,我公司是否可以使用之前的公司名稱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國家沒有規定公司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時必須辦理名稱變更登記。
但是,有時候問題是存在的。在辦理公司新設登記時,都需要做「企業名稱預先核准」的程序。在向工商局遞交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的表格中有一欄,通常是法人股東承諾對擬設公司使用的名字沒有異議。意思是說,比如控股股東叫「上海張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設的公司准備叫「上海張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那麼工商局的核准名稱時會要求張三投資公司書面承諾同意擬設公司使用張三作為企業名稱,如果發生爭議,自行解決,與工商局無關。
那麼,如果張三投資公司在張三實業公司設立起來以後轉讓全部股權,就會造成張三投資公司與張三實業公司之間沒有任何關系,而張三實業公司卻繼續使用著張三這個字型大小,這個做法其實是不對的,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張三投資公司的權益。一般來說,工商局不會查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本質上與工商局無關,是張三投資公司與張三實業公司之間的事情。但是,如果工商局一定要管,說不能繼續用這個名字,你是無法反駁的,因為股權轉讓會導致當初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文件中的一項承諾失效(就是前面的說的那項承諾),這樣工商局為企業辦理名稱登記的前提就會不存在,是可以取消該名稱登記,要求重新換一個名稱的。
通常來說,如果控股法人股東不再持有子公司任何股權,而子公司使用了該法人股東的名稱或者其他商標的之類的東西,律師會在股權轉讓協議中起草有關條款,要求公司承諾不再使用該名稱,這是合理的,因為如前所述,否則就涉嫌不正當競爭。工商不管的話,控股股東哪天想起來了也是可以告該公司的,因此,如果貴公司必須繼續使用該名稱,建議無論工商局是否為貴公司辦理登記,都要求該控股股東出具出面承諾,同意貴公司繼續使用其名稱或其他商標,否則它真的可以告你。至於工商局的問題,如果工商局堅持,控股股東不肯出書面承諾,那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工商局的要求如果提出來的,確實是合法的。如果控股股東願意出書面承諾,可以跟工商局討論是不是出了這個承諾,工商局就可以辦理,應該是可以的,如果還是不肯辦,那就不合法了,此時,這個名稱真的那麼關鍵,就可以考慮告工商局了。
如果我對你的問題的理解不準確,你可以再解釋具體一下,我再豐富我的答案,謝謝!
❹ 騰訊的大股東 Naspers 什麼來頭
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一家名叫 Naspers 的南非報業公司,這家公司以子公司 MIH 的名義,用 3200 萬美元買下了當時還是創業公司的騰訊 46.5% 的股份。
Naspers是一家領先的跨國傳媒集團,成立於1915年於1994年9月在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擁有美國存托股。
經過多年發展,Naspers已從一個從事傳統印刷的傳統媒體公司已發展成為業務涉及多個市場的電子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側重於商業、社區、內容、通信和游戲;付費電視和相關的技術和印刷媒體,包括出版、發行和雜志、報紙和書籍印刷。
(4)富域發展集團股東擴展閱讀:
騰訊是 Naspers 投資的第一家初創公司,2015 年,Naspers 建立了自己的風投部門,和當年投騰訊的思路一樣,Naspers 專注於對科技和新媒體初創進行長線投資,目前投了十二個公司,比如美國線上學習平台 Udemy,並在美國、荷蘭、新加坡、香港、以色列等八個國家設有辦公室。
騰訊與Naspers建立聯盟,共同搜索新興的互聯網企業,這一聯盟不僅整合了Naspers在海外市場的投資經驗,而且也整合了騰訊6.38億用戶帳號背後的財務實力。
由於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並購公司谷歌一直專注於在美國市場進行收購,這可能為騰訊與Naspers未來在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地區展開收購帶來領先優勢。
❺ 富士康是哪國公司老闆是誰有簡介嗎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台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回,總裁郭台銘。答現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富士康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與環境責任,倡導綠色經營。集團成立了許多環保機構,為響應國家的號召及滿足國際客戶的環保要求,圍繞集團總裁郭台銘提出的「節能、減排、綠化、循環」環保目標,在企業經營中開展積極廣泛的環保實踐。
中國證監會2018年5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 ,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富士康及其承銷商將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刊登招股文件。
❻ 保利集團幕後十大股東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PolyGroup)的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2月的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秉承「為國防現代化服務,為國家現代化服務」的宗旨、「誠信創新、與時俱進」旨在「保商利」的經營理念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價值觀,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大潮中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現已形成以軍民品貿易、房地產開發、文化藝術經營、礦產資源領域投資開發、民爆科技為主業的「五輪驅動」的發展格局。2016年8月,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96位。2017年7月12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2018年1月2日,保利集團在上海清算所公告稱,集團已順利完成公司制改制,公司名稱從「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保利集團排名312位。2019年7月,發布2019《財富》世界500強:保利集團排名242位。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排名第33位。2019年7月8日,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絲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保利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86位。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
應答時間:2020-08-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❼ 京基集團有哪些股東啊
可以從企業官網公布的年報中查詢到。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按不同的標准,公司股東可以分類如下:
一、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以出資的實際情況與登記記載是否一致,我們把公司股東分為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隱名股東是指雖然實際出資認繳、認購公司出資額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材料中卻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隱名股東又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出資人。顯名股東是指正常狀態下,出資情況與登記狀態一致的股東。在本文中有時也指不實際出資,但接受隱名股東的委託,為隱名股東的利益,在工商部門登記為股東的受託人。
二、個人股東和機構股東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三、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
以獲得股東資格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創始股東是指為組織、設立公司、簽署設立協議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認繳出資,並對公司設立承擔相應責任的人。創始股東也叫原始股東。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並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
四、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
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又分絕對控股股東與相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另外,公司股東還可以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當然,這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❽ 合夥創辦公司,股份各佔50%會有問題嗎
❾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最近打算跟同學創業,期間思考了很多問題,其實,我能想到創業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也算不容易了,這都得益於平時看新聞並積極思考的結果……
我最先糾結的一件事是:我和同學如何分配股份?期間請教了某個創業公司的 CEO,跟他聊到夜裡1點多,當我問他:「我跟同學都占 50% 行嗎」,他直接回答:「絕對不行,一個公司必須要有一個佔大頭的,一個說得算的,也就是老大,否則跟風險投資沒法談……」
後來看一些資料,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投資人的持股不建議超過30%;
2,創始團隊開始持股的不能超過3人;
3,初創團隊中大股東能保持不低於60%的股份,因為低於50%的股權經不起稀釋;
4,初創公司的股權設計:
1)忌諱江湖方式處理,結構與利益不明細;
2)忌諱股權平均或分散,沒有「帶頭大哥」作為決策中心;
3)忌諱股權比例配錯,非關鍵人員擁有大股權比例。
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創業時,共同創始人之間的股份分配,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按照出資額、技術和智慧成果來進行權衡的。
出資額:在天使投資和創投機構比較密集的科技業,大量的創業項目是從一開始就拿到投資的,創始人幾乎沒有放錢進去,或者即使放也是名義上的非常少一點點錢。
技術:互聯網業是一個創新頻度高、小企業成長快的行業,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演進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互聯網技術的門檻,與硬體為主導的傳統科技業相比,是日益降低的。因此隨著互聯網公司的不斷涌現,獨有的技術專利和技術機密在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難形成競爭的門檻。
智慧成果:互聯網業是一個拼進化速度的行業,因此一個絕佳的創意或既有的智慧成果,如果沒有配上強大的執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死得很慘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共同創始人之間,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創業。
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 A 和有技術背景的 B 共同創業。
獲取資源的能力。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 A,和一直埋頭苦幹、鮮少抬頭看路的 B 共同創業。
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 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 B 共同創業。
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研究/打磨/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 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 B 共同創業。
人格魅力、領導力。設想:A 和 B 共同創業,誰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團隊的士氣、給大家持續注入願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
來自上海知志者回答
❿ 富士康的第二大股東是誰聽說是個日本人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
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
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郭台銘是台灣著名的企業界人士,根據《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銘以55億美元的身價,在台灣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10)富域發展集團股東擴展閱讀:
獲獎記錄
2002年:郭台銘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2012年:福布斯2012全球最具權勢人物第55位
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257位,財富值63億美元。
富士康是全球3C代工領域最大又成長最快的國際科技集團,主要上市成員已於亞洲及歐洲的證交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及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集團全球總市值超過700億美元,布局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員工總數超過120萬人,並全球共取得超過15,300件專利。
富士康多年快速增長的專利申請及核准成果斐然,已成為華人企業馳騁全球科技業的智權先鋒。
2010年,集團全球專利申請量15500件,核准量7050件。
截至2010年底,集團全球專利申請已累計882000件,核准量達到39870件。
2005-2010年連續6年名列大陸地區專利申請總量及發明專利申請量前三強;
2003-2010年連續8年獲台灣地區專利申請及獲准數量雙料冠軍;
2010年美國專利獲准排名第13名(排在前15名的唯一華人企業);美國專利2006-2010年連續5年為國際領先的技術分析機構ipIQ評定為Electronics & Instruments領域第一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