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央企集團改制

央企集團改制

發布時間:2021-04-13 14:21:44

A. 國企改革為何要進行企業改制

企業改制是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入市場經濟的必然過程。企業改制主要是指國有企業改制,中央省市縣四級人民政府管理的工商業企業,縣級集體企業也有參考執行。

企業改制的主要原因是」解困」八十年代以後,計劃經濟時代成立的國企,產生了很多弊端,比如產權不清,產品落後,設備落後,人浮於世,不講核算,管理漏洞百出,據當時有關部門統計大多數企業經營困難,虧損嚴重,中小型企業資不抵債,企業改制勢在必行,不改制全軍覆滅,改制九死一生,因此當年的改制被稱為刮骨療毒,改制後救活了一批企業,一批企業輕裝上陣,在市場經濟中煥發青春發展壯大。

企業改制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抓大放小」,第一是甩了包袱,第二是保留了優質資產。企業改制的另一批受益者是掌握企業權力的企業負責人,近水樓台先得月。

B. 國辦發文加快推動中央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強調,統籌推進公司制改制。一是要加強黨對改制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企業改制中得到充分體現和切實加強。要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處理好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二是要建設現代企業制度。以推進董事會建設為重點,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處理好黨組織和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三是要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深化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四是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按照法律法規和國有企業改制、國有產權管理等有關規定規范操作,嚴格履行決策程序,加強監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央企改革要快馬加鞭了。

C. 國企改制正式編制和無編制有什麼區別

國企正式編制好,我感覺。沒有編制的話,將來要是裁員,可能會先裁沒編制的。而且,沒編制,待遇發展什麼的可能不如有編制的。
如果這個事業單位是比較有實力有油水有發展的,那可以考慮。
以上是我個人感覺,僅供參中公國企小編來回答您的問題。
1、和以往不同,現在大部分國企都是沒有編制的了,是作為企業進行的招聘,招聘的也是簽合同的正式工。
2、社招與校招的不同,在於招聘要求的不同,一個是社會在職人士的招聘,一個是面向應屆生的招聘。其次是工作崗位的不同, 這個要看官方發布的招聘的崗位了。
3、國企社招的合同工也是國企的正式員工,若不犯重大錯誤的話,一般來說都是會一直續簽合同到退休。
4、有些國企是有A崗、B崗、C崗,A類是編制員工、B類是簽合同的正式工、C類是勞務派遣工。這三類的薪資待遇也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考察。

D. 國企改制後怎麼樣

國企改制後 命運如何?
國企改制後 命運如何?

—— 一個國有大型企業改制失敗的反思(1)

作者:江河 時間:2006-09-25

在C公司的《改制方案》中,有這樣一句話:改制,是公司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改制,真的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葯、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正確抉擇嗎?

2005年9月,C公司改製成功,B集團並購了C公司85%的股份,成為C公司的控股大股東,人人欣喜若狂!

真如C公司《改制方案》所預言的,從此,C公司能夠走上興旺發展之路嗎?

時間,驗證了預言;

時間,做出了裁決。

前幾天,從B集團傳來消息,B集團的高層決策者們做出了一項決定:B集團並購C公司失敗。

並購者對購買來的企業失去了信心,做出了「並購失敗」的結論,還不是「失敗」嗎?正如一個人去買燈泡,回來一看介面不對,不能使用,這個人買燈泡的動作不是失敗的嗎?

B集團的高層決策還揭示了一個事實:C公司改制失敗。

我們暫且不論B公司為什麼要並購C公司,因為,倘若C公司沒有提出改制的要求,B公司是無論如何也並購不了C公司的。那麼,C公司為什麼會在「改制」上下注,並把改制看成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呢?

要了解這些,我們還是要對C公司有所了解。

C公司原是60年代成立的國有大型企業,同眾多國有企業一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逐漸演變成公司體制的。尤其是2001年的那次改制,其上級主管機關掛牌成為A集團(現在是北京市國資委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83家企業之一),同時由於A集團的「拉郎配」,又執行了國家、北京市關於在國有企業改制中有關「獎勵有貢獻的經營者」的規定,將C公司搖身一變,成了「有限責任公司」:A集團控股95%,C公司的黨政領導成員人人有份,依靠「獎勵金」,佔有了公司5%的股份。

C公司總股本及注冊資本金8000萬元,從事的產業是製造業,具有國家一級企業資質。在C公司旗下,共有8個分公司,一個全資子公司,成月牙形分布在北京的北四環、東四環、南四環附近。

C公司為什麼決定改制?還是引用《C公司改制方案》的提法,更具有權威性。《C公司改制方案》中說:

一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關於深化企業制度改革的決定」,北京市國資委做出了關於「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總體部署,A集團在確定其主業及其發展戰略時,認定C公司所從事的產業是A集團的輔業,要求C公司必須進行輔業改制。

二是C公司所從事的產業,市場競爭越演越烈,而且與其相關聯的企業的體制早已進行了改革優化,同產業企業中非國有性質的企業大批涌現,為此,C公司和這些企業不在一條起跑線上,國有體制的弊端已充分暴露,非常被動。

三是就企業內部來看,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1、C公司主營收入利潤率連年下滑,2001年銷售收入3.6億元,實現利潤252萬元;2002年銷售收入3.4億元,實現利潤180萬元;2003年銷售收入2.9億元,實現利潤60萬元。2004年銷售收入3.0億元,實現利潤100萬元。

2、資金已經十分緊張,資產負債率高達98%。

3、管理較為傳統,人員負擔、債務負擔、以及歷史遺留問題形成的負擔過重等方面的問題。

4、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問題,產權結構不合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董事會無法正常行使職權;運行機制不靈活,責權利不清,企業發展自主權受限。

理由夠充分的了!

看!國家政策在指導企業改制;市國資委在部署企業改制;A集團的發展戰略要求C公司改制;市場逼迫C公司改制……於是,得出結論:要生存、要發展,C公司只能選擇改制。進而得出結論——

改制是C公司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C公司對改制給予怎樣的希望呢?我們還是引用《C公司改制方案》的提法,《C公司改制方案》中說:

C公司改制的目標是:通過整體改制,資產重組,建立「歸屬清晰、責權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通暢」的現代企業制度,改製成為具有一級企業資質的非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當B集團參與C公司改制,並決定成為C公司的控股股東時,C公司對B集團寄以怎樣的希望呢?

B集團是民營企業,資金實力較為雄厚,企業總資產在20個億以上,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擁有十幾家子公司。相對C公司所從事的產業來說,B集團擁有市場和客戶,在其產業鏈中缺少C公司所從事的「製造」這樣一個環節,也缺少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近年來,他們一直在尋求一個一級資質的企業,融入他們的產業鏈,以充實、完整其產業鏈。C公司的條件,基本符合他們的要求。所以,B集團認為:對C公司的並購,是強強聯合,是豐富完善其產業鏈的戰略性合作。

C公司認為:改制融資重組後,B集團的資金實力可以緩解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B集團的市場、客戶等將使C公司的一級資質發揮更大的作用,C公司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更為重要的是:改制後,C公司將引進民營企業的管理理念,企業的經營機制、管理機制將全面進入市場,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好一個天衣無縫的互補!

正是雙方的這種互補,才使C公司對企業改制充滿了信心,對改制後的新企業更是充滿了希望。在《C公司改制方案》、以及在C公司改制後的《發展計劃》中,都提出了令人興奮的利潤目標——

「2005年企業進行整頓,保證利潤300萬,2006年經營利潤直取1800萬元!」

這不是C公司的「單相思」,而是改制期間,由A、B、C三個單位的高層決策者們共同議定的,B集團的董事長甚至還認為:這個指標太保守,他要用幾年的時間,把C公司打造成國家一流的製造公司!這個話,他還不止一次的在C公司的員工大會上講!

然而,事實是怎樣的呢?當改製成功的頌歌還余余在耳的時候,傳來的消息是——

2005年C公司經營虧損1200萬元;

2006年上半年繼續虧損,其數額在600萬元以上!

如果說2005年因為改制影響了企業效益,還有道理可講,但2005年9月改制結束,C公司已歸於B集團旗下,從2005年10月到2006年6月這9個月的時間里,C公司的經營虧損競達1000多萬元,這又如何解釋呢?

顯然,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但這是事實,是時間給出的結論。在這鐵的事實面前,B集團不得不承認:並購C公司失敗。

這是為什麼呢?

筆者將對這一事件進行系列反思。

筆者相信,這些反思,對社會、對國企改制、對處在國企改制進程中的人們、對企業的發展、以及對各種體制的公司戰略管理等等,會有所發現,有所啟迪,有所警覺。

筆者希望,關心這一社會現象的人們共同探討,以求得企業發展、員工富有;求得投資者、企業、員工的最大利益。

我個人認為:
國企改制必須進行,效果是國企改革的國有資產本身前景不容樂觀,但改制後企業前景不可估量。

目前,國家有開始鼓勵國企高管持股,只是在政策措施上進一步進行規范和完善。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增量持股。(2006年2月6日的中國經營報有報道)
在江蘇頗受爭議的仇和當上副省長,其著名論斷「能賣不股,能股不租,以賣為主」的論斷正得到了國家的認同。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不關繫到國計民生戰略發展需要的國企,不改制是等死,改制的結果對國有資產來說是找死。無論是如今改良好的「MBO」,還是被國家認同的仇和的論斷,實際上都是國企在等死和找死上的掙扎。

但這些改制和改革,對企業而言,應該是尋找到了一線希望,而且這線希望生存下來的希望比較大,因為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因為對管理者來說付出與所得實現了對等。不再是干多干少一個樣。

E. 央企單位改革整體強制劃轉,同一企業不同單位不同法人,需要簽合同嗎

1、公司更改了法人和名稱後,合同相對人不需要與其重新簽訂合同。
2、法律依據:
(1)《公司法》第九條第二款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變更前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公司承繼。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F. 為什麼出現多家央企控股股東改制更名

周一(12月18日),上證綜指弱勢整理,收盤勉強翻紅,漲0.05%報3267.92點;深成指跌0.35%報10960.12點;創業板指跌0.19%報1780.64點。兩市成交3408億元,創階段次低。盤面上,中小創普遍低迷,江南嘉捷、華大基因、中科曙光、武漢凡谷等多隻明星股跌停。新零售概念股遭殺跌,新華都、中百集團、人人樂等逼近跌停,三江購物、天虹股份跌逾7%。晶元概念股極度低迷,士蘭微、景嘉微、國科微、江豐電子等多股逼近跌停。

國內期市當天收盤大面積飄紅,黑色系領漲,焦煤封漲停,鐵礦石、焦炭一度逼近漲停,分別收漲於7.09%、6.59%,成材漲幅相對有限;有色金屬、化工品普遍走升,滬鎳漲超4%,玻璃漲超2%;農產品窄幅震盪,普遍小幅飄紅,澱粉漲超2%。

國企是比較穩定的。

G. 央企國資改革什麼意思央企和國資是兩個領域嗎什麼時候改

國務院國資委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22日在京召開。新一年的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面臨哪些新要求?從會議釋放的信息看,有五大信號值得關注。
信號一:國資做「加減乘除」調結構
會議提出,2015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工作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突顯經濟新常態下,國資改革發展不再以規模和速度為標准,而是更加強調質量和效益。」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說。
國資委主任張毅強調,對於國有企業來講,適應新常態,關鍵是加快推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做好加減乘除:
加法是要立足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行業和重要領域,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減法則是要支持企業兼並重組、優勝劣汰,加大虧損企業治理力度,積極盤活存量,穩妥化解產能過剩風險;乘法是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市場、商業模式創新;除法是要打造高回報率、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盈利業務和特色優勢項目,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
信號二:央企將加快「瘦身健體」
張毅強調,中央企業明年的經濟增長要與全國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與中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相適應,效益增長力爭高於今年。
一項重點工作是切實加大減虧扭虧力度,對低效無效、長期虧損、不屬於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發展的不良資產,要果斷進行「關停並轉」,重組整合內部資源,清理不必要的參股公司和殼公司。
在李錦看來,這要求央企加快「瘦身健體」,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立足兩個市場、統籌兩種資源,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
會議並要求央企進一步做好降本節支工作,認真排查診斷成本費用管理的重點環節和薄弱環節,加強與先進企業對標,健全成本管控責任制度和目標考核機制。
信號三:「監管權力改革」勢在必行
會議提出,推進改革中,要注重把該企業行使的權力都放給企業,把不該企業負擔的包袱都卸下來,切實增強企業作為獨立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競爭力。
張毅強調,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國資委監管工作的改革不應是動其皮毛的修修補補,而必須是動其筋骨的大刀闊斧,有些方面甚至要脫胎換骨。
「近段時間,國資委負責人多次表態要帶頭自我改革、自我革命,突顯監管權力改革已是勢在必行。」李錦說。
會議並明確,各級國資委要勇於變革,以聚焦監管內容、調整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為重點,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授權一批,下放一批,收縮一批,移交一批,該放的堅決放到位,該給的堅決給到位,同時該管的也要管到位。
信號四:以更開放的思路推進企業改革
「推進企業改革的思路,呈現更加靈活、開放的態勢。」李錦說。此次會議明確,要對不同類別國有企業,明確主要特點、發展目標、改革方向,分類推進改革調整,加強分類監管、分類考核。
關於備受關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會議提出,要堅持因業施策、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防止大轟大嗡,防止「一混了之」。
而對於今年7月啟動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董事會行使相關管理職權試點、派駐紀檢組以及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等「四項改革」試點,會議要求各試點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膽試、大膽闖,重點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狠下工夫。
張毅強調,各項改革措施都要立足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更好融合,各級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要切實強化責任,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提高改革方案質量,抓好改革措施落地。
信號五:反腐工作常抓不懈
值得注意,反腐工作仍將是新一年國資工作的重中之重。張毅說,要旗幟鮮明地反腐敗,堅決根治嚴重影響國有企業形象的突出問題,堅決懲處侵吞國有資產的違法行為和腐敗分子。
對於新一年反腐工作,會議提出,堅決糾正「四風」,針對企業領導人員住房超標、親屬經商辦企業、公款出國旅遊等共性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嚴格執行國有企業負責人廉潔從業規定,努力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
同時,將加大查辦案件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特別是那些頂風違紀、不收斂不收手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會議還提出,將切實加強權力監督的制度設計,對於權力集中的領域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防止權力濫用;改進和完善外派監事會制度,聚焦監督主業,將工作重心放到揭示危及國有資產安全、國有資產流失的重大問題上。

H. 什麼叫做國企的公司制改革改革之後還是國企嗎

所謂國企,就是國家投資的企業。
改革以後,按出資多少來算,看看國家的投資佔多少,國企股份大的企業,就叫國企控股公司,但已經不是純國企了。

I. 國企改制有什麼條件

顧名思義,「國企改革」:首先是「國家」要改革,然後才是「企業」要改革。企業的改革主要是企業自身的改革,而國家的改革則主要是對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政企不分的改革,也就是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要求,對國家與企業的關系進行實質性的重大改革與調整。
國家的改革、對政企不分的改革、對國家與企業的關系進行實質性的重大改革和調整」,就是國企改革的關鍵和根本所在,只有抓住這個關鍵和根本,我們才有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的基礎和前提。因為,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全面轉化的時代變革中,無疑必須重新確立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的地位,但正象奴隸固有對自由的嚮往,可他能否真正獲得自由取決於奴隸主是否願意還給他自由一樣,以前作為國家行政機構附屬物的國有企業能否真正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最終也取決於國家的改革、對政企不分的改革、對把企業變成行政機構附屬物的傳統體制的革命是否到位、徹底,是否能把企業范圍內人財物各要素和經營管理各環節的一切決定性的權利都放到企業的內部、而不是外部。
企業改革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底至1984年9月。這是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階段。這一階段,在計劃制定、產品銷售、利潤留存等方面,政府給企業下放了一些權力,特別是實行了企業留利制度,使國有企業在發展生產、改善職工集體福利和獎勵職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財力,增強了企業活力。
第二階段:從1984年10月到1986年底。這是實行以承包制為主體的多種經營方式的階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拉開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這一階段企業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強調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實行多種經營方式。多數企業採取了承包經營的方式,承包的形式多種多樣:一些小企業實行了租賃經營;少數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的試點。通過採取多種經營方式,企業的自主權進一步擴大。
第三階段:從1987年到1993年底。這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思路是:強調企業改革的重點必須從擴權讓利轉到轉換企業機制的軌道上來。具體做法仍然是強調完善承包制。因而國務院頒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暫行條例》、《企業法》實施條例,制定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機制條例》,賦予企業十四項經營自主權。同時,隨著指令性計劃的減少和價格的不斷放開,不少國有企業被推入了市場,按照市場法則進行經營。
第四階段:從1994年開始,中國的企業改革進入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新階段。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並指出,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益探索,具備條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改組成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即要以理順產權關系、實行政企分開、明確責權、加強企業管理為核心,深化企業產權制度及相關體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與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創造基礎。與此同時,全國人大還頒布了《公司法》,這標志著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第四個階段,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企業制度創新的新階段。

閱讀全文

與央企集團改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草根創業是拿不到天使投資的 瀏覽:659
乙二醇期貨庫存 瀏覽:91
南京醫葯股票怎麼樣 瀏覽:386
股票換手率高好不好 瀏覽:654
易方達5G概念基金有哪些 瀏覽:526
富國文體健康股票基金凈值 瀏覽:805
4萬5美金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6
新興股票市場 瀏覽:33
融出資金業務 瀏覽:954
美元人民幣匯率2019年4月29日 瀏覽:857
網信理財卷碼 瀏覽:774
東方融匯理財 瀏覽:492
創業慧康的投資價值 瀏覽:753
1分鍾買漲跌的外匯騙局 瀏覽:289
桔子理財違約 瀏覽:46
北京金鴻德投資 瀏覽:630
2013年我國的外匯儲備 瀏覽:919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投資 瀏覽:335
建行理財流 瀏覽:994
武漢融資網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