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眾集團的「脫碳」願景
文|萊茵哈特
時間走到2020年末,每家正經車企都有一個有關新能源的「未來規劃」,其中聲勢浩大者甚眾,行之有效者寥寥,更多的則仍有待觀察。
相比已經踩著美股風火輪市值起飛的特斯拉,以及歷經篩洗朝氣蓬勃的一眾中國新能源車企,老牌大型車企的新能源之路卻越發值得關注。究其原因,「大船掉頭」本身就是件頗有看點的事,因為龐大的體量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任何一步行動都會成為整個業界的頭等大事。
「船」的威力,很多人可能根本無法想像。以曾經多年蟬聯市值與銷售額全球第一的大眾汽車集團為例:2014年全年,大眾所有工廠、供應商和售出汽車使用期間的碳排放,竟占據了時年全球總量的1%,與擁有6700萬人口的法國旗鼓相當。
幸好,大眾這艘「巨輪」,並不缺少靈活性。早在一年前,大眾汽車集團便宣布了「goTOzero」戰略,要在2050年實現集團整體碳足跡和產品車隊零碳排放的脫碳目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豐田集團和大眾集團,是全球最強的兩大汽車集團,究竟誰更厲害
豐田集團和大眾集團,是全球最強的兩大汽車集團,無論是竟對車型還是品牌價值又或是核心技術都能引起全世界車迷的熱議。有趣的是,無論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任何有關於豐田車或者大眾車的討論,下面一定能看到另一種聲音。想要把這兩個汽車界大拿放在一起比較,就要從各個維度去分析,用更客觀的態度去面對真相。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很多車主的眼中,一提到日系車就有著非常深刻的刻板印象。我在拍視頻的時候,若是說了一句日系車的好話,就會被說是日系吹,咱們不用特別上綱上線的討論這個問題。
③ 大眾集團或將於2040年逐漸停產內燃機車型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大眾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回,第一時間了解最答新的汽車資訊。
近日,從外媒了解到,由於大眾汽車未完成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其收到了2.75億歐元的罰單,據了解,大眾集團或將於2040年逐漸停產內燃機車型。
選車君觀點:2.75億歐元的罰單無論對於哪家車企而言都不是小數目,而大眾也同樣不願意將費用浪費這些不必要的支出上,我們相信ID.3會有更好的銷量,引領大眾一路向前。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德國國有企業嗎
是的,而且克虜伯,賓士,復興信貸銀行也是德國國企。
其實歐美發達資本專主義國家的國企不少屬,有的經濟佔比甚至比中國還高
法國和北歐的國企經濟佔比,甚至比中國還誇張,比如基本所有大公司都是國企
法國國有經濟巔峰時佔比快90%,到現在雖然只佔企業總數4%,但是經濟佔比依然高達70%,基本上所有超巨大公司比如空客,雷諾,阿爾斯通,道達爾石油等統統都是法國國企,法國三大銀行中的兩個法國興業銀行,農業信貸銀行都是國企
即使是美國也有近10%的經濟比重是國企,有郵政,電力,鐵路,學校等等,
美國內政部擁有全國20%的土地,絕大部分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都在聯邦擁有的土地和近海里
福特汽車公司很早就成美國國有控股了,波音經常用股票換聯邦補貼,應該也快國有了
⑤ 大眾集團中國經銷商近100%復工,ID系列仍於今年首發亮相
大眾汽車今天宣布中國2000家大眾汽車品牌經銷店已恢復營業,奧迪和斯柯達品牌95%以上的經銷商也重新開始營業,三月最後一周人流量與去年同期相當。上汽大眾長沙的合資工廠也於本周恢復運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33家工廠中的32家已恢復生產,最重要的是基於MEB平台打造的ID.系列電動汽車仍會在今年在中國首發亮相,不會推遲到明年發布。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區CEO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將有望於今年夏初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從2月中旬15%的營業率到如今近100%的復工率,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及大眾進口汽車的經銷商網路運營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不過,由於國外疫情嚴重,大眾集團在德國的停產時間將再延長5個工作日,至當地時間4月19日,約有8萬名工人受到影響。每停產一周,大眾就會損失大約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平均每天損失2.8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6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大眾集團有哪些汽車品牌
有奧迪,大眾保時捷,蘭博基尼,賓利等汽車品牌
⑦ 大眾集團CEO寫下車企《出師表》!吐露四化轉型心事
2020年,第二次馬利克研討會
我們得出的答案是以更快的速度提高軟體能力,將軟體和硬體資源集中到奧迪,並在MarkusDuesmann(新任奧迪董事會主席)和一個屬於現有企業結構之外的Artemis項目的領導之下,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新的組織部門?在推出MEB平台及其車型系列和軟體架構時,我們意識到我們的企業組織架構讓我們沒辦法在研發速度、能力上,和特斯拉等那資金充足、沒有官僚作風、能承擔更大風險的創企抗衡。
於是,我們在10月份成立了新的組織部門。這個部門在它第一次參加大眾集團的管理大會時給人留下了能力強且果斷的印象。這是我們和馬利克在4月份研討會中對所討論的問題確定下的目標。
我確定我們最終會像上次一樣,實現馬利克研討會的目標。這個方法對成功的影響和意義,不容低估。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對現狀有了共同的看法,有了共同的規劃、共同的協議和承諾——這些都是成功實施的必要條件,在像大眾集團這樣復雜的體系裡面尤為如此。
Artemis項目和軟體組織為我們整個集團都需要的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提供了基礎。這些技術會讓我們的汽車變成為數字設備,給用戶出行提供之前未曾有過的新選擇,給他們的出行提供安全性、舒適性和可持續性方面的保障。
六、我作出調整,讓自己適合沃爾夫斯堡的作風
對於我們來說,大眾集團的企業文化是轉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當我開始在沃爾夫斯堡工作的時候,我已經決定要改變「大眾系統」。我的意思是,打破其陳舊的結構,讓公司變得更靈活和現代化。在周圍許多有相同想法的人的支持下,我成功地在幾個領域做到了這一點,但是在某些領域沒有做到;這其中最重要的,當屬位於沃爾夫斯堡的公司總部出現的變化。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通過強調並解決亟需解決的事情,我帶來了不少改變,產生了一些積極的結果。有時,我的個性頗具對抗性,但上述變化和結果部分得益於我的個性。我所帶來的變化中有一些對於被提到的公司至關重要——大眾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當然,在大眾集團工作的5年時間里,我也重新評估了我的領導風格,讓工作方式和它變得匹配。
熟悉公司總部體系的、經驗豐富的高管們如今承擔了更多的責任:GunnarKilian(大眾集團人力資源負責人),RalfBrandst?tter,(大眾乘用車品牌CEO),ThomasSchmall(大眾集團零部件部門負責人),ChristianVollmer(西雅特副總裁)——他們知道公司總部的運作方式,他們的風格沒那麼具有對抗性,也更有同情心。他們優異的成績不言而喻!
七、將來最有價值的公司是出行公司
汽車行業的未來令人興奮和著迷——大約十年之後,我們將會迎來自動駕駛汽車的時代。這個一個巨大的新領域,會創造更多新機會。例如,它將為患病的兒童和殘障人士帶來全新的出行方式。
對於許多公司而言,前往這個目的地的旅程將充滿了挑戰。當然,這也是大眾集團的挑戰。然而,我堅信,面對變革,領導前進的道路是值得的,而且我們能夠成功。我們該把變革視作機遇。十年後,出行公司將再次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大眾集團有哪些子品牌
大眾已經成為一個汽車集團,旗下雲集了多個品牌,其中有保時捷、蘭博基尼、奧迪、布加迪、賓利、斯柯達、斯堪尼亞、MAN、西雅特、杜卡迪等等。
⑨ 大眾集團和豐田究竟誰更強,它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差距不大,大眾和豐田在國內一直都挺好的。雖然從國內市場來看,豐田在銷量上無法與大眾抗衡,但從全球總銷量來看,兩者不相上下。近幾年來,銷售總額有贏有輸,都在千萬以上的水平,總體差距不大。盡管有人說,國內市場對公眾銷售的貢獻率超過30%,但它是在銷售時售出的,具體的銷售量實際上是銷售多少,而不是賣給誰。
優勢不同難以直接說哪個好,但放在一起對比起碼是各有所長。而且大眾每年的研發投入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雖然這方面而言結果更為重要,但捨得研發的態度要值得認可。根據他們的作用不同也不能直接比較他倆誰好,各有優勢。