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統計局如何回應工業利潤減少1700億為何仍正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1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細心的網友對比去年同期數據發現:2018年工業利潤較2017年減少了1700多億元,但增速仍是正的,由此引發熱議。國家統計局工業司6月29日就此事專門刊文回應質疑。
首先,在企業調查范圍方面,國家統計局加強統計執法,進一步規范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對不符合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要求的企業進行了剔除。此外,根據制度規定每年定期要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范圍進行調整。
其次,近年來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經營越來越普遍,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開展的企業組織結構調查情況,去年四季度開始,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跨行業重復計算進行了剔重。
最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後,服務業企業改交增值稅且稅率較低,工業企業逐步將內部非工業生產經營活動剝離,轉向服務業,也使工業企業財務數據有所減小。
國家統計局還表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與財政部的國有企業數據和上市公司財務季報數據總體趨勢一致,是反映企業實際情況的。1-5月份,財政部發布的國有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9%,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19%;一季度A股非金融企業凈利潤增速為23.6%。
來源:經濟日報
2. 從2000年到2009年每年的上市公司總利潤增速是多少平均利潤增速和加權利潤增速呢
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完畢,整體顯示出盈利逐步恢復的狀態。表現為同比增長率雖然仍然是-14.5%,但環比增長率達到35.5%。由此我們只能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還處於很低的狀態,進一步好轉和走向穩定性的需求拉動的盈利增長,還需要經濟進一步復甦的支持。
他進一步詳盡闡述,從影響當期盈利的因素看,價格起了主導性作用。股市上漲帶來的投資收益佔到總利潤的22.39%;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使得資產減值准備和公允價值對利潤起到很大的正面影響;相對去年同期,在一季度去庫存化後,二季度的成本壓力大大減輕,企業的營業利潤率得以提升,增加了盈利能力。
相對來講,從企業的銷售收入情況看,仍然改善程度不大。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率下降到歷史最低點-12.37%,上半年累計降幅收窄至-11.46%,說明需求仍出於緩慢回升狀態。
從行業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最大的變化是成本壓力緩解的電力、石化、造紙包裝、航空等行業的利潤在快速恢復增長階段;需求穩定的食品、商業、醫葯等行業增長的穩定性較好;受益於政府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的電氣設備、建築、建材等行業利潤也處於增長中。
由於去年下半年企業盈利惡化的程度較大,基於基數的因素,今年全年上市公司可以實現25%左右的增長。仇彥英特意提醒投資者,如果從好的角度來看,可以認為需求在回升,企業盈利在好轉;但從壞的方面看,應該意識到很多行業還沒有走出虧損和微利的困境,產能過剩和產品需求低迷仍然是企業要面對的最大困難。
3. 2018前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多少
6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增長21.1%,比4月份增速減緩0.8個百分點,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同時,工業企業效益總體持續改善。一方面,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6天,同比減少0.2天。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明顯增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
4. 哪18家上市公司 業績持續增長且增長幅度3年來不斷上升
一樓的網頁早已看過了,但是沒有那18家上市公司的名稱和股票代碼呀。
5. 今年業績最好的十個上市公司是那十個
截至2017年8月31日凌晨,滬深兩市3341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財務報告。總體來看,2017上半年所有A股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1290.60億元,同比增長24.10%,其中第二季度營收94620.75億元,環比上升9.17%;合計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6719.45億元,同比增幅21.12%,其中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8793.39億元,環比增長10.94%。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2017上半年業績總覽
從單季度可比數據來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繼續呈現較好的增長勢頭,近3個季度同比增速均處在20%左右(2016Q4:+19.91%、2017Q1:+24.78%、2017Q2:+23.49%),環比方面保持當年二季度有確認收入高企的特徵。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歸母凈利潤方面,今年企業業績單季度同比增速趨於放緩(藍線),或已於2016年第四季度達到階段性頂點,201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24.79%和17.99%。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而在剔除金融、兩油之後,上市公司2017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126500.51億元,同比增幅24.91%;凈利潤合計7414.66億元,同比增長35.41,兩者表現均好於整體增速水平。金融、兩油2017上半年合計凈利潤同比上升11.72%。
各板塊分布顯示,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2017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9201.04、16951.97、4658.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06%、35.97%、46.22%;合計凈利潤分別為15001.64、1263.30、455.30億元,同比增長20.18%、34.87%、18.18%。主板公司業績表現平穩,中小板營收和凈利增長可觀,創業板公司業績初露疲態。
6. 2018年利潤低於5000萬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家
多了去了,帶ST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虧損公司,中國股市就可以看出來中國的經濟情況,但是卻掩耳盜鈴般自欺欺人,每年的經濟增長不知道怎麼來的。
7. a股整體2017年上半年利潤增速是多少
2017年上半年A股業績增速16.24%,仍保持較快增速。 全上市公司2017上半年業績落下帷幕。根據wind數據統計,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總計為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6.24%, 仍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不過,相比於比一季度增速(增長19.84%)出現小幅放緩。
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19.87%。 2017年上半年全部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87%, 維持較快增長勢頭。 金融服務業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速為7.97%,比一季度出現上升, 表現較好。 非金融類上市公司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速為27.94%, 非金融、非石油石化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速為27.65%
中小板、創業板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05%和6.19%。 wind數據顯示中小板和創業板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分別為23.05%和6.19%,總體維持增長勢頭,但增速相比於一季度出現一定的下降。? 整體毛利率維持平穩。 從A股整體毛利率水平來看, 全部A股2017上半年毛利率為18.97%, 維持平穩, 相比17年1季度的19.1%略有下降。非金融公司的17年上半年毛利率小幅回落至18.99%,非金融、石化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為18.89%。而上半年金融行業的毛利率上升至39.66%,這反映在金融行業盈利能力出現回升。
8. 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快的原因
①正確,通過對上述圖表的分析得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各月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在逐步增加、利潤總額同比增速不斷上升,據此,可以推理出:工業產品價格明顯上漲帶來主營業務收入在逐步增加,利潤總額同比增速不斷上升;
②錯誤,利潤總額同比增加不等於利潤率不斷提高;
③符合題意,從圖表數據及分析來看:主營業務收入在逐步增加,利潤總額同比增速不斷上升,主要得益於工業生產增長不斷加快;
④錯誤,如果「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大幅上升」的話,不會出現「主營業務收入在逐步增加、利潤總額同比增速不斷上升」的情況;
故答案為C
9. 企業本期利潤同比增速及成本同比增速高於收入同比增速怎麼回事
本期利潤和成本基數低的話就可能增速高於收入的增速了,三者不是一定同步增長的。
10. 中國2018上半年工業利潤為何增長顯著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利潤增長20%。
上半年工業利潤實現快速增長反映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據何平介紹,一是成本繼續下降。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為92.57元,同比下降0.4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2元,同比下降0.37元。二是杠桿率繼續降低。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6%,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