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幾個意思:
1 持有上市公司總股份之5%股份的人自然人或者法人
2 持有上市公司總股份不足5%,但是這些自然人或者法人加起來達到了5%,且共同委託了了某人/法人作為一致行動人的團體,
B. 請問:我通過一個公司間接持有一上市公司的股票,解凍後可以交易嗎
你不持有A公司的股票,所以A公司的股票怎麼交易跟你沒有直接的關系。B公司賣出A公司的股票,獲得的收益計入B公司的投資收益,你可以按你的股份分享B公司的投資收益,而不是由你來操作A公司的股票交易。
如果你是事先與B公司有協議間接購買的A公司股票,那麼這是你和B公司的結算事宜,買賣股票還是要B公司操作的。
C.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計入哪裡啊!!
A公司是不會將其從「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轉出的,所以,從報表上是看不出B公司市值變化的。要看市值變化,應查看B公司的股票價格與總股份數,然後從A公司的報表附註中查出A公司投資佔B公司的股權比例
D. 為什麼參股券商的股票,比較看好。 除了如股權上,一家上市公司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也可以吧
牛市時,券商收益增加,參股的上市公司也會因此收益,所以看好。當然你說的,一家持有另外一家的股票,稍微有點差別。牛市時,因為持有的股票市值增加,潛在盈利增多,所以可以看好。
E. 為什麼在上市公司第三方持有其股份必須在10%以下呢
沒有這個規定,只是上市前老闆不願意把那麼多股份給別人而已。
F. 上市公司持有別家公司股份,不納入合並報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一般只有控股的情況下才會合並報表,只是簡單持股的話一般都計入投資收益
不然的話,我花100萬成立一家公司,然後世界500強的企業我都入一點股,就可以合並報表的話,那不是輕松成為世界第一大企業?
G.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如何獲利
1.除了高價賣出套現,和獲得分紅。股息外還有其他獲利方式嗎?
2.如果持有此股票期間,上市公司未分紅,沒獲得股息,而且股票也沒漲,是不是就沒得錢賺了?
是的,完全正確.
H. 董事通過合夥的方式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其每年的股份轉讓是否受25%的限制
1、《公司法》對任期內減持股票比例的限制
《公司法》第142條規定:內「公司董事、容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票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票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票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2、《證券法》對任期內短線交易的限制
《證券法》 第47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份在買入後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但是,證券公司因包銷購入售後剩餘股票而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票的,賣出該股份不受六個月時間限制。」
3、每年可轉讓股份數量如何計算?
可轉讓股份數量的基本計算公式
在當年沒有新增股份的情況下,按照如下公式計算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可減持本公司股份的數量:
可減持股份數量=上年末持有股份數量X25%
I. 如何查看一家上市公司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權
公司年報半年來報里都會源有投資情況的披露,包括持有量,價格和收益情況
年報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稱年刊。 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報表包括描述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和收入的報告、年報長表稱為10-K,其中的財務信息更為詳盡,可以向公司秘書處索取。目前上市公司年報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的年報摘要,其內容較簡單,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詳細版本。
投資者首先要閱讀財務摘要指標,了解公司收益情況,比較公司業績的變化情況;其次,在分析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時,一些指標要重點考察,如損益表中的主業收入、毛利、主業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存貨絕對變化和相對主業收入的比例等。如指標出現明顯異常的變化,就需尋找其變化的原因;第三,除了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外,公司年報中這樣幾方面的內容也需認真閱讀,比如公司管理層對經營情況認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財務報表的附註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從中可了解公司和中介機構對公司經營情況的解釋。
J. 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的,有什麼交易限制
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的,有以下兩種規定:
1.個人或機構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回未解除限售股份的答,證券公司不接受該投資者融券賣出該上市公司股票,也不接受其以普通證券賬戶持有的未解除限售股份充抵保證金
2.個人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解除限售股份的,證券公司不接受該投資者以其普通證券賬戶持有的該上市公司股份充抵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