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設集團季報

中設集團季報

發布時間:2021-04-14 10:05:56

1. 企業所得稅季報怎麼填寫

填報說明

一、本表適用於實行查賬徵收方式申報企業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納稅人在月(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使用。
二、本表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間」: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公歷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後一日。
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當月(季)開始經營之日至所屬季度的最後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況填報。
2、「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3、「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登記證中的納稅人全稱。
三、各列的填報
1、「據實預繳」的納稅人第2行-第9行:填報「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填報「累計金額」列,數據為納稅人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季度(或月份)最後一日的累計數。納稅人當期應補(退)所得稅額為「累計金額」列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的數據。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第16行:填報表內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
四、各行的填報
本表結構分為兩部分:
1、第一部分為第1行至第16行,納稅人根據自身的預繳申報方式分別填報,包括非居民企業設立的分支機構:實行據實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2至9行;實行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1至14行;實行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6行。
2、第二部分為第17行至第22行,由實行匯總納稅的總機構在填報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填報第18至20行;分支機構填報第20至22行。
五、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4、第5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第6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出的當期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8、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本次應補(退)預繳所得稅額。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時,填0, 「本期金額」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不包括納稅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依據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按季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12、第1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的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依據稅務機關認定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本月(季)應繳納所得稅額。
14、第18行「總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分支機構本行填報總機構申報的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分配表》中確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當期總機構申報表中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數額。

2. 用友t3可以自動生成季報和年報嗎

一、打開資產負債表,切換左下角的「數據」狀態為「格式」狀態,然後點擊工具欄的「數據」——關鍵字——取消——把月取消,然後點擊標題中的時間單元格,點數據——關鍵字——設置——季——確定。
二、選擇「本月「列的單元格,點擊上面工具欄的「編輯」用查找替換把公式中的「月」換成「季」保存。
三、切換左下角狀態為「數據」,再輸入關鍵字計算即可。

3. 在香港成立公司的好處

注冊香港公司的十大優勢
1、注冊香港公司資金不用驗資,最低1萬港幣
2、注冊香港公司無資本限制,注冊資本可以任意提高,但到位資金不限。這對於賬戶沒錢的商人來說,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3、無外匯管制,資金及盈利自由進出不受限制,成立公司後可在世界各地開立銀行賬戶,各種外幣可以隨時兌換調動。目前根據政策,國內個人賬戶每年結匯不可超過5萬美元,但是有了香港賬戶就沒有限制了。
4、在香港,空殼公司是合法的。注冊香港公司後,公司成員可以不在香港實地辦公,不需要租辦公樓,甚至不需要僱傭員工。這對於很多老闆就是銷售的外貿公司而言,把成本降到最低。
5、稅收少。國內很多稅種,然而因為是自貿區,稅種少,稅率低,主要是16.5%的利得稅,但是如果你不在香港辦公,盈利來自海外,也就不需要繳稅。
6、香港公司成立後,首次報稅是在18個月內,之後是每年1次,既不需要員工,報稅又簡單,絕對是離岸公司首選。相比於國內的月報和季報,簡直不能更方便了。
7、香港公司屬於境外公司,所以以後開設的賬戶不管是大陸離岸賬戶還是香港本地賬戶,都是不受大陸外匯管制的境外賬戶性質。這就意味著可以自由接收境外客人的貨款,並且不需要結匯。
8、更方便開設香港銀行賬戶,賬戶中有款後可以任意轉到境內、境外的企業和個人賬戶。如果你有資金需要轉到境外,可以直接轉出,不需要外管局審批。
9、有限公司有限債務,經營生意上風險,都不會牽連股東私人之物業與財產。相對於國內的制度,法人可以放寬心做生意。
10、保護隱私和客戶資源。以香港貿易公司的名義下單給自營出口的工廠,做美元結算,這樣工廠不知道最終客戶,最終客戶不知道製造工廠,這就保證了很多做貿易的賺取利益。

4. 季報財務報表如何填寫

財務季度報表,填寫方式如下:

一、首先確定季度財務報表要填哪些項目,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

二、確定每個報表應填的各項數據以及期末余額,來確定季度末余額。

三、依次分別計算填列。資產負債表是靜態報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是動態報表。前者是填某一日期的值,後者填一個季度的動態變化值。

四、注意第四季度報表的資產負債表和12月末的數據一致。

五、填列時間為3月31號,6月30號,9月30號,12月31號。報表分為主表,附表和附註。

注意:在填列之前,一定要試算平衡。

(4)中設集團季報擴展閱讀

編制要求

1、數字真實

財務報告中的各項數據必須真實可靠,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這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

2、內容完整

財務報表應當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全貌,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才能滿足各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凡是國家要求提供的財務報表,各企業必須全部編制並報送,不得漏編和漏報。凡是國家統一要求披露的信息,都必須披露。

3、計算準確

日常的會計核算以及編制財務報表,涉及大量的數字計算,只有準確的計算,才能保證數字的真實可靠。這就要求編制財務報表必須以核對無誤後的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為依據,不能使用估計或推算的數據,更不能以任何方式弄虛作假,玩數字游戲或隱瞞謊報。

4、報送及時

及時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徵,財務報表信息只有及時地傳遞給信息使用者,才能為使用者的決策提供依據。否則,即使是真實可靠和內容完整的財務報告,由於編制和報送不及時,對報告使用者來說,就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

5、手續完備

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應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財務報表封面上應當註明:企業名稱、企業統一代碼、組織形式、地址、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報出日期,並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當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

由於編制財務報表的直接依據是會計賬簿,所有報表的數據都來源於會計賬簿,因此為保證財務報表數據的正確性,編制報表之前必須做好對賬和結賬工作,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以保證報表數據的真實准確。

5. 中國A股上市公司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嗎還是第四季度財報包含在年報之中了

公布的財報依次是一季報 半年報 三季報 年報 沒有單獨四季報 你要自己算一下

6. 一般來說公司的第一季度財報什麼時候才會出

一般在四月份報出。

季報要求在季度結束後一個月內披露.半年報要求在半年度結束後兩個月內披露.年報要求在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披露.所以:
一季報4月1日-4月30日
半年報7月1日-8月31日
三季報10月1日-10月31日
年報1月1日-4月30日
二季報,四季報分別隨半年報和年報披露,不單獨披露

拓展資料:

填法

以下以北京市為例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於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季報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式實施,為貫徹落實新法及其實施條例,北京市地稅局根據實際情況對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格式及編報說明進行了補充。(具體文件:國稅函〔2008〕44號和京地稅企[2008]37號)。原來的舊表: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表(查賬徵收企業填寫)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核定徵收企業填寫)同時廢止。

新的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時涉及四個表: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以下簡稱A類表]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以下簡稱B類表]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扣繳報告表[以下簡稱扣繳表]

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分配表 [以下簡稱分配表]

注意:我所企業在季度申報時只會涉及到A類表或者B類表。

只有跨省市設立了非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實行匯總納稅的總機構企業才涉及到分配表。分配表適用范圍:在中國境內跨省市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並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節」匯總納稅辦法的居民企業填報。 而扣繳表主要針對非居民企業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時涉及,地稅不負責此表,如果有企業接觸到相關業務,請到國稅局咨詢辦理相關事宜。

A類表的適用對象:適用於實行查賬徵收的居民納稅人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納稅人在月(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使用。

B類表的適用對象:適用的是核定徵收(包括定率徵收和定額徵收)的納稅人。

A類表:A類表和原來的季度預繳表有幾個變化非常大的點,主要是:取消了季度中的納稅調整增加和納稅調整減少行,取消了彌補以前年度虧損行。

表頭部分:

稅款所屬期間:和以前的季度預繳表一樣,分為4個季度:

第一季度:相應年度的1月1日至3月31日

第二季度:1月1日至6月30日,注意不能是4月1日至6月30日。

第三季度:1月1日至9月30日

第四季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相應地 表中的累計金額也應該是1至3,1至6,1至9,1至12月的金額。

地稅計算機代碼:手工輸入8位數的地稅計算機代碼

納稅人識別號和納稅人名稱由系統自動帶出。

表頭右側部分:納稅人需要對匯總納稅、總機構、分支機構、獨立納稅項目進行選擇。獨立納稅企業選擇「獨立納稅」:打開表格後系統顯示默認的是「獨立納稅」,但是需要納稅人拿滑鼠再點一下「獨立納稅」。

在中國境內跨省市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並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節」匯總納稅辦法的居民企業選擇「匯總納稅—總機構」,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選擇「匯總納稅—分支機構」,除上述以外的納稅人選擇「獨立納稅」。 具體意思舉例說明:某企業為總機構,注冊地址在北京,它在河北有一個非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並對分支機構實行匯總納稅,這時在北京的總機構就應該選擇匯總納稅---總機構,河北的分支機構選擇匯總納稅中的分支機構;但是如果反過來,總機構在外地,分支機構在北京,則:在北京的分支機構選擇選擇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外地的總機構在當地報送。 如果不是跨省市,也即總機構和分支機構企業均在北京,那麼:北京市規定,非法人分支機構季度申報時不需要填報任何錶格,只需要總機構選擇匯總納稅---總機構即可。

7. 企業所得稅都是季報的嗎

1、「本期金額」列是填當季的數據。而「累計金額」列是填當年累計數(如:二季度是填1-6月累計數據);
2、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時是按累計金額列計算預繳稅的;
3、季度申報表的「營業成本」與會計報表裡的營業成本數據一致;
4、季度申報表的第2-4行沒有鉤稽關系。

8. 會計季報所得稅報表的「營業成本」都包括哪些科目

「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會計季報所得稅報表的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又分為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不包括營業外支出和期間費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等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6號)附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年版)第三條有關項目填報說明規定如下:

1、第2行「營業成本」:填報納稅人截至本稅款所屬期末,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本年累計營業成本。

2、會計核算採用小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或企業會計准則核算,其營業成本都不包含企業期間費用(即銷售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報表營業成本不包含期間費用。

(8)中設集團季報擴展閱讀:

「營業成本」賬戶在利潤表裡設置包括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2、其他業務支出

「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

其他業務支出」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閱讀全文

與中設集團季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難做 瀏覽:730
炒股理財小說 瀏覽:604
一個資金賬號可以綁幾個銀行卡嗎 瀏覽:847
國投資本的壽險牌照 瀏覽: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瀏覽:712
河南省住馬店有創業基金 瀏覽:968
泓寧理財 瀏覽:646
200人民幣兌換盧布是多少 瀏覽:977
易方達科匯靈活配置基金 瀏覽:253
山西匯譽投資地址 瀏覽:255
gp認購基金份額 瀏覽:712
效益好的股票 瀏覽:12
新理益股票 瀏覽:724
美國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價格 瀏覽:700
海洋生物股票代碼 瀏覽:548
通達信金融終端價格 瀏覽:889
理財農場下載 瀏覽:318
海金所理財是否靠譜 瀏覽:193
金誠信第一天價格 瀏覽:421
北京買房保險及公積金貸款利率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