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集體最終控股企業什麼意思
國有控股企業,就是指企業有國有股份,而且在企業所有股東中,國家持有的股份最多.國有控股企業有兩種,一是絕對控股,即國有股在企業中佔51%以上;二是相對控股,國家是企業最大的股東,但所佔股份比例並沒有達到51%.
集體企業就是集體所有制企業,是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集體企業按舉辦的主體可以分為城鎮集體企業和鄉村集體企業。城鎮集體企業的設立必須經省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審批;鄉村集體企業由鄉政府同意報鄉鎮企業局審批。
集體企業是歷史的產物,現已逐步改制為有限公司形式.
股份制企業是經批准可以發行股票的按公司法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
三資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三類外商投資企業。
⑵ 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名稱是什麼意思
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是指的母公司。
母公司是在國際商務中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對海外經濟實體進行有效控制的總公司。大多數跨國公司的母公司為一個國家的資本所建立,但在少數情況下也可能由兩個或更多國家的資本聯合建立。
母公司作為整個跨國公司的決策中心,是在母國政府機構登記注冊的法人組織,負責組織和管理跨國公司在海內外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
根據公司在控制與被控制關系中所處地位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實際控制其他公司的公司是母公司,受其他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是子公司。它們都具有法人資格。
母公司是在國際商務中指以母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對海外經濟實體進行有效控制的總公司。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
母公司必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子公司,即必須滿足合並報表准則所規定的控制的要求,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
控股股東條件是:在單獨或者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以選出半數以上的董事;可以行使公司30%以上的表決權或者可以控制公司30%以上表決權的行使;,持有公司30%以上的股份。
母公司是擁有另一個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通過協議方式能夠對另一個公司實行實際控制的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控股股東是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法人。
(2)119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擴展閱讀:
母公司是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從母公司的定義可以看出母公司要求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必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子公司,即必須滿足合並報表准則所規定的控制的要求,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母公司可以只控制一個子公司,也可以同時控制多個子公司。
2、母公司可以是企業,如《公司法》所規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也可以是主體,如非企業形式的、但形成會計主體的其他組織,如基金等。
⑶ 什麼企業在報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時,應當填報國別報告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規定:「五、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企業,應當在報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時,填報國別報告:
(一)該居民企業為跨國企業集團的最終控股企業,且其上一會計年度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各類收入金額合計超過55億元。
最終控股企業是指能夠合並其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實體財務報表的,且不能被其他企業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企業。
成員實體應當包括:
1.實際已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2.跨國企業集團持有該實體股權且按公開證券市場交易要求應被納入但實際未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3.僅由於業務規模或者重要性程度而未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4.獨立核算並編制財務報表的常設機構。
(二)該居民企業被跨國企業集團指定為國別報告的報送企業。
國別報告主要披露最終控股企業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實體的全球所得、稅收和業務活動的國別分布情況。
六、最終控股企業為中國居民企業的跨國企業集團,其信息涉及國家安全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豁免填報部分或者全部國別報告。
......
八、企業雖不屬於本公告第五條規定填報國別報告的范圍,但其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按照其他國家有關規定應當准備國別報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稅務機關可以在實施特別納稅調查時要求企業提供國別報告:
(一)跨國企業集團未向任何國家提供國別報告。
(二)雖然跨國企業集團已向其他國家提供國別報告,但我國與該國尚未建立國別報告信息交換機制。
(三)雖然跨國企業集團已向其他國家提供國別報告,且我國與該國已建立國別報告信息交換機制,但國別報告實際未成功交換至我國。」
⑷ 關聯業務往來報告里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是什麼意思
有就報,沒有也要報空表。我們這里就是這么要求的。
⑸ 報告企業信息表裡123被指定國別報告企業是什麼意思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 第五條、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企業,應當在報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時,填報國別報告:
(一)該居民企業為跨國企業集團的最終控股企業,且其上一會計年度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各類收入金額合計超過55億元。
最終控股企業是指能夠合並其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實體財務報表的,且不能被其他企業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企業。
成員實體應當包括:
1.實際已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2.跨國企業集團持有該實體股權且按公開證券市場交易要求應被納入但實際未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3.僅由於業務規模或者重要性程度而未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4.獨立核算並編制財務報表的常設機構。
(二)該居民企業被跨國企業集團指定為國別報告的報送企業。
國別報告主要披露最終控股企業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實體的全球所得、稅收和業務活動的國別分布情況。
⑹ 請問關聯報表的「被指定為國別報告的報送企業」是什麼概念呢
「被指定為國別報告的報送企業」是指具有一定影響力,需要向稅務機關專門填寫國別報告的企業。
國別報告是稅務機關實施高級別轉讓定價風險評估,或者評價其他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風險的一項工具,是轉讓定價工具包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別報告制度將對一國稅務當局稅制管理和跨國企業等方面產生影響。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規定:「
五、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企業,應當在報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時,填報國別報告:
(一)該居民企業為跨國企業集團的最終控股企業,且其上一會計年度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各類收入金額合計超過55億元。最終控股企業是指能夠合並其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實體財務報表的,且不能被其他企業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企業。
成員實體應當包括:
1、實際已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2、跨國企業集團持有該實體股權且按公開證券市場交易要求應被納入但實際未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3、僅由於業務規模或者重要性程度而未被納入跨國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任一實體。
4、獨立核算並編制財務報表的常設機構。
(二)該居民企業被跨國企業集團指定為國別報告的報送企業。國別報告主要披露最終控股企業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所有成員實體的全球所得、稅收和業務活動的國別分布情況。
六、最終控股企業為中國居民企業的跨國企業集團,其信息涉及國家安全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豁免填報部分或者全部國別報告。
七、企業雖不屬於本公告第五條規定填報國別報告的范圍,但其所屬跨國企業集團按照其他國家有關規定應當准備國別報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稅務機關可以在實施特別納稅調查時要求企業提供國別報告:
(一)跨國企業集團未向任何國家提供國別報告。
(二)雖然跨國企業集團已向其他國家提供國別報告,但我國與該國尚未建立國別報告信息交換機制。
(三)雖然跨國企業集團已向其他國家提供國別報告,且我國與該國已建立國別報告信息交換機制,但國別報告實際未成功交換至我國。」
(6)119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擴展閱讀
國別報告的填寫要求:
1、跨國企業集團應當按照各成員實體所在國的會計准則填報國別報告相關表單。
2、國別報告應當以中英文雙語填寫,即《國別報告-所得、稅收和業務活動國別分布表》等三張中文表應當使用中文填寫;
《國別報告-所得、稅收和業務活動國別分布表(英文)》等三張表應當使用英文填寫。如果部分實體既無中文名稱,也無英文名稱,企業應當自行翻譯,並在《國別報告-附加說明表》中進行說明。
國別報告的報送途徑和報送時限:
國別報告是《企業關聯業務往來申報表》的附表,包括《國別報告-所得、稅收和業務活動國別分布表》、《國別報告-跨國企業集團成員實體名單》、《國別報告-附加說明表》的中英文各三張表格。
按規定需要報送國別報告的企業,應在每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企業關聯業務往來申報表》,如年度內未與其關聯方發生業務往來,只需填報《報告企業信息表》和國別報告的6張表。
⑺ 關聯業務往來申報報告企業信息表中120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什麼意思
就是集團企業
⑻ 企業在准備同期資料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准備主體文檔具體內容是什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第條規定:「十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應當准備主體文檔:
(一)年度發生跨境關聯交易,且合並該企業財務報表的最終控股企業所屬企業集團已准備主體文檔。
(二)年度關聯交易總額超過10億元。
十二、主體文檔主要披露最終控股企業所屬企業集團的全球業務整體情況,包括以下內容:
(一)組織架構
以圖表形式說明企業集團的全球組織架構、股權結構和所有成員實體的地理分布。成員實體是指企業集團內任一營運實體,包括公司制企業、合夥企業和常設機構等。
(二)企業集團業務
1.企業集團業務描述,包括利潤的重要價值貢獻因素。
2.企業集團營業收入前五位以及占營業收入超過5%的產品或者勞務的供應鏈及其主要市場地域分布情況。供應鏈情況可以採用圖表形式進行說明。
3.企業集團除研發外的重要關聯勞務及簡要說明,說明內容包括主要勞務提供方提供勞務的勝任能力、分配勞務成本以及確定關聯勞務價格的轉讓定價政策。
4.企業集團內各成員實體主要價值貢獻分析,包括執行的關鍵功能、承擔的重大風險、以及使用的重要資產。
5.企業集團會計年度內發生的業務重組,產業結構調整,集團內企業功能、風險或者資產的轉移。
6.企業集團會計年度內發生的企業法律形式改變、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並、分立等。
(三)無形資產
1.企業集團開發、應用無形資產及確定無形資產所有權歸屬的整體戰略,包括主要研發機構所在地和研發管理活動發生地及其主要功能、風險、資產和人員情況。
2.企業集團對轉讓定價安排有顯著影響的無形資產或者無形資產組合,以及對應的無形資產所有權人。
3.企業集團內各成員實體與其關聯方的無形資產重要協議清單,重要協議包括成本分攤協議、主要研發服務協議和許可協議等。
4.企業集團內與研發活動及無形資產相關的轉讓定價政策。
5.企業集團會計年度內重要無形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關聯轉讓情況,包括轉讓涉及的企業、國家以及轉讓價格等。
(四)融資活動
1.企業集團內部各關聯方之間的融資安排以及與非關聯方的主要融資安排。
2.企業集團內提供集中融資功能的成員實體情況,包括其注冊地和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
3.企業集團內部各關聯方之間融資安排的總體轉讓定價政策。
(五)財務與稅務狀況
1.企業集團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合並財務報表。
2.企業集團內各成員實體簽訂的單邊預約定價安排、雙邊預約定價安排以及涉及國家之間所得分配的其他稅收裁定的清單及簡要說明。
3.報送國別報告的企業名稱及其所在地。」
⑼ 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是還是否
如果是集團控股的企業,就應該填是,如果不是集團控股的企業,就填否!
⑽ 企業所得稅關聯交易 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是什麼意思
關聯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關聯交易為公司運作中經常出現的而又易於發生不公平結果的交易。
關聯交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廣為存在,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系,可以節約大量商業談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並可運用行政的力量保證商業合同的優先執行,從而提高交易效率。
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指通過持有某一企業一定數量的股份,而對該企業進行控制的企業。控股企業按控股方式,分為純粹控股企業和混合控股企業。
(10)119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擴展閱讀
利用公司股東權利制衡機制規范關聯交易行為,可以更好地維護公司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這里的制衡機制主要包括獨立董事制度和關聯方迴避表決制度。獨立董事制度在規范關聯交易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中國證監會關於獨立董事的職權規定中也把獨立董事對關聯交易的事前認可作為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的前提條件。《上市規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關聯交易事項時,必須提供獨立董事事前認可該交易的書面文件。
「出席董事會的無關聯關系董事人數不足三人的,應將該事項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上市規則》對關聯董事明確進行了界定。
《上市規則》還規定,交易金額在3000萬元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5%以上的關聯交易,除應當及時披露外,還應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中介機構,對交易標的進行評估和審計,並將該交易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關聯交易事項時,關聯股東應當迴避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