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上市公司的問題
有財務指標、業務指標、主體資格指標等很多規定,而且不同板塊的標准並不是同一的,你想問什麼板塊呢?主板?創業還是中小??
企業上市是發展中解決資金問題的重要途徑,由於股票發行募集的資金具有穩定的特性,可以長期使用,為企業制定資金實用計劃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同時,上市公司要接受嚴格的審計和監管,且一般都是行業龍頭企業,所以上市對企業還有廣告和樹立品牌的作用!上市前需對企業內部管理、股權結構、財務規范、業務規范等進行調整,是企業總結多年發展經驗並進行升華的機會!
其實上市只是為了企業發展更好的手段,現在之所以眾多企業以上市為最終目標就是因為,上市可以講企業未來盈利變現,企業負責人可以通過上市募集大量資金,說白了就是圈錢,至於以後怎麼樣,中國的企業一般都不在乎,中國企業家缺乏把企業建設成為百年強企的野心和能力!!
希望對你有幫助!
2. 國內上市公司中哪些在近年出過財務丑聞
典型案例有四川長虹(2003年、 2004年)。上市公司濫用會計估計按需操縱利潤的主要手段是對大量運用專業判斷的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銷。(1)那些連續微盈且(或)近期有再融資目標的上市公司經常計提不足,即使在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雙高」的情況下,仍以低比率進行壞賬估計和存貨跌價估計。(2)那些業績較好但不穩定的上市公司,則在「盈利上升時,多計提減值准備;盈利下滑時,再將減值准備沖回」,用以平滑各年間利潤。(3)那些虧損、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對於資產減值准備平時該提不提或極少計提,「需要」時就一次提個夠,採用「休克療法」和「虧出盈利的空間」,通常是在第一年虧損後,第二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導致第二年巨虧,第三年又以各種理由轉回大量的資產減值准備,從而造成財務報表在第三年扭虧為盈的假像,以避免退市;或者選擇某一年超大額計提,在其後的幾年中再緩緩沖回,以此製造業績小幅穩定攀升的財務報告。值得慶幸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對資產減值准備的沖回作了嚴格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事後即使價值出現回升,已計提的減值准備也不得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利用這些減值准備項目調節利潤的空間已大大縮小。新准則此規定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對原八項減值准備中的除上述專案外的其他專案未做規定,且對資產損失的確認與計量以「作不間斷的評估,只要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為標准,仍留給了某些上市公司按需確認減值損失的空間,仍需引起密切關注。
資料轉載
3. 求近些年哪些上市公司有明顯財務問題,只要公司名稱和出問題處,越新越好,有數據最好
得益於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四川新荷花,近三年的企業所得稅免徵額分別為533.39萬元、870.44萬元、1064.47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8.12%、24.98%、27.92%,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接近公司利潤收入的近三成。
而就是這樣一個嚴重依賴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或存在著過度包裝。據公司招股書顯示: 2010年,公司成為入選「2010 中國葯品品牌榜上榜品牌」僅有的兩家中葯飲片生產企業之一,同時被中國中葯協會等評為「2010 中葯飲片企業品牌十強之首」,並入選「2010 中葯企業品牌百強榜單」、「十一五中國醫葯國際化先導企業」。其中「2010 中國葯品品牌榜上榜品牌」是由中國葯品品牌評審委員會、中國葯品零售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醫葯企業合作與發展組織三家組織機構共同授予的。
這些組織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機構。
帶傷上市,涉嫌財務操縱
在此之前,本報曾報道《四川新荷花:帶傷上市 存若干未解之謎》和《四川新荷花:虛增利潤「大法」》兩篇文章。主要認為四川新荷花存在虛增利潤的財務操縱行為。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於2010年6月22日批准了三名高管人員以每股3元的價格合計認購138萬股股份,涉及到了實質性股權激勵行為,但是該公司卻並未針對此項增資事件確認股權激勵費用,由此涉嫌虛增當期利潤的財務操縱行為。
除此之外,新荷花的未計提存貨減值准備也涉嫌違反相關原則,以及存在嚴重虛增募投項目預計收益。新荷花的主營業務為中葯飲片的生產和銷售,因此在該公司的存貨構成中包含有大量重要原材料。而通常來說針對持有大量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公司,均需要按照謹慎性原則計提一定比例的減值准備。但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在資產減值損失這一項下僅涉及應收賬款壞賬一項,並未包含有消耗性生物資產減值的發生金額,這就意味著該公司並未針對持有的將近2000萬元中葯原材料計提一分錢減值准備[p1] ,明顯有悖於會計准則的謹慎性原則[z2] 。
4. 有關股票和上市公司的問題
股民拿錢入股,即與原來的大股東一起合夥做生意,由上市公司對股金進行經營,股民獲得紅利或者因股價上升而帶來的資本利得。如果從股權投資的角度,上市公司對股民付出了股權或者說是股票,以及由股權所附帶的一系列分紅權、投票權等權利。如果從股票炒作的角度看股民只關心股價波動價差,那些股權權利對股民而言沒有太大的意義。
5. 哪些上市公司內控公司治理有問題
先挑出沒有問題的,剩下的全有問題。
6. 財務管理有問題的上市公司
對於這種情況,你其實可以通過各個官網或者是各個證券公司去查詢相關公司的財務情況,就可以查看公司是否有問題。
7. 對於上市公司有問題該找哪個部門
咨詢直接找公司資料中的咨詢電話,找證券事務代表,違規行為投訴找證監會
8. 目前出現重大問題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你的這個問題太寬泛,什麼算重大問題?這沒標准答案。如果你是想了解有問題的上市公司是不是需要賣出,那需要綜合股價技術走勢等因素綜合判斷。
9. 關於上市公司問題
樓主對股票和公司的理解有誤,而一樓的朋友說得也不對.
上市公司不是通過股票流通來賺錢或者獲利的,它是通過上市融資,把從資本市場里拿到的錢(也就是樓主說的:上市的時候股票銷售完成也就意味著成功融到了資)去做實業投資,它原本是做什麼,就用錢去投資什麼,這是我們常說的公司主業.
股票行情是不會影響到公司發展的,恰恰相反,公司主業的發展反而會直接影響股票的行情.
股票發行後,股票交易中的利潤或虧捐都不關上市公司的事,是我們這些投資者的事.
舉個例子,萬科去年8月份配股超過三億,資金達到100億,它把這100億資金投入在自已的主業--房地產開發中去,通過地產開發來賺錢,投資萬科的股民預期公司益利會增長,股價也跟著上漲了,這是股票與公司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