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大股東套利新方式可轉債

大股東套利新方式可轉債

發布時間:2021-02-28 19:17:44

㈠ 可轉債套利的套利原理

1、常規可轉債
常規可轉債套利的主要原理:當可轉債的轉換平價與其標的股票價格產生折價時,兩者間就會產生套利空間,投資者可以通過將手中的轉債立即轉股並賣出股票(T+1,因此投資者必須承受1天的股價波動損失,從而套利空間不大),或者投資者可以立即融券並賣出股票,然後購買可轉債立即轉股以償還先前的融券。在海外成熟市場,可轉債套利的基本思路是「做多可轉債,做空對應股票」。具體套利的方法如下:
(1)以2007年8月9日為套利實施日期,起始資金為100萬元,在臨收盤的時候,假設轉換貼水(為了計算簡便,以收盤價計算),則以收盤價購買可轉債,並實施轉股。
通過對常規可轉債的計算得知,在2007年8月9日收盤價,有2隻可轉債具備套利空間,它們分別是:金鷹轉債和韶鋼轉債,轉換貼水分別為0.77%和0.86%。
(2)不能融券的情況下:假設第2天以開盤價賣出股票。如下表,在2隻符合條件的常規可轉債中,金鷹轉債出現了虧損,套利失敗;韶鋼轉債的收益率為1.71%。平均套利收益為0.52%,但這並未考慮交易的手續費、傭金和印花稅支出。總體而言,在不能融券的情況下,由於要承擔股票1天的波動損失 (可轉債轉股的股票實行T+1),套利成功的幾率較小、且套利空間很小,實際可操作性較差。
(3)可以融券的情況下:當天就以收盤價拋出股票。如下表,假設可以融券,那麼在融券的當天就賣出股票,同時將可轉債轉股償還融入的股票,則常規可轉債的套利空間較不能融券的情況下大,套利風險也較不能融券的情況下小。在符合條件的2隻常規可轉債中,如果不考慮交易費用和稅金支出,則平均的套利收益率為0.82%。
2、可分離債
可分離債套利的原理是:由於認股權證的價值在發行的時候存在低估、且正股在認股權證未上市之前的除權幅度通常不足,因此投資者可以在可分離債發布發行可分離債公告的當日買入股票(老股東有可分離債的優先配售權),追加資金認購可分離債和附送的認股權證之後,再拋出正股、可分離債和權證,以獲取收益。具體套利的方法如下:
假設在上市公司公告正式發行可分離債的當日,以100萬元的初始資金在收盤價購買股票,然後再追加資金認購可分離債。
(1)股權登記日的次日賣出股票,可分離債和權證上市時再賣出(假設以開盤價賣出)
若在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賣出正股,則在股票投資上受損失的可能性會較再權證和可分離債上市時(3-6個月)之後再拋出股票會小一些。到可分離債和權證上市的時候,5隻可分離債中,有4隻套利成功,收益率平均為5.35%。
可以看出,認購的可分離債越少,單張可分離債附送的認股權證越多,則套利的收益率越大。07雲化債的收益率最高,為28.36%,
就是這個原因。粗略地估計,若可分離債認購金額超過所附送的認股權證的價值,則套利失敗的可能性較大,如:06馬鋼債。
在大盤向好的背景下,可分離債的套利成功可能性較大,套利的收益率也可能較高。通常,可分離債的套利收益率要好於大盤。但是,若大盤在套利期間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則即使在拋出股票的時間大盤有所拉升,整體的套利收益率仍然可能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如06馬鋼債就是如此,股票投資的虧損較大使得整體套利失敗。另外,可分離債的虧損率通常在20%左右,因此若認購的可分離債越多,則套利虧損的可能性越大。
權證的收益是套利收益的主要來源(占套利總收益的比重最高可達469.52%、最低亦有91.26%),而可分離債的虧損是套利的主要虧損(占套利總收益的比重最高可達206.35%)。
(2)可分離債和權證上市當天賣出股票、可分離債和權證(假設以開盤價賣出)
若在可分離債上市當天賣出正股、可分離債和權證,則5隻可分離債套利均成功,收益率平均高達19.24%。
推遲拋出正股後的套利收益率顯著提升,主要是由於期間大盤上漲較快帶動正股的價格上漲所致,套利收益實際上主要來源於股票投資收益。
通常,在大盤向好的情況下,正股往往會填權,且跟隨大盤上漲,因此推遲賣出正股有利於提升總體的收益率,如:06馬鋼債若推遲至權證上市再拋售正股,則股票投資收益率由-16.48%增加為-5.59%。
在推遲至權證上市時賣出正股之後,股票投資收益占總投資收益的比重較在股權登記日次日要明顯提升,從而推動總體套利收益率的提升。如:06馬鋼債的股票虧損占總收益的比重由363.17%減少至87.90%。
可轉債之所以可以套利,主要是由於可轉債的波幅通常小於正股。具體而言,常規可轉債的股票期權價值隱含在債券中,債券的走勢與正股往往較為一致,且正股的波幅會大於可轉債因此產生套利機會,但由於正股必須第2天方可拋出,因此套利的空間和成功幾率都不大;可分離債的套利則主要是在可分離債上市前後,上市後可分離債本身就不含權、套利機會主要在權證和正股之間產生。
隨機選取1個可分離債——06馬鋼債和1個常規可轉債——金鷹轉債,可以看出,常規可轉債的走勢與正股高度一致,而可分離債在上
市後成為純債券,其走勢與正股相關性小。

㈡ 如何看待大股東全額申購可轉債

根據公示資料國金這次發行可轉在大股東是全額申購的。制約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兩個核心要素,個人投資傭金高,委託理財市場費率高,傭金寶的降佣效果大家都看到了。等國金把基金託管資質在辦下來。以後中國老百姓買基金都去騰訊和國金開的理財超市時,銀行想收費也沒有機會了。那時國金的股價應是多少。
在我國由於銀行的規模大,造成各種基金費用極高,在2011年,全國所有基金(包括指數型基金)的管理費用平均為每年1.23%,其中,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用每年1.46%.此外,託管費率為0.21%,一次性的申購和贖回費用分別是1.44%和0.51%。債券型基金的管理費基本是0.8%~0.9%,指數型和交易型的管理費用基本上是0.5%~1%。相比之下,國外股票型基金年化管理費用大多為0.8%~1.2%,債券型基金的管理費更低到0.3~0.5%。而很多先進的指數型基金,已經可以把管理費降低到0.1~0.2%。
根據測算,我國散戶投資基金的的年均成本是3.5%~4%,{1.5%的管理費,加上0.21%的託管費用,加上2.3%的申購和贖回費用(1.4%+0.51)乘以1.2倍的換手率的申購和贖回費用=4.07%}這比國際水平1.9%~2%高出70%~80%,比美國同期水平高出了幾乎100%,這里還不包括通過攤基金凈值而發生的市場費用。從這個角度講,我國投資者需要支付的交易費用還是非常高的。不但主動型費率高,就連指數型基金費率也高。
國內基金發行過程中的主要費用,都被銷售渠道獲得。在銷售渠道中,超過60%的份額集中在銀行渠道。銀行代銷基金時,除託管費,申購費外。基金公司還會付給銀行銷售服務費,並將管理費按照一定比例作為尾隨傭金分給銀行渠道。2003年和2004年,銀行渠道的傭金大概是基金管理費的10%—20%,2009年前則上升至30%-35%。如今即使有品牌大基金公司,尾隨傭金比例也在40%~50%水平,而小基金公司最高者可達70%。

㈢ 有人可以介紹下企業債的可分離債和可轉債的套利模式嗎

日照港可分離交易轉債分析:低風險投資品種

2007年12月14日07:38 來源: 和訊網 作者:朱曉亮 吳海霞
發表評論(1)支持(2)反對(0)
第1頁第2頁

二、申購成功後的收益率

昨天債券開盤價是偏離債券的理論價格的,但偏離不大。我本人認為75元的價格應該是債券的合理價格,拋出可取。關於權證,我本人認為已處於高估狀態,是適合賣出的。

在網上的中簽率為0.705%時,我們申購成功後,07日照債以75元賣出,日照CWB1以5.843元賣出,那麼此時我們的申購收益率:

申購價格(元)
07日照債價格(元)
日照CWB1價格(元)
債券和權證總值
回報率

100
75
5.843
120.276
20.276%

網上申購中簽率是0.705%,則

中簽率
回報率
實際回報率

0.705%
20.276%
0.14%

由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雖然日照港網上申購的實際回報率只有0.14%,然而比一些中小板新股的收益率要高出很多。

近期寶鋼股份(600019行情,股吧)擬發行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即不超過1億張。因寶鋼的盤子比日照港大的多,預計寶鋼的預期申購實際回報率要高,日後實際收益率值得期待。

㈣ 可轉債如何套利

可轉債套復利的主要原制理:當可轉債的轉換平價與其標的股票價格產生折價時,兩者間就會產生套利空間,投資者可以通過將手中的轉債立即轉轉換成股票並賣出股票,或者投資者可以立即融券並賣出股票,然後再購買可轉債立即轉換成股票並償還先前的融券。
新手很難一下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好是拜師學習一下,或買一兩本相關書籍閱讀。

㈤ 如何利用可轉換債券進行套利

可轉債是股市的一種融資方式,國內主要分可分離交易的轉債,和普通的可轉債,可分離交易的轉債,上市後就分為兩個品種進行交易,一個是債券,一個是權證,通常債券開盤都要大幅度跌破面值的,權證一般都是幾個漲停的.另外一種是只有轉債的.這種可轉債價格一般都要在120元以上,現在市場大跌到現在的點位,最便宜的可轉債也要110元.

可轉債一般都有公司擔保的,如果你不把的轉換成債券,那麼公司到期會贖回的,而且大多數公司都有特殊的贖回條款,就是在一定期限內,如果股價低於公司轉股價的70%那麼持有轉債的人可以把轉債提前買給公司,而公司另外還有可以修正轉股價格的權利,如果股價始終低於轉股價,那麼公司可以向下修正轉股的價格.所以對於大多數公司的可轉債來說,110元應該是個比較有誘惑力的價格.

不過轉股價是有下限的,就是不能低於凈資產,比如新鋼股份,它的股價就已經跌破了凈資產,所以它的轉股價再修正也不能低於凈資產.不過如果這樣公司將來就不得不贖回轉債,不過國內轉債被全部贖回的例子很少,因此對於新鋼股份來說,它的股價不太可能長期維持在凈資產以下.所以就投資來說它已經具備了買入的價值,不過由於可轉債期限比較長,因此現在主要是觀察,最好是其股價跌破凈資產的70%那麼將會是最好的買入時機.

由於股價是只能向下修正的,所以在熊市中這些公司會不斷修正股價,但是由於不能向上修正,因此最終大多數股票都把轉股價在修正到很低了,而由於在股價超過轉股價30%的時候,那麼公司基本就可以贖回可轉債,迫使持有人全部行權,因此可轉債的數量在市場上不是很多.

綜上,一般認為只有公司好,可轉債價格在120元以下是比較合理的買入價格.而對於正股來說,如果股市夠熊,它的轉股價通常都能修正到很低的價格,因此在預期修正價格的下面買入股票,通常也是有機會套利的.

㈥ 可轉債套利的操作要略

可分離債的套利空間多於傳統可轉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分離債的套利主要來源於權證的收益,而可分離債由於上市後價格往往跌破100元的面值,產生虧損;
認股權證上市後通常會被炒作到較高的價位,推遲拋出認股權證的時間可能會增加收益;
賣出認股權證的收益是套利收益的主要來源,故附送認股權證比例越高的可分離債的套利空間越大;
可分離債的套利風險較高,因為認股權證通常要在發行1個月左右才上市;
可分離債的套利成功與否受大盤影響的影響較大;
通常,可分離債的套利收益率要好於大盤;
認購的可分離債越少,單張可分離債附送的認股權證越多,則套利的收益越大;
粗略地計算,若可分離債認購金額超過所附送的認股權證的價值,則套利失敗的可能性較大;
可分離債上市之後不再含權,也就不具備套利空間,這時的套利主要在權證和正股之間產生;
可分離債的虧損率通常在20%左右,因此若認購的可分離債越多,則套利虧損的可能性越大;
在大盤向好的環境中,在權證上市再拋出正股能獲利頗豐,但這實際上是股票投資收益;
常規可轉債在不能融券的情況下難以操作,虧損概率較大;
即使可以融券,常規可轉債的套利空間依然較小,可操作的空間有限,這主要是由於可轉債市場的規模小、流動性差,資金規模較大則不適於操作;
常規可轉債的套利風險遠小於可分離債,這主要是由於其套利的時間跨度短(當天或隔天內),受大盤影響較小;
可轉債的套利機會是轉瞬計逝的,從周線、日線上看,可轉債的套利機會是很小的,因此可轉債的套利還必須根據分時的價格資料精確計算,這樣操作可能套利成功的幾率會有所上升。

㈦ 大股東持有的可轉債轉股後可以直接拋售嗎

應該不可以直接拋售的。

㈧ 可轉債 無風險套利

那麼你可以到和訊網的債券頻道去查詢可轉債的套利機會,http://bond.money.hexun.com/data/transform.htm

相關說明:版http://bond.money.hexun.com/detail.aspx?lm=1340&id=966697

如果想簡單明了,權只需要看那個「套利空間」那一欄:為正數即可,當然數目越大收益越高;不過市場幾乎沒有這種可轉債交易了。現在剩下的都是收益比較低,或者為負的。

㈨ 可轉債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無風險套利

當正股價格上漲,可轉債股轉股價格低於正股時,就產生套利空間,如正股10元,可轉債轉股價為9元.上市後到期前都可以買.另外上市公司大筆送股時產生套利空間.

閱讀全文

與大股東套利新方式可轉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
青海省年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14
08245股票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