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利用城市綠化排滲結合治理內澇
城市內澇治理需要對症下葯,個人不贊成通篇採用城市綠化排水的方式。內澇究其成因還是因為城市病導致的城市水循環功能性障礙,相當多的地區內澇的產生和地形,地勢,管網搭建等緊密相關,特別是現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城市地區暴雨頻發,給各地內澇治理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因此對於舊城區,妥善採取一些補救方式,例如保證管網暢通就是最簡單可行的手法。而對於新城區的開發建設,或者舊城區的大改造過程,就可以適當融入綠色排水體系,盡可能在水量平衡和景觀格局布設方面多做文章,在建設初期就要運用水文模型對產匯流區域的水量平衡進行估算,從基礎上改善綠色基礎設施的種類和布局,盡可能追求產流量在開發後不大於開發前的目標,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思路。
2. 內澇的損失嚴重
廣州5年來年均內澇損失超5億元
據了解,廣州市城市洪澇災害逐年加重。嚴小康在會上說,連續5年來,平均每年的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超過5億元。今年6月發生的內澇災害,造成8人死亡、1人失蹤,經濟損失27億元。
廣州市水利局局長劉偉全說,廣州市的防汛工作還存在四個挑戰:一是防災減災工程體系還不完善;二是城市排澇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三是江河缺少控制性工程,堤防的防洪能力偏低;四是防洪工程措施不完善或執行不力。
會議邀請了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城市洪水管理專家克拉克教授,中國國家水文局副總工程師辛立勤等參加,專家將為東莞的城市內澇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並為東莞治理內澇提出建議。
3. 日本和德國治理內澇的經驗為我國治理城市提供了哪些啟示
帶來的啟示是要按照國情吧= =
首先說德國
就德國這內澇,來了洪水還是被淹的一塌糊塗
平常的時候氣候很好,不會短時間下特別大的雨,也不會長時間一直下雨
地理上平原居多,所以對於排水工程要求不是很高。
日本靠海,有水直接往海里排。
因為水平面不會因為這么往海里排而上升,所以只要排水管道夠大就可以了。
而且日本本身也會經常受到台風影響,所以排水系統做的都會比較強。
而中國也是要分地方討論的,譬如青島和武漢,一個靠海,一個內陸,它們的排水系統就是兩種思路的。武漢面對的可是洪水啊,譬如今年夏天這樣,能夠排水的胡泊河流都已經滿溢了,已經不能夠排進去了,這個時候,再強的排水系統也會因為無法排水而失效。所以除去下游在下雨前提前防水之外,還需要設置一定的泄洪區。
另外一個是排水系統是否要做到非常強悍。這個東西通常來說做到一定地步就夠了,做的太大成本會翻倍增長,所以保證一個基本夠用的狀態就可以了。
P.S.遇到足夠大的洪水,內陸城市是沒有辦法的。
4. 生產抗洪物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中國電力建設公司601669上市3094天
總市值58136333091.20元。公司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建設、其他電力建設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屬於水利建設環節。公司承建了中國65%以上的大中型水電站和水利工程,是中國河道治理和水電開發的骨幹力量和龍頭施工企業,長期以來在水利水電建設中處於領先地位。
2、葛洲壩股票600068上市8352天
總市值294,245,276,662.68元。主體施工工程總承包施工,屬於水利施工環節,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總承包甲級資質。
3、利歐股份股票002131上市4729天
總市值27829793324.60元。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微型和小型水泵製造商和出口商。微型和小水泵的出口量佔中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額的24%左右,在同類產品出口中排名第一。微型和小型水泵有7個系列,大約420個產品型號。
(4)治理內澇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近年來,由於我國各大城市不同程度的內澇事件的發生,城市排水管網和防澇系統的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以往的城市化建設中,存在著以建築為主、市政輕、地上優先、地下輕的做法。地下排水設施的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存在著大量的歷史拖欠。存在排水設施不完善、排水標准低、排水管網布置不科學等問題。
隨著國家的重視,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因此排水管網建設將加快,管網建設可以關注國通股份和青龍管業。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業績十分有限。投資者仍然需要掌握公司的業績來做出投資選擇。
參考資料:網路-抗洪概念股
5. 城市內澇如何解決
俺畢業論文就是搞城市內澇的,解決辦法
工程措施
1.整治河道:採取挖、擴、分等綜合措施整治河道;
2.改造地下管網:如適當擴大管徑,解決雨、污分流問題;
3.增加排澇設施:如建排澇擋潮閘、排澇泵站;
4.增加調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調蓄湖等;
5.增加滲透能力:如鋪設透水路面,下凹式綠地等;
非工程措施
1.城市暴雨內澇風險評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來建立模型來評估風險;
2.適當增大設計參數:應增大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的取值;
3.城市防洪減災政策與法規建設:約束和制裁不利於防洪減災的經濟社會活動,以實現防洪減災的目標;
4.建立城市排澇工程管理機制:合理調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結構,建立渠道暢通、管理嚴格的資金投入機制;
5.借鑒國外防治內澇經驗:如日本,德國都是治理內澇和雨水利用技術十分先進的國家,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及技術。
6. 城市一遇到暴雨就內澇 觀海模式怎麼治理
建立多層監管體系:
1.設計行業需依照規范做事,規范必須嚴謹且有前瞻性,「有遠慮則無近憂」;
2.加強市場監管,既要保障投資走向和可持續性,又要確定保險公司的責任;
3.制定配套法律和有約束力的城市規劃,落實財政投入,設定建設和改善的時間表,如此可以依法依規劃行政問責,取得實效。
採取工程措施:
整治河道:採取挖、擴、分等綜合措施整治河道;
改造地下管網:如適當擴大管徑,解決雨、污分流問題;
增加排澇設施:如建排澇擋潮閘、排澇泵站;
增加調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調蓄湖等;
增加滲透能力:如鋪設透水路面,下凹式綠地等;
非工程措施:
城市暴雨內澇風險評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來建立模型來評估風險;
適當增大設計參數:應增大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的取值;
城市防洪減災政策與法規建設:約束和制裁不利於防洪減災的經濟社會活動,以實現防洪減災的目標;
建立城市排澇工程管理機制:合理調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結構,建立渠道暢通、管理嚴格的資金投入機制;
借鑒國外防治內澇經驗:如日本,德國都是治理內澇和雨水利用技術十分先進的國家,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及技術。
建立城市排水防澇信息系統
2013年,國家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應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遙感應用等技術系統,加快建立具有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風險評估等功能的綜合信息管理平台。[1]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明確提出,要建立適合當地條件的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將現代地理信息和數字化技術運用到日常運行管理、風險控制和應急。[1]
城市管理部門可藉助信息系統實時掌握降雨強度、降雨分布、降雨量等信息,獲得異常自動報警信息及處理方案;實時全面了解城市排水管道系統的運行狀態,對管道排水能力和搶修現場進行智能化監管。
7. 面對城市內澇,古代人有哪些妙招
城市內澇可以說直到如今都依然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而在古代城市內澇也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而古人是有很多小妙招去應對這些個問題的。接下來我們來一一介紹一下。而在古代還有一些非常笨的方法來解決城市內澇,就是大量的徵用百姓民工。派遣大量的民工去將這些水鏟除出城。然而這個方法其實是非常笨而且效率非常低的,但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朝廷也是會派一些官員去徵用民工治理內澇。
所以,無論方法是什麼,無論是不是非常好用的方法,面對可怕得城市內澇,面對百姓的怨聲載道,古代人面對城市內澇其實也是非常具有自己的頭腦的。
8. 寧夏銀川市突降大雨造成城市大積水,應該如何解決城市內澇
城市內澇一直是我們城市的一個“心病“,同時,城市的內澇一直是一個城市的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城市內澇嚴不嚴重,深深影響到我們城市居民的居住體驗。自古以來,洪澇、乾旱災害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在以前,洪澇、乾旱災害時有發生,都會牽動舉國萬人心。在2016年的時候,中國氣候十分異常,洪水不斷地肆虐中華大地,入汛提前,南方發生多次地強降雨過程。又或者,通過城市防洪減災政策與法規建設,約束和制裁不利於防洪減災的經濟社會活動,以便實現防洪減災的目標。借鑒國外防治內澇經驗,如德國、日本都是治理內澇和雨水利用技術十分先進的國家,我們是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及技術,以達到整治城市內澇良好效果。
9. 中國城市內澇治理的最好的是哪個省的城市
城市內澇是指由於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造成內澇的客觀原因是降雨強度大,范圍集中。降雨特別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積水,降雨強度比較大、時間比較長也有可能形成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